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杨:我要拍一部“活着”的电影

莉娅 小鲜电影 2018-07-31

文|莉娅

我人生的遗憾是我不是别人




2002年元旦,《盲井》开机;2018年初,《盲·道》上映。



李杨导演的“盲三部曲”,终于在十六年后划上了句号。


然而对比《盲井》8.7、《盲山》8.3的高分,《盲·道》4.6分的低分则显得异常刺眼。



甚至在我们昨天的“鲜映”观影活动中,有观众直接质疑导演为何选择一部如此平庸的作品作为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场面一度很尴尬。


不过莉娅倒觉得,《盲·道》虽然谈不上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它的出现,却值得鼓励。


01


聚焦底层乞讨儿童


作为三部曲的收官作,《盲·道》依然将视线对准社会底层


本片聚焦儿童乞讨问题,讲述了假扮盲人的赵亮解救盲童晶晶的故事。



其实早在2006年,李杨就通过新闻开始关注流浪儿童街头犯罪的社会现象。


这些被带到城市靠街头乞讨赚钱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会陷入犯罪、坐牢、释放、再犯罪的恶性循环。


据民政部估计,全国流浪乞讨儿童数量在100万-150万左右



在一些乡村地区,买卖儿童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黑色利益链


本片中,晶晶多次被赵亮救走,但一次又一次的重回犯罪团伙的手中。


这种地下黑色利益链的完整除了有犯罪团伙的责任,还有儿童收容和遣送问题,农村父母的愚昧自私,以及群众的冷漠等。



本片提醒我们,要想避免这种悲剧,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力量和协助。


需要的,是法律对这种现象的有效管制;是我们在天桥、在路边看到儿童乞讨的勇敢发声



你的一次视而不见,带来的可能是无数孩子的悲惨命运。


所谓“盲”,是盲在,是内心对良知、对生命的视而不见、见而不救。


看完本片也让莉娅内心非常沉重。


自己不断的反省在生活中,或许我们和无数个“晶晶”擦肩而过,但对这种现象总是视而不见。



我想李杨导演也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再“盲”下去了


而与前系列不同的是,本片虽然聚焦猥亵儿童、被迫乞讨等社会问题,但却不再压抑绝望


取而代之的是对人性善良的赞扬和对未来的希望。



赵亮虽然招摇撞骗,但对人始终抱有怜悯之心。


从认识晶晶,到收留、解救晶晶,赵亮不仅完成了一个自我救赎,更是让人看到了一种温暖动人的人性之光


最后的他拿掉头套,重新找回自己。也是从心盲到心不盲的蜕变。



这种对人性的希望才是本片最大的不同之处。


02


审查制度下的妥协

 

虽然本片的题材与批判力度在国内主流院线中都比较少见。


但也不可否认,盲·道》依然有不少逻辑上的BUG和瑕疵。


在我们的映后交流会中,李杨导演也坦然谈到了电影制作上的瑕疵。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配音的问题,可能看过的观众会感觉到配音的突兀。


李杨导演提到,为了节约成本,本片是先送审再配音,但是反反复复的审查修改竟然长达一年


等到正式配音的时候,演员们已经很难再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中,语言的情感传递变得比较生疏



所以最终呈现出的配音效果,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有点“不走心”


在观看本片的时候,莉娅有时候也会被配音的不贴脸影响情绪。


其次是剧情的断裂感。


最典型的就是赵亮在超市给晶晶买食物,镜头已经暗示有人怀疑他是小偷。



然而影片却没有下文,直接过渡到赵亮成功偷出食物。


但其实是因为这里被删除了一段重要情节,赵亮实际上是被超市抓住了,但是他的衣服里有暗袋,所以留了一些带出来。


这些关键镜头的被迫删除,必然会导致电影叙事节奏和情节串联的支离破碎



所以网络上很多人说,李杨妥协了、献媚了。


是的,他妥协了。


李杨导演说只有能和观众见面的电影才是活着的电影,否则就是死的。



2003年,李杨的《盲井》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后夺得了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


然而这部揭露社会底层现实的电影并未获得公映的机会,李杨也被禁止拍片三年。


2007年,《盲山》在国内小范围上映



睽违四年之久的李杨让我们关注到女大学生拐卖问题。


为了得到国内公映的许可,李杨不得不修改了电影结尾


许多观众至今没有看到那个更加绝望、压抑的结局。



2018年,《盲·道》在全国院线公映。


李杨导演这次的妥协,是希望可以让世人看到这些社会现象,听到这些底层人的声音。


哪怕这些语言是残缺的,这些影像是不完美的。



03


现实主义电影的缺失

 

其实李杨导演在完美和删减之间的妥协也是目前国内众多现实主义导演的共同困境



中国有没有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有,但一年能上映几部?


恐怕板着指头都可以数出来。


这其中的原因,相信每个人都知道。


所以,对于莉娅来说,能有越来越多的现实主义电影上映,绝对不是坏事。



我们不能仅仅要求每年有一部《嘉年华》出现就行了。


总需要有更多这样的影片来揭露社会现实、挑战审查限制,哪怕只多一部。


去年的《嘉年华》,在上映初“幸运”地遇上了三色幼儿园事件。



并且在上映两天后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殊荣,然而他的票房落点仅仅为6000万。


甚至还不如一些商业大片一天的票房成绩。


因为现实主义电影的过审难,回报低,导致它们很难找到投资。


最终的结果就是这类电影渐渐变少,导演们都去拍那些粉饰太平的娱乐电影。


所以我们在电影院里越来越少地看到真实人间,看到能让我们感同身受的电影。



这也是我认为本片值得鼓励的最大原因。


我们两次和李杨导演进行了交流,也知道了这部电影上映的不容易


除了后期的审查,在拍摄前期,本片由李杨一个人担任导演、编剧、制片人和主演。



为什么?


没钱。


《盲·道》在2014年12月开拍,1月就拍完了。


李杨筹钱拍摄了这部电影,为了省钱,还同时担任本片的美术指导、剪辑和出品人。



甚至到了后期宣传,只有依靠一些朋友才把费用问题解决了。


十六年来,从“矿井骗保杀人”到“女大学生被拐卖”,再到如今的“乞讨儿童问题”。


李杨导演虽然多次遇到制作上的困难,但还是坚持把残酷尖锐的社会问题带到我们的眼前。



希望借此唤醒我们的思考能力,引起社会对底层人的重视。


莉娅觉得如果在生活中,哪怕有一个观众受到影响,愿意主动关心身边的乞讨儿童,那么这部电影就成功了。



这也是就算《盲·道》没有达到完美,莉娅也愿意给出好评。


因此相比那些浮夸虚伪的爱情喜剧与架空的玄幻大片,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无疑难度更大,也更有意义


所以,它才更需要我们的支持和肯定。


- FIN -
查看往期内容

一个孩子安全长大究竟有多难?

猫奴们,你们必须吸一下这部三集片

此“英雄”非彼英雄,它最大的错在片名

看看其他

移动迷宫3韩雪

第90届奥斯卡声临其境

女子的生活奇迹男孩 | 神秘巨星

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第一夫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