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嘉书单||2019年2月 第1期
每期书单推荐我们当月所读过的好书,不分新旧,无论古今。
本期推荐人:Fish 静嘉张 兰台万卷 童伟 羊菓 闫伟康 王广勇 王帅
二月书单
《显微镜下的大明》, 马伯庸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推荐理由
周末两天看完这本书,非常有趣,墙裂推荐。
如果说《万历十五年》是大历史视角,这本书则是小历史视角。站在江湖之远观庙堂之高,从徽州丝绢税引发的十多年斗争看明朝税制的弊端;从婺源学子保卫所谓风水龙脉看经济发展和人事斗争矛盾;从玄武湖黄册的户籍档案管理史看明朝无可逆转走向消亡的深层故事。历史课本书写时只关注轰轰烈烈的大事件,然而大事件和英雄其实都是重重偶然因素交织下的绚丽烟火,转瞬即逝,固然他们决定了十字路口的方向,但方向一旦决定,剩下的便是漫长的艰难步行的岁月。这些琐碎的,世俗的,无奈的小事,才叠加起了历史丰满的真面目。
马伯庸还是很注意史料的引据和态度客观,即使在以前写虚构文学时也看得出爱惜节操,不像有些甲乙丙丁,仗着写演义的框架就主观臆断,信口胡诌。 (王帅推荐)
“无论如何,下游的水是由上游流下来的,两千年官僚等级管理制度的巨大惯性不能忽略。反过来说,现实观察又给了人们认识历史的灵感。”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明基层官府“三班六房”的组织形式。知府和知县是流官,干几年就会调走,但三班六房的职位往往为本地胥吏所把持。这种基层组织形式也使得在几桩案件中县官在解决问题时的不彻底性与多变。人性中的自利性、现实性、个体性、地方性、投机性、权宜性等特征也使得案件的处理,秩序的维持与官民合作的完成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
书中以《丝绢全书》、《保龙全书》、《杨干院归结始末》等明代原始资料为基础,通过提炼整理以讲故事的方式重现历史细节。关注日常琐事与民间事件也是对历史的丰富,通过细节事件的描写更能够让人从江湖之远感受庙堂之上,而不是一种上层的宏观建构。 (闫伟康推荐)
《长安与河北之间》, 仇鹿鸣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
推荐理由
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时代风貌从前期的开放包容,到后来强调夷夏之辨,慢慢至宋朝而趋向于保守。但关于安史之乱的研究却踟蹰不前,多数研究围绕着既定模式:藩镇的结构架设和类型分析,藩镇个案研究千人一面,缺乏对每个藩镇的建立、分合、衰落及内部构造明晰的认知。至李碧妍一书出,形势有所改观,安史之乱本身的过程始有详备的了解,本书是对中晚唐政治文化研究的深化。
作者以贰臣王伷在安史之乱中四度从逆而反获重用,探讨了唐宋时期的家国忠义观念的巨大变化,通过对历史丰富性的揭示刷新了人们对“汉奸”问题的固定认知。通过讨论藩镇内部的权力结构变化以及外部与朝廷之间由冲突到政治默契的形成,跳出了一贯的中央与地方、胡化与汉化的简单视角,深刻揭露了不同藩镇内部的社会机构和文化心态。
从陆扬到仇鹿鸣,他们都力图提出一种理论(陆扬提出“清流文化”一说)或几种理论(仇氏提出中晚唐内部“骄兵化”、“政治默契的形成与作用”)对中晚唐的社会和文化进行解释,终以论文集而非专著的形式呈现,原因所在多有。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前辈学人如陈寅恪相关学说的巨大阴影下,新一代学人的努力、局限和不甘。
学者通过努力可以如数家珍的指出历史河流飘着的木屑,但如何勾勒出木屑下的河流,从而找出某段历史发展的逻辑脉络,是难以抗拒的引诱,也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对仇鹿鸣有更大的期待。(静嘉张推荐)
《五代时期北方中国的权力结构》, 王赓武 著
中西书局 2014年4月
推荐理由
王赓武先生研究领域非常广阔,后来主要以治海外华人、华侨史名家,十几年前大陆便出了他的自选集,其中论冯道及海外交通的几篇古代史研究的文章给人印象深刻。
这本书作为王先生博士论文,出版半个世纪,目前在五代史的研究方面似乎仍然处于领先水平。唐王朝因众藩镇的强大而解体,但实力较强的几个藩镇作为具体而微的独立王国,其实已经预示了未来中央集权政府的发展方向,华夏文化的心里朝向一直是统一、统一、统一,藩镇在一次次的斗争、折冲中逐渐消弱了自身的力量,其中的最强者掌握了中央权力,并把藩镇经验应用到中央的军事、行政中来,无数的曲折让宋王朝的诞生顺理成章。正是藩镇力量的消弱,让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成为可能。
唐宋变革,其理由还需要到无数微末的历史细节中去寻找!(王广勇推荐)
《蒋廷黻回忆录》, 蒋廷黻 著
中华书局 2014年8月
推荐理由
古代湖南所出的人物能够列名二十四史者百不及其一。近代王气南移,湖湘蛮荒偏僻之地井喷式出现大量杰出人物。蒋廷黻正是其中之一。他是湖南邵阳人,和魏源蔡锷廖耀湘同乡。从一名乡间少年成长为一代史学名家,除天资聪颖外,苦学蛮干必不可少。蒋廷黻在乡村、长沙以及美国求学时,吃苦上进、霸蛮耐烦的湖湘性格极富励志精神。此点也是近代湖南群体颇显突出的原因所在。通览此书,不仅可以了解蒋廷黻个人治学历程与民国外交情况,也可从中撷取有关近代留美学生、中苏关系、西安事变、国民党行政机构运作、清华南开校史等问题之相关史料。同时这本书还是做人励志的极佳读物。唯感遗憾的是,记述止于全面抗战之前。时人对其所处时代的描述比一般通史著作的面相更加细腻丰富,以今人后见之明去审视当局中人,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比较而言,《蒋廷黻回忆录》和蒋梦麟的《西潮新潮》两书相似之处极多,且内容都很有趣。两作者除了都姓蒋外,有极相似的三处:第一,二人都先受传统私塾教育后赴美国留学,均从同一所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第二,二人均做过大学教授与校领导,一为北大校长一为清华系主任。第三,二人均以学者身份转入政界,出任国民政府行政官员,后又随蒋去台。二人先后事迹,颇为相像,是以两书可一并阅读。(羊菓推荐)
《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王汎森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6月
推荐理由
马克斯韦伯有两篇著名的演讲,分别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用来总括傅斯年的一生,甚为妥当。但傅斯年这样一个横跨学术与政治的巨星,坊间其传记一直乏学术性可陈,直到王汎森的《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以下简称《傅》)问世。
《傅》一书是应余英时建议作的博士论文,自然深合学术规范。但与某些诘屈聱牙的博士论文不同,《傅》写得清通流畅,一派生机,洵为人物研究、学术传记之典范。可读性堪比另一篇著名的博士论文——杜维明的《青年王阳明:行动中的儒家思想》。应该说,译者王晓冰对此也深有贡献。
全书分为六章及结语,并有附录及附论若干。以傅斯年的学术、政治历程为主干,勾勒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痛与梦,同时映照出现代中国的困境与挣扎。傅的一生,正如其爱用的习语——“一团矛盾”:早年组新潮社、为学运领袖;壮年又倡“为学术而学术”,埋首著述并创立中研院史语所;中年疾呼“书生何以报国”,入国民参政会并“两蹶名王”,震动天下。只是从此几乎再无学术著作问世;晚年执掌台大,最终“归骨于田横之岛”。《傅》抛弃那些“可爱”的八卦而以“可信”的材料再现了傅斯年为学术和政治撕扯的一生。
傅斯年自述“我本以不满于政治社会,又看不出好路线来之故,而思遁入学问,偏又不能忘此生民,于是在此门里门外跑来跑去,至于咆哮,出也出不远,进也住不久,此其所以一事无成也。”《傅》一书的结语,也名为“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然而,傅斯年(及其前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果真失败了吗?风雨苍黄的中国现代史远未终结,现在得出结论可能还为时太早。(童伟推荐)
《民主的逻辑》, 包刚升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6月
推荐理由
“能否基于一般的逻辑而非一时的情,能否基于历史的经验而非纯粹的学理,能否基于全球的视野而非个别的案例来理解民主与民主化间题,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要。这正是我撰写《民主的逻辑》一书的初衷。”
把对民主的理解从天上转移到地下。“基于各国的真实经验来考察民主转型的政治逻辑”来理解民主,避免过于理想化的政治理念,政治理想与政治哲学方面的分析。不应该将理想的完美的威权政体来比照现实中有缺陷的民主政体。“现实的做法是,理想的威权政体要和理想的民主政体相比较,现实的威权政体要和现实的民主政体相比较”,包刚升老师本书更侧重于后者。
尽管无法追求至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现有政治生活的基础上寻求某种可能的改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也应有所期待。 (闫伟康推荐)
《反抗“平庸之恶”
》, 汉娜·阿伦特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年4月
推荐理由
在德国出生、受教育,因参与犹太复国主义活动,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逃离德国,漂泊法兰西,定居美利坚,作为一名犹太人女性,对所历之地,汉娜·阿伦特寻求的是理解而非归属。或许正是这种局外人、旁观者的位置,让阿伦特对周围发生之事的洞见更为锐利深刻,所以,贯穿她主动选择的那种沉思式理论生活的,反而是持续的惊异。
惊异之始,是纳粹统治下道德的全面崩溃,受审的大屠杀凶手们并不认罪:对于屠杀,他们并无“责任”,至于他们的责任,不在场者也无法“判断”。这种“齿轮理论”被阿伦特一针戳穿:小孩和奴隶才有“服从”,作为成年人,他们实际是在“支持”那个要求被服从的组织。
对大屠杀凶手的罪恶,阿伦特以“平庸性”来概括,这并非对罪恶的低估或掩盖,因为对阿伦特来说,恶的平庸性作为一项残酷事实,更令人震惊。平庸之恶,最大的特征是“思维的匮乏”(thoughtless)。所谓“思维”,如苏格拉底所说,是心灵与自己之间的无声对话。作恶者为逃脱惩罚,更愿意放弃这种能力,他们不思考,所以不记忆,“而没有记忆,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们”。
上穷碧落下黄泉,从古希腊的先哲到基督教的先知,从康德、尼采到莎士比亚,都在阿伦特有关“责任与判断”的思考中现身。和他们一样,阿伦特并没有给出一套道德法则,她只是向人们发出了“思”的邀请。(王广勇推荐)
《现代性与大屠杀》, 齐格蒙特·鲍曼 著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月
推荐理由
反思现代性的力作。以大屠杀为例,鲍曼对现代性进行了重新的反思与审视。
鲍曼在书中指出上世纪的大屠杀不只是发生在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也不是纳粹一手造成的社会极端现象,其认为大屠杀更是理性计算精神与对秩序追求的最杰出的“作品”。
书中探讨了现代性与大屠杀之间的选择性亲和关系(selective affinity):大屠杀并不是表现成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而是现代文明的副产品,两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现代性中那些符合我们文明与追求完美世界的正常要素在特定条件下结合在一起进而导致大屠杀的发生。“现代性对秩序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宏达设计赋予了大屠杀以合法性,官僚体系赋予了它工具,社会的麻木则赋予了它道路畅通的信号”。(闫伟康推荐)
《龙:一种未明的动物》, 马小星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年8月
推荐理由
这是资深编辑马小星先生从科学实证主义的立场出发,考察和研究龙文化的一本开拓性著作。
作者从1944年发生在东北的一起黑龙坠落事件谈起,进而提出疑问--龙是不是一种人类已知的生物?或者说,人们认知中的龙,是否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其原型?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查阅征引了不少资料,既有史料文献,也有方志笔记。不仅如此,作者还结合环境和物种变化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结论--即龙的原型并非鳄鱼、蟒蛇之类,或许更接近原始鱼类。
在作者的一步步论证当中,围绕龙的迷雾正在一点点减少。可龙的真身依旧未明,人们的寻龙之旅仍未结束。(Fish推荐)
《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海因里希•盖瑟尔伯格 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
推荐理由
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一类复杂课题显然永远没有正确答案,有时候,可能连正确的问题都难以提出。编者对此作出尝试,邀请十五位来自全球的思考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切入,试图对此拼凑一幅完整画卷。书写者都是优秀的思想家,自然文章的理论深度较深,无论是观点与理论密度还是能量密度,都是密度很高的文章,读起来有难度,限于学力也难以接收全部信息。
16年特朗普上台与英国脱欧,撼动了西方自由世界,人们首先追问究竟发生了什么,它又是如何发生的,这个世界会好吗。发生了什么,有写作者将它描述成“大衰退”,或者“自然灾难”、“传染病”,自由主义的危机降临,然而从现象到问题,还是存在巨大理论鸿沟,这些现象所暴露或引发的问题是什么,还需要这些优秀思想家去思考。
大衰退何以发生?这正是本书关注的核心,十五位写作者都给出了他们的答案,是民主的疲劳,是左派的缺席,是宗教与国家的内部激进化,是人口学的想象—多数人的恐惧,是新自由主义的失败,是启蒙理想主义的陷阱,是文明进程如伴随行的去文明化倾向,是市场独裁过度竞争的恶果,是选举程序的落后,是民粹主义对政党的诱惑。
齐泽克写到:“全球市场经济不能通过世界范围的选举而被直接组织为全球的自由民主,全球经济的被压抑者在政治中回归,旧式的固着点,特定的实体性(种族、宗教、文化)的各种身份。这种张力界定了我们今天的困境:全球商品的自由流通伴随着社会空间的持续分离,商品流通越来越自由,而人民则被各种新的墙隔离。”(兰台万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