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最不敢说的一个字是什么?

2017-12-09 波叔 bookface

先试着回答下面这个问题——

如果把你和父母其中一人,关进一个单独的房间。彼此都没有手机,不能跟外界联系,也没有第三人,你们之间会发生什么?

相信大部分小菠菜都会有同样的画面:沉默、尴尬、坐立不安,不知道该和对方说啥

这很容易理解,受传统文化影响,太多爱,都被我们藏在心上,堵在口里。

台湾导演黄慧侦和母亲阿女,就是典型的“不说”关系。

黄慧侦是阿女的大女儿,家里还有一个妹妹,三母女一直相依为命。这种关系,被黄慧侦拍成了一部纪录片叫《日常对话》,在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上,该片收获泰迪熊最佳影片和银熊最佳剧本两项大奖。

从小到大,黄慧侦一直和妈妈阿女相依为命。

30多年来,妈妈每天起得比自己早,准备好午餐,然后出门去附近打牌,跟别人聊天。

晚上吃完饭才回家,回家后一句话也不说,静静地刷牙洗脸、听收音机,然后早早地睡觉。

住在同一屋檐下,两人吃着同样的饭,用着同样的洗发水,却像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

除了桌上的饭菜,我跟妈妈的生活,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交集。

偶尔说话,还是通过外孙女来沟通的。

之所以会这样,因为妈妈从来都不说。

她把过去和现在的一切喜怒哀乐,紧紧埋在心里。

不说,是有原因的。

一是,怕丢脸。

20岁出头,阿女就在媒人的撮合下,嫁到了离家很远的嘉义。丈夫并不是什么好货色,爱赌,还是个酒鬼,一喝酒就发酒疯,拿老婆出气,往死里打,用最难听的话骂。

家里的钱、金饰都被他败光,阿女只好带着两个嗷嗷待哺的女儿,去丧礼上给别人做法事,也就是台湾的“牵亡”。

阿女在做“牵亡”

如果杀人无罪,阿女第一个想杀的,就是这个魔鬼丈夫,杀完还要把他剁成肉酱。

十多年的折磨,阿女终于受不了,带着黄慧侦和妹妹匆忙逃出魔窟,从此没跟丈夫联系。

阿女也想过离婚,但是她不敢:

离婚很丢脸,被别人知道自己家暴也很丢脸,为什么长这么大还要被别人打?

二是,耻辱感。

阿女是同性恋,从小她就知道自己喜欢女生。

可在当时,台湾同性恋婚姻还没合法化,一提起同性恋,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变态、恶心这类词语。

黄慧侦记得,第一次知道同性恋,是在10多岁的时候:

直到10多岁,才有人告诉我,你妈妈这叫同性恋,同性恋是变态,是不正常的。

更别提出柜了。阿女不敢,她只能选择跟男人结婚,来隐瞒自己的性取向。

三是,保护自己。

离开丈夫以后,阿女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她开始选择做回自己,瞒着女儿,交女朋友。

即使在女朋友面前,她都没有坦白自己痛苦的过去。她告诉她们,自己结过婚,但没生过孩子,两个女儿都是自己领养的。

她只能用撒谎这种方式,自欺欺人。

那些充满耻辱感的回忆,即使女儿长大了,阿女依然不想对她们说:

我不想让你们知道太多事情,让你们知道不好。

说这些事情很痛苦了,不想再说了。

妈妈不说,女儿自然不会了解;

女儿不了解,自然也没什么可说。

互相不说的结果,只会导致猜疑。

阿女一直觉得,因为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身为大女儿的黄慧侦十分讨厌自己;

而黄慧侦却觉得,妈妈宁愿跟外面的女朋友待在一起,也不愿意回家跟她聊天,说明妈妈很讨厌她,根本不爱她:

我一直想知道,妈妈到底爱不爱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她明明喜欢女人,却会想着结婚,为什么明明我们是相依为命活过来的,却离得那么远?

三十多年来,你猜我,我猜你,谁都不愿意、或者说不敢,站出来坦诚地沟通。

光靠猜,是没有用的。

猜多了,只会发酵成怨恨。

虽然知道妈妈很辛苦,但小时候的黄慧侦毕竟是个孩子,哪懂那么多。

她会怨恨妈妈为什么要带她一起去做不光彩的牵亡,而不是帮她搞好户口,供她上学;

会怨恨妈妈之前为什么要让她和爸爸睡觉,明知道爸爸会偷偷摸自己的女儿;

还会怨恨妈妈为什么喜欢女人,怨恨自己是一个变态同性恋生的孩子、低人一等:

年轻的时候,我对我妈不只是埋怨,而是恨!

会觉得我为什么不能跟其他人一样?觉得妈妈就应该要有妈妈的样子。

我只是在幻想自己是妈妈抱错的,不应该出生在这个家庭。

本以为这些问题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忘。

可黄慧侦却渐渐发现,不说,反而让这种怨恨越来越清晰。

波叔曾经写过,爱的对立不是恨,而是遗忘

怨恨证明尚未遗忘,证明依然在意对方。

要化解这种怨恨,只有一个方法——说。

自己做了妈妈后,黄慧侦开始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思考两人的关系。

她慢慢懂得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关系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人生下来是属于谁的,母女关系同样需要经营。

于是,她把摄像机对准了自己和妈妈,想获得一次跟妈妈坐下来对话的机会。

这也是黄慧侦拍这部片子的初衷:

我想回到一个「家人」的意义上去,或者更广义一点,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做到真正认识这个人、理解这个人,怎样跟她一起生活下去。

然而,这场迟到了20多年的对话,更多时候依然是母亲大段的沉默

——为什么不告我们你的事情?

——哪有什么好跟你们说的。

沉默。

——你觉得这世界上有了解你的人吗?

——不知道,谁要了解我。

沉默,扣手。

——你都不让我们了解。

——赶快问,问完我要出去了。

沉默,阿女的眼睛一直不敢直视对面的女儿,不停地望向别的地方。

似乎一切没有什么改变。

但阿女没有回避女儿的镜头,女儿也没有指责母亲的沉默。这是好的开始。

直到提起结婚前的生活,阿女才打开话匣子。

她笑着告诉女儿,自己小时候很爱玩,经常逃学跟其他小伙伴到处浪,像个男孩子,从小特别喜欢女生。

后来,通过阿女的娘家人,黄慧侦了解到更多故事。

在那个年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嫁了以后才能有家庭,有个窝,祖宗桌上没有人会供奉没有出嫁的女儿。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像阿女那样,即使嫁给了一个爱赌钱爱打老婆的人,也只能认命,“嫁都嫁了,能有什么办法”。

阿女的亲戚

直到现在,一提起妈妈喜欢女人的事,老一辈的亲戚都会装着不知道,然后转移话题,避而不谈。

黄慧侦这才理解妈妈有多难。

在那个年代,被迫嫁给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饱受家庭暴力却不敢反抗。跟大多数底层女性一样,阿女被传统观念剥夺了恋爱的权利和自由,饱受歧视和冷眼。承受了十多年的痛苦,却无人帮她。

这种悲剧,只发生在阿女一人身上吗?

当然不是。

阿女的女朋友们,也有过同样的遭遇。

其中一个女朋友,结婚没多久便遭到丈夫的家暴,逃出来以后,她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从此没有再嫁人。

阿女的其中一名女友

而阿女嘴很甜,对她们很温柔,有钱就给她们买礼物,还喜欢开着摩托车带她们去看歌仔戏。

用女友们的话说,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

无论是阿女,还是她的女友们,只有双方待在一起时,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才能开怀大笑。

自己的妈妈没有错,她只是过去那个时代的不幸者。缺乏资源、不懂言辞、缺少追求自由的权利。妈妈不应该走进婚姻,更适合一个人自由地过生活:

这也是我拍这部片最大的学习,本来就不应该期待她是一个一般想象的温柔的妈妈。

理解之后,才能有和解。

事实上,妈妈并不讨厌女儿,而女儿也不讨厌妈妈。这么多年来,两个人互相建起了高墙,你不跟我说话,我不跟你沟通。

从沉默、到开始倾诉,这对母女的高墙一步一步被打碎,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埋藏在心底最深的问题,都问了出来: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会选择结婚吗?

——不会,我自己一个人比较好过。

——你也不会想生小孩吗?

——不一定要生小孩。

——你会不会怨恨生下我们两个?

——不会,你们两个跟着我也很可怜。

说完,一直酷酷的阿女第一次在镜头前低头流泪。

30多年,女儿第一次递去擦泪的纸巾,心结终于解开了。

阿女和外孙女

影片结尾,母女两人在厨房做饭,有说有笑,外孙女拿着饮料,递给自己的阿嫲,三代人其乐融融。

而在影片之外,两人关系也越来越健康,虽然没有每天拥抱,每天说爱你,但黄慧侦可以明显感觉到,两人之间的气息有了变化:

看完片子之后她心情特别好,平常她都爱发脾气,可是看完后她讲话都轻声轻气的,而且持续了一整个月。

阿女和女儿一起出席台湾金马奖

大部分中国家庭,亲人之间往往不善言辞。

无论是爱还是恨,大部分人都选择不说,或不敢说。

怕尴尬,怕得不到对方积极正面的反馈。

越是亲近,越不愿意沟通。

但如果你不说,对方又怎么知道你的真实感受呢?

爱,要先说出来,之后继续用行动加持;

恨,也要先说出来,说出来之后才有机会走向和解。

一段关系中,沟通,永远是第一步。

今日心情 敞开心扉

保持日常对话。


点击蓝字,阅读更多人物故事



喂,你这是在教人偿债,不是感恩

天才之死:你的优秀,就是我的自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