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 这里有一百本珍贵摄影书等你来翻阅
12月23日下午3点,映画廊本年度最后一个展览《看中看——中国摄影书100本》即将开展。本次展览将展出清末至今,中国摄影史上的一百余本重要书籍和珍贵画册。展览将持续至一月中旬。
就本次展览的缘起和内容,我们和策展人之一王海宝进行了对话,他也是本次展览书籍的提供者之一。
采编 | 宋海娇
图片 | 王海宝
这次展览有很多书籍是您的收藏。收藏摄影书多久了?最初是怎么想到要收藏摄影书的?
我涉足中国摄影书的起因是看了那老师2011年写的《中国摄影史上最值得收藏的40本书》,以此发轫。我正式进入这一行比较晚,是在2010年;也走过那些影友曾经走过的路,风花雪月山南海北地跑,但后来拍了拍就感觉意义不是很大,自己也很迷茫。这时候不经意间买了一些中国摄影方面的书,良莠不齐。看了那老师的文章后启发很大,我就用了不长的时间把那老师推荐的40本书全部收集起来。收集全这些书系统地读过之后,觉得中国摄影书还是值得很好地梳理一遍。特别记得鲍昆老师曾对我说过:中国不缺摄影师,而缺研究摄影文献的人。2013年,我在平遥摄影节跟那老师第一次见面,跟他说了这个事,他都很惊讶,他说这40本书里有些书他都没有。由此我就沿着这条线索不断地扩大自己的搜索范围和层次,像大浪淘金似地,越来越注重把这些书作为文献来研究。
是按怎样的脉络收藏的?
以那40本书为基础,以时间为线索扩充,大概分为四个时间段:清末到民国、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改革开放到2000年,以及2000年至今。这次展览也是同样的结构。
摄影是西方舶来品,虽然有历史考据,中国人接触摄影的时间跟国际上差得不是很久,但真正拥有自己的想法、真正将摄影作为一个艺术门类来研究、写自己的摄影书还是比较晚的。中国摄影早期受西方人的影响比较大。这次展览的书最早涉及清末,清末的书比较少,当时是以翻译国外的书为主,比较系统地介绍基本的摄影技术与技巧方面的东西,关于摄影理论和摄影艺术探讨的书籍比较少。这毕竟是一个萌芽起步期。到民国以后,中国跟世界不断深度交往,一些学者也开始加入摄影的行列,创造中国摄影早期的一些“第一”的都是学者,比如陈万里、刘半农。这些学者介入到摄影以后把摄影的层次提高了,在这个过程中还成立了一些社团,像北京的光社、上海的黑白影社等,这些学者和机构在大城市开始推广摄影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几个“第一”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陈万里,他是中国摄影界绕不开的人,他不仅发起成立了光社等机构,个人也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比如说第一个出个人摄影集《大风集》,拍摄了专题比如《故宫》系列等等,对中国摄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还有刘半农,经过我们考证,他是中国第一个写作摄影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编摄影年鉴的人。虽然他涉足摄影时间非常短,但是他修养和天分比较高,所以能够迅速介入并有所成就。另外一些活跃在北京和上海的学者的著作有《摄影初步》《摄影指南》《美术照相习作集》等等。中国摄影师最早就是展示摄影的记录功能,拍摄了大量的中国风光,有趣的是,这不仅仅是个人爱好,而是团队甚至出版机构组织的,比如良友、上海商务、中华书局这些大的出版机构,有意识地组织摄影家进行大的题材创作。而且从我们收集的书来看,这些作品到今天都对我们有很大影响,比如《中华景象》《中国大观》以及一些区域性的影集,比如《东南揽胜》《西北揽胜》等等。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所谓的中国风光摄影大师,比如郎静山。这个时期有必要提到的人还有庄学本,他把摄影作为社会考察和人类学研究的工具,考察羌戎,也出版了后来一直再版的书《羌戎考察记》。这个时代,中国摄影虽然起步稍晚,但起点还蛮高的,摄影的类型也比较多。
第二个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的恢复盘整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摄影在当时还是一个比较奢侈的艺术门类,所以人们更多地考虑的是生存问题而不是摄影创作。这一时期我们收集到的书比较少,而且门类比民国时期少了不少,主要是普及性的,像《摄影须知》《摄影佳作欣赏》《摄影创作初步》这一类书比较多。另外,随着经济恢复,一些摄影家开始尝试出个人影集,比如吴中行1957年就第一个出了个人的艺术摄影集,后来有《景康摄影集》,但毕竟还是凤毛麟角。这个时期非常值得一提的书是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出版的大型摄影画册《中国》,这本书非常有分量,有6公斤重,开本也很大;从照片选择到装帧印刷,这本书都在当时创了很多“第一”,无论在中国摄影史还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都有一席之地,到现在都很少有摄影书能超越它。此外,不能回避当时的情况,摄影门类比较窄,以红色题材为主,比如有《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革命战争摄影作品选集》,还有《南泥湾》这类的比较多。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选的书就比较多了,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这时候中国打开了大门,跟国际上一交流就发现中国摄影跟国外摄影实际上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这个时期的人们恶补性地探索各种摄影的风格和门类,也出了很多介绍国外摄影的书,此外还有很多历史性的回顾和梳理,比如《中国摄影史1840-1937》《十年一瞬间》《中国摄影40年》《人民摄影十年作品选》,还有香港的《九七影情》,台湾的《中国历史影像(1935—1970)》。研究摄影理论的书也开始多起来了,比如说龙憙祖先生编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等。还有反映当时中国一些特别题材的,比如《胡同》系列;聚焦社会边缘人群的书籍也出现了,比如赵铁林的《聚焦生存》。这个时期确实是百花齐放,是中国摄影的黄金期。
2000年以后中国摄影又有了新的变化,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时期,我觉得应该是“变动不居”。中国摄影在跟世界的交往中慢慢地成熟起来了,有自己的特点了,无论是风景摄影还是专题性的,社会性的摄影,还有探索性的比如人体摄影都出现了,还有大型展览比如“中国人本”,这些主题性的东西都出现了。摄影越来越体现出它记录、呈现和表达的功能,而且风格日益丰富。摄影的理论方面也继续向纵深发展,除历史性的论述外,也开始在世界背景下探索中国摄影,比如《东方照相记》《中国照相馆史》等。
要在浩如烟海的摄影书籍里梳理出一些东西来确实有点吃力不讨好,毕竟人们的学识、认知和评判标准不一,但我想应该在前人的道路上找到一些路标、车站和枢纽;中国摄影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东西,这件事总得有人去做。受到那老师启发,经过与一些专家学者的交流,发现这件事很有必要做,所以这次作为尝试,把中国摄影书梳理一遍,给大家提供一个参照系,通过回顾历史探索中国摄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希望能看清当下中国摄影存在的一些问题吧。
这次展出的100本书是依据怎样的标准选择的?
这次展览的书籍分四个时间段,从我来说,对不同时间段的书籍有不同的评判选择标准。
清末和民国时期摄影是有钱有闲并且有技巧的人才能玩的,这一时期的书籍以普及技术为主,而学者的介入让中国摄影提升很快,所以这部分主要选择了学者的著作,比如《大风集》《半农谈影》,还有出版社组织摄影家拍摄中国风俗地理的书籍,如《中国大观》《中国景象》,这些书籍的出版规模以及容量都不容小觑,并且这一时期很多书籍非常注重装帧印刷,比如《南京影集》,封面是用织锦做的,印刷也非常考究。
第二阶段的风格题材比较单一,可供选择的不多,我们主要选择了技术普及性的书籍,还有红色题材的书籍,当然还有国庆献礼的大型画册,比如《中国》。
第三阶段的选择范围比较广,数量占整个展览的25%,选择时主要以书籍的内涵、价值和史料性为判断标准,阶段性历史回顾的书籍选得比较多,此外还有摄影师的个人作品集,比如侯登科、朱宪民、徐勇、赵铁林的等等。
第四个阶段选择范围更广,我们选择的一是那些能够记录时代沉淀下来的作品,比如安哥的、王福春的、林茨的、吕楠的、刘铮的、任曙林的等等。除了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个人作品,我们还选择了摄影批评类的著作,比如《观看再观看》《中国摄影批评选集》,以及我们能接触到的港台的有影响力的书籍。一些学者在摄影史的研究上也有所突破,开始从过去的宏大叙事进入专项研究,比如《东方照相记》,这类型的书我们也选了。还有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书籍,如《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影像》,还有研究摄影师的书籍,比如《珍藏方大曾》——冯雪松通过孜孜以求的研究复原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摄影家——方大曾的身份。
这次的100本书的作者中“年轻人”似乎不多。您预计下一个时期怎样的摄影能够被“沉淀”下来?
未来可能还是直面社会、记录人生、表达立场的摄影师的作品会流传得更久。其实现在有很多年轻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摄影师已经出现在我们视线中了,我们也跟其中的一些联系过,但是他们还没有出版过自己的书,或者以我们的选择标准来看还显得不是那么成熟。那老师说的“不出画册,你还是摄影师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收集了多少摄影书?主要来源有哪些?
具体数量我没有统计过,小几千本是有的。收集摄影书的过程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当时以为收藏书籍应该不是太难,因为我一直喜欢阅读,也有很多藏书,但是转到摄影书籍领域后才发现难度很大,尤其是那些历史久远的书,有很多在战乱中灭失了。为了收书,我曾经去上海赶过“鬼市”,收获很大,但是很累。我的大多数书主要来自于孔网,但有时候网上的选择并不多,所以还要通过朋友和各种渠道打听。为了买《中国》,我专程去了上海,结果被卖家放鸽子,临时加价,最后一万块钱买到手。郭力昕的《书写摄影》是我去台湾出差的时候淘到的,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我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把那老师推荐的40本书集齐,这个收集的过程都可以写小说了。在赵俊毅老师淘书的时候,价格都比较优惠,品相也有更多选择,但这个淘摄影书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有些早期的摄影书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民国的再版。在专家和藏家的帮助下,这次能够呈现这么多书给大家,已经非常出乎我的预料。
收藏书的资金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收藏书的花销非常大,仅仅在孔网淘书我就花费了不少。为了平衡资金,我自己不断出书,学郁达夫的“出卖文章为买书”;另外,我从2014年起每年都会争取一个政府项目,比如这次的展览就是由无锡市政府购买项目支持的。但资金有时并不是最困难的环节,最难的还是评书的标准和找书的线索。
您希望收藏的这些书有一个怎样的归宿?
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最初的想法是留给家人,但喜欢是前提,如果不喜欢、不研究,意义也就不是很大。我也可能会考虑捐给社会机构,或者摄影机构,或许能发挥这些摄影书更大的效用。
展览现场
……
来映画廊,翻阅更多书籍和画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