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漫评水浒(一)——另类视角下的故事

泪痕春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01



《水浒传》始终以一种非常奇怪的视角在讲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水浒传》始终是站在强盗的视角上讲故事。

因为类似的原因,当我们站在老百姓的视角上,想顺顺畅畅的读完这个故事,就必须得模糊、屏蔽、修改原著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否则就感觉这部小说没法看。

 

《水浒传》仅仅是立足于强盗的视角讲故事,却从来没有美化过强盗。换而言之,强盗的种种罪恶,《水浒传》中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丝毫没有替他们遮掩的意思。

换而言之,《水浒传》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并不是一部英雄传奇;因为这部小说,就不是在写好人坏人相争的故事,而只是在描写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罢了。


但是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社会,改编者也好、读者也好,难免会引起极度的不适感,所以就会习惯性的美化强盗(梁山好汉),想尽办法模糊、屏蔽、淡化他们的罪恶。

说得具体点,当我们看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感觉不舒服时,我们就把它改编成一部浪漫的英雄传奇。

 

李逵在各种改编作品中,就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英雄人物。但是在《水浒》原著中的形象呢,多少就是一个人渣级的坏人。

 

我这样说,人们难免会感觉,我类似的说法,太过夸张。

我们看看在原著中,李逵出场时的表现。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酒保道:“小人这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 淋那酒保一身。戴宗喝道:“你又做甚么!”李逵应道:“叵耐这厮无礼,欺 负我只牛肉,不卖羊肉与我!”,酒保道:“小人问一声,也不多话。”


这就好像,几个大哥在酒店里吃饭。一个大哥让服务员上一盘牛肉;服务员说,我们这里没有牛肉。于是一个大哥,端起盘子劈脸泼过去,把菜汤弄了服务员一身!

这可以想象吗?

换而言之,在现实社会中,人渣很多,但能人渣到这种境界,真心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李逵的这种行为,并不是这样孤立的一件。我们再看随后的内容。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正说得入耳,只见一个女娘,年方二八,穿一身纱衣,来到跟前,深深的道了四个万福,顿开喉音便唱。李逵正待要卖弄胸中许多豪杰事务,却 被他唱起来一搅,三个且都听唱,打断了他的话头。李逵怒从心起,跳起身 来,把两个指头去那女娘额上一点。那女娘大叫一声,蓦然倒地。


这就好像,几个大哥在酒店喝酒聊天,突然感觉旁边唱歌的女生声音太吵,上去就是一拳,直接把她打翻在地。

这种事,可以想象吗?

还是前面的话,在现实社会中,人渣很多,但是能人渣到这种境界,真心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关键是,这个女孩子被李逵打翻在地后,他的父母听说打人者,乃是大名鼎鼎的黑旋风,当时就吓得啥话也不敢多了。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救得醒来,千好万好。他的爹娘听得说是黑旋风。先自惊得呆了半晌,那里敢说一言。


类似的场景,各种水浒改编作品,都会删减掉的。

因为类似的内容保留下来,相信谁也会觉得,李逵就是一个人渣。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坏人多的去了,但是在饭店中,一句话不合就敢劈脸泼服务员一身的人,也真是比较罕见;就因为旁边的女生唱歌打扰了自己,上手就把她打晕在地的人,更是罕见。因为作人霸道,也不能霸道到这种境界啊!


不夸张的说,我第一次在《水浒传》原著中看到这个情节,实在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所以反反复复的看了很多次。

 

至于李逵后来为了救宋江,拿着板斧乱砍围观的老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书中的原著描写:这黑大汉直杀到江边来,身上血溅满身,自在江 边杀人。晁盖便挺朴刀,叫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那汉那里来听叫唤,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


简单的看,作者写这些东西,纯粹就是败笔,因为这样一写,简直就是把我们心目中的李逵形象给毁了。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水浒传》的改编作品,都会把这些删除掉的。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水浒传》的作者,会写出这种大量看似败笔的内容呢?

显然是因为《水浒传》的作者,只是站在强盗的视角在写故事,却没有任何美化强盗的意思,换而言之,强盗的坏的一面,作者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

显然是因为《水浒传》的作者,只是为了刻画那个残酷的弱肉强食的现实社会,而绝不是为了写一部英雄传奇

 

看到梁山好汉大败祝家庄时,我们通常总是感觉大快人心。

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那就是祝家庄的人是靠什么吃饭的?绝大多数都是靠干正经营生(种地、买卖)吃饭的。梁山上的人是靠什么吃饭的?绝大多数都是靠犯罪(劫道、抢劫、收保护费)吃饭的。

如果不戴有色眼镜,就是问一个幼儿园刚毕业的小朋友,他也会知道祝家庄是好人,梁山好汉是坏人。而再聪明点,更会告诉你,祝家庄是老百姓,梁山好汉是强盗。

但是一戴上有色眼镜(站在强盗的视角上),不要说幼儿园刚毕业的小朋友了。就是那些专门研究社会的专家学者们,也分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强盗,谁是良民了。

 

许多事,本来很简单。但是人的立场不同、利益关系不同,马上就非常复杂了。

你看,梁山好汉是强盗,祝家庄是老百姓;梁山好汉是坏人,祝家庄是好人。如果站在正常社会的角度,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分得清清楚。

但是只要我们站了梁山好汉的立场上,站在了梁山好汉的角度上,马上就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梁山好汉占山为王,不耕田也不种地,但是几万张嘴也要吃饭。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自然就是四处借粮了。


书中这样描写的:石秀道:“他分军器在店里何用?”小二道:“此间离梁山泊不远,只恐他那里里贼人来借粮,因此准备下。”

   这三村结下生死誓愿,同心共意;但有吉凶,递相救应。惟恐梁山泊好汉过来借粮,因此三村准备下抵敌他。


梁山好汉所谓的借粮,其实就是收保护费、或抢劫的另一种说法罢了。因为他们所谓的借粮,肯定都是有借无还。

 

因为梁山好汉收保护费、抢劫时,是用着如此文明、轻松的词汇,所以看到祝家庄竟然因为这种原因,就组织私人武装与梁山对抗,难免会觉得他们太坏了。因为附近的村子都这样玩,你叫梁山好汉还咋活呢?

当然了,因为类似的原因,当我们看到梁山好汉把祝家庄打服了,难免会有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

 

强盗靠收保护费、抢劫吃饭,官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附近老百姓联合起来,建立了抵制强盗借粮(实际就是上收保护费、抢劫)的组织,并且公开打出反抗强盗的条幅,这有错吗?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这自然没有错。

但是站在强盗(梁山好汉的角度)自然是错了,因为他们是和梁山好汉作对!

 

《水浒传》作者在写这段内容时,虽然只是以强盗的视角去写的。但是他并没有掩盖强盗的罪恶。

比如梁山好汉胜利后,祝家就被灭了门,妇女也一个不放过。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一声喊起,顾大嫂挈出两把刀,直奔入房里,把应有妇人,一刀一个,尽都杀了。

扈家一门本来投了了梁山好汉,但是李逵一时杀的兴起,马上扈家也被灭门了。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宋江便道:“前日扈成已来投降,谁教他杀了此人?如何烧了他庄院?” 只见黑旋风一身血污,腰里插着两把板斧,直到宋江面前唱个大喏,说道:“.....扈太公一家都杀得干 干净净:兄弟特来请功!”

李家一门,虽然哭着喊着,我们不想当强盗,但也被强盗连骗带抢的逼上了梁山。

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吴学究笑道:“大官人差矣。宝眷己都取到山寨了。贵庄一把火已都烧做白地,大官人回到那里去?”李应不信,.....李应听罢,只得叫苦。晁盖、宋江都下厅伏罪道:“我等兄弟们端的久闻大官人好处,因此行出这条计来。万望大官人情恕。”李应见了如此言语,只得随顺了。

 

扈三娘是一个白富美,她的一家,被梁山好汉灭了门,她高富帅的未婚夫也被强盗杀了;关键是,她还被逼着嫁给了一个丝毫没品的强盗。

如果按现代武侠小说、穿越小说的套路,扈三娘肯定会忍辱负重,发誓要报这个血海深仇。

只可惜小说是轻松的,现实的沉重的。所以扈三娘只能强装笑颜的活下去;并且只能让自己渐渐接受强盗们的逻辑、理论。总而言之,这不是强盗,这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传说中的斯德哥尔摩症,大约就是如此形成的吧。


关注公众号 关注泪痕春雨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记不住的那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