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 34 岁
33 岁时,我写了一套成事法则。
第三步,当持续性收益与成本的差额越来越大,就能够越来越从容,就能够始终不急于求成,就能够始终稳扎稳打。
增长飞轮,完成。
不客气地说,写的真是太好了。足够基础,也足够长期。也尽量地克服了我的抽象表达惯性,尽力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做了一些具象的阐述。
也默默发下宏愿,想要每年都往这个标准看齐。写一些足够基础、足够长期的法则。持续写几年,作为一种仪式,也攒出一个系列。
但是,当我在键盘敲出这篇文章的标题,我还是决定要更自私一些,拒绝为外界的标准而创作,打破预定的仪式,让这个系列回归最早的轨迹,只是写一些符合当下心境的文字。
1
不仅是写这篇文章,事实上,最近持续做的事情,正是不断地审视,然后打破和重建。
世界上有一些广为流传的鸡汤,比如「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又比如「持续不断,意义自然」。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前提是,“持续不断”所做的事情,确实长期具有价值。然而不幸的是,约束条件总是在变化,无论是外在世界的约束,还是内在人心的约束。
最基本的常识,叫做无常。(完美闭环
因而,想要找到一件长期具有价值的事情,然后只需日拱一卒,就能功不唐捐,那几乎是不可能。「日拱一卒」更像是自我欺骗的谎言,逃避思考,拒绝可能性。
人总是容易陷入惯性,而不自知。所以,要觉知,要拷问,要打破。打破,而后重建。
多年前看到的一则故事,印象深刻:
A friend of mine who is a quite successful doctor complains constanly about her job. How did she get into this fix? In high school she already wanted to be a doctor. And she is so ambitious and determined that she overcame every obstacle along the way —— including, unfortunately, not liking it.
Now she has a life chosen for her by a high-school kid.
2
前阵子从 Rey 那儿读到一句特别喜欢的话:我是秩序的维护者,也是混乱的制造者。
秩序很好,意味着确定性,意味着成熟,但也意味着可能性的丧失,意味着本质超越了存在。混乱,意味着流动性,意味着可能性,意味着存在先于本质。
所有生命力顽强的系统都有着混乱和秩序两股力量,而混乱才是生命真正的原动力。
正所谓:乱中求治,治中求乱。
徘徊在自洽与不自洽之间,用一个开放式的稳定结构,持续地捕捉流动性和封装确定性,螺旋成长。
3
如何度过富有意义的一生?
一种方法是:becom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非常有道理,但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是一种献祭,将“我”献祭给某种伟大使命,将“我”作为献祭的工具或材料。这何尝不也是自我欺骗,一场更为宏大的自我欺骗。
比起“把自己作为方法”,我还是更喜欢“把自己作为目的”。
与其 become part of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不如 discover and make yourself bigger。
人没有本质,只有存在。唯有在具体场景,才会展示“我”,但只是部分的“我”。探索世界,就是探索自我。
人类补完计划。
4
维特根斯坦用一本《逻辑哲学论》界定了语言、世界、事实和逻辑,然后他却说 :
《逻辑哲学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呈现在这里的部分,一是所有我没有写出来的部分。重要的恰恰是第二个部分。
所以,任何能被清晰定义的生命目的或意义,实质都只是过程和手段。如果将过程和手段,当做目的去优化,就会陷入过拟合的困境,反而远离真正的意义。
观其大略,模糊正确,参差百态,方是正途。
没有银弹,没有捷径,没有一劳永逸,只有持续的旅程。
旅程,即是奖励。
往年今日:《写在 33 岁》、《写在 32 岁》、《写在 31 岁》、《写在 22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