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调查结束
面对一项又一项迎面砸下的反垄断监管的重锤,全球电商霸主亚马逊终于做出了妥协。在经历了长期的审查之后,近日亚马逊与欧盟终于就三项反垄断调查达成和解,作为和解条件,亚马逊必须在2023年6月前对于那些伤害平台第三方卖家利益的商业行为做出改变。
正是因为达成了和解,亚马逊也将免除因为这些指控而需要缴纳的巨额罚款。毕竟从数额上看,如果不和解,亚马逊就必须支付其全球年收入的10%作为罚款。作为参考,亚马逊去年的总营收为4698亿美元,10%的罚款相当于要缴纳469.8亿美元。
显然,这对于如今的亚马逊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于是亚马逊选择让步,并按照要求在和解协议中做出了种种承诺,这对于无数在亚马逊平台上卖货的第三方卖家们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从协议内容上看,首先是针对欧盟控诉的“亚马逊利用第三方卖家数据来推销自营产品”的问题,亚马逊承诺以后不再将卖家数据用于其竞争性零售业务以及其自有品牌产品,这也意味着以后亚马逊自营抄袭、或是跟卖第三方卖家产品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其次是关于亚马逊黄金购物车(BuyBox)获得机制的问题,对此亚马逊也承诺会平等对待所有卖家,在不同卖家为获得资格对报价进行排名时,亚马逊会针对在价格与交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卖家,提供第二个BuyBox名额。
最后是在物流配送方面,亚马逊还承诺Prime卖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物流与配送服务,只要他们满足特定的交付和服务可靠性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亚马逊履行承诺,此后它还会引入一个投诉机制,向所有卖家开放,这其中关于卖家数据以及物流方面的承诺有效期为5年,BuyBox相关的承诺有效期是7年。可以想象,在这份和解协议达成之后,未来欧洲站的亚马逊卖家将拥有一个更加公平的销售环境。
事实上,近年来仗着自己在全球电商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加速扩张的亚马逊不仅推出了众多自营品牌,与第三方卖家同台竞争,而且还通过跟卖、调取数据等各种各样的手段一次次地破坏商业竞争的公平性。这种“一边当裁判,一边当球员”的做法,也使得亚马逊多次遭遇了来自各个地区监管机构的重锤。例如,早在去年7月,亚马逊就因为违反了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被罚款7.46亿欧元,此后又在去年12月,因为滥用市场主导地位,不断打压其他竞争者,被意大利反垄断监管机构宣布处以11.28亿欧元的罚款。
但今年一年,或许是因为欧盟《反垄断数字市场法》的出台,或许是因为受不景气的消费环境导致的业绩不佳,利润下滑,市值暴跌等压力因素影响,亚马逊终于到了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
一方面是向欧盟妥协,承诺为平台第三方卖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保障他们的多项权利;另一方面则是停止了过度扩张的脚步,不仅缩减其自有品牌的规模,而且还取消并推迟了多个仓库的扩张计划。(亚马逊关闭66个美国仓库)
虽然面对反垄断政策的施压,亚马逊的态度有所缓和,但目前大量依赖亚马逊平台卖货的第三方卖家们,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困境依旧没有改变。一个最明显的困境体现在亚马逊不断上涨的多项仓储费、物流费。有数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亚马逊的FBA费用已经提高了30%以上。例如在宣布上调仓储费之后,近期亚马逊美国站又发布多项公告,不仅宣布从明年1月19日起,将上涨多渠道配送费用,而且还决定从明年1月14日开始,对因退货标签信息不正确而导致的承运人的运费进行更改,由平台承担改为卖家自行承担。
不少人认为亚马逊正通过一再上调多项费用的手段,将自身的成本压力转嫁到第三方卖家身上,并且目前如此频繁的涨价行为,已经压得越来越多卖家喘不过气。据Capterra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明年有99%的亚马逊中小型卖家计划开始布局其他电商市场,企图摆脱对于亚马逊的重度依赖,开拓更多销售渠道。
显然,对于卖家来说,即便平台愿意做出一些承诺,但最终话语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平台手中。尤其是在亚马逊多项成本不断升高的背景下,过度依赖亚马逊卖货风险太大,成本太高。为了谋求更长远、更稳定的发展,卖家还是要努力摆脱对于单一电商平台,单一电商市场的依赖症,可以积极利用不同市场与不同平台的特点,努力拓展卖货渠道,走向品牌化、多元化发展,提高自己的话语权。看到都是缘分,咱们加群聊
扫码加入跨境社群,认识更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