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访谈丨郭广生: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走红色育人之路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前身为延安民族学院,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走出了一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红色育人之路。
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在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中央民族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神圣使命,发挥自身特色,继续回答好“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的时代命题。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广生。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做好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的思想库
《瞭望》:中央民族大学特色鲜明,如何理解中央民族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性?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大学。学校源起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使命担当,诞生于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的生动实践,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土壤。校训中的“美美与共”,取自学校名誉校长,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强调的是宽厚、包容、共融的精神,旨在构建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秉承这一校训办学的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缩影,56个民族的师生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构筑出多元一体、厚重博学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是中央民族大学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各民族优秀学子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历练成长,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央民族大学同时也是国家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窗口,承担着独特的文化传播的使命。学校精心打造“锦绣中华·魅力民大——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等系列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魅力,广受好评。近年来,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已经成为践行政治立校的重要高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瞭望》: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的思想库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自办学以来,就汇聚了一批名师大家,为国家民族理论研究贡献知识力量。1952年院系调整,一批当时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民族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到校任教,包括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奠定了学校的学科基础和治学传统。就是这批专家学者,承担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文字改革与创制等一系列党和国家交给的重大任务。
改革开放后,费孝通等一批学校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进入新时代,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孜孜以求、深入钻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边疆安全与稳定等重大问题作为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主攻方向,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一批专家学者积极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深刻内涵,形成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当好民族教育的领头羊
《瞭望》: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中央民族大学是如何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聚焦的?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民族理论创新、民族工作决策咨询、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边疆安全与稳定等重大课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作为办学治校的重大使命责任,汇聚优势特色学科群,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扎实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学科优化调整。围绕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快学科优化调整的部署要求,重点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民族类学科优化调整等开展工作。
在全面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过程中,学校成立学科优化调整专班工作小组及专家咨询委员会,组织专门力量同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相关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高起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加快建立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一级学科支撑体系。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研究基地等新型智库建设,统筹好校内外专家力量,深化重大课题集中攻关。
《瞭望》:中央民族大学是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去的?
郭广生:在聚焦主线的同时,我们扛牢“三全育人”责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持之以恒筑牢思想根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贯彻“大思政课”理念,遵循“大思政课”的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发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把讲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这本“金教材”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抓好课程、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教学“新基建”,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开设了一批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形式的优质公共课、专业课和思政课。
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学校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注重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叙事析理,寓教于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可感可触、可亲可及,在“润物细无声”中不断增强各族学生“五个认同”,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比如,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初,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严庆等学者与学校学生代表走进国家民委在民族文化宫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为全校2.3万余名学生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在这场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中,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深入探寻民族团结的文化根脉,见证中华文化的根深叶茂,深切感悟“四个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学校于2023年底专门制定实施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将主线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大力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特别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自建校以来,组织各族师生参加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已成为学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红色育人品牌,向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充分展现“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中华儿女昂扬奋进的时代精神。
《瞭望》:作为我国民族教育的领头羊,中央民族大学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民族工作大局,为国家的民族工作贡献高校力量?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一直将学校工作与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谋划、推动落实,彰显了服务民族工作大局的作用。
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获批首批中央四部门(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近年来,基地为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服务新时代民族工作、服务首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在2021年中期考核评估中取得第一名,首轮建设周期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并直接取得下一周期建设资格。基地围绕9大研究方向,设立6大研究中心,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人才培养“主阵地”,紧密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新目标,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支撑矩阵。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守牢研究阐释“主战场”,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阐释。融入地方建设,当好服务首都事业发展“主力军”,将自身发展融入首都建设发展大局,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独特作用。深入挖掘学校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样板,面向广大师生和各地各族干部群众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学校深度参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史纲、史料编纂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完成了100万字的“三交”史核心卷初稿、60万字的“三交”史纲和史料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工作。组建了高水平专家咨询团队和授课团队,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和课程建设工作,专家学者和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广泛参与,共同完成第一部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统编教材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公共课教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作出民大贡献。
与此同时,中央民族大学努力在服务好、支持好国家民委各类专项工作中,进一步找准学校在服务民族工作大局中的定位优势,明确改革发展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2023年,我们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力量,发挥全媒体矩阵作用,设立4个高校工作室和10个业务团队、15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专项,为“道中华”内容建设和品牌推广提供更多高质量内容支撑、平台支撑和学术支撑。全年完成文物古籍资源创新转化图文80篇、短视频100部,完成80余篇推送内容的英文翻译和审校任务,共计14万余字。
围绕主线优化人才队伍
《瞭望》:中央民族大学是如何围绕主线优化人才队伍的?
郭广生:中央民族大学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努力建设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人事管理体制、岗位设置管理、师德师风建设、人才引进培养、教师岗位评聘、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改革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1年,学校召开人事人才工作会议,科学核定岗位编制、按照“总量控制、按任务设岗和按比例控岗”原则进行岗位管理,按照“立足现状,放眼未来,统筹兼顾”原则建立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分类评价机制,按照学科大类形成以人文、社科、理工医、艺术体育和思政理论课教师分类评价的职称评审制度,建立重点人才绿色通道直评制度,构建以思政师德水平、人才培养成效、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贡献为指标的“四维”综合评价体系;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强化领军人才,培育和引进一批高水平人才,重视青年人才,建立准聘制度,为优秀青年教师提供灵活晋升途径,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建设创新团队,形成人才培育的丰厚土壤;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建立了导向鲜明、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奖励制度,实施“杰出育人奖”,强化使命担当,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开展学科建设奖和教学育人奖,优化人才表彰奖励机制,设立“突出贡献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2023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出台“人才工作50条”,柔性引进知名院士、长江学者等特聘教授19名。3人分别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青年学者,2人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分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分批推进干部换届聘任工作,选优配强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领导班子。通过教师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干部教师队伍能力水平,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学校将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员聘用制,稳妥推进“双聘制”和绩效管理改革,不断完善“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进退机制,为有关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建立与主线工作贡献率挂钩的绩效调控机制,优化绩效工资结构和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分配机制。以高水平的人才工作有力支撑和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央民族大学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海淀校区、丰台校区、海南国际学院“一校三址”办学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校综合实力显著跃升。面向未来,中央民族大学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牢牢把握学校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办学定位,牢牢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方位新使命,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毫不动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毫不动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增强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瞭望》2024年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