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疫情评论的舆论引导: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
正确舆论引导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2020年1月26日至3月24日《人民日报》(电子版)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评论员文章和评论员观察为样本,并以2月11日为界,分为疫情防控期和复工复产期两个时段。在分析比较前后两个时段评论内容的基础上,得出疫情期间《人民日报》舆论引导呈现出“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的特征,并从选题、立意和论证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在重大突发事件主流舆论的传播中,官方媒体应重视情感话语表达,在与有关政策同频共振的前提下,寻求与社会化媒体的互动合作,更好地实现对舆论的有效引导。
原文刊登于2020年17期
原题为《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疫情评论的舆论引导分析》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是社会的外在保护层。[1]舆论引导,是用舆论影响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指导人们的行为。在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舆情应对中,及时有效的正确舆论引导,能够稳定民心、团结民意、凝聚民力,推进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对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缘起
从以往重大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来看,传统主流媒体占据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在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中,他们以独特的“媒体地位”和“角色优势”,以统一化、群体化的舆论建构和引导方式,能够迅速形成舆论强势,有效凝聚社会共识。然而,随着舆论生态后真相时代[2]的到来,“相对于客观事实的陈述,民意更容易受到情感和个人信念的影响”[3]现象愈发明显,舆论引导格局及引导方式开始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特征。
一方面,“后真相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舆论生态。对于真相的探求,成为重大事件舆论场中极为重要的话题要素,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焦点。掌控并传播“真相”,也因此成为舆论场中多元媒体争夺受众的“高地”。随着网络赋权下的社会民众思想表达与商业运作团体的发声需求日趋旺盛,随着社会化媒体主动介入、并广泛参与舆论场讨论,这样的争夺更加激烈,也具有了更多的不可控性。
另一方面,舆论格局的变动,还催生了各类媒体舆论引导方式的调整,其中,感性因素成为了影响舆论的重要方面,这尤其表现在社会化媒体迎合受众心理的舆论引导风格上。有学者指出,情感可能是社会动员的重要资源,若能因势利导,可以成为舆论引导的宝贵资源。[4]对过往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许多研究将舆论引导预设为一种“理性活动”,将其中所出现的“情感现象”视为病征,缺乏对感性因素的重视;研究视角大多集中于日常舆论的生成、传播、引导甚至管控等常规性方面,缺乏对重大事件社会背景的关注。
新闻评论是一种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新闻文体,专门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5]其逻辑缜密、表达理性,是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方式。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背景,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出发,本文对《人民日报》在此期间的有关评论文章的舆论引导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试图探讨“后真相时代”背景下社会舆论传播路径、引导方式、引导成效等,从而找准舆论引导有效激发点,引导舆论正向发展。
研究框架及发现
本文选择2020年1月26日至3月24日之间《人民日报》(电子版)发表的所有评论员文章和评论员观察(共计90篇)为研究样本,并以2月11日为界,将研究区间分为“疫情防控期”和“复工复产期”两个时段。在分析比较前后两个时段样本差异及共性的基础上,归纳得出《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舆论引导上的新特征、新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 》舆论引导模式的调整,不仅体现了官方媒体一以贯之的客观真实与理性权威,更反映了其在“后真相时代”影响下的自我修正与大胆尝试,映射出情感话语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以传统主流媒体的“理性权威”和新舆论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作为两个核心词汇,从选题、立意、论证三个角度对样本进行分析。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发现,综合前后两个时间区段,《人民日报》理性权威类评论总量大于诉诸感性类评论,但不同时期两类评论的占比不同。疫情防控期,诉诸感性类评论占比高于理性权威类;进入复工复产期后,诉诸感性类评论占比明显下降,恢复了往日以理性权威为主的舆论引导模式(见图1)。从上述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舆论引导上出现“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的特征。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1 研究区间内《人民日报》有关评论内容属性及占比情况
选题:践行“强化显政”,映射群体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指出,新闻报道要“强化显政”,“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由此,报道和解读好中共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决策部署成为了《人民日报》疫情期间舆论引导的主要内容和主流舆论传播的首要任务。
具体来看,疫情防控期,《人民日报》推出了“做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系列评论员观察,从提振信心、团结力量、强调科学、聚焦群体等角度切入,既有“汇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等理性权威类陈词,也有“信心”“同舟共济”“初心”等情感化表述。整体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解读了战“疫”必胜的信心与决心,借生活化的话语表达解读相关政策、传达讲话精神,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了“党和政府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要如何做”,对于稳定疫情初期社会恐慌情绪发挥了强大的主心骨作用。进入复工复产期,《人民日报》又接连刊发了“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和“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两个系列评论员观察,分别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视角出发,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党的工作部署,起到了明显的“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效果。
总体而言,一系列评论员观察凸显了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中感性与理性交织的独特魅力。从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角度切入,以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方式评述,力求提升社会感性认识,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借助政策解读,从理论高度加深群众理性认知,让群众在共情与共鸣中坚定信心、抱以决心,感受真情、理解真知,为全社会投入疫情防控,助力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作出了明确指引。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有关评论从群体视角出发,关注疫情期间的特殊力量群体,表达新闻媒体的群体关怀。所谓新闻媒体的群体关怀,指的是媒体在评论报道中秉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关注特殊群体,尝试通过报道让社会关注该群体的生存状态、社会权益、职责义务等,使社会对其致以或尊重或关照等情感,让人们因此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人的价值尊严所在。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对榜样人群或弱势对象投诸群体关怀,可以更好地汇聚社会情感,传递人间温情和舆论正能量。
通过整理分析,本文发现,《人民日报》评论在疫情期间多次聚焦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90后”新青年等特殊群体(群体分布情况见图2),90个样本中共出现18篇群体关怀类文章。其中,疫情防控期6篇,复工复产期12篇。这些评论大都从感性视角出发,在行动层面集中挖掘特殊力量群体的闪光点,以陈述事实和贴近人心的话语表达,唤醒社会对对象人群的关爱。比如,《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一文中写道:
每一场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
……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面对疫情,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各地支援的医疗队紧急集结,在除夕夜向着武汉出发。这些天,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被汗水浸到泛白的双手,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的身影……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跟病毒搏击,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让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白衣战士的无畏、坚韧、奉献。(2020年2月2日,01版)
图2 评论关注主体类型分布
总体来看,《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从时代价值观出发,以广范围、多角度的评论内容引导社会群体关怀,从榜样高度诠释了关注群体在疫情防控中的特殊地位与不世之功,也从人文视角阐发了弱势群体的生存所需。从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90后”新青年,到疫区建设的建筑工人、工厂职工,再到防控后方的社区工作者、党员干部,其关注群体覆盖广泛;从全体人民群众,到武汉市民,再到普通社会个体,其群体视角跨越单一维度,聚焦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多层次展现了官方媒体在重大事件舆论引导中的群体关怀。
立意:诉诸话语认同,寄托家国情怀
新闻评论的“立意”是统领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决定着文章的论证方向,贵在“准”“新”“深”。“准”是指观点准确、符合法律要求,是保证导向正确的前提;“新”是指论点新颖,给读者以新的思考和启迪;“深”则是指通过所述观点,揭开事实表象,透析内在本质,是一篇评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疫情期间,社会焦虑升级,加之全媒体背景下圈层传播明显、层级交往不畅,碎片化阅读不再占据受众心理优势,此时的人们更加需要关注时势、立足全局的宏大主题的深度评论,而这正是《人民日报》的优势所在。
疫情防控期,《人民日报》评论作为党和政府发声的权威途径之一,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力求研透文件内容,领会讲话精神,传达工作指示。自1月26日起,《人民日报》连续11天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立意均致力于解读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传递“坚定信心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严峻斗争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等重点信息,传达“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蓬勃力量”“防控疫情展现坚守与奉献的力量”等讲话要义,阐释有关文件与讲话的个中内涵。
进入复工复产期,《人民日报》评论乘胜追击,以每日1—2篇的刊发频率持续刊登疫情评论,且评论范围逐渐扩大,对象内容从单一的疫情防控增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多方面。总体看来,样本评论多以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整体立意,借助平实化的解读方式,结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有力论证,在“鼎力相助、火线驰援的人民战争”“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广泛动员、众志成城的严密防线”“‘90后’新青年”等感性话语中诉诸情感认同。与此同时,及时解读和宣传党的最新指示精神、讴歌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揭示了有关战略的可行性与战“疫”完胜的必然性,创造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大国担当”等情感热词,寄托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样本评论凭借立意的宏大格局,角度深入,构建了分析深刻、内容丰富、观点交互的评论体系,成为了主流舆论传播的主阵地。
另外,新闻评论作为思想流动的载体,其立意承载着评论员对时势针砭时弊的见解,而评论生产和传播的过程则是知识生产和传授的过程,也是把脉社会心态变动的过程。疫情期间,《人民日报》评论立意既有格局、有力量,又有思想、有目标,通过深度把握社会情绪变动,借助国家认同、话语认同、情感认同,凝聚群众力量,形成了跨越圈层的宏大主题。与此同时,评论力求实现稳定社会民心、恢复良性互动、推动有序运转的社会目标,反复表达初心、强调使命,凝练出了“与祖国同奋斗、共命运”的中心思想,使受众不仅感同身受评论中的家国立意,更能凭借个体不同层次的知识体系理解这一理性认知产生的过程及思维逻辑,从而实现了凝心聚气的社会效益和正向舆论引导目标。
论证:激发共情传播,升华感性素材
在新闻评论写作过程中,如果说选题、立意是确定中心论点,那么最后一步,论证则是依据论点,找准论据,以清晰的思维、缜密的逻辑,将所论感性素材上升至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成就深度评论的关键步骤。而分析一篇评论的“论证”,则可以从其话语表达、论证逻辑等方面进行。
话语表达最常见的分析层面是词汇使用。从统计结果来看,疫情防控期转载量top5的评论文章里有4篇重视情感表达,高频情感词汇主要有“团结”“坚决”“力量”“生命”等,说明这一时期感性词汇高频出现的评论公众认可度较理性类评论更胜一筹。另外,复工复产期的评论虽逐步恢复往日理性权威为主的评论风格,但转载量top5的评论里仍有3篇内容呈现明显诉诸情感话语的特征,高频情感词汇主要有“努力”“生命”“力量”“积极”等,说明这一时期诉诸情感表达较之纯理性引导更能激发社会共情(见表1)。
表1 不同时期转载量top5评论标题
“共情”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心理学,指的是“一个人能够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能力”,“一般认为,共情是人类根源于基因的一种天赋:共情不是一种情绪,也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6]近年来,“共情”受到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表现于其在公共舆论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出现了“共情传播”等专业概念和研究方向。有学者指出,“爱”是共情的基础,沟通能够促进共情,共情因对象、因情境而变。[7]因此,高频应用感性词汇的疫情评论作为《人民日报》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情感沟通桥梁,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引发不同的共情与共鸣。
具体而言,疫情防控期,高频出现的团结、坚决、力量、生命、伟大、坚定等词语试图从生命理性的高度表达情感话语,以感性却有力的词语自上而下传达正能量;同时,斗争、人民战争、勇士、众志成城等引导性词汇从抗疫主体的角度出发,激发社会公众的同理心及参与性,协助构建起了社会焦虑之下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价值共识。相比之下,复工复产期则主要从行动导向层面出发,以努力、积极、坚持等表达主观能动性的情感词汇鼓励社会单位自发有序恢复秩序,同时以生命、力量、坚决、胜利、坚强、支撑等趋于理性的情感词汇提振社会信心,凝聚战“疫”必胜的情感共鸣,激发社会“共情”。
就评论的论证逻辑而言,《人民日报》疫情评论大多以情感话语为基础,诉诸社会现实,以感性表达支撑理性论证。比如,《人民日报》首篇疫情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写道:
与病毒抗争,医用物资星夜驰援;为生命接力,医护人员紧急赶赴。……全国人民心系疫情,积极伸出援手,一起加油鼓劲。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其以诉诸感性表达的方式,开启了疫情期间舆论引导和主流舆论传播的新模式。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等多篇评论,在短期内迅速形成了“全社会共助疫情防控”的舆论氛围。
另外,根据统计结果,样本中正面情感值top10的评论文章中有8篇强调感性话语表达(见表2),重视人文关怀。比如复工复产期发表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道: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表2 正面情感top10的文章
经过文本分析,本文发现,样本评论或多或少采用类似情感话语,以理性论证升华感性素材,以感性表达强化理性思维。与此同时,力求将所述对象置于历史和现实两种维度,以文件精神、重要讲话为依据,以群众身边事、脑中理为共情点,力图打破媒体和受众自我设置的认知茧房。在家国情怀宏大立意的指导下,运用理性思维对感性素材进行整理总结,注入平实而情感丰厚的话语表达,呈现对话交流倾向,触发情感共鸣。通过评论,帮助群众理解日常感性素材背后的理性真知,深化情感共识,构筑了强有力的“共同体”意识。
研究启示
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是《人民日报》在新冠疫情暴发这一时期舆论引导上的一大特征,也是当前官方媒体在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上的典型特色。一方面,当下舆论引导格局中,主流媒体角逐愈发激烈,重视感性因素的社会化媒体对原有舆论场结构的强大冲击不容小觑;另一方面,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在舆论引导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借力新媒介话语,以诉诸感性表达的方式,开启了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的新篇章。基于此,主流媒体应在秉持新闻舆论工作“四力”原则的基础上,继续创新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工作机制,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助力社会正能量舆论场的构建。
加强媒体互动合作,增强传播力
传播力意为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有效传播则意指目标受众准确、快速实现主题的意图。[8]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中的“传播力”位于“四力”建设的首位。在全媒体时代,加强媒体互动、尝试“互联网+”思维成为了主流媒体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的不二法门。
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整合报纸、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个渠道,开展多层级主流舆论传播,对同一新闻素材进行多角度剖析与整合,形成了不同传播风格、不同表达方式、适用不同传播渠道的主流舆论话语,实现了“一次采集、多重加工、多平台传播”的整合传播舆论引导新路径。这一路径满足了存在显著知识水平差距和个体认知能力差异的不同社会群体的信息需求,也实现了重要信息集中发布、多角度渗透的叠加性传播效果,促成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模式的华丽转型。
然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社会化媒体作为新兴话语主体,力量不断壮大。因此,主流媒体想要增强传播力,除了在自身不同传播渠道间进行互动以外,与其他媒体的互动显得更为重要。适时增加与社会化媒体的互动,借助社会渠道传播主流声音,缓解社会公众对部分官方媒体议题的质疑等情绪;适应分众化、层级化的传播现状,加强与民间意见领袖的传播合作,激发公众对主流舆论的关注热情;借力新媒介形式,畅通沟通渠道,增加主流话语传播的针对性、互动性和时效性,力求提升社会公众参与感、获得感,进而构建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新格局。
发挥旗帜引领作用,提升引导力
新闻舆论工作担负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重任。从舆论的角度看,引导力是指舆论引导者按照预期的引导方向,传播一定的观点与信息,并对舆论运行过程进行协调与平衡,进而影响被引导者的意见、态度和倾向。[9]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主办的权威媒体,在舆论引导上发挥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导向和旗帜引领作用,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主阵地。全媒体背景下,要想舆论场健康良好发展,不出现方向性错误是根本保证,这便要求主流媒体必须要牢牢把握主流舆论的旗帜导向,增强自身在舆论场上的引导权和话语权,占据传播制高点,让舆论朝着有利于党和国家社会的方向发展。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当社会突发重大事件时,若权威媒体不及时出面加以有力引导,很可能造成舆论混乱,而若任由舆情自行发展则可能会造成社会秩序紊乱,不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舆论生态产生了强大冲击,民间舆论场曾一度谣言四起,舆情事件迭出,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主流媒体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策略、舆论引导机制不完善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尽管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疫情暴发后迅速反应,抢占主流舆论传播主阵地和舆论场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民心、安抚了社会恐慌,但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舆论应对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值得深思,主流媒体做好主流舆论引导任重而道远。
首先,主流媒体必须要充分了解舆情演变规律,加大预警机制建设,力求在相关舆论产生之前发声,树立主流舆论旗帜,抢占舆论场制高点,消除社会恐慌;其次,针对网络谣言的肆虐,主流媒体必须通过网络迅速发声、有效回应,第一时间消除负面影响,转化负面情绪,确保网络舆论空间的清明,保证主流舆论旗帜引领地位不动摇;再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主阵地的主流媒体,必须要明确和充分利用好意识形态传播的“C位”角色,面对错误思想和偏向舆论,要敢于运用权威,确保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能够发挥显著的意识形态导向和旗帜引领作用;最后,主流媒体必须要注意及时反思,在重大事件得到基本控制和解决之时,适时而深刻的反思总结性报道比单一的表扬式报道更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强化引导力。
诉诸情感话语表达,扩大影响力
新闻舆论的影响力指的是媒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传播信息与舆论,并以此引发关注、激起共鸣,进而获得反响的能力,其基本目标在于让受众获得信息,理解并接受传播者的意图。[10]“媒体所叙述的事、所占有的理、所具备的情、所蕴含的美,作为重要元素,共同参与了影响力构成。”[11]就主流媒体而言,其评论中所涉及事、理均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和理性魅力,是构成影响力的内核性因素,而其中所具备的情、蕴含的美,则是可以提升新闻评论影响力且有待深入发掘的外在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来,这便要求媒体在日常新闻传播活动中必须要重视“情”和“美”的挖掘与理性基础上的情感注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评论以“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的方式,引领了主流媒体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新潮流。其在主流媒体理性权威的优势之上,贯穿注入感性因素,以高频采用情感词汇、平实的话语风格诉诸感性表达,激发群众情感共鸣,构筑价值认同,形成了强有力的主流舆论传播主阵地,为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中主流舆论传播树立了优秀典型。与此同时,面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现实素材,《人民日报》评论独辟蹊径,从总书记的金句出发解读抗疫战略中的人民情怀,从群体关怀的人文视角出发呈现相关政策的实践成果,将理性事实转化为感性素材,以人人都可接受的情感表达打破了圈层传播的壁垒,通过情感交流帮助受众形成理性认知,吸纳多层次受众群体,扩大了自身影响力。
鉴于此,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主流媒体应重视情感因素在主流舆论传播中的应用,顺应受众情感化阅读倾向,深入挖掘报道素材中的感性因素,力求评论报道既能理性权威、晓之以理,又能传递温暖、动之以情。此外,在面对理性化素材时,主流媒体应尝试从多角度切入,挖掘其中的感性因素和价值共鸣,在撰写评论报道时强调情感和美的注入,以此达到通过主流媒体发布的主流舆论既能保持意识形态的旗帜导向、又能形成深入人心的价值认同的目标,在确保舆论方向不出错的前提下,以理性逻辑魅力交织感性话语表达的方式,提升自身舆论影响力。
推进政策同频共振,建设公信力
公信力指的是新闻媒体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并累积的、赢得社会和广大受众普遍信任的程度或能力,[12]它反映媒体的“信用”问题,是媒体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其核心价值追求,因此一般将“公信力”视为新闻舆论工作“四力”中其他三力存在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各类媒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主流媒体想要在此洪流中争得优势地位,就必须要保持自身高度,在新闻舆论工作开展中加强与国家政策的同频共振,依托官方发声,塑造具有至高公信力的权威媒体形象。
在国家作出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战略部署后,《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发声,解读并宣传有关政策文件和讲话精神,通过《坚定信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等一系列评论员文章践行“强化显政”,以官方角色确立了媒体自身在主流舆论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塑造了强大的公信力;进入复工复产期,在疫情防控、恢复经济、脱贫攻坚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人民日报》又相继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理性分析,为群众走出家门消费、社会恢复往常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撑。而此后社会各方的实践活动和现实成效也印证了有关政策的先见性和评论见解的准确性,至此,《人民日报》通过自身传播实践增强了其作为媒体的公信力。
鉴于以上,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主流舆论传播中首先要摆正自身媒体定位,充分利用获取官方信息的渠道便捷性,及时传达最新文件及讲话精神,以政策为导向进行主流舆论传播,推进舆论引导与国家政策的同频共振,践行“强化显政”。其次,要凭借其自身理性权威的媒体形象提升宣传高度,且要敢于尝试新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思维,注重政策解读方式和宣传话语表达,适时根据政策变动引导情感走向、设置话语议程,进而塑造国家认同、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媒体形象。最后,主流媒体应力求对同一政策或事件进行系列宣传报道或首尾呼应报道,从政策下发到取得成效的全过程报道可帮助媒体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公众信任度,强化自身公信力。
注 释
[1]诺依曼.沉默的螺旋 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董向惠.“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探析——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9(5)
[3]Word of the Year 2016.https://languages.oup.com/word-of-the-year/2016/
[4]郭小安.舆论引导中情感资源的利用及反思[J].新闻界,2019(12)
[5]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6]亚瑟·乔位米卡利.共情力: 你压力大是因为没有共情能力[M].耿沫,译.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7]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5)
[8]程曼丽.北大新闻传播评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9][10][12]沈正赋.新媒体时代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现代传播,2016(5)
[11]丁伯铨.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J].新闻爱好者,2018(1)
作者简介
刘明洋,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0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传播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大众报业集团, 2013年调任山东大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学术领军人才。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入库专家。兼任山东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舆论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大数据与精确传播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舆论、媒介发展和品牌传播。
吴洁,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舆论、媒介发展。
权威,学术,更多精彩尽在
2020《中国出版》
敬请订阅!
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益友
新闻出版研究者的平台
投稿邮箱:zgcb@vip.sina.com
订阅电话:010-8762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