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ime will tell

kidult00 设计极客 00 2022-11-03

昨天,跟咨询师一起整理了个人的近况和困扰,收获颇多。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失去焦点,模糊了初心、价值观和评判标准,而走入一座霾雾缭绕的迷宫中。什么是对的?什么应该坚持?哪些需要改变?虽然表象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只要不失初心,气沉丹田,前路自然会显出轮廓。

今天继续反思最近的工作和生活,再次意识到,做生意和过生活的好多问题和解法,是一样一样的。(旧文:把一个人活成一个公司,你可能就不会那么迷茫了

让我们向时间要答案。

商业的本质和初心

怎样判断一个公司是好公司?大概,遵循商业规律,能持续满足市场需求,就是一家好公司。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是值得尊敬的公司?

之前跟朋友讨论过,创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是:

「 人 心 所 向 」

不仅仅要让客户满意,而且让几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比如员工、同行、行业上下游,甚至包括竞争对手,都愿意支持你、拥护你,这就是战无不胜的「人心所向」。所以,马云在阿里巴巴一直强调: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商业运作的基本逻辑,就是生产出巨大的价值(价值一定是面向某些主体的),然后从这些价值中获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企业利益和发展资源。

于是,从外部来看,我们知道一个公司的目标是「造势」:通过组织资源、提供价值,做到「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那么,从内部看,怎样判断一个公司运作良好?

我认为是看熵增还是熵减。

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产生熵,并逐渐趋近于最大熵的危险状态,即死亡。要摆脱死亡,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不断汲取负熵。一个生命有机体具有推迟趋向热力学平衡(死亡)的奇妙能力,就像是活有机体吸引一串负熵去抵消它在生活中产生的熵总量,从而使它自身维持在一个稳定而又低熵的水平上。 

—— 薛定谔 「生命是什么」

类比生命有机体,一个创业公司如果还有活力,那么它应该会有明确的创业动机或愿景,还在不断的运动拓展,同时有强烈的不死意愿。

存活的目的是进一步生长。生长是熵减的过程。对公司而言,首先需要一个稳定而有序的团队结构,然后需要找到能够复制和 scale 的业务模式。如果想长期拥有竞争力,还必须有一套有序犯错的多元化基因库。初创公司能够在竞争激励的商业环境中存活,靠的是差异化生存。而差异来自包容和创新。

简单来说,就是看一个公司有没有向着更有序的趋势发展

不过,也有例外——公司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往往最混乱。那句话说得好:

什么是健康?健康就是要病不病的边缘状态。

当公司飞速发展的时候,可能内部看起来无比混乱,但是却使外部产生熵减,比如市场份额快速扩大、口碑扩散、替代传统技术和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为了在外部快速获得熵减的「势」,可以一定程度容忍内部的熵增。当然,不要以为所有的混乱无序,都反映了业务快速增长,它可能只是生命体衰竭的先兆。

外部人心所向,内部有序熵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公司健康状况的标准,也是一个公司应该努力的目标——而不是仅仅盯着财务数据(虽然能更直接反映短期健康状况)

于是又冒出另一个问题:我们要在多长的时间周期内,做好创业这件事?做一家 2 年内的风口网红公司,跟做一家 20 年后依然存活而且受人尊敬的公司,策略完全不一样。把事情放在更大的时间周期内来考虑,格局自然大不同。而评估标准就更简单了:较大的时间周期内,目标利益群体会不会用脚投票(比如客户来买单、人才来加入、同行来合作)

于是再冒出另外一个问题:做一家能存活的公司,做一家好公司,做一家受人尊敬的公司,它们之间有先后次序吗?按常理来看,应该先生存,后发展。但是换个角度想,一开始就做受人尊敬的事,兢兢业业地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这些事难道不会带来商业利益吗?

创业和工作,还是要回到初心。

凡是真正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慢慢做。因为啊,慢慢来,比较快。

个人的期许与方向

回到每一个个体,迷茫时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上面的逻辑依然好用:

  • 外部人心所向:我是否获得持有类似价值观的群体的认可?

  • 内部有序熵减:我是否获得可以增值的能力,比如洞察力,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和表达能力,等等

对公司而言,跟目标利益群体保持长久持续的关系,可以作为评估标准。商业逻辑,天下大同。但是个体却千人千面。对个人而言,可参考的标准是什么?

好像只能基于每个人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来寻找这个所谓的「标准」。

对我而言,应该是能创作出或美好或有趣的作品吧。然后,用自己的作品去吸引那些价值观近似的人,与他们产生紧密的连接。

我讨厌认知负荷——所以做设计真的很容易开心。洁癖这个词太简单粗暴,这大概是一个对「秩序」很敏感的人群。认知负荷也是一种熵增,思维混乱是熵增,作息不规律是熵增,做事毫无目的性是熵增……

「有序和无序」大概是我这辈子的人生课题(无序中也有美)。我希望那些没有什么美感的东西能尽量简单,甚至成为 API 接口,好让我们节省精力,用在更需要创造力的地方——用于创造那些或有序或无序的美的过程中。

对我而言,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同路人,看看 ta 有多喜欢美好的事物、有没有创造出尽可能美好的事物就知道了 —— 美好的事物,都是通过艰辛努力获得的熵减的成果。

什么东西足够「美好」呢?要我说啊,那些不符合最小化生存成本、自身脆弱却又能抵御时间侵袭的东西,大抵都会是相当美好的东西

---

时间是最好的判官,虽然有的公司能借着风口起飞,但是百年老店才是影响几代人的生意。

时间是最好的判官,现在做的事,一天后、一个月后、一年后、十年后还有没有价值,Time will tell。

时间是最好的判官,在个体能够感受的范围内,最长也最公正的尺度是一生。一辈子里面,真正给自己留下记忆,给别人带来益处的事情,都会有哪些。当然,有的人还能影响和帮助往后数千年的人,这种价值无法估量,弥足珍贵。

当我们纠结、焦虑的时候,不妨试着抽出三条时间线:

第一条,叫做「生命长河」

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河中,眼前都只是一个切片。一天的事放在一个月的周期来看,大概不算什么。一时的事放在十年的周期来看,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做这件事的姿势,该不该保持十年,值不值得用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去保持。

第二条,叫做「迈尔斯通」(Milestone -.-)

如果只看到长河的终点,可能容易因为路途遥远而丧失勇气。马拉松运动员们,大都不以终点为目标,而是会不停设置看得见的标识物为目标:下一个路口、下一个补给站、下一个拐弯、下一个树荫……所谓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棋盘才摆开,先不要想着终局,把下一个要吃掉的小兵盯好。

最后一条,叫做「刹那永恒」

过去和未来都不可期,只有当下最真实。当下的一心一念,会影响一言一行,也会影响那个昵称可能叫做「薛定谔的未来的模样。

让我们面对生命长河,

聚焦在看得见的下一个界碑,

全神贯注地走好现在这一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