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安立交下,流浪骑士和他的落魄公主

光怪陆离 贞观 2023-11-23


玛丽站在长安路立交东南角的一处公交车站旁,身后就是小寨赛格。这里人流密集却少有人管,是他在西安“巡演”多年后,找到的新“舞台”。


他旁边趴着一条年迈的古牧,一人一狗的年龄加起来超过了七十岁。


每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一点,是这对搭档固定的“演出时间”。天还没黑,玛丽就背着破旧的琴盒和几个发黄的布袋,里面装着小马扎、手机支架、三个充电宝和刚做好的晚饭,牵着他的狗准时来到这里。


他先是熟练地架起了手机支架,掏出麦克风、蓝牙音响和充电宝,给自己的直播设备挨个续上电。而后支棱起了一大一小两个马扎椅,开始享用今天的晚饭。保温锅里是自己炒的极其清淡的蛋炒饭,但他和狗都吃得津津有味。



路过的人给钱的没几个,但大多会停下来好奇地看上几眼。


这位艺术演奏家浑身充斥着一股“矛盾”的气质。说他土,却一身西装革履,身形消瘦,却端正挺拔,拉起小提琴来颔首低眉,左脚搭在右脚前笔直地交叉挺立,看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但要说他和艺术搭边,他那锯木头般的琴声却一下把所有诗情画意的想象都拉回了现实。很少有人能坚持听完一首,除了他身边的狗。


狗随主人,这只叫琳达的古牧犬仿佛一只被精心打扮的旧拖把。它身上的毛已经开始发黄打结,厚厚一层快要遮住眼睛,但头顶却扎着小辫子。它的主人为它准备了漂亮的花裙皮鞋,戴上皇冠和粉红色的发带。


吃完晚饭,一切已经就绪了,玛丽取出琴将琴盒摊开,亮出了里面的收款二维码,点开抖音直播。下午五点三十分,和网友寒暄了几句后,“流浪骑士和落魄公主”的演出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始了。



01


玛丽的身世和过往成谜,行踪也神秘。曾陆续有人在永宁门、北大街十字和钟楼地下通道见过他们。抖音评论区一张张偶遇照片的背景不停在换,他们的“巡演”之旅不仅跨城区,还跨越了城市,相隔远在千里之外。


■ 网友曾在不同年份和地点和他们偶遇


最先认出他们的网友远在拉萨。偶然间刷到的一条抖音,将杨晴的回忆瞬间拉回到十多年前。


那时她还在当地的银行柜台工作,一位来办业务的客户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身形清瘦、存款不多、总牵着狗。她记得这位客户的家庭住址是“加荣村”,那是拉萨规模较大的廉租房区,租户通常是贫困户和外地短租客。这位大叔总是一身西装,言语不多却始终谦逊有礼。安静地填单子,再安静地离开。


后来她偶然遇到过几次这位客户带着狗在街头演奏,每次都会远远地站着听上一会儿,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的这位“客户”一些陪伴。


大约2015年后,杨晴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们。直到今年六月某天,她偶然间刷到了一条主页推荐:视频里一个老人在西安城墙下安静地拉着小提琴,旁边一只古牧正和他对望。她立马就认了出来:“这么多年了,大叔和狗狗都一点没变。”


多年过去,玛丽剃掉了原先的一头白发,开始戴起装饰性的假发和框架眼镜,但他的琴技却始终停留在初学者阶段。


■ 小红书网友讨论


年轻时的玛丽会一点摇滚和民谣,成天抱着一把吉他不离身。他向朋友开麦弹唱当年的一些流行歌曲:《十年》《光辉岁月》……“我唱完后朋友就说你给我放一下原唱,他听完后说哎呀你这个不得了,比原唱还好听。”但歌手梦没做几天,当他关了混响尝试清唱时,才知道立体音这个东西害人不浅。“现在我趁邻居白天出门的时候,在家偶尔学学美声。”


玛丽的小提琴是近几年才开始自学的,在他看来,弦乐器的乐理都大差不差:“入门容易提升难”。当时琴买回来后调好音,没到半个小时就跑到街上开始卖艺了,他从不跟网上的视频学习,也用不惯app上的调音器,以至于这么多年过去,玛丽指间下还保留着好多年前的水平和习惯。


“想听什么可以点歌”,每当直播间里有人加入,玛丽便会用这句话来招呼大家。从古风曲到粤语歌,从孤勇者到周杰伦,玛丽的本事在于可以做到拉上一晚上不重样。他将自己的曲库密密麻麻地记录在了两张皱巴巴的纸上,有时脑子反应不上来的时候打开看看,“一看歌名就记起谱子了。”这是他的另一个本事。


■ 玛丽随身携带的“曲库”


除了小提琴外,玛丽还随身携带着另一个“吃饭的家伙”,是淘来的一个埙。这位艺术细胞拉满的演奏家只琢磨了一个小时,就弄明白了原理。有时小提琴拉腻了,就给听众们吹上一首《天空之城》换换口味。


从广东到拉萨,又在别人的提议下来到西安,几经辗转,玛丽似乎从未找到自己真正的容身之所。但音乐与琳达始终不变。


02


当一个风格怪异的老人和一只大型犬开始上街卖艺时,注定会被不停地驱赶。


玛丽在西安的“环城巡演”,有一半原因是出于一直在和城管打“游击战”。演奏时他总是一只眼睛看护着琳达,另一只眼睛还要时刻留意提防着周边来回巡逻的人员。


除了找寻不容易被驱赶的场地,玛丽还在找寻一个可以被接纳的归所。初到西安时,几乎没有租户愿意将房子租给一个随时可能付不上房租,还带着一条大型犬的租客。如今玛丽在草场坡附近和人合租,虽然他和琳达平时白天都不怎么在家,但偶尔在室内练琴和给狗洗澡的动静也让他吃到过几次投诉。而后玛丽基本不在家练琴了,按他的话来说是“不想亏欠别人什么”。


更让玛丽感到担忧的,是城市人对“大型犬”并不高的包容度。


做宠物用品批发的陈雪,偶然间在一次直播时认识了玛丽,看了他以往的视频后,了解到他们的近况和难处。她先是几次三番地给玛丽发私信,后又在直播间里刷礼物引起他的注意。“我想要到大叔的家庭住址,哪怕是他平时直播的地址都可以,我这里有狗粮、牵引绳、驱虫剂……我想他应该用的到。”


陈雪说,后来玛丽在私信里婉拒了她的帮助:先前的遭遇让他变得谨慎,在那些看似“善意”的投喂中,曾有人狠心下过黑手。



古牧犬喜欢扑人,琳达对自己的力量一无所知,甚至扑倒过围观演出的一个女生。虽然所幸并无大碍,但这样的隐患却让玛丽时刻提防着,日常出门不让琳达离开自己半步。


自四川崇州2岁女童遭恶犬撕咬事件的风波后,全国各地都纷纷加强了对流浪狗和家养大中型犬的管理规定,西安也不例外。



很长一段时间,玛丽不敢再带着琳达随意上街出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它的存在似乎已然变成了错误。


03


在亲戚家小孩的帮助下,玛丽于今年六月开通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并陆续在平台上发表着与琳达的日常。如今,这个叫“玛丽和琳达”的抖音账号已有四万多个粉丝和每场数万次的直播观看量,“最多的时候直播间里会有上千人,最近少一些,大概三四十个。”他也学会了在直播间里一边拉琴,一边感谢网友给他刷的小心心。


玛丽能明显感觉到,自从将“火力”转移到线上后,他们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屏幕和他们进行着互动,并送上来自远方的关怀。


“榜一大哥”的小贝来自上海,“体面”是玛丽和琳达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刷到他们直播那天,玛丽身上的衣服是旧的,却找不到褶皱;琳达趴在一旁略显潦草,但能看出被主人照顾得很好。“因为我也养狗,我能感觉到他们之间的羁绊有多深,大叔是个好人。”


自此之后,小贝便成为长期驻扎在直播间里的“主力军”,“每天能看到大叔,我会知道他们今天过得还行,心里会放心一些。”小贝每次会刷上几十到一百元的礼物,他很清楚,经平台抽成之后,自己的这些帮助微乎其微,但力之所及,只希望他们能平稳顺利地度过这个冬天。


直播以来,质疑声也一直不断。“作秀”“虐狗”“背后有团队”的标签不曾间断地贴在玛丽身上。网络是敏感的,出现在网络上的故事都要无数次地历经审视和评判。


最大的争议点源自玛丽“糙汉式”的养狗方式。很显然玛丽在这方面并不专业,甚至是有些笨拙:他不知道给狗洗澡时要避开它的耳朵和眼睛,也不懂得怎么处理琳达的耳螨,先前他在视频里试图用胶水把琳达的耳朵粘住,再在里面塞一小块塑料纸防止消毒液流出来,引得评论区一阵哗然:“狗跟着你真是遭罪”。



有人将言语过渡到了人身攻击的层面。“每天晚上老头准时开始折腾老狗”这样的评论不断闪现在他眼前。起初他感到难过,但时间久了便学会选择性地无视:“不直播我和琳达的生活也会这样继续下去。”玛丽在自己的视频里讲到,“很多人也只愿意相信自己认为的,而不是相信我们的生活。”


傍晚六点,晚高峰开始了。在市中心的繁华路口,白领们从四周的写字楼里鱼贯而出,长安立交上的车也从不停息,一辆辆地在他们面前飞驰驶过。呼啸和鸣笛声同那些潮水般的谩骂一样刺耳。


04


原本平淡如水的生活突然在某天泛起了涟漪:琳达病了,趴在窝里一边咳嗽,一边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琳达今年13岁,已经超过了古牧犬10-12岁的平均寿命周期。在步入“狗生暮年”后,它的身体不停在走着下坡路。此前的几次直播里很多网友发现这位“公主”似乎没什么精神,总是趴在马扎上犯困打盹,偶尔还会咳上几声。玛丽在拉琴间隙会不停给琳达捶打背部活动筋骨,他觉得这样会让它舒服很多,一个老头给一条老狗捶背按摩哄喝药,这或许比听玛丽拉小提琴更有观赏性一些。


立冬过后,琳达的咳疾愈发加重,除了看病玛丽不再带琳达出门,直播地点也改在了家中,他在视频里向网友解释说琳达得了炎症,需要打针吃药才能好。


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直播间里有人猜测琳达得的是肺心病,也就是狗狗老了之后,心肺肿大,压迫气管引起的咳嗽喘粗气。这背后的潜台词是:这种老年病,痊愈的概率基本上是没有的。


■ 玛丽在直播间里喂琳达喝药


玛丽不敢想象,失去琳达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十多年前在拉萨,那时的玛丽还是孤身一人,直到有天在一家宠物店里看见了琳达。那双碧蓝色的眼睛让玛丽始终对它念念不忘,“命运的齿轮自此开始转动”。


玛丽本人姓李,“玛丽”和“琳达”是他在带琳达回家后,为它精心准备的两个名字,但只有在叫狗狗“琳达”时它才会有明显的反应,于是便把“玛丽”留给了自己。当初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时,他执意起名为“玛丽和琳达”,在他看来,这两个名字何曾分离。


玛丽是个向往自由的人,几年间他抛下所有辗转多地,但琳达似乎已经变成了自己身体里的一部分。他们同吃同住,走哪带哪,割舍不下。每天傍晚带着它出门演出变成他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他本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继续下去,总有一天他将再次变为孤身一人。


不断有人提出让玛丽创建个粉丝群为琳达众筹,检查和雾化对玛丽来说都是笔不小的费用,但不出所料,玛丽还是照旧婉拒了。他不想让自己的直播变了性质,不想舍弃掉自己一直以来的原则。在此前每晚7个小时的演出中,玛丽始终是站得挺直的,他从未弯下自己的膝盖,伏下自己的躯干,他“卖”的始终是自己的音乐,不是他人源自悲悯的同情,拿着小提琴上街的第一天是这样,如今也仍旧是这样。


多年来玛丽耐住了寂寞和清贫,也接纳了一切来自世俗的不解,但此刻正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去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日子在倒数,玛丽还在寻找更好的宠物医院,此刻他只希望,能陪琳达再久一点。

(文内均为化名,首图摄影 鹿本城)


作者 | 光怪陆离 | 陕西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