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化漂洋过海传乡情 留住游子的乡愁记忆
这个春节,多个侨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云端”文化活动,与海外侨胞们一起听乡音、品乡味、叙乡情。
云山隔万重,寸心连千里。“文化年货”飘洋过海,为游子送去了温暖和欢乐,也送去了浓郁的家乡年味。
资料图:“文化中国·四海同春”2022全球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晚会1月22日在湖南长沙录制,向华侨华人送上精彩演出和新春祝福。杨华峰 摄
“文化年货”送去浓郁年味
“金陵素什锦也叫金陵岁菜,是南京人在送灶、掸尘之后必吃的一道菜,它有十种原材料,寓意十全十美......”春节期间,江苏省侨联“亲情中华·年味江苏”系列活动选取了39道家乡菜,请当地名厨为海外侨胞录制教学视频、讲解其背后的食俗文化。
江苏省侨联“亲情中华·年味江苏”淮扬年饭南京篇视频截图。
常年旅居美国迈阿密的侨胞康忾说:“‘年味江苏’活动推出后受到侨胞们的欢迎,大家跟着视频学做年夜饭,吃上了惦记许久的家乡味,弥补了春节不能回家团圆的遗憾。”
一封暖心家书、一个新春礼盒、一份惦念和牵挂……春节期间,由浙江省侨办、浙江省侨联联合海外浙籍侨团共同发起的2022“浙里有爱·四海迎春”新春慰侨活动,为加拿大、意大利、匈牙利等15个国家的侨胞送去了1万余份新春礼包。
2022“浙里有爱·四海迎春”新春慰侨活动为西班牙侨胞送去新春礼包。(受访者供图)
其实不只是在春节,每逢中国传统佳节,浙江省的侨务部门都会将关怀送至海外侨胞身边。
“‘浙里有爱’系列活动在巴塞罗那已成功举办两年,受到了广大华侨华人的认可和赞扬。”巴塞罗那青田同乡会会长周建虹告诉记者,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春节的暖心包......这些来自家乡的节日礼物带来了暖心的祝福,也唤起了我们对传统节俗的文化记忆。
侨乡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近年来,随着侨乡推动文化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品类丰富、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爱好的侨胞都能参与其中,满足了侨胞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华裔新生代打开了学习中华文化的窗口。
2021年9月17日,“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联欢晚会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大剧院落幕。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由北京市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相关单位举办的“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办11届,成为深入侨心的品牌文化活动;广东省侨务部门推出“粤菜师傅·四海同享”系列教学视频、“亲情中华 风韵南粤”——(广州)华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由广东省侨办指导,梅州市侨务局与梅州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8集纪录片《“粤菜师傅·四海同享”之客都寻味》截图。
福建省侨务部门举办的百名闽侨青年精英“海丝行”、华文教育名师巡讲团等活动,搭建起侨界文化交流的平台;江苏省侨联推出了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中医慰侨云端讲座、淮扬菜海外推广研习班等活动,邀请海内外侨胞在线上线下游美景、品美食、赏文化。
侨乡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华侨华人在长期与海外沟通交往过程中,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各国多元文化,逐渐在侨乡地区创造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侨文化。一直以来,侨乡在华侨文化传承、特色遗产保护等方面也下足功夫。
在侨乡福建泉州,“你我携手共建泉州侨批馆”活动今年1月启动,鼓励当地市民挖掘家族侨批资源、提供征集线索、捐赠家族侨批,守护侨批这一世界记忆遗产。
小朋友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泉州侨批馆。 吴冠标 摄
泉州市档案馆副馆长陈若波介绍,泉州侨批馆于去年10月开馆,共展出侨批及相关照片图片304张、侨批实物92份。“接下来我们将在泉州各县市区的古街道、侨乡、侨村进行网状布点,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侨批馆。”
近年来,多个侨乡在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成效显著,广州华侨博物馆、广东樟林古港永定楼侨批展览馆、福建福州白眉侨批博物馆等一批文博机构相继建成开馆,承载着侨胞历史记忆的侨批、侨汇、侨刊等得以妥善保存。
资料图:参观者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内参观。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潮汕侨批辞典》、《厦门侨乡历史文化资料汇编丛书》等挖掘整理侨乡历史文化资料的图书陆续出版;海口、福州、广州等地的一批骑楼建筑群也得到了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侨乡文化遗产保护也加快数字化进程,比如潮汕侨批数据库对侨批文物进行了详细分类和数据化处理,更系统化地研究侨批文化。
资料图:白眉侨批博物馆展出的珍贵侨批。吕明 摄
去年12月,《福建省侨批档案保护与利用办法》正式实施,未来侨乡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也将向着更规范化、科学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侨乡文化漂洋过海传乡情 留住游子的乡愁记忆》
记者:吴侃
编辑:戴晨
责编:李明阳
被乾隆钦定为“国俗”的冰嬉,为何是清王朝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 东西问
为什么说“文明的冲突”是不明智的?| 东西问
民航局再发熔断指令!涉及上海、广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