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6月11日|24周】加州买田记~

2017-06-11 创意乡村

一、夜宿农庄


孩子是8年前去的加拿大,走后便音信很少,只是断断续续地知道他:换了专业、学了汽车机械,毕业了、和人合伙开了汽车修理店,再后来就是结婚了,女方是上海姑娘~~~,消息来得总是让人有点意外。于是在一次通话中,趁他邀请我们:“要不你们过来看看?”我和Q当即决定去看看!

2014年10月,在孩子去国6年后,我们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孩子的“窝”在加拿大安省的尼亚加拉地区,距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几十公里,夹在北美五大湖中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间。接机的时候,孩子告诉我们住民居——不为便宜(比后来入住的五星酒店五月花还贵35加元),为体验当地农场主的生活。

我知道他喜欢农场生活,在我们有限的交流中,他经常提起这里的农场、以及农场文化。这种安排,难道是刻意为之?

 到达的时候,已是半夜,黑暗中,车子停在一栋亮灯的小楼前,门上粘着一张手写的字条,大意是欢迎我们到来,卧室在2楼,明早8:30分一楼餐厅早餐。

孩子没进门,走了。随着远去的车灯,四周重新陷入黑暗,真静啊!流星时不时地从天空划过。门没锁,我们提着鞋,蹑手蹑脚地上楼,楼梯还是发出吱吱妞妞的响声。显然,房子是栋老建筑,上年纪了。害怕吵醒主人,澡也没敢洗,简单洗漱就睡了。

02   

第二天早上,晨光从窗缝中挤进来,楼下传来汽车马达声,我拉开窗帘,哇!眼前是蓝蓝的天空、整齐的草坪,往外是大片的葡萄园,房前不远处的路上,停着辆橘黄色的校车,一个男人领着两个背书包的孩子,正向校车走去,后面跟着一条拉普拉多犬——一副画儿般的情景。

 我们赶紧下楼,餐厅不大,就一张桌子,铺着撒了碎花的浅桌布,围着6把餐椅,一对美国来的母女正在用餐。年轻的女主人系着那种带蕾丝花边的围裙,站在桌旁,一边与客人聊着天气,一边为客人加咖啡。美国母女是来这里度假的,带着全套骑行设备和车辆,看来是自行车运动爱好者。

餐具异常精致,除了我知道的碟、碗、刀、叉等外,还有一个类似笔架、却又中空的东西,后来才知道那是用于盛不同风味起司的专用餐具。

此情此景,让人联想起英国小说中描绘的19世纪英国乡村情景,自那以后的所有现代化,似乎都是多余的。 

03后来孩子告诉我,这家人的祖上是从英国殖民过来,这栋楼梯吱吱作响的老房,至少有150年以上历史,还受政府保护。

他告我,凡是用砖砌的老房,房主的祖上必定是有钱人家,那时砖,贵得离谱,一般人家用不起。我们住的这栋房子,外墙红砖落地,可想当年修建,所费不靡。这是一家祖上殷实的农场,后代还保持着传统,以种植酿酒葡萄为生,闲来做做B and B生意,因为已过了收获季,我们才可能体验这种生活。没想到,我们的加拿大首旅,竟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启,它是否暗示了我们对未来的选择?


二、逛农场,从兴趣到走火入魔


来安省旅行的中国人,西洋参是必买之物。据说乾隆年间西洋参已经贩到中国销售。随着200年前华人劳工到来,北美的尼亚加拉地区(涵盖美国部分领土)出产的西洋参,需求量逐年扩大,西洋参种植业逐渐成了这里的名片,渐与尼亚加拉大瀑布齐名。

我们也不能免俗。孩子说,别买“大山行”的(一家港资商行、现在是加拿大西洋参第一品牌,大陆旅行团必到之店),他们卖的都是二手货,收参场的产品加工的。我带你们去参场买,又好又便宜(详见另篇《西行2万里寻人参》)。于是,去种植场买西洋参,临时列入了我们的行程。

去参场的路有200多公里,我们沿着省、郡道交替穿行。大地宁静、鸟鸣花红,沿途偶见小镇,余下都是各种风格的农场和类似我们这里高档别墅般的农舍,令人心旷神怡。入秋的尼亚加拉地区,枫叶黄了、红了,入夜的秋雨与白日的阳光、白云交替上映,宛如画中行。

看着眼前闪过的农场,偶有房前插着“for sale”(出售)红白相间的小牌子跳入,我和Q同时有了想法:既然儿子喜欢农场生活,何不买个农场,我们烦的时候也能过来住?

 一碰想法,皆大欢喜,买西洋参已经不重要了,剩下的是抓紧走前时间,了解农场行情、查阅当地法律、寻找合适项目!价格当然是第一位的——查询结果,谢天谢地,我瞩目的这个地区,暂时还未被中国人占领,购房军团还被牢牢吸引在温哥华和多伦多。农场,还在按当地人习惯的价格和节奏,在农场主间做着交换。阿弥陀佛,国人对利润的贪婪,成就了我们买农场的奢求。

决定定下后,我们确定了几条选址原则:

1、买农场是用于改善生活品质,不是着眼投资升值;

2、农场不仅能搞农业生产,还应当具有较好的生活环境;

3、在改善生活品质的同时,适当开展民居接待,以达到农场自身收支平衡,不能无底洞,年年追加投资。

三条原则确定后,选择农场的标准就清晰起来:有山、有水、有森林,既适合自住、又适合接待疗养;区域位置,不论离城镇还是尼亚加拉大瀑布,都不远,以25分钟车程为限;考虑我们能承受的总价,农场面积在100英亩为佳。

孩子把条件拿给了他的房屋中介——一个叫sharl的白人老太,她看了好几遍,又在电脑数据库里扒了半天,皱着眉说,让上帝帮忙吧!我们也没闲着,直到离开的前一天,还在大尼亚加拉区开车转悠。当然,也没有结果——这个需要“上帝帮忙”的任务,只好留给孩子。


三、发现绝版农场


从加拿大回来快一年了,寻找农场的事儿还没进展,偶尔来的都是坏消息:“我们去年看过的小农场都卖掉了”;“农场涨价了”;“今天看房时碰到多伦多过来的炒房团了”~~~~尽管心里急,还不能露出来,我宽慰孩子,一切随缘,是你的跑不掉。

2015年9月末的时候,收到孩子的一条微信,看口气,似乎已是他所能做的最后的努力了:“爸,我把这都跑遍了,实在找不到符合你要求的农场,差不多的,也只6、7家,真没了。”

鉴于大形势的严峻,我和Q决定,降低标准,只要面积、傍水、树林这三个条件能满足,其他也就算了。由于Q还在上班,我们决定6天往返。2015年10月8号,我们再飞加拿大,下机后顾不得倒时差,立刻开始电脑作业,经过一番比较,选定三家,决定实地查看。它们分别是1号巴铁(房东是巴基斯坦人)、2号女人与狗(房东是女性,养着大狗)和3号丹麦老K。

3号老K是我们最不看好的case,原因有二,一是从图像资料看,主房有点老,没有其他两家舒适、现代;二是用谷歌的街景地图搜索,农场居住部分的园林环境也没有惊艳之处。所以把它摆在最后,当备份儿。

一号巴铁的主房确实好,也足够新,完美的欧洲风格,问房东才知道,房子是他的前任——乌克兰人建的。农场的面积足够大,也有树林,缺点是域内没河流,与安大略湖隔着高速公路,进出湖不方便。感觉鸡肋。

2号case有林无地,紧邻高速,没有一点田园牧歌的氛围,门都没进就毙了。陪着我们的中介sharl老太有些不知所措。由于没有提前预约,去3号丹麦老K处要转天了。

这就是漫长的、等待一年的结果吗?我们都有些气馁了。第二天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我们找到3号农场,3号CASE的区位不像前两处,远离高速,下了省道还要走一段幽静的乡道,一边是麦田,一边是马场,没有一丝喧嚣,仲秋的斜阳懒散地照在草地上,只有马儿在静静地吃草,有点莫奈画作的风格。

09路的尽头是3号农场,长方形的农场被树林包裹着与外界完全隔绝,刚刚收割过的田里,远远看好像散养着不少鸭子。高大威猛的老K笑着说,那是野生的加拿大大雁。我有些不信,扔块石头进去,豆秧中哗啦啦飞起成百上千只,果然比鸭子大了许多,伸着长长的脖子,编队向南而去。老K是丹麦移民后裔,70多了,驾着4轮湿地车拉我们沿农场大田的边缘走了一遭。

来到南边的密林前停下说,林子也是他的,但这里属于加拿大政府的湿地保护区,所以树林不能随意砍伐。我问林子的那头是哪?老K说,是伊利湖。我们试图进去看看,钻了7、8米便是一条小河,水很浅,却见尺长的鱼儿在游动。林密地湿,双脚不停地往泥里陷,只得作罢。

主屋的主体建于150年前,现受加拿大政府保护,想翻建,审批手续异常复杂,老K也只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申请改造。花钱多不说,总也不能一步到位,有点烦。

11老K的祖先自从150年前来到这里就不曾离开,到他这一代,实在干不动了,女儿又不接班,只好卖掉搬进城去。他说,这儿的一切,土地、树林、房子、农用机械、游艇,还有我儿时的记忆,只要你愿意,都是你的了!感觉他有些伤感,我们赶紧道别。

回到家中,我们详细研究了这个CASE的法律文件,农场约100英亩,其中一半是原始密林与湿地,密林直达伊利湖边,系加拿大政府划定的伊利湖密林湿地保护区。再查谷歌地图,农场疆界果然直抵伊利湖边,也就是说,若从林中开条小道,就可从家中骑马直达湖边?!天哪,我都有点飘飘然了。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农场,沿着农场外围走一遭,想亲身验证谷歌地图映照的实景。果然走不多远就看到了树林中散落的住宅;柏油路的尽头是矮矮的沙丘,登上沙丘,哇塞!浩瀚的伊利湖豁然眼前,有人驾着摩托艇冲浪——一片密林,竟把两个世界区隔的如此奇妙!那一刻我明白了,这是上天留给我的隗宝!

13

没废话,由孩子着手法律文件和细节谈判,我和Q回国静待佳音。没想到,好事多磨,流程走到律师签字阶段出了问题,因一条路权归属处置,双方律师顶起牛来,各不相让,交易搁置了。没办法,我和Q只好趁今年春节假期再赴加拿大,看能否找到替代项目。

今年的加拿大冬天少雪、干旱,田野中没有传说中的白雪皑皑。孩子事前已准备了几个CASE,分头跑后还是没有惊喜。我提议不要再依靠电脑按图索骥了,不如用上笨办法,先选大环境,满意了直接开车“扫街”,也许能有意外!大家同意。

由于被老K农场的区位品质吊起了胃口,大环境除了伊利湖沿线,似乎已经没得选了,于是,我们以老K农场为中间点,沿伊利湖畔向两边搜索出45公里的距离,几乎把这片土地像庇筛子般庇了一遍,结果老K的农场,竟是绝版!

14孩子说,甭找了,换思路吧。我们请个专做农场的大律师,看看老K农场的路权事儿,有没有办法解决?

也只好如此了。

孩子请了安省最有名的农场律师,终于在我们走后的4月18日——在我们初识这个农场180天后,签署了法律文件。儿媳妇后来告诉我,在市政厅签署文件后,市长握着我孩子的手说:先生,祝贺你成为S市市民、S市三十分之一土地的主人~~。

百年历史、50英亩以上的密林湿地、伊利湖边、距尼亚加拉大瀑布30分钟车程、闹中取静的绝版区位,从这一天起,农场易主了~~~

知道这个消息时,我多少有些替老K伤感。其实不仅是替老K,也是替所有出售农场的人——在我接触的那些农场主中,尽管出售农场的缘由不同,但共同点都是,老了,干不动了。

这些老外,就像塞伦盖蒂大草原的“狮子”,年青的时候,他们在此捕猎、战斗,如今老了,也必须按狮子的规则,孤独地离开。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但结尾却是相同的~~~

   细想,人生,不亦如此呼?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庄园志


引领

乡村现代化建设与规划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庄园志


作为乡村现代化的主要载体与创意乡村二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研究庄园社会、经济、环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宣传平台。


风土国际传媒支持   13511001695    01056545485     

服务微信号:wei10828788/wanglan-86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农业产业园,农业开发区,创意乡村,乡村规划,乡村设计,乡村4.0,乡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休闲农庄,庄园,家庭农场,



本文源自网络,谢谢阅读,如需转载,请注明创意乡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