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心捐款反“被投保”?“轻松筹”的这个坑,你踩过吗?

关注热点的 读特新闻 2024-07-07

“如果不是收到扣费信息,我还不知道自己买了保险。”


近日,李女士向读特新闻(报料热线:13242420380)报料称,她在轻松筹平台捐款几天后,突然收到来自“轻松保严选”公众号发来的“投保成功”通知,并被扣费50元,而她根本没有授权过该平台购买保险。


记者了解到,轻松筹与轻松保严选同属于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松筹公司”)。除李女士外,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求助或分享经历,称自己遇到过“不知情情况下,被轻松保扣费”的经历,且大多在轻松筹平台上捐过款。针对该现象,记者联系上轻松筹公司,截至发稿,该公司仍未回应。





被扣费后,才发现自己买了保险


轻松筹官网显示,轻松筹是熟人社交众筹模式下的个人求助平台,为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首要产品。早在2016年,李女士就因为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筹款求助,在轻松筹注册了账号捐款。随后,她时不时会在该平台捐款。


“如果不是收到扣费信息,我还不知道自己买了保险。”李女士说,3月15日,轻松保严选微信公众号给她推送“投保成功通知”并扣费50元。点进去后,她看到一份名为《轻松保·600万医疗2021轻症版保险单》,保险单显示,该保险由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提供,总保费为600元,按12期交费,每期即每月交50元。


李女士收到扣费信息,才发现自己买了保险。


“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在网上买保险,也不可能在网上投保。”李女士回忆说,她怀疑是在轻松筹捐款时误点了系统推送的广告页面。“因为我不久前在轻松筹上捐款了,当时页面弹出一个关于600万元医疗保障的广告,但那个页面的关闭按键放在很隐蔽的地方,可能一不小心误点了进去。”


记者留意到,该保单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信息有李女士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和出生年月,并标注李女士无社保。但李女士表示,她分明有社保。


李女士曾找轻松筹平台客服咨询,“对方一开始让我提供手机号,我说了之后,客服说看不到我的投保记录,最后提供了身份证号才查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客服查询后告诉李女士,她名下共有两份保险。除上述600万医疗保险外,还有一份来自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2021重大疾病医疗险(福利版)-健康版”,每月保费3元-4.1元,已连续扣费4年多了。“这个可能因为扣得少,之前没有注意,他们经常发垃圾信息轰炸,扣费信息夹杂在里面了。”


李女士还被购买了一份“2021重大疾病医疗险(福利版)-健康版”产品,每月扣保费3元-4.1元,已经扣费4年多。


更让李女士觉得离谱的是,她发现轻松筹公司使用其个人信息,用的是她2016年在轻松筹注册账号时所使用的号码,该号码在6年前就已经弃用。“首先,我没有授权平台这样滥用我的信息,什么时候开通的自动续保费我不清楚;其次,平台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也从来没有给我看过保单,拿着过期的个人信息就给我买了保险;最后,我要求退款,他们还让我自己跟保险公司联系,这是什么操作?”李女士气愤地说。


经过多次向平台投诉,平台最终给她办理了退保退款。“本来只是想帮助有需要的人,没想到还要被‘坑’。”李女士表示十分失望。





捐款时频繁被保险广告“轰炸”


李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读特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表示通过轻松筹捐款后遇到了“被购买保险”或“被扣费”的情况。


小红书网友“蛮小瓜啊”表示,其在轻松筹捐款后,被购买了轻松保严选的保险并自动扣费,之后发现该平台又给自己购买了另一份保险,并且“没有任何确认”。微博网友“AKM1982”则表示,其在轻松筹捐款后,页面跳出一个写有“保费1元”的保险产品,“点进去看了下,也没见说这个东西会每月自动扣费,这个月就扣了我保费84块钱”。


不少网友表示通过轻松筹捐款后遇到了“被购买保险”或“被扣费”的情况。



记者尝试使用轻松筹,发现该平台充斥着各种付费保险产品的广告在捐款页面,记者发现在选择捐款金额和确认支付中间的界面,就有两个保险服务。其中一栏写有“捐款后可投保150万意外保障”的字样,需要用户填写姓名和身份证信息,下方用较小的字体标注“以上为选填项,不填会失去保障”。而在支付按键附近,还有一处写着“我已阅读并同意绿医服务说明|健康告知”的选项,供用户勾选。据了解,这是轻松筹推出的“3元领取100元平台健康优惠券”产品。


轻松筹平台充斥着各种付费保险产品的广告。


在没有填写和勾选上述产品的情况下,记者点击“确认支付”,此时页面又弹出“确认支付”和“放弃权益”的选项。记者点击“确认支付”后,实际费用要比捐款多3元,即同时购买上述的绿医服务。点击“放弃权益”,才跳转真正的捐款页面。支付完后,又出现带有记者微信头像和名字的“红包”,上面写着“XX 您的意外保障”。


短短两分钟的捐款过程,记者便在不经意中接受了4次“保险推销”。


退出轻松筹后,该平台的微信公众号连续给记者推送多个保险产品链接。李女士亦表示,她在轻松筹和轻松保严选微信公众号上也收到不少保险广告,标题写着“理我吧,真着急!”“您有一份150万意外保障待查看”“您有1个保单未处理”等等,“这种推广方式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曾因侵害用户权益被通报处罚,

为何迟迟不改?



企查查显示,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于亮。人民网报道数据显示,轻松筹用户已超过6亿人。


同时,于亮也是广东轻松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正是轻松保严选的法人主体。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4月,轻松集团旗下的轻松保用户已超5000万人。



实际上,轻松筹和轻松保曾多次被公开点名。2020年8月31日,工信部发布2020年第四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轻松筹便名列其中,涉嫌违法收集用户信息以及违法使用用户信息。当时,轻松筹就回应称已进行内部审查,并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完成后续验收。


2022年3月,轻松保严选又被央视点名“存在消费陷阱”。2022年7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显示,广东轻松保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因销售保险产品时与相关产品在银保监会备案的条款费率不一致,被处罚金100万元,于亮等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罚。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对轻松保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为何屡屡被点名,投诉仍层出不穷?3月27日,读特新闻记者就上述问题致电和发邮件至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负责相关业务的同事因病联系不上,暂时无法回应。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公司关于上述问题的答复。


同时,记者电话联系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轻松筹App有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做备案,但采访需通过官网给局长信箱提交文字材料。记者在当天递交材料后,至今尚未收到答复。





律师:违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及获利行为,

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针对轻松筹用户反映的问题,北京市道可特(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林益沛表示,轻松筹平台涉嫌违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且未明示通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擅自协助扣费办理相关保险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信息得到保护权等,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如果该平台传播公民个人信息获利巨大或情节严重的,还涉嫌《刑法》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事责任。


对于违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及获利行为,林益沛表示,市场监管局有权对违规商家处以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经营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公安机关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刑事罪名予以调查,情况属实将面临单位犯罪及主要负责人的刑事处罚。工信部等通信管理部门也有权对网络平台的违法行为予以监督和处罚。


“保险公司违规销售保险产品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林益沛解释称,保险公司除了未在显眼位置明示购买保险信息等标识,还擅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保险产品,如果造成相应损失,保险公司不仅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被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处以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用户个人权益被平台侵害怎么办?林益沛建议,消费者可以积极向被侵权平台、保险公司投诉,还可以向保监会投诉该保险公司违规行为。同时,该平台及保险公司也受到当地市场监管局的监管,消费者有权向上述行政主管部门举报申诉,造成经济损失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还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追究刑事责任。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女士为化名。)



采写|读特新闻记者 陈雯莉

编辑|崔冰倩


读特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