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台州育富︱椒江区精心描绘绿色富美海岛
编者按
近年来,椒江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质量打通海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逐渐走出一条“碧海蓝天”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海岛共同富裕之路。
提升治污实力
全力建设“美丽湾”
一是深化“污水零直排”建设。对海岛雨水管网改造,建成集镇区面积约0.45平方公里的“污水零直排区”,其中新建管网区块面积约0.05平方公里,其余管网改造范围面积约0.4平方公里。实现“污水全收集,处理全达标”。
二是加强海洋垃圾治理。以“无废”海滩为建设目标,深化湾(滩)长制,建立健全网格化海滩垃圾清理制度和“海上环卫”制度,每年打捞垃圾45吨,实现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全省率先推进“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试点,实施“陆防、闸拦、滩净、船收”治理新模式,建成“蓝色云仓”2个,“小蓝之家”2个,岛上回收塑料瓶约46.7万个,减少海洋塑料垃圾约9.34吨,减少碳排放约12.142吨。
三是强化海岛、海岸线保护利用管理。先后出台《浙江省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椒江区实施方案》《椒江区项目用海用岛监管区级实施方案》等,开展国家蓝湾生态修复项目,保护性修复、加固、改造海岸线近4公里,修复砂质岸线900米,建设滨海生态廊道4公里,恢复植被96.32公顷。
挖掘资源潜力
聚力打造“零碳岛”
一是全岛绿能化。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国网浙江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和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综合能源示范工程投运,实现海岛清洁能源100%消纳与全过程“零碳”供能,形成以“绿电产业”打造“绿色生活”的生态循环样板。二是污染物减量化。采用机械-生物处理(MBT)技术、多点进水高效低耗生物反应器耦合复合湿地等低碳工艺方案分别对海岛垃圾、污水进行处理,预计每年能减少碳排放6270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是碳汇数字化。推进“双碳”集成改革,加快海洋蓝碳试点建设,建立碳汇线上交易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岛上森林、渔业和风力发电、岛礁等都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建立生态产品账户系统,赋能岛上村集体、渔民、经营户和旅游公司等,台州企业家联盟和大陈镇村集体,在生态环境部的CCER平台上进行碳交易,实现生态致富。
释放经济活力
合力走好“共富路”
一是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大陈岛梅花湾入选全省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大陈镇荣获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
二是充分发挥渔业优势。建有黄鱼养殖企业13家,养殖基地8处,大型铜围网养殖区5处,深水网箱710只,大陈海域被列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椒江区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东海大黄鱼之都”称号,“大陈黄鱼”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三是探索渔旅融合新模式。建立全国首个《渔业信用评级实施细则(试行)》,推出金融助渔贷款产品“渔富贷”。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民宿经济蓬勃发展,2022年全区海岛接待游客1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6亿元,渔业收入5.99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4万元。
编辑 | 颜杭琪 审核 | 胡爽 签发 | 王嘉伊
浙江日报︱天台:以生态画笔勾勒现代化和合之城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点赞台州:将“化工一条江”转化为生态绿道,串联起山水田园
喜报!台州环保人获生态环境部、最高检、公安部联合表扬!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