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路 |《云之谣》:用手机记录拉祜乡亲的故事
2019年5月6日,由映艺术中心/映画廊和思源摄影基金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评选揭晓,共有20位少数民族摄影师荣获“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我们将陆续推送获奖摄影师的作品,从他们的影像和文字中了解到他们对故乡或本土民族的解读。
钟明曦是一名拉祜族的女摄影师,也是第三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的获奖者里,唯一一位用手机摄影的摄影师。自2015年开始学习手机摄影,她用手机影像记录着云南省临沧市南美村的拉祜族乡亲的故事。
本民族身份、拍摄器材的便携性,加上女性视角的细腻,使图片中的拍摄对象表现的极为自然。作品因此完全没有一些摄影师远走“他乡”,拍摄原始村落的猎奇感。
○
钟明曦
摄影师 拉祜族
现生活于云南省临沧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末战事迭起,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为躲避战乱由北南下,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个群体如细胞裂变,分化出了藏、彝、拉祜、土家等少数民族。其中,拉祜族定居于澜沧江流域。“拉”意为虎,“祜”意为烤肉,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然而,山脉横亘阻碍着拉祜文化与外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所以,他们长期在高寒山区过着与世隔绝的狩猎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拉祜族直接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走进云南省临沧市南美村拉祜族乡寻访族人的踪迹,只见一座座草顶木掌楼虚掩在绿树葱茏之间,山泉幽鸣,恍若隔世。一双眼睛说着故事,一根蓝烟点燃往事,一管羌笛吹彻古今,一个民族守望苍穹。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项目的推进,简陋的木掌楼旁都竖起了红瓦黄墙的两层安居楼房,城市化进程冲击着拉祜同胞的原始生存状态。
守住原始文明还是融入现代文明,这是一个问题。浮世苍生,灵魂摆渡。我用手机影像的方式记录着拉祜乡亲的故事。
我站山顶,望着划破峰峦的天际线,忽然迎风微笑。是过客。是归人。天地苍茫。日月如常。
缝衣服 龚子妹 12岁
讨猪食 奶奶 罗娜拉84岁 孙媳 罗娜抚 27岁
串亲戚 大双凤 77岁
母与子 母亲李娜迫 35岁 儿子 李正伟 13岁
回家 男 罗金木 33岁(已故)女 娜喏 32岁
种田 娜袜 75岁
抽蓝烟 罗娜读 45岁
笑 娜枯 59岁
抽蓝烟 娜柏 79岁
哺乳 妈妈 罗娜洁 37岁 大女儿 娜拉 2岁 小女儿 娜咧 3个月
休息 奶奶 罗娜拉 84岁 孙媳 李娜落 30岁 孙子 李心成 8岁
晚饭后 妈妈 李娜不 24岁 长子 李长路 5岁 次子 李小三 2岁
玩耍 扎裸 6岁
玩耍 李长路 5岁
抽蓝烟 罗扎谢 86岁
父女 父亲 龚老五 30岁 女儿 娜哈 3个月
夫妻 丈夫 罗老三 29岁 妻子 罗娜抚 27岁
橱柜
厨房
锅
筷子
弩
小三弦
大懒背
膝裹
厨房
堂房
堂房
厨房
新房
标识
阁楼
凳子
火塘
杵臼
簸箕
新房
南美村
南美村
编辑 | 贺烨
相 关 阅 读
故乡的路 |《你来的和你去的是同一条路》:踏上草原,寻找一种解药
故乡的路 | 《香曲梅朵 一切都很好》:用相机表达对女儿朴素的爱
第三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揭晓:罗金倩荣获摄影师大奖,苏德夫摘得青年摄影师资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