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其他

泪痕春雨漫评欧亚大陆史(九十四)  中国历史为什么要逐鹿中原

中国历史上,每当天下大乱之际,就会出现逐鹿中原的场面。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天下大乱之际,就会出现逐鹿中原的场面呢?这个需要从中国历史的地缘说起。中国历史疆域上,宏观上分六个大的版块。从出场顺序,排列大约是这样的。第一、中原王朝版块,中国的传统农耕文明地区。主要是北方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五省;南方的四川(平原)、湖北、安微、江苏、浙江五省。中国历史上,秦汉之前的历史,主要就是这几个省的历史,出了这几个省,几乎就没有什么历史可言。第二、南方丘陵地区版块。主要是现在的湖北、浙江、四川(平原)三省以南。这个版块,从战国时代开始,渐渐登上历史舞台,但是真心说,就没有什么戏份。总的来说,在天下大乱的时候,南方参与角逐天下的省份,就是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省。一个政权只要控制了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就可以形成席卷广阔南方地区。楚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宋都是因为控制沿江的几个省,然后就牢牢控制了整个南方。至于一个政权,控制了整个中原王朝地区,席卷广阔的南方,就更没有什么悬念了。所以,北方统一南方时,通常都是夺取湖北、江苏二省之后,就算大功告成了。第三、草原世界。主要是现在的蒙古、内蒙古。这个版块,在汉初,以单于冒顿横空出世为标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可以与中原王朝相提并论的重要版块。但是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与中原王朝相比,始终是天差地别的。它主要的优势是军事上,因为特殊的经济模式,这里不但战马成群,更主要的是全民可以皆兵。第四、西域地区。这个版块,在汉武帝时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这里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所以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都不能与中原王朝版块相提并论。所以,一个政权控制了中原王朝地区,控制它就是大概率的事。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不断发展,中原王朝控制这里的难度越来越大了。第五、东北版块。这个版块的出场,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但是在早期,它通常是作为河北版块的附属存在。换而言之,一个政权控制了河北省为中心的地区,大概率上就可以控制它。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原王朝控制它也越来越吃力起来;但是在现代史拉开序幕之前,这里的政治经济文人口,还是不能与中原王朝地区相提并论的。第六、青藏高原。这个版块,在唐初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所以它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始终不能与中原王朝地区相提并论。总的来说,在这六大地缘版块中,中原王朝版块无论政治经济文人口,始终是都是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时代越早,越遥遥领先于其它版块。因为大秦帝国之前,除了中原王朝版块,其它版块都可以说都是一片蛮荒之地,就算开发比较早的地地方,也还是蛮族的天下。因为类似的原因,中国历史上天下大乱,争霸天下的主要的赛区,都在中原王朝版块。毫不夸张的说,你统一了中原王朝地区,就等于统一了天下。这个,翻开中国历史,它就没有例外的时候。反过来说,在中国历史上,你不能统治中原王朝版块,不论你多强大,你也是蛮族的存在。毕竟,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不在你的版图之内,你的文明程度肯定很低。中国历史容易出现大统一的格局,主要是因为这种地缘结构,决定了天下大乱之时,中原王朝的几个重要省份,都会齐刷刷的逐鹿中原地区(河南省为中心的地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好像,夏娃问亚当,你爱我吗?亚当说,我不爱你,我爱谁去呢?如果东北版块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可以与中原王朝地区相提并论,那控制河省的大佬,就不会一心逐鹿中原了。因为,有很大的可能性,他向会东北的方向发展;更主要的是,就算他一心想逐鹿中原,也会受到东北版块的牵制。这就好像,西方历史上,希腊半岛也很想逐鹿欧洲,问题是紧挨着庞大的西亚大陆,不论它愿意或是不愿意,他也只能与西亚历史纠缠在一起,而无法与欧洲历史有太多的关系。如果南方丘陵地区版块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可以中原王朝相提并论,那控制江苏、浙江、湖北的大佬,也不会一心逐鹿中原了。因为很大的可能性,他会向南方发展;更主要的是,就算他一心想逐鹿中原,也会被江南丘陵版块束缚住。这就好像,西方历史上,法国也很想直插罗马(意大利),问题是英国、丹麦、德国的力量,一个比个恶,法国连这几些人都摆不平,哪有机会直插罗马呢?所以,法国历史上,最牛的统治者,对意大利也是只能浅尝辄止,并不是他们不想兼并意大利,实在是他们连北方都摆不平。如果西域版块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可以与中原王朝相提并论,那控制陕西省的大佬,也不会一心逐鹿中原了。因为很大的可能性,他会朝西方发展。更主要是,就算它一心逐鹿中原,也会受到西域版块的力量束缚。这就好像,罗马帝国之后的意大利半岛,他也很想恢复从前罗马帝国的荣耀。问题是,面对背靠西亚大陆的希腊半岛;关键是,面对已把庞大身躯挤入地中海的阿拉伯势力;还有越来越强大的欧洲大陆,哪有意大利开拓的空间呢?所以,翻开中国历史,逐鹿中原,那就是必然的,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崛起之后,只要他想统一天下,他就必须得向中原方向发展。而翻开欧洲历史呢?那就很抱歉了。绝不会出现一个大家齐刷刷指向的地方。虽然说意大利半岛有罗马帝国旧都城,而且还是教廷所在地,所以希腊、法国、英国、德国都在在意大利插一腿。问题上,希腊的东面是强大的西亚,把希腊压的它喘不过气来,他哪有心思插手意大利的事呢?英国想插手意大利,问题是它连法国、德国都摆不平;法国想插手意大利,可是他始终无法摆脱背后的英国干扰。隔着英吉利海峡,英法两国相爱相杀的几百年,终于还是只能继续相爱相杀下去。德国想插手意大利,问题是让英国、法国联手折腾成了一地碎片;所以德国谁当皇帝,英国、法国都可以跳出来参与;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直接让整的非驴非马,也就是一个标准的骡马!在这种背景下,就算他们都想把脚伸进意大半岛,奈何也只是想一想罢了;最多只是机缘巧合能把脚伸进去,但是呢?再想开拓,已是鞭长莫及了。说到这里,我们接下来,再详细分析一下中原王朝的各大地缘版块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四十二)北顿保卫战,难言胜利的俄军

非常抱歉本连载和另外两个未完成连载停了这么久,这是因为出版社将《安史之乱》书稿交给了一位唐史著名专家审核。审核专家对我们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回复了很多很多的意见。有意思的是,这大约是位老专家,他的回复意见全部是在打印稿上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一共近400页,老专家回复的字数只怕有一两万字,密密麻麻写满了整个稿件。接到专家的反馈后,我们自然不敢怠慢,进行了仔细的阅读、理解、解释、修正和争论,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细节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慢慢的细致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对就是了。更值得我们回味和激烈讨论的是整体的史观。到底是唯物史观还是机械唯物论?到底是过于夸张个人还是过于忽视个人的作用?这是泪痕自出现在网络上就不断被争议的问题点。进一步什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才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们一直强调的生产力的发展、交通媒介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否存在着想当然?由于本书被出版社定位为类似李开元先生作品的偏专业性的通俗历史读物,因此专家和出版社都以专业的标准要求。专业标准要求更多的证据与史料支撑,可以有推理推论,但要求严谨的多维的证据链条。我们曾经考虑是否向出版社提议把本书当作《明朝那些事》那样的可以当小说读的纯通俗作品,可以省很多事。但最终还是决定直面挑战,因为既然希望为我们的读者带来我们认为更准确、更符合现实也能带来更多启示的历史,就应该接受高标准严规格的审视与批评。言归正传,回到停了大半个月的俄乌战场。7月10日,俄军正式宣布卢甘斯克州全部被“解放”。(见链接:《北顿保卫战》)俄方和俄罗斯铁杆盟友们一片欢腾,高呼俄军自此不可战胜。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和乌国防部多次公开表示北顿保卫战期间乌军每天阵亡100-150人,伤亡超过300。北顿—利西昌斯克保卫战前后近2个月,把开局试探部分和收尾部分去掉也激战6周之久。因此按照乌军提供的数据,乌军阵亡超过5000,伤亡可能一万五以上,损失不可谓不大。乌方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后果是因为欧美援助不到位,尤其点名德国宣布的重武器援助几乎都只落实在PPT上。这无疑让全球舆论短时间内出现了重大变化。我们介绍过,欧美不乏大量普京支持者,尤其是反绿化的右翼更是把普京当救世主。(见链接:《欧美到底得了什么病》)俄军攻城掠地,欧美政客庸腐无能,乌军孤立无援螳臂挡车,这一切要素组合起来实在太完美了。因此那些支持普京崇拜普京的欧美右翼人士在自媒体上卯足了劲宣传。然而狂欢背后却有着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来自ISW的声音:ISW自6月以来一直宣称俄军的攻势将在利西昌斯克终结,也就是说拿下北顿双子城就是俄军攻势的顶点。ISW每日战报是俄乌战争开战以来公认的第一战报源,一向以资料详实分析客观准确很少评论著称。ISW罕见的屡屡下结论俄军的攻势已经到达顶点对俄军不是一个好消息。与之呼应的是我们的另一位老熟人斯特列科夫同志也对北顿战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意思就是北顿我们终于胜利了,但是这个胜利实在鸡肋。因为我们的饺子、馄饨、烧卖都没有吃成,俘虏的敌人只有几十个。我们正面硬打付出了难以置信代价,只拿到这么点地盘实在没什么庆幸的。这些专家都认为俄军的胜利内容不多,甚至有不败而败的味道。当然,自媒体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各类“砖家”,尤其是那些记忆力只有七秒,昨天错到离谱一通胡言今天就当没说过继续装大佬的砖家实在多如牛毛。因此众多网络军事“砖家”继续自顾自指点江山,全然不顾ISW和斯特列科夫开战以来准确度比他们高到天上去的事实。然而一两个月过去后,人们很容易发现ISW和斯特列科夫又说对了,因为俄军此后就再也没有发动过值得一提的攻势。ISW和斯特列科夫之所以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不是因为他们会跳大神。他们做出俄军攻势已到顶点的判断的根本依据很简单,就两点:首先,顿、卢民兵精锐已经被消耗殆尽,没有了精锐的一线步兵,俄军自然就失去了攻坚能力。其次是俄军的重装甲装备已经见底,众多老式库存被发现,俄军持续进攻能力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前几节我们介绍了,北顿堡垒群正面主攻的是卢州民兵最精锐的第2、4、7摩步旅。波帕斯纳方向是卢军精锐的第六团和6个独立营。这些部队经过乌东八年战争被俄军好好装备过,和俄军二线部队比装备丝毫不差。多年战争的老兵战斗力强悍,其中还包含大量俄军退伍后的“志愿”部队。我们介绍过,俄军攻坚核心打法就是1-2辆装甲加上一线步兵打头试探(见链接《原来我是块宝》)。如果这些试探部队遭遇乌军火力点攻击,俄军就迅速调集炮火对露头的乌军火力点猛烈炮击。我们自然可以想象,一个多月的残酷作战,卢军的百战精锐基本上都被消耗了大半,不再成建制。大约在6月20日前后,网友已经在北顿前线发现顿州部队的身影。我们前面介绍过卢军和顿军尿不到一壶,俄军通常不把他们混编使用。现在顿军出现在卢军负责的北顿双子城,这表明北顿正面的卢军精锐极可能已失去战斗力。现实情况只怕远比上面说的更加困难。斯特列科夫早在5月就指出,卢、顿两州已经进行了前后三轮动员,几乎所有18-60岁没关系的男性都已被动员。连斯特列科夫岳父这样的快50岁的老头都已被拉上战场并在战斗中阵亡。(见链接:《乌东为何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就是说卢军和顿军编制内的4万人并不是一直打到底,而是一边打一边补充,补充的新兵数量也许已经超过老兵。如果新兵的补充跟得上老兵的消耗,始终保持以老兵为骨架的话,也许部队不会伤筋动骨甚至越打越强。但是如果新兵补充跟不上老兵的消耗的话,部队士气和战斗力就会急剧下降。乌军大方公布了他们在北顿战役的大致伤亡情况,我们前面也估算过,伤亡加起来至少超过1万5。俄军和顿卢部队很少公布自己的伤亡,公布的数字也因为和大家认知差距过大饱受质疑。但是无论统计部门的同志们怎么处理数据,他无法改变前线的真实战况,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采用传统古老的战术正面强攻,如果最后不能围歼守军,那么攻方伤亡肯定是要超过守方,通常大大高于守方。比如马里乌波尔的战斗,由于乌军深陷敌后一百多公里,城破后乌军先后被俘超过三千人。(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保卫战》)。但城破前乌军的损失并不大,尤其是排除突围时的伤亡,乌军坚守阵地的伤亡不过一千左右。坚守钢铁厂的亚速营更过分,到最后弹尽粮绝投降时伤亡才20%。无论俄军宣传部门怎么文过饰非,外界普遍相信乌军投降前攻方伤亡大约有守方的四五倍,其中主要伤亡来自顿军。马里乌波尔战斗中曾经有这样一个视频广为流传,一辆卡车停在一堵墙旁,一小队顿军在卡车周边聚集。熟悉地形的亚速营战士偷偷摸到墙背后,隔墙扔手雷,众多顿军吓得躲到墙脚。亚速营战士继续扔雷到卡车里,卡车里的顿军战士甚至吓得直接把雷丢到众多战友趴着的墙角。从这队顿军的惊慌失措、低级失误不断来看,这显然是一队缺乏训练的新兵。新兵独立成群被攻击,可见顿军老兵精锐在4月的马里乌波尔巷战中已经无法续战开始大量补充新兵。马里乌波尔俄军数倍于乌军,守城乌军只有轻武器,主要倚赖坚固工事防御。北顿和波帕斯纳防线的乌军数量不比俄军少,还有着大量欧美援助的重炮。正面进攻北顿和波帕斯纳的卢军遭遇的伤亡只可能比当初马里乌波尔的顿军更大。当然很多朋友认为前面这些似乎都是推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明确的迹象。比如说5月底北顿战役第一阶段激烈的时候,俄军就下达了每个俄军的团/旅级单位都组建所谓的“第三营”。这个“第三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名气很大的单位—第三军团,一度很多俄亲密盟友翘首期盼。所谓的第三营背景是俄军一个旅/团虽然有数千编制,但标配只组建了两个一线BTG(营级战术群)。俄军因此下令要求各旅/团组建第三个BTG,也就是所谓的“第三营”。第三营虽然有尽量征召一些新兵,但根本含义是下指标,强制各旅/团把那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躲到后方的臃肿在编军事人员给拉进一线BTG去。我们这里要再次声明,BTG是一线执行军事任务的营,兵力占比不到总兵力的50%。这就是一支BTG满编虽然只有800人左右,但算上二线支援部队实际对应的部队总数至少1500-2000人。所以很多所谓“军事博主”在计算俄军兵力时故意只估算BTG内的人数以降低俄军参战人数自我安慰俄军还没尽全力,对此大家大可一笑置之。当然俄军实际情况是一线BTG往往不满编(经常只有5、600人),很多在编人员各种原因坐在国内大后方机关里。(细节背景见链接:《俄军的激烈争论》)根据情报,在6月初乌军突然北顿反攻后俄军紧急将所谓“第三营”部队集结在库尔斯克和布良斯克整编以支援乌东战局。根据推特发布的情报分析,这两支部队总人数57000人。这些部队也许包含5月初伊久姆一线决战损失过大的近坦一集、二集和20集摩步144师部分部队撤回整编(见链接《决战伊久姆》、《大反攻》)。但再怎么打折扣,新组建的第三营总数也超过3万。众多新兵和长期躲在机关后勤的部队被简单整训强行拉入战场,可见前线俄军的消耗。而北顿前线俄军主要在二线,顶在第一线的步兵都是卢军精锐,可见卢军消耗之大。从6月中旬开始,人们发现顶在第一线战斗的步兵除卢顿军外,开始大量出现瓦格纳军事集团的人员。所谓的瓦格纳军事集团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俄军的雇佣兵组织,类似美国的黑水公司。此前瓦格纳集团保持兵员在5000上下,随着俄乌战争爆发,其作战人员人数迅速膨胀到接近2万。作为雇佣军,瓦格纳成员确实包含不少从利比亚、叙利亚等俄盟友那征召来的士兵。不过实际上瓦格纳部队主要成员还是来自俄罗斯本土。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俄军本土士兵直接征兵就可以,干嘛还要瓦格纳多此一举呢?这需要我们对俄军日常构成有所了解。俄军理论上陆军200万,实际上编入可作战的一线地面部队在编人员只有40万左右。而这40万士兵和军官中又有一半左右是“义务兵”,另一半是“合同兵”。所谓义务兵是指的俄军理论上要求18-27岁男青年每年需要服一年兵役,兵役期间的士兵就是义务兵。合同兵就是职业士兵的意思,当兵是需要发薪水奖金的正式工作。按照现有俄法律规定,义务兵只是单纯服兵役,是不能出国作战的。俄军之所以搞义务兵这一套,说穿了就是为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主的大城市年轻人准备的。边疆穷人很多找不到正经工作,所以愿意当合同兵养家糊口。大城市青年爱惜生命又聚居于政府首脑周边,所以政府不敢废除强制兵役制度只好设定法律尽可能保证义务兵安全来解决这个风险。即便这样,大城市青年仍然想方设法躲避兵役,比如靠读大学“缓征”然后一直挂科不毕业挂到28岁。以至于俄国内出现了庞大的私立大学产业,这些私立大学教学资质几近于零却收费高昂,核心优点就是保证您能读到28岁。因此俄军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理论上可用的战斗部队只有20万,绝大部分已经被调往乌克兰,战事不利只能补充兵力。大家可能会想,既然城市义务兵暂时不敢调,咱去老少边穷地区多招点合同兵不就好了?现实没那么简单,对于职业军人国家会有专门的法律就会有很多的麻烦。比如正规士兵肯定要通过“政审”,很多社会盲流会不合格,偏偏他们多是精力旺盛青壮年,正是眼下最适合的兵源。又比如合同兵既然签的是合同,就要符合基本的劳动合同相关法律,你得允许人家辞职、休假、调派部门。千万不要说什么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之类的屁话,您这是“特别军事行动”,大家都是去参加一个项目,你还能不让我不干了?为此俄国内一大帮律师蠢蠢欲动,大把人愿意花大价钱请他们帮打官司。现在我们就明白为什么瓦格纳集团会逐渐成为一线主体了。因为瓦格纳集团属于咱们小说里最喜欢渲染的“特殊部门”,工资可能高点但是自己管理,不受那些无良律师的干扰。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瓦格纳再怎么管理方便也不可能和卢、顿军相比。瓦格纳逐步取代卢、顿军成为一线主力实际上也说明具备战斗力的卢顿优质兵源已经逐渐耗尽。一线冲锋兵力耗尽自然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坦克和装甲车等用于冲锋的装备消耗也会大大加快。一线兵力需要用装甲战车在战场运送,冲锋时需要坦克保护协同。一方面缺少步兵的保护,装甲设备被袭击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一线步兵大量伤亡也必然是因为装甲被大量击毁导致。我们看下上面这张图,这是截自6月中旬从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向前线拉补充物资军列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T62M,一款上世纪50年代研发、62年服役的坦克,一款连战前积贫积弱的乌军都退役不用的坦克。这辆军列一共从库存里拉了11辆T80,20辆T62。也就是说到6月中旬,俄军向前线补充的装备T62级别的装备可能已经成为主力……俄军虽然拿下了北顿双子城,基本全面占领了乌东二州中的卢甘斯克州,实现了政治上的目标。但是作为代价,最具有攻坚能力的顿、卢精锐伤亡殆尽,突击关键装备—重装甲装备也损耗殆尽。可能有朋友会想,乌军装备我们姑且认为其源源不断,但乌军人员肯定也有很大损失吧。我们此前其实提过,面对俄军与顿、卢军步炮、步坦协同的新战术,乌军也对应的把国土防卫军丢前面。(见链接:《原来我是块宝》)乌军以民团和武警为基础的国土防卫军、国民警卫队确实损失很大,前线的7个二线旅也伤亡大半。现在就看谁能源源不断的有兵源顶上来呢?是乌军的预备役和民团部队还是顿、卢部队和瓦格纳部队呢?相信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答案来。我们可以说,北顿战役拖拉快2个月后俄军终于胜利了,但相当长时间内俄军也丧失了继续胜利的能力。战场的转折点逐渐到来。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四十一)北顿保卫战,血肉磨坊

6月1日和2日间,推特、tiktok等全球社交自媒体上,俄方人士显得异常兴奋。因为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和照片表示,俄大军已开进北顿,北顿攻克在即。基辅战败后俄军一直宣称王师的主要目标在解放乌东顿巴斯地区的人民。现在北顿双子城是乌东二州中卢甘斯克州乌军最后一个大据点,一旦攻克无疑又可以大加宣传特别军事行动完成伟大突破。6月3日凌晨,北顿城中突然间枪炮声大作,无数乌军仿佛从地下突然冒出来一般。白天乌军就宣称他们发动了一次大反攻,把城里俄军又赶出去大半。仿佛为了与之呼应一般,著名的抖音军团——车臣部队也发推怒斥部分俄方博主发布假消息:谁说俄军已经攻占北顿的?我要告你们,正是你们这些人造谣,导致我们车臣大兵遭遇了严重损失。车臣军团居然痛斥俄方自媒体造谣,这可真是破天荒头一回。一般来说俄军战斗序列向来是乌东“民兵”冲锋打头阵,俄军主力跟上,车臣部队殿后。车臣部队都大规模进入北顿城,可见俄军在此前战斗中确实打败了乌军,距离攻克北顿一步之遥。但没料到乌军这次集结了数千部队发起了一次突然袭击。根据事后分析,乌军这轮突击的主力是第128山地旅加上以格鲁吉亚、白俄志愿营为主的外籍志愿兵团。很快,一种说法就在亲俄自媒体间迅速流传:以总司令扎卢日内为代表的乌军高级指挥官和军事专家都认为乌军应该撤出北顿。毕竟乌军有着成功阻截俄军渡河的经验(见链接:《残酷的渡河战役》)。但是总统泽林斯基无视指挥官的意见,从政治出发坚决要守北顿。乌军指挥官坚决反对乱命,于是总统越过指挥官调集后备部队和外籍兵团这样的特殊部队。总之就是乌军上下将帅失和,迟早要完。传言是真是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北顿是否只有政治意义没有军事意义?我们从卫星地图可以看出北顿是座离河很近的城市,图中绿色长带就是北顿涅茨河。北顿大部分城区是普通街道,面积很大,防守起来确实不容易。红圈处就是我们此前介绍的工厂区,有相对坚固的工事和大面积仓储区域(见链接《北顿保卫战》)。北顿城区离河大约有一公里的距离,河对岸则是利西昌斯克。我们仔细看蓝圈就会发现这里有一段很明显的凸起,这是北顿河两岸少有的山地。这段山地主体位于河右岸的利西昌斯克,相对高度超过一百米。乌军在这块山地部署了大量的火炮一直在居高临下虎视着北顿城。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你此前反复强调重炮是这场战争的关键因素(见链接:《关键先生》)。现代又不是古代,重炮射程都20公里以上,这么个1-2公里外的100多米的小山包能有多重要呢?我们要清楚远距离重炮固然很重要,但是那毕竟需要视距外获取目标方位,发射炮火需要一整串流程。除了远距离重炮还有很多迫击炮、坦克炮等小型炮火,这些炮火威力虽然差点,但是在视距内可以灵活快速开炮轰击,特殊情况下的作用也不可小觑。比如说现在通过河对岸利西昌斯克的高地对城轰击就很有用。当然我们前面也反复介绍了,现代炮战反炮轰炸是关键。你的小型炮火占据高地我轰不过你,我不是可以用我的远程炮火对着你的高地炮兵阵地猛轰么?我们此前介绍过俄军优势是炮火装备数量是乌军十几倍,乌军优势是装备北约化,打得远比俄军准。如果乌军就干守在高地只会被俄军远程炮火炸光,可如果乌军和俄军在北顿城内巷战就大不一样了。视距内炮火乌军可以依靠肉眼观察准确轰击,远距离炮火即便你们咬在一块乌军也能准确区分。俄军远程炮火却没这个精度,狂轰滥炸之下大量炮火肯定会落到城区炸到自己人头上。这是乌军决定反攻北顿城从军事上的主要考虑点,这也是乌军反攻开始后俄军一度大幅后撤的核心因素。我们看图可以明显看到,乌军连续进攻,一度收复了80%以上的北顿城。这一方面是乌军反突击的突然性,更关键因素就是前面提到的高地炮兵阵地。俄军在城区和乌军恋战的结果就是不但被乌军各路炮火当靶子打,还有大量士兵被自己的远程炮火消灭。由于乌军占据高地,近炮对轰俄军很难占优,因此俄军只有大部撤出城区才有机会。现在俄军步兵距离乌军炮兵阵地2公里以上,俄军远程炮火才有把握不打到自己人。如果照这个势头来看,似乎俄乌双方将围绕着北顿打很长一段时间。毕竟我们都知道乌军反炮火力厉害,要把利西昌斯克的乌军高地炮兵阵地彻底打哑还需要一段较量。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南边还有个波帕斯纳。(见链接:《北顿保卫战》)前面几节我们一直在介绍俄军知道正面强攻伤亡太大,绞尽脑汁想包乌军的饺子。由于马里乌波尔打巷战的时间远远超出想象导致北顿涅茨河右岸俄军始终腾不出部队来。(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保卫战》)因此4月到5月俄军主要盯着北线意图跨越北顿涅茨河在左岸包饺子。可惜伊久姆决战和渡河战役俄军都无功而返,饺子始终没吃成。(见链接:《饺子梦碎》、《馄饨梦碎》)但是正如上节所示,北顿涅茨河右岸俄军一旦从马里乌波尔腾出手来,不用过河也能包饺子。4月22日,俄军放弃马里乌波尔巷战改为围困,大约一万部队被释放出来,稍作休整后于5月初投入波帕斯纳。到5月中旬,俄军已经彻底占领并稳固了波帕斯纳,开始向纵深挺进。波帕斯纳是伊久姆方向过来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交汇处,拿住这个交通枢纽,俄军就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波帕斯纳距离利西昌斯克只有20多公里,从波帕斯纳往北顿防线的乌军包饺子只剩一道关卡:这个关卡就是泽勒特和席尔斯克两个小镇(图中黑圈所示)。这里的关键是一条叫做P66的公路。这条公路由利西昌斯克通往波帕斯纳方向,泽洛特和席尔斯克是这条公路途经的最后两个堡垒型小城镇。也就是说俄军只要能够攻克这两个小城镇,就可以包抄北顿防线乌军背后。5月20日,马里乌波尔的乌军最终投降,使俄军释放了大量人力。我们上节介绍过,俄军前线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不怕牺牲的一线攻坚步兵。由于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实际上有不小矛盾,不到最后关头俄军不愿把他们混编作战。因此顿涅茨克民兵大部一直留在马里乌波尔一线。到了6月一方面顿州民兵经过两到三周休整已经可以继续作战,另一方面乌军反攻坚守北顿也让俄军形势到了最后关头。于是顿州民兵也被大举调往波帕斯纳和北顿前线,大大缓解了俄军一线攻坚步兵不足的缺陷。6月初,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率他的指挥团队亲赴利西昌斯克前线,看望伤兵并对战斗中表现优异的官兵授予勋章。回基辅后他随即对外表示,北顿战役到了最艰难的时刻,我们每天要牺牲100-150战士,每日伤亡超过300。乌国防部对外发言时进一步指出,俄军每天炮击高达9-10万发,乌军每天只有6000-9000发。为此,乌总统和国防部纷纷督促欧美国家加大弹药与先进武器援助。应该说,乌最高指挥部发布的这些消息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战场的情况。乌军在利曼-北顿-波帕斯纳防线一共集结了7个现役旅加7个二线旅(武警及民团招安部队),还有数个外籍志愿营。乌军总兵力超过5万人,按照每天战死100多,伤亡300算,一个多月的恶战下来乌军阵亡近5000,伤亡接近1万5。30%的伤亡将极大削弱前线防守能力,前线作战能力基本已接近极限。6月中旬俄军撤退到北顿城边缘后,不再担心打到自己人的俄军对准利西昌斯克猛烈轰击。目前的乌军缺乏先进重武器,无法抵挡俄军猛烈炮击。更重要的是得到顿州新加入民兵后,俄军在泽勒特—西尔斯克一带不断蚕食,已对此地乌军呈包围之势。6月22日夜,泽勒特—西尔斯克一线的第24机步旅和第109国土防卫旅沿公路撤离。至此,利西昌斯克的侧背大门已经敞开,坚守北顿已经没有太大意义。6月26日,乌军主力决定撤出北顿。此时上节提到的北顿三座过河桥梁都已被炸断,可惜俄军没有m777,无法准确炮击,乌军依靠船只大部队顺利渡河逃离。这样,北顿防线被突破,卢甘斯克州现在只剩下利西昌斯克及其周边村镇还在乌军手里。俄军没能赶在7月来临前完成“解放”卢甘斯克州的任务,因为前线部队伤亡太大,必须要休整。休整了大约一周后,7月初俄军重整旗鼓,打算吃掉利西昌斯克这个馄饨、烧卖。不过有一周时间准备,乌军主力都已南撤到相对安全的防线。大约在7月6日前后,利西昌斯克乌军负责殿后的部队沿公路撤走,俄军基本控制利西昌斯克。7月10日,俄军正式官方宣布已“解放”整个卢甘斯克州。当然,实际上还有1-2个村庄在乌军控制下,不过我们没必要纠结这些细节了。历时2个月的北顿攻防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伤亡,俄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我们的疑问是——俄军这个胜利到底有多大,俄军的胜利的性价比到底是什么个情况呢?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四十)北顿保卫战,弃守之间

5月底开始贯穿整个6月,一个叫做“北顿”的名词成为全球焦点。这是因为俄乌双方数万大军围绕着北顿展开了开战以来最血腥的激烈攻防。要欣赏北顿保卫战,首先得知道北顿是什么地方。北顿就是前几节我们反复介绍过的卢甘斯克堡垒群防线,如图红圈所示。这个堡垒群实际上是包含鲁比日诺、北顿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等众多小城在内的密集堡垒型城市群。可能会有朋友会产生这么一个疑问,看图这个堡垒群已经靠近卢甘斯克与顿涅茨克边境了。我们介绍过全面战争打响前,乌东卢甘斯克州乌军占据的地盘超过一半。为什么现在被打到边境了呢?看地图很直观,卢甘斯克州是乌克兰国土朝俄罗斯方向伸出去的一个突出部,因此俄罗斯到卢甘斯克的交通很方便且距离很短。俄罗斯本土就有一条铁路直通卢甘斯克州首府卢甘斯克城。全面战争前俄乌双方对峙地点大体在铁路线周围不远处,当然此时和乌军对峙的名义上是卢甘斯克共和国的部队。前面介绍过,乌军在乌东常备9个旅大约4万部队轮换作战,卢甘斯克方向大约有2万左右部队。卢州“民兵”编制有两个军,大体也是2万多人,双方这几年的作战基本上势均力敌。2月24日全面战争打响后,俄军卢甘斯克方向派出了近卫第20集团军,大约有一万多精锐主力。此外,北路俄军开战后迅速攻占了关键交通枢纽库皮扬斯克。这里有另一条铁路通向卢甘斯克州。我们看地图能直观的体会到随着库皮扬斯克失守,蓝圈处原乌军地盘已经被从背后包住。乌东整体上是较为平缓的地形,没有险要山峰,这段也没有适合建立防线的大型河流。另一方面当时乌军主力都在奔向基辅救亡图存,卢甘斯克方向也等不到任何援军。因此乌军主力只能且战且退撤往北顿涅茨克方向的城市堡垒群据险固守。看地图很明显,北顿附近的城市堡垒群和库皮斯扬克的铁路和公路是直通的。也就是说乌军不用像在蓝圈里那样担心被俄军从背后攻击。当然决定堡垒群关键战略地位的核心要素还是此前反复介绍过的北顿涅茨河。这小段城市堡垒群关键要地分布如下:鲁比日诺和北顿涅茨克市在北顿涅茨河左岸,利西昌斯克在河右岸与北顿遥遥相望。这里稍微介绍下左岸和右岸的概念,我们面朝河下游方向,左手边就是左岸,右手边就是右岸。左岸右岸方向固定,如果用南岸北岸这样的方位可能受河水流向改变的影响容易反复变换。乌军为什么要在北顿附近的小段城市堡垒群重兵固守呢?原因很简单,这里有三座跨越北顿涅茨河的坚固桥梁,两座公路桥,一座铁路桥。从伊久姆到北顿八九十公里路段缺少可以让装甲部队大规模渡河的桥梁。俄军如果不想正面攻北顿,那就得浮桥渡河。俄军也努力尝试过,可惜一再失败(见链接:《残酷的渡河战役》)。现在我们就能理解北顿方向的意义了:俄军想要越过北顿涅茨河就必须在北顿这个狭小坚固的堡垒战场艰难的正面攻击。可能有朋友眼尖会提出异议,卢甘斯克市不是在北顿涅茨河右岸吗?我们都知道从卢甘斯克市到顿涅茨克市的广阔土地都是乌东两个“共和国”的地盘,实际上都是俄占区。这里显然都在北顿涅茨河右岸。那俄军明明从南边就可以在北顿涅茨河左岸一路北上,干嘛非要走北顿坚城渡河呢?还是此前反复介绍的基本原理,俄乌战场重点与河流、铁路和公路的分布息息相关。伊久姆通往乌东地区有一条铁路和一条叫M03的高速公路,这两条道路的交汇处叫波帕斯纳(图中红星处)。理论上从波帕斯纳沿M03公路和铁路推进也可以包北顿乌军的饺子。波帕斯纳和北顿一样位于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交界处,属于卢甘斯克州。全面战争打响前这里一直由乌军控制,战争打响后,这个方向和乌军对峙的主要是卢州“民兵”第6团和几个地方民兵营。全面战争开始后,俄军当然也会大举进入乌东,但当时以北线基辅及周边战场为主战场,乌东投入兵力并不多。俄军大体上以北顿涅茨河为界将乌东分为左岸和右岸两个分战场。左岸战场进入乌东作战的是近卫第20集团军,右岸是近卫第8集团军。左岸的战斗前面介绍了,俄军进展比较顺利,不断压缩乌军,但右岸前两个月几乎没怎么动。原因很简单,俄军主力甚至顿州“民兵”主力都被牢牢拖在马里乌波尔(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保卫战》)。直到4月22日,俄军宣布不再在马里乌波尔打巷战,俄军这才腾出手来。稍作休整后,4月底五月初,近8集主力摩步第150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旗师(二战将红旗插到柏林国会大厦)调往波帕斯纳。俄军还补充兵力,把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3个海军步战旅也调了过来。大批俄军增援,乌军波帕斯纳守军压力倍增,大约在5月7日前后,俄军就宣传攻克了波帕斯纳。但是波帕斯纳位于一个高地,虽然人口不多,城区不大,但是高层建筑不少。而且这里也是乌军经营多年的地方,周边二十多公里内沿着公路、铁路有多个类似的大小堡垒型村镇。俄军随后花了不少时间肃清波帕斯纳的敌人并向纵深方向推进,可惜进展很慢。俄军在波帕斯纳进展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前线步兵数量严重不足。我们前面反复介绍过,由于高精武器与信息战能力相对弱于欧美援助的乌军,俄军可行的战术只能是利用重炮和装甲数量优势正面推进。这种战术需要有不怕牺牲的步兵顶在第一线帮助发现敌军位置,因此乌东民兵是最好选择(见链接:《原来我是一块宝》)。波帕斯纳是卢州地盘,卢军三个主力步兵旅一万多精锐都在北顿前线,波帕斯纳方向精锐只有四五千。我们或许会有疑惑,马里乌波尔不再巷战后,不是可以把顿涅茨克的部队拉上来吗?其实这里大家可能会有误解,以为顿军和卢军同为乌东“民兵”,彼此亲密无间。实质上顿军和卢军有着不小的矛盾,没有人看着几乎无法形成有效配合甚至没准自己先打起来。简单来说,顿军的主体构成更偏向于民族主义,和俄罗斯皇俄的价值观比较类似。有意思的是顿州另一部分秉承同样民族主义理念的坚定分子组成了大名鼎鼎的反俄先锋亚速营。卢军主体大不一样,他们更强调对前苏联和其主义的认同,我们开篇就介绍过,前苏派和皇俄派在俄境内也是对立的。乌东战争打响的时候,依靠斯特列科夫和他麾下的一帮能力出众的皇俄先锋统帅和调节,顿卢二军尚且能相安无事甚至有所配合。但这帮人随后逐渐被普京清洗,俄军方面就很难协调顿卢二军了。所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俄军不愿自找麻烦把顿军和卢军混编,因此顿军主力暂时还留在马里乌波尔。俄军为了在波帕斯纳方向取得突破,又把伊久姆方向的近卫空突76师和31旅都调了过来。乌军也随即把伊久姆方向的机步24旅和空突80旅调过来防御。由于缺乏能在一线牺牲的步兵,俄军在波帕斯纳方向连续几周都举步维艰。基辅战役失败后,“解放”乌东顿卢二州就成为俄军对外的核心诉求。在顿涅茨克被马里乌波尔牢牢粘住短时间进展无望的情况下,尽快拿下北顿,完全“解放”卢州在政治上极为迫切。眼下伊久姆方向的饺子梦已经破灭,渡河包馄饨的思路也已完全失败(见链接《饺子梦碎》和《馄饨梦碎》)。再加上波帕斯纳方向进展慢,俄军终于等不及这些饺子馄饨了,开始集结重兵于北顿正面。北顿前线主力是一直冲锋在前的卢军摩步第2、4、7三个旅。这些部队虽然装备远逊于俄军但久经战场,战斗力比俄正规军反而强不少。我们也介绍过,此时的顿卢二州经过了至少三轮大规模动员,因此可冲在一线的步兵人员充足。虽然协同作战的20集被调往伊久姆战场强攻且损失惨重,但俄军从伊久姆战场调来了近坦90师和来自远东的摩步127师。现在的北顿正面俄军有装甲部队,有重炮,还有不怕牺牲的步兵,攻坚能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俄军还将伊久姆战场的近坦二集与201军事基地(前摩步201师,我们就理解为一个摩步师好了)东移攻打重镇利曼。我们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下利曼,先看下这里的大致位置:北顿涅茨河从伊久姆向北顿涅茨克市的河段蜿蜒曲折,到处都是密林和沼泽。利曼俄方称其为红利曼,虽然只有不到3万人口,却是北顿涅茨河这段河道左岸少有的城镇。这里和北顿有公路相通,道路相对发达,而且作为城镇具备驻扎部队和存储物资的功能。俄军大约在5月22-23日宣布向利曼发起总攻,大约在5月26日前后攻克红利曼。利曼在北顿涅茨河右岸,甚至也有公路桥穿过北顿涅茨河。可惜这一带位于,密林和沼泽区,河两岸没有好的高速公路,都是些泥地土路,并不适合重装甲部队大规模进军。所以俄军即便攻占利曼,要想大部队渡河还得架设浮桥。看了上节咱自然知道,俄军眼下实在没这个能力,也就是说即便攻克利曼俄军还是没法大部队渡河。但是攻克利曼对于俄军仍然有很大意义:俄军等于把北顿以外的北顿涅茨河左岸乌军全部拔掉,确保北顿乌军成为一支孤军。这对北顿守军无疑会带来不小的恐慌心理。另一方面毕竟利曼有路过河,这就使得乌军不得不防备河对岸的斯拉维扬斯克一带,也能牵制一些乌军。此时很多乌军方面的军事专家提出,是不是还要坚守北顿?毕竟把北顿的三座桥梁炸断后,俄军还是要想办法过河,乌军不还是可以想方设法集中火力炸俄军嘛?与之对应的,人们发现乌军坚守在北顿和与其隔河相望的利西昌斯克的是国民警卫队第4旅和国土防卫第101、103、105、111旅。我们之前介绍过,国民警卫队是武警部队,国土防卫军是民团招安后的部队。乌军前线都是些二三线部队,隶属一线正规军的摩步58旅和坦克17旅目前都躲在两侧防线。大约在6月1-2日前后,俄方在自媒体平台上显得非常活跃。众多自媒体拍摄的视频显示俄军已经深入北顿,乌军已经退缩到离北顿涅茨河只有1公里的工厂区,市中心街道似乎已一片平静。尤其是著名的“抖音军团”——车臣部队也随后开进北顿,大量精品视频传遍全球。似乎这一切都在印证乌军执行了放弃北顿的战略…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三十九)残酷的渡河战役,俄军的馄饨梦也碎

最近不断有朋友留言或者私信问我们,俄乌战争最近形势怎么样了,怎么还不介绍最新进展呢。其实我们此前反复声明过,本连载并不聚焦于预测战场做“神棍”。本连载的目的和晚唐、秦汉连载目的一样,通过全面介绍帮助我们理顺政治经济军事常识,更好的欣赏这场几十年一遇的大战。因此我们的介绍会根据正常的便于大家理解的节奏稳步向前。就好比最近的战役,如果我们好好的看了前几篇战役介绍,是不是不用理会各类自媒体各种稀奇古怪的文字,自己就能欣赏这场大突袭了呢?(见链接《突击伊久姆》、《决战伊久姆》、《哈尔科夫大反攻》)同样的,这段双方的战术动作似乎眼花缭乱,令人分不清虚虚实实。但如果我们回顾下此前的战斗详解,是不是就会觉得这套手法似曾相识呢?(见链接《奇袭莫斯科号》)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不必担心连载经常回到几个月前的战斗。进入5月中旬,一个特殊的名字比洛戈里夫卡开始进入全球公众的视野。这个小地方频频被战报提及,围绕着这个小地方屡屡爆发规模不小的战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为什么会突然成为一段时间内的战场焦点呢?还记得上节我们说过,俄军饺子梦碎后开始顽强的吃馄饨吗?这个小村就是馄饨的关键节点。我们先带大家回顾下到5月初的战场局势:3月下旬,俄军发起伊久姆突袭,4月初,俄军占领伊久姆这一乌东第一战略要地。攻克伊久姆后,俄军旋即向两大战略要地巴尔文科沃和斯拉维扬斯克发起纵深突击。我们说这是俄军在筹备大饺子和小饺子。为了阻挡俄军突击,乌军调集包括93旅在内的精锐部队,向伊久姆两侧的关键要地巴拉克列亚和博罗瓦亚发起突击。我们说这是乌军丢失伊久姆后亡羊补牢,从两侧挤压力争把伊久姆变成突出部和单一的桥头堡。但是俄军依靠装备与重炮优势,依靠完善的后勤运输路线,仍然在缓慢而坚定的向两个“饺子口”推进。为此乌军仔细研究战场,调度部队,在4月下旬到5月初,十来天内在哈尔科夫市方向(请注意和最近的哈尔科夫州区分)出人意料连续发起三轮反攻。三轮反攻下来,乌军北进15-20公里至俄乌边境,东进40-50公里夺取北顿涅茨河上佩切尼吉水库全部三个渡口。此时乌军已切实威胁到北边别尔哥罗德和东边库皮斯扬克这两大俄军关键后方基地。俄军被迫从伊久姆撤回拳头部队防御,伊久姆攻势至此陷入停顿。现在俄军的大小饺子梦已经破灭,但俄军毫不气馁,饺子吃不来咱吃馄饨。我们肯定很想知道,战场上这馄饨又是个什么东西呢?继续看图,俄军已确认眼下核心战略目标是乌东顿巴斯地区。乌东包含北边的卢甘斯克和南边的顿涅茨克两个州。顿涅茨克战场俄军主力一直被拖在马里乌波尔,其他地方兵力不足。因此俄军现在能够发力的就只剩卢甘斯克战场。我们此前反复介绍过,以装甲和自行火炮为核心的俄乌战争,大型河流是天然分界线。俄乌双方在卢甘斯克战场已经在北顿涅茨河两岸对垒非常久了。红色圆圈标出的部分就是乌军在卢甘斯克的主要防线。这一段都在北顿涅茨河北岸,是乌军经营数年的坚固堡垒城市群。这也就是为什么俄军要包饺子包馄饨,因为面对这条坚固防线,从背后包抄和正面突破难度可谓天壤之别。我们注意下图中蓝星标注的就是伊久姆南下乌东的M03高速公路。俄军在伊久姆有已渡河的桥头堡,只要沿着高速一旦突破斯拉维扬斯克就可以快速集结到波帕斯纳,包北顿河两岸堡垒群的乌军饺子。但现在伊久姆突破无望,俄军无力通过高速公路快速把重装备带过河。回顾下前面几节内容我们就能清楚,俄军接下来要想继续包抄侧翼,就必须搭建浮桥渡河。而5月网红地点比洛戈里夫卡正是俄军选择的头号渡河地点。看下上面地图,比洛戈里夫卡正是乌军卢甘斯克州鲁比日内-北顿堡垒群的正西方。俄军大部队一旦从这里顺利渡河,正好可以近距离包抄到了乌军背后。现在我们就明白了俄军想吃的馄饨是啥了,这其实也是复制1个半月前俄军突击伊久姆时的渡河包抄战术。(见链接《突击伊久姆》)我们可能想进一步搞清楚,为什么俄军会选择这个地点反复冲击呢?看卫星图很直观,北顿涅茨河流经这一带时向北有个大湾,形成了典型的凹形河道。乌军固定方向只能基本沿直线,因此乌军距离河道会有小段距离。而且这段河河流拐弯很多,河水流速变慢,这些条件都利于渡河。当然最主要的是这段河两岸都是密林,非常隐蔽,有利于俄军达成进攻的突然性。4月底乌军开始哈尔科夫市大反攻以至俄军饺子梦碎,俄军随即开始策划比洛戈里夫卡馄饨。5月2日至3日,俄军从希皮洛夫卡村附近越过北顿涅茨克河。乌军随即反扑,5月4日乌军收复俄军渡河的桥头堡,俄军退走。5月5日,俄罗斯另一支部队在谢列布里扬卡附近越过北顿涅茨克河。这股部队随即又被乌军炮火轰走,撤回北岸。我们看上面的图很直观,希皮洛夫卡和谢列布里扬卡就是北顿涅茨河凹段的两个端口。俄军在这里渡河有多重目的,既试探乌军防御,又与中间真正的主攻渡口形成犄角之势,还能达成战术欺骗。5月7日夜间到8日早上,俄军主力在比洛戈里夫卡搭建好浮桥并开始渡河。不料刚刚渡河几辆装甲设备,乌军炮火从天而降,浮桥被摧毁。5月8日,俄军一股部队再次在靠近希皮洛夫卡方向搭建浮桥,装甲部队渡河推进。5月9日,自认为已调开乌军防御的俄军修复比洛戈里夫卡上的浮桥。这次渡河似乎很顺利,有超过100辆装甲车辆渡过北顿涅茨河,已经足以初步威胁卢州乌军背后了。众多俄军装甲设备在南岸的森林中进行战术隐藏,搭建桥头堡阵地,打算迎接更多设备甚至自行火炮渡河。不料5月10日夜,乌军炮火突然集火攻击,炮声轰鸣了一整夜。俄军渡河部队无奈之下只得仓皇北逃,此时浮桥已被炸毁,大量装备试图涉水而过最终抛锚河中。俄军并不甘心,此后数日又在这段河流使用了各种方式试图渡河。俄军把什么声东击西,瞒天过海,三十六计用了个遍,然而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渡河就被炸了个底朝天。大约在5月20日前后,俄军终于放弃了临时搭建浮桥渡过北顿涅茨河的计划。文字总是苍白无力的,上面这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才能让我们对前面苍白文字介绍的战况有直观的感受。数十辆俄军装甲车辆横七竖八被弃毁在北顿涅茨河南岸或河流之中。这样的惨景在随后俄军几次顽强的渡河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俄军这一系列渡河战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观察理解现代战争的场景。我们总有这样的疑惑,前苏联时期与钢铁洪流相伴的还有一个名词——百万雄师。实际上前苏二战时一次出动上百万人是家常便饭,鼎盛时二三百万大军从各个方向向敌人发起进攻。为什么到了俄乌战争的时候俄罗斯使出了吃奶的劲各类部队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万人呢?很多俄罗斯铁杆盟友们难免忍不住想,普京要是不那么善良,哪怕再动员个五六十万,不就可以荡平乌克兰了吗?北顿渡河战役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堆普通士兵意义不大。以比洛戈里夫卡周边河流的复杂性,放在二战冷战时期,没有三五万人是很难守的。整个伊久姆到卢州堡垒群近百公里的河流战线,更是需要堆上一二十万甚至更多部队。这段北顿河流蜿蜒曲折,两岸到处都是严重阻挡视线的密林。这么长的防线面对敌人虚虚实实的渡河,你需要时刻判断敌军主力是否要渡河、在渡河。即便每次都能判断准确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你还要随时能在方圆五公里范围内迅速聚集起数万兵力,至少能阻挡住第一波敌军搭建桥头堡的行动。很显然在那个年代除了防线各个路段堆积大量人力别无他法。另一方面,只要士兵手里能拿根枪,只要周边范围部队有一定的火炮与机枪,就都能对战局起到作用。但是现代战争不是这么打的了。比洛戈里夫卡周边三四十公里河段乌军防守的也就一个58摩步旅。俄军渡河开始后,又调了第17坦克旅一部过来支援,主要借用的是17旅的炮兵部队。乌军满打满算也就五六千人,人员不到我们估算的二战时期最少兵力需求的十分之一。那这么点人会不会兵力不足呢?从实战来看,远比二战时堆上几万人效果要好。卫星和无人机在天上飞着,敌军的一举一动通过网络很快就能传递到指挥部,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用肉眼盯。而且卫星河无人机网络拍摄到的图片视频比人用肉眼盯不知道准确了多少倍。我们或许还会有疑问,盯防与侦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你发现敌军渡河要发起攻击总需要人吧。不在各个路段准备上几万人,即便知道敌人来了你没人去堵口子啊,尤其乌军目前空军薄弱,只能靠陆军提供火力。然而,我们回顾下此前介绍就知道,决定战场的关键是重炮(见链接:《关键先生》)。到5月初,美军援助的M777已经超过100门!一个小小桥头堡集中数十门甚至上百门重炮集火攻击,足以炸得一干二净!可能会有朋友有疑问,你不才说美军前几轮援助重点M777并不适合乌军么?(见上节链接《俄军饺子梦碎》)在正面战场M777确实形同鸡肋,因为M777的优点就是轻、巧、精。正面战场俄军10几倍的炮火优势狂轰滥炸,M777对上俄军犹如邹市明vs泰森,根本不经打。但是渡河战役大不一样,俄军装甲部队突在前面,重炮没法跟上来。面对渡河搭建桥头堡的孤军和浮桥,此时要求就是来得快,打得准,这恰恰就是M777的最大优点。此前介绍过M777非常轻,紧急时甚至可以用直升机一夜之间从哈尔科夫市那边调过来。至于打得准重点是三个——实时准确的无人机侦察与信息传输,功能强大全面打通的火控系统和性能卓越的末敏制导炮弹。关键先生一节我们介绍过这些恰恰都是乌军相对于俄军的强项。上百门重炮对准轰击,哪怕有成千上万敌军又有何惧呢?其威力远胜几万步兵!即便二战时期那样的几十万大军集中攻击,要想渡河也是难如登天。乌军五六月物资最困难的时候,平均每天打出去的炮弹也有5-6000发,大多是155mm的重炮。这么多炮弹打出去一天就能消灭上万敌军,过去那种密集冲锋除了丢下一堆尸体很难有好结果。理论上二战时期一天巅峰能打出上百万发炮,但是缺乏制导的炮击绝大部分都浪费了。而且这种狂轰滥炸只在陆地攻击时有用,对于浮桥渡河作战不会有太大帮助。因为有了精确制导炮击,乌军不需要在防线堆积太多人力,百万发炮弹猛击除了污染环境外消灭不了多少敌人。你只要渡河,敌军火炮就接踵而至,大家射程差不多的话,你打再多炮也帮不到暴露在野外的渡河部队。要想有效防止这种对野外部队的现代化炮击,可行的办法只有两个:空军和反炮雷达发现敌人并发起精准制导的攻击。然而一直跟随本连载的朋友都很了解,现在的俄军这两方面都无能为力。更可怕的是,随着马斯克大量援助星链,乌军可以在任何旷野得到非常快速的网络随时与无人机对接敌方精准坐标。因此乌军的先进火炮往往是只要赶到有效射程内就行,并不需要集结。这也就意味着乌军经常上百门重炮散布在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却可以同时精准集火击中目标。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面对乌军对缺乏工事保护暴露在野外的部队的集火攻击,俄军无力防御!到现在为止半年多的大战,人们很容易得出一个印象:俄军似乎打得很呆板,除了集结兵力猛冲,别的都不行。其实我们看下前面详述的渡河战役第一阶段就能看出,俄军为了渡河可谓绞尽脑汁。作为一支久经战火的职业部队,俄军什么左右包抄、声东击西、意图隐藏等等先进战术,那都玩得熟练得很。然而伟人说得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北顿涅茨河渡河战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随着欧美先进武器的到来,俄军已经不具备野外舟桥渡河能力。因此俄军在面对大型河流时就只能集中对公路桥与铁路桥进行单点攻击,这样一来可不就很呆板了。5月下旬,俄军停止了不切实际的渡河幻想,也就失去了包抄卢州乌军堡垒群的能力。继饺子梦碎之后,香喷喷的馄饨俄军终究吃不上了。无奈之下,俄军终于决定改变战术,充分利用自己的装备弹药十几倍的绝对数量优势从正面强突。最血腥最激烈的北顿保卫战即将拉开血淋淋的大幕!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三十八)哈尔科夫大反攻,俄军饺子梦碎

4月18日,俄军正式宣布顿巴斯战役也就是乌东战役打响。此时的乌东战局核心焦点在哈尔科夫州的小城伊久姆(见链接:《决战伊久姆》)。伊久姆决战双方聚集了各自最精锐的部队,集结在战场周边的兵力不下十万。由于4月初突击伊久姆成功,俄军已经沿伊久姆的高速越过北顿涅茨河在卡缅卡一带建立了桥头堡。(见链接《突击伊久姆》)因此俄军的主要战略目的是以伊久姆为基点向纵深挺进。如果能西进到巴尔文科沃,那么俄军就能将乌东乌军与乌北基地的联系基本断绝,我们说这是要包乌军的大饺子。如果退而求其次向东南挺进到斯拉维扬斯克,就可以包抄乌东北段卢甘斯克州防线的乌军,我们说这是要包乌军的小饺子。对应的乌军作为防守方,重中之重就是要正面阻截,死守巴尔文科沃和斯拉维扬斯克。但是俄军装备火力远远胜过乌军,又已抢占战略要地伊久姆,乌军死守没有可能守住。因此我们说乌军防守又要两个要点,分别是伊久姆西侧的巴拉克列亚和东侧的博罗瓦亚。细节上节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说乌军防守的核心要点是把俄军重兵局限成一个突出部和单纯的桥头堡。乌军积贫积弱的现实意味着只有让俄军失去向前的后勤能力,乌军才有可能守住巴尔文科沃和斯拉维扬斯克。大战开始数天后,俄军利用近坦一集和二集的精锐装甲部队向两个方向展开猛攻。虽然乌军顶住了俄军的第一波攻势,但是损失很大。10天左右的时间,俄军在巴尔文科沃方向和斯拉维扬斯克方向最深都突进了20公里以上。即便如此,俄军指挥部仍然觉得推进太慢,4月下旬,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亲临乌东战场指挥。格拉西莫夫是俄军事层面最高指挥官,他亲自督战伊久姆,让前线乌军压力倍增。看上去现在的乌军已经无力防御俄军的连绵攻势,为什么刚刚基辅大捷的乌军在伊久姆却无力与俄军正面对抗呢?。我们在此前反复指出过,重炮是俄乌战争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见链接:《关键先生》)。重炮俄军本来就相对于乌军有10倍以上的巨大优势,而此时优势更大。因为在基辅保卫战中,乌军利用俄军失误通过漂亮的战术组合反而获得了局部的重炮优势。基辅保卫战是生死存亡之战,因此乌军把绝大部分库存都倾泻于基辅及其周边战场。因此到伊久姆决战时,乌军炮弹库存所剩无几,只能倚赖外援。大家或许会有疑惑,基辅保卫战获胜后,欧美的援助不是正源源不断赶来吗?然而战争是需要学习的,不仅俄军乌军需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美军和其他欧洲国家也需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开战之初欧美援助集中在单兵反坦克/防空导弹和其他单兵辅助设备,因为开战时战况是预期中的状态。现在才不到两个月就转入双方正面战场全面较量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欧美也不知道战场最需要什么。4月初,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对乌军援已彻底敞开,但是第一批援助的重点是弹簧刀和m777自行火炮。这两样武器都是美军精心挑选的比较先进且有技术含量的武器,然而却不见得适合此时的乌军。弹簧刀是一款自杀式无人机,特点是可以超远距离航行并准确命中目标,而且非常便宜。技术含量不可谓不高,但这是基于伊拉克、阿富汗战场经验设计出来的,对现在的乌军形同鸡肋。弹簧刀类似于一个威力很大自行瞄准的手榴弹,主要用于狙杀敌军高价值目标。可是眼下的俄乌战场是大兵团集结的正面战场,俄军可谓将军满地走,高价值目标多得很。战场上最重要的是数量巨大的装甲、重炮等装备和众多基层士官,精锐老兵,个别高级将领死了伤了换一个远没有那么大影响。何况俄军防备严密,远非那些游击作战的反美武装可比,弹簧刀要想准确找到目标并不容易,找到了弹药威力低,也未必能消灭敌人。当然不是说弹簧刀没有作用,至少给“锄奸队”使绝对是超级利器,只是对炮火连天的正面战场没什么意义。m777是一款155mm的重炮,其核心特点是非常轻,只有4吨左右。所以其最大优势在于方便调动,发现敌人后可以通过直升机最快速度集结到战场。这款武器技术含量不可谓不高,遗憾的是也不适合现在的伊久姆战场。敌人没有太多重炮,你远离我军炮火支援的小股部队遇到偷袭,m777可谓神器。能用直升机在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内让几百里外的重炮从天而降,突然打击消灭敌人,其意义不言自明。然而乌东战场是炮火连天的主战场,你不能抵消敌军十几倍的火力优势,再轻便再能跳来跳去又有什么用呢?m777轻了,火力自然就比不上一般的重炮,何况数量此时也就那么几十门,塞牙缝都不够。欧美援助核心是美军的援助,美军装备需要空运几千公里到波兰的机场,吞吐量也必然是有限的。美军的援助只会是相对高端的武器,并不能解决基础武器和弹药的缺口,何况此时对到底哪种武器最有效还处在摸索之中。实际上4-6月的艰难时期,乌军最大的依靠并不是美军,而是周边的兄弟小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罗的海三国。这些东欧国家和前苏加盟共和国对俄罗斯可谓仇深似海,不共戴天!他们倾尽国力,几乎把所有库存的苏式装甲、重炮、战机和弹药都捐献给了乌军。东欧与前苏加盟共和国援助的武器库存本来就都是苏制改造,乌军不需要学习就能上手。北约尤其是美军也发现了这点,表示账算我的,将来免费用更先进的北约武器给你们换防。非战区国家武器换防可以慢慢来,乌军急需的武器弹药则被及时赶到了前线,通过这样的时间差才真正的解了乌军燃眉之急。这些东欧和前苏加盟共和国毕竟都是小国,库存和俄军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援助的武器弹药只是帮乌军勉力维持,面对俄军十倍的火力优势,乌军不做改变迟早崩溃。伊久姆决战背后是俄军的大饺子和小饺子,乌军容不得半点失败,面对危险局面乌军怎么办?4月底,乌军突然高调宣布在哈尔科夫市发起一次轰轰烈烈的大反攻。一直跟随本连载的朋友肯定很奇怪,哈尔科夫市在伊久姆西北近百公里。伊久姆方向乌军都已经节节败退了,为什么乌军突然又跑到北边搞事情了?我们回顾下上节,为了决战伊久姆,俄军伤亡近半本来已经退回本土的第6集团军又重新越境回到哈尔科夫北边。甚至俄军还拉回了近坦一集的近摩27旅并从北方海军调来北方舰队的14军集结到哈尔科夫周边。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弄清楚俄军为什么回到哈尔科夫城周边,就能理解乌军这次大反攻的目的。基辅保卫战乌军弹药库存消耗殆尽,伊久姆战场巨大的弹药消耗一部分靠东欧国家援助,一部分靠紧急生产。苏联时代哈尔科夫就是非常重要的军工基地,独立后哈尔科夫在乌克兰军工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俄军之所以勉力调集重兵恢复上图所示对哈尔科夫郊区的攻占,首要目的就是维持对哈尔科夫市区的轰炸。我们说过,俄军有准头且可以大量炮火集中攻击的有效攻击范围最多也就20-25公里。所以将俄军部署到哈尔科夫环形防御外围就可以保证俄军炮火能有效打击哈尔科夫军工目标,阻碍伊久姆前线补给。因此俄军威胁哈尔科夫就是威胁伊久姆战场的大后方,同时也是客观上保护自己的大后方。看地图一目了然,俄军在伊久姆后方有两个大的铁路枢纽,就是此前详细介绍过的别尔哥罗德和库皮斯扬克。别尔哥罗德是俄本土离乌克兰最近的交通枢纽,这里成为俄军前线最主要的后方基地。所有将要奔赴乌东战场的俄军都要先集结到别尔哥罗德做最后的战前整训。所有需要从乌东前线战场撤回整休的部队也都集结在别尔哥罗德进行休整。乌克兰境内被俄军占领的库皮斯扬克是俄军掌握的乌东前线最近的交通枢纽。因此这里成为俄军前线最主要的物资集散中心,所有战备物资都是在库皮斯扬克做最后整理后被调拨往前线各地。别尔哥罗德离哈尔科夫北郊只有60公里,库皮斯扬克距哈尔科夫东郊不到100公里。两大关键后方基地距离哈尔科夫如此近,俄军因而必须围攻哈尔科夫以确保后方基地安全。那么我们自然也就明白乌军值此关键时刻发起这次大反攻的战略目的。反攻目的清楚了,我们自然会有第二个疑问,乌军有能力反攻强大的俄军吗?前面介绍了,俄军集结了近摩27旅,第6集团军和北方舰队14军等重兵,一共有5个步战旅。然而6集此前在哈尔科夫保卫战损失惨重(见链接:《哈尔科夫保卫战》),近摩27旅历经苏梅战役与伊久姆战役也损失很大。所以俄军实际兵力最多8个BTG,一线步兵最多不过四五千,加上二线辅助部队,围困哈尔科夫的兵力不会超过1万。乌军现役正规军都已调往南线伊久姆战场,留在哈尔科夫的主要是守城的国民警卫队第5旅和保卫3团。之后乌军又补充了国民警卫队机动3旅和本土防卫军113旅协防。这些部队兵力已经和俄军差不多,不过都是二线三线部队,所以此前乌军一直采取守势。4月下旬乌军一支生力军被调往哈尔科夫,这就是现役部队第72机步旅。这支部队是我们的老熟人了,基辅保卫战河东战场近坦90师直扑基辅东郊意图与河西俄军会师。正是72旅正面突击,打败了近坦90师,为基辅保卫战的最终获胜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战力雄厚的72旅被调往哈尔科夫,意味着乌军该方向相对俄军已经取得了兵力优势,更意味着乌军拥有了可以进攻的拳头力量,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另一方面哈尔科夫方向也是最适合m777的战场。伊久姆周边战场狭小阵地集结十万精兵,俄军拥有十多倍的重炮优势狂轰滥炸,m777这种“高精尖”武器毫无用武之地。但是哈尔科夫周边广阔战场双方部队不过2万左右,大空间的炮战对机动性、精准性的要求无疑成倍增加。这就让m777等北约高精但量少的武器有了用武之地。4月28日,伊久姆决战开战大约10天后,乌军展开第一轮反攻。这轮反攻的目的是将哈尔科夫环形防线扩大约十公里(见链接:《环形防御》)。俄军兵力少,战线广,无力抵挡这轮反攻,各部队均退却10公里以上。俄军炮火至此无力再集火攻击哈尔科夫,只能发起零星炮击,乌军后方危机解除。5月2日,乌军发起第二轮进攻,这一轮主要向东挺进40公里攻克旧萨尔季夫。我们介绍下为什么乌军要打到这里:看下地图,我们反复介绍过,俄乌战场由于装甲部队和自行火炮的极度重要性,大型河流就是天然的分界线。从哈尔科夫到关键枢纽库皮斯扬克只有一条大河,就是北顿涅茨河以及以该河为基础修建的佩切尼吉水库。旧萨尔季夫就是距离哈尔科夫最近的水库渡口。5月6日,乌军发动第三轮攻势!这轮攻势在北和东两个方向同时展开。北向继续向俄乌边境推进,部分部队推进到俄乌边境。东向继续清剿佩切尼吉水库以西的俄军,将水库的三个渡口全部攻占。5月12日,乌方宣布当日俄军没有向哈尔科夫发起任何炮击,俄军此后失去了有效炮击哈尔科夫的能力。现在,无论是别尔哥罗德还是库皮斯扬克的大门都已经向乌军敞开。乌军距离别尔哥罗德只有40公里,北约重炮的增程弹已经可以打到别尔哥罗德。库皮斯杨克是乌克兰领土,已经拿下佩切尼吉水库全部渡口的乌军随时可以进军威胁这一俄军关键后方基地。俄军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自己的二线部队没有能力对抗乌军一线部队。随后,在伊久姆战场激战连连消耗颇大的近坦一集大部顺势被调整回别尔哥罗德一带。根据北约情报,俄军迅速调兵遣将,在别尔哥罗德一线一口气部署了19个BTG以保卫两大后方基地。5月初的时候,伊久姆俄军在巴尔文科沃和斯拉维扬斯克两个方向都推进了25公里以上。尤其是巴尔文科沃方向,俄军一度出现在巴尔文科沃郊外,呈泰山压顶之势。然而随着近坦一集被迫回撤,俄军失去了进攻的拳头。俄军原定的众多预备队也需要防守库皮斯扬克一带,无法后续跟进。因此之后伊久姆战场的俄军战线逐渐缓慢的被乌军一点点往后推,再也没有呈现有效进攻势头。根据北约卫星情报显示,伊久姆战场一半左右的部队先后被调离,伊久姆决战就这样戛然而止,俄军的大饺子与小饺子美梦,就此破灭!通过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永远是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越是重兵集结、寸步难行的阵地战,越要调动一切可能创造机会打运动战!哈尔科夫大反攻,乌军指挥部审时度势,通过对战场的仔细研究,创造性的通过突然的运动战挽救了极度不利的正面阵地战场,必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各国军事研究的又一经典战例。俄军垂涎三尺的美味饺子到现在也没能吃上一口。然而俄军毕竟也是久经战场的百战之师,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俄军指挥部认为,饺子吃不上了,我吃碗馄饨不行吗?俄军的馄饨在哪里?俄军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馄饨吗?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三十七)决战伊久姆,俄军的大饺子和小饺子

4月初俄军利用乌军齐聚基辅周边的空档发动突击顺利攻克战略要地伊久姆。伊久姆战役最关键的突破来自从北线战场调来的近坦一集麾下近坦47师。随后,人们发现近坦4师、塔曼师和近摩27旅都出现在伊久姆方向。这意味着整个近坦一集已全部投入到了伊久姆战场。因为上述4个师、旅已经是近坦一集全部的一线部队,一线部队都动了,剩下的二线炮兵旅、导弹旅、防空旅和物资保障旅等也势必跟随。近坦一集在开战之初被部署在苏梅周边近百公里的宽广正面(见链接:《苏梅保卫战》)。而今居然齐集伊久姆这么一个人口不足6万的小城,而且此前承担伊久姆战区作战人物的近卫20集并没有撤退,仍集结在此。更有甚者,作战在基辅河西集群第一线的空降106师也已向伊久姆方向移动!短短几天集结在小城伊久姆周边的俄军已经超过3万,后续援军还在源源不断集结。我们上节虽然已介绍过伊久姆的重要性(见链接:《突击伊久姆》),不过想必大家还是会有疑惑:小小的伊久姆很快将集结双方兵力不下10万,一个如此小的地方为什么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历史战役告诉我们,伊久姆是乌东战场的核心战略要地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战略要地。1942年5月,刚刚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苏联红军为争夺乌克兰丰富的工农业资源,决定发起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苏军集结了两个方面军约64万兵力意图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德军第6集团军,夺取哈尔科夫。苏军一度进展顺利,进逼哈尔科夫城外,关键时刻德军克莱斯特装甲集群正是从南翼猛击伊久姆—巴尔文科沃战线,全歼南翼苏军24万,彻底粉碎苏军攻势。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德军被包围,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决战胜利在即。苏军随后在南线发动猛攻,这次猛攻进展很顺利,苏军攻占了哈尔科夫。不甘失败的德军随即在2月组织反击,发起了著名的顿涅茨克攻势。有了此前介绍我们很容易知道,从乌东顿涅茨克北上哈尔科夫,伊久姆是关键枢纽。德军正是先在伊久姆—巴尔文科沃一线挡住了苏军攻势,随后大军从顿涅茨克北上突破该线苏军,完成对哈尔科夫的合围并收复哈尔科夫。我们不对80年前的大战做太多回顾,只是借此便于大家理解俄军的战略思路。乌东乌军已经打了8年,建立了稳固的防线和坚固的城市堡垒群,正面强攻将旷日持久,伤亡巨大。乌东乌军要持续作战,必须背靠北部基辅、哈尔科夫提供庞大的战争物资支援。伊久姆是连接北线与东线乌军的核心枢纽,也是连接东北方俄军的重要枢纽。因此俄军集结所有精锐发动规模不逊于基辅战役的伊久姆战役,目的就是从伊久姆纵深突进,切断乌北线与东线联系,剑指乌东乌军主力!要欣赏这场基辅决战后双方的第二场主力大决战,我们必须要再了解两个关键战略要地:一个是西线的巴尔文科沃,一个是东南的斯拉维杨斯克。图中红星处就是巴尔文科沃,沿着高速公路西进的第一个堡垒城镇。一旦俄军攻克此地就可以迅速拿下铁路枢纽洛佐瓦(红圈处)。我们看图就知道通过洛佐瓦四通八达的铁路,北上可以直达哈尔科夫,西进能威胁基辅和第聂伯罗。最关键的是在伊久姆丢失后,乌军向乌东运输只能走洛佐瓦沿铁路南下再转高速,距离虽然远了一倍多,好歹还能走。一旦洛佐瓦也被俄军占领,乌东乌军与北线的联系就真的被完全切断。从伊久姆沿东向高速公路约20多公里,就到了东边的第一个堡垒重镇斯拉维杨斯克(图中蓝星处)。看图很明显,一旦俄军攻占了斯拉维扬斯克,就包抄到了途中蓝圈所示的乌东北段卢甘斯克堡垒群的背面。这样一来,卢甘斯克乌军主力不但得不到任何补给,俄军随时可以前后夹攻,围歼乌军。现在我们就懂了,巴尔文科沃是俄军的大饺子,斯拉维扬斯克是俄军的小饺子。大饺子被包上,整个乌东乌军将不战自溃;小饺子被包上,乌东北段卢甘斯克乌军将面临被全歼的险境。正因为伊久姆是这大小两个饺子的根基所在,俄军才调集数万精锐以此为决战之地。4月初近坦一集赶到以后,俄军第一时间的大致战略部署如下:伊久姆正面主攻的144师伤亡惨重,稍微退后休整,近坦四师顶上配合西侧包抄的近坦47师,力争向西正面突破,包巴尔文科沃的大饺子;近摩2师也就是塔曼师部署在伊久姆东侧,伺机向斯拉维扬斯克方向挺进,随时准备包小饺子。原部署在东线的摩步3师暂时撤回休整,部署到西边的巴拉克列亚(途中红圈处),阻截北边乌军的救援。与此同时,乌军也在火速驰援伊久姆周边。4月初基辅方向俄军已全线溃退,乌军在整个北线战场已开始全面反攻,胜利已成定局。因此乌军已能抽出现役主力部队救援伊久姆周边。在伊久姆已经丢失的局面下,乌军在伊久姆周边作战的战略目标无疑就是保卫巴尔文科沃和斯拉维扬斯克。但是防守绝不是死守,乌军要保卫巴尔文科沃和斯拉维扬斯克以阻止俄军的大饺子和小饺子,同样有两个关键要地。这就是图中红星的巴拉克列亚和蓝星的博罗瓦亚。我们反复说过,铁路、公路和河流是决定战略要地的三大要素。北顿涅茨河是乌军与俄军在乌东对峙的天然分界线。北顿涅茨河流经伊久姆,俄军可以沿高速公路桥在伊久姆渡过北顿涅茨河。但是只有一个方向渡河,那么河南岸就只是一个桥头堡,将遭遇乌军的全方位夹击。因此俄军必须要有更多的稳定渡口,可以把伊久姆方向点的突破转变为面的突破。但是现代战争要过河需要把大量超重装备带过河,没有坚固的大型公路、铁路桥,部队要想渡河就必须要搭建浮桥。然而搭建这种大型浮桥耗时耗力,极容易遭遇敌军炮火阻截。3月底俄军近坦47师强突北顿涅茨河包抄伊久姆背后,就是使用的浮桥过河,为此损失了大量士兵,两个工程旅旅长均战死(见链接:《突击伊久姆》)伊久姆往北顿涅茨河上游第一个城市就是巴拉克列亚,这里有高速公路桥横穿北顿涅茨河。因此俄军沿巴拉克列亚的公路桥可以迅速阻止大批装甲部队渡河,有力的把伊久姆点的突破扩散成面的突破。同样的乌军要想阻截俄军在伊久姆的突破,西线要立即强攻巴拉克列亚,争取能在此渡河,迫使伊久姆南侧俄军始终处于桥头堡的状态。北顿涅茨河向东不远有一个南北向的巨大水库叫奥斯基尔水库。这个水库于上世纪50年代建成,是以北顿涅茨河支流奥斯基尔河为基础修建的。我们可以看到俄军物资集散基地库皮扬斯克在水库东边,而伊久姆在水库西边。连接两座城市的高速公路正是在博罗瓦亚通过公路桥穿越水库。也就是说博罗瓦亚一带是俄军补给最脆弱的地方,乌军如果能在伊久姆东线威胁到博罗瓦亚,集结重兵的伊久姆前线俄军后勤将遭受重大危机。简而言之,乌军的核心防守要诀就是把伊久姆俄军重兵局限为一个突出部,一个桥头堡。这样俄军无论向哪个方向纵深突进,其侧翼都缺乏保护,后勤随时会被打断。同理,俄军的核心任务就是把伊久姆渡河的桥头堡扩散成一个宽广的正面,再以此为基纵深突破。因此,乌军在伊久姆丢失后,一方面集结败兵和各路二线、三线、预备役等支援部队在正面阻截;一方面迅速从各地调集主力作战部队向巴拉克列亚、博罗瓦亚两大要地发起攻击,以攻为守。4月5日,93旅再次发布其战果视频,立即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因为这次战果非常庞大,一共被确认击毁了47辆坦克和装甲车辆。人们在网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战斗地点正是巴拉克列亚,而且乌军已经渡河。再进一步分析评估被击毁的装备来源,人们发现极可能覆盖了摩步3师下辖的所有4个团。也就是说,月初还在苏梅战场的明星93旅南下穿插超过60公里击溃了摩步3师,先锋部队可能已渡过北顿涅茨河。摩步3师在强攻伊久姆时本来就遭遇不小损失,此番被93旅突袭败退后不得不退居二线,近坦4师被顶了过来。近坦4师不得不感叹,又遇到了这伙命中的灾星。此前苏梅保卫战时我们浓墨重彩介绍过,大名鼎鼎号称天下第一坦克师的近坦4师是如何被93旅从南到北追击100多公里、折损坦克超过三分之一的。(见链接:《苏梅保卫战》)为防止乌军大部队渡河抄伊久姆俄军的后路,俄军又派出了空降106师赶来协防。乌军也随后派出另一个在北线大出风头的王牌92旅赶到。有93旅、92旅两大王牌在,俄军想在西线扩充北顿涅茨河南岸桥头堡的努力很难实现了。与此同时,4月7日开始,乌军组织了一次大约一周时间的短促反突击,目标博罗瓦亚。伊久姆东线原本由57摩步旅和大量二线部队主防,在伊久姆突击战中这些部队都损失惨重。乌军此次担任反击重任的是新调来救援的两个主力作战旅——第79空突旅和128山地步兵旅。79旅此前在南线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战场,128旅驻地在利沃夫以西,基辅保卫战爆发后驰援基辅。这两个主力作战旅转战千里驰援伊久姆,意味着乌军指挥部同样清楚伊久姆战场的极度重要性,不惜调集一切可调集的机动兵力在伊久姆与俄军决一死战!乌军在东、西两线的反突击有力的威胁到俄军,俄军进攻被打断,对于是否要在伊久姆决战产生了犹豫(见链接:《奇袭莫斯科号》)。4月11日,俄军南线指挥官德沃尔尼科夫大将被任命为总指挥。俄军对是否要改以南线为主战场举棋未定,故而接下来几天俄军没有太大动作。4月14日,莫斯科号被奇袭击沉,俄军南线主战场的可能性被彻底排除,伊久姆战役随即加速。大约在4月16-18日,人们发现俄军第29、35、36、41集团军先后出现在伊久姆附近。我们还有记忆的话,这些部队正是当初基辅城外河东、河西两大集团的主力(见链接:《基辅保卫战》)。在基辅河东作战中表现不错的近坦90师以及苏梅西侧作战的近坦二集更是被部署到了伊久姆东侧前线。当然,这些部队虽然看着番号很响,但是经历基辅溃败后没休整几天,减员很大。为此,俄军甚至调集了远在万里之外库页岛的第39摩步旅补充到伊久姆战场。这样,俄军组成了以近坦一集、二集和近坦90师为一线;以河西集群的29集、35集、36集等残部为二线,以河东41集和原伊久姆方向20集以及39旅等部队为三线的庞大阵容。可以说此前一个多月在北线战场打得很憋屈的数万大军大部分都被调往伊久姆。俄军集结的兵力接近5万,乌军也不敢怠慢,又迅速从各地调集了第1坦克旅、第14机步旅、第25空突旅、第4坦克预备旅等重兵驰援。这样乌军集结在伊久姆突出部的乌军也高达5万以上。超过十万大军集结伊久姆,继基辅大战之后的第二场主力大决战即将拉开帷幕;这也是80年后伊久姆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与此同时,俄军抽出近坦一集的近摩27旅与从国内抽调北方舰队第14军共同赶赴哈尔科夫附近。他们甚至又把此前在哈尔科夫战场损失惨重退回国内边境休整的俄军重新顶上哈尔科夫。俄军的战略目的很明显,哈尔科夫是伊久姆前线乌军重兵的主要补给基地。通过对哈尔科夫的频繁炮击,最大限度破坏和限制乌军脆弱的物资供应,支援伊久姆前线的战斗。可见,俄军动用了一切可动用的力量,誓要在伊久姆取得重大突破。那么面对俄军来势汹汹的大饺子和小饺子,乌军能躲过被包吃的命运吗?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三十六)突击伊久姆,俄军的重大胜利

一开始的介绍我们就对俄乌战争的战场做过一个简单的分区。大体是这场大战分为北线、东线和南线三大战区。其中北线我们又细分了基辅及其周边切尔尼戈夫战场和苏梅—哈尔科夫战场。很早之前我们就介绍了哈尔科夫战场的战斗(见链接《哈尔科夫保卫战》)。不过在介绍哈尔科夫保卫战时我们着重指出现在介绍的只是哈尔科夫战场的一部分。因为哈尔科夫战场很容易产生歧义,我们介绍的是北线哈尔科夫市战场,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发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直达基辅。但是哈尔科夫州是一个有着3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州,不止哈尔科夫市一个战场。南线的伊久姆战场重要性和激烈程度绝不不在北线哈尔科夫市战场之下甚至犹有过之。只不过伊久姆战场更应该算作乌东战场的北端,和北线哈尔科夫市战场属于不同的大战区。战前伊久姆市人口只有大约6万,不到州府哈尔科夫市人口的1/20。这个巴掌大的地方为什么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重要战场,甚至重要性不逊州府哈尔科夫市呢?我们此前反复提到,决定主战场的核心关键要素有三个——铁路、公路和河流。对照下面的地图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伊久姆的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红星标出的是乌东北线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库皮扬斯克,看图一目了然。红色圆圈区域是乌军在乌东北段卢甘斯克州最后坚守的阵地群,从鲁比日内到波帕斯纳。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阵线群恰巧位于从库皮斯扬克通往乌东的铁路主干道上。库皮杨斯克离俄罗斯很近,开战后很快就落入俄军手中。但乌军经营多年的坚固堡垒群阻断了库皮斯扬克向乌东的铁路主干道。失去了库皮扬斯克后,南边通过伊久姆的铁路就是哈尔科夫通往乌东唯一一条铁路。而伊久姆还是是乌东北段最重要的高速公路枢纽。我们通过地图可以清晰看到,伊久姆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向西直达哈尔科夫、向北直通库皮扬斯克。进一步通过伊久姆的高速公路网络还可以深入乌克兰腹地和乌东地区。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地图上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的河流,这就是北顿涅茨河。这条河从伊久姆向东流经前面介绍的乌东堡垒群,最后流到俄罗斯流向了大名鼎鼎的顿河。钢铁洪流时代几十吨重的装甲车辆渡河难度大,大型河流就是天然的战场分界线。俄军从优质物流集散地库皮扬斯克出发,沿着高速公路就可直达伊久姆。一旦攻克伊久姆,就可以沿高速公路包抄乌东北段堡垒群背后,还可以渡过北顿涅茨河使这北顿天险化为乌有。因此伊久姆集铁路、高速公路与河流为一体,历来就是哈尔科夫到乌东北段战线的头号战略要地。在开战之初,俄军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基辅战场,伊久姆战场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俄军将伊久姆到乌东堡垒群之间的广阔地段交给了中部军区的近卫第20集团军。20集的大致部署是以摩步144师主攻伊久姆,摩步3师则部署在伊久姆到乌东堡垒群之间广阔战线的正面。也就是说,俄军正面进攻伊久姆的部队大约只有数千人。乌军此时防守伊久姆的主力是第81空突旅外加大约2-3个国民警卫队的保卫团。所谓的空突旅和俄军那种正儿八经的空降部队不一样,乌军没有强大的空军,自然也就没有太多空降兵。乌军的空突旅是乌东战争爆发后中央为了牵制自成一派的陆军部队新搭建的部队,实际上和陆军的机步旅、摩步旅是一回事。总之,到3月中旬,乌军在伊久姆正面的部队数量超过俄军,因此尽管面临俄军猛烈进攻,仍然足以坚守。到了3月下旬,局势突变,俄军进攻大大加强。此时俄军基辅东西集群无力会师,基辅战役失败的迹象已经很明显(见链接:《基辅保卫战》)。因此尽管俄军总部已然开始考虑将战争由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阶段。重点进攻乌东是首选,那么伊久姆的重要性就突出起来。为此,俄军于3月下旬迅速调兵遣将,剑指伊久姆。大约在3月25日前后,一支俄罗斯部队从伊久姆西侧对乌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承担这次进攻的主力部队是近卫坦克第47师,身后还跟着近卫工程第45旅。近坦47师就是近坦6旅,去年12月才扩编为师,隶属于近卫坦克第一集团军。近坦一集我们不陌生了,在苏梅保卫战中我们浓重介绍过它(见链接《王者之师登场》)。近坦47师出现在伊久姆战场,意味着俄军指挥部已经意识到近坦一集在苏梅灾难性的表现。既然继续留在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市一带失去了意义,俄指挥部决定火速将这支败兵调往其他战场,他们选中了伊久姆战场。由于大名鼎鼎的塔曼师和近坦四师损失惨重需要时间休整,因此近坦47师大约在3月下旬先行南下奔赴伊久姆。应该说俄军指挥部的这一选择是准确而及时的。大约从3月26日开始,俄军向伊久姆发起了三路攻势。令部署在伊久姆正面的俄军摩步144师不惜一切代价正面猛攻伊久姆市。令部署在伊久姆到乌东之间广阔阵线正面的摩步3师也派出大约两个团3-4个BTG的部队从东侧钳制伊久姆。真正的决胜手在西侧,我们通过地图可以看到,新加入战场的近坦47师负责绕过伊久姆防线,从西侧直插北顿涅茨河。俄军西线战略意图是伺机渡河,随后直扑托波利西克与卡缅卡。这两个村镇位于北顿涅茨河南岸,是高速公路小枢纽,也是乌军向伊久姆正面输送战争物资的要道。一旦这两个地方被攻占,伊久姆与乌后方的联系就被中断,陷入俄军重围。战斗打得异常残酷,尤其是负责正面主攻黏住乌军主力的摩步144师。数日不计代价的生死冲锋,144师3个团都有一个BTG遭遇歼灭性打击,要知道俄军一个团标配也就2个BTG。而乌军防守的空突第81旅也伤亡过半,丧失了续战能力,随同防守的国民警卫队更是死伤无数。残酷的正面进攻把乌军主力牢牢钉死在伊久姆城,为西侧主力的突击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时正值3月下旬,乌军主力要么被钉死在乌东战场,要么全部调往基辅及其周边战场。因此乌军无力调集现役旅救援伊久姆,从后来的信息来看,乌军主力调动前部署大体如下:第57摩步旅负责在东侧对位防守俄摩步3师一部。81空突旅带着以下部队守卫伊久姆正面和西侧:国民警卫队第1机动旅、第9机动团、第1、4保卫团、第15团以及第3预备坦克旅。也就是说面对俄军三路大军突然猛攻,乌军又凑了大约2个旅2个团的二线部队增援。虽然在苏梅到哈尔科夫北段的战斗中近坦一集颜面扫地、走下了神坛(见链接《苏梅保卫战》)。但近坦一集毕竟是俄军装备最优良的部队,伊久姆后方的众多二线部队无力抗衡。俄军西路迅速冲破乌军防线,进抵渡过北顿涅茨河北岸,开始架设浮桥准备渡河。为阻止俄军渡河,乌军集结所有炮火殊死反击,西线进攻同样打得异常惨烈,12、45两个工程旅旅长先后在架桥时阵亡。俄军不惜一切代价终于搭建好了浮桥,强渡北顿涅茨河,战局豁然开朗。乌军国民警卫部队和预备役部队非常顽强,不惜付出巨大牺牲在托波利西克与卡缅卡与俄军逐个居民点拼死争夺。4月1日,俄军攻入伊久姆城区大致占领了北城,乌军仍在南城死战。此时乌军已经开始火速调动现役一线部队增援伊久姆,近坦47师如果顿兵这俩小村镇,俄军攻势很可能失败。关键时刻俄军出奇制胜!大约在4月1日夜到2日上午之间,45工程旅炸开了北顿涅茨克河北段的大坝。洪水汹涌而出很快就淹没了伊久姆南城,俄乌战争非常倚赖装甲部队与重炮弹药,大水进城对战斗的影响不言自明。乌军再也无力组织防守,不得不逃离,大约在4月3日前后俄军完全控制了伊久姆。俄军攻克伊久姆战略意义重大,乌军从哈尔科夫方向往乌东输送战略物资的铁路被彻底中断,高速公路也被迫绕道,距离增加不止一倍。可以说俄军只用一周左右时间就在伊久姆之战快速获胜为之后的乌东战场开了个非常好的头。也正是因为伊久姆的失守,乌军在乌东北段的卢甘斯克战场此后数月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俄军之所以能够在伊久姆快速取得重大突破,首先在于指挥部的快速决断。随着3月中旬基辅战役失败迹象明显,俄军指挥部内部迅速承认了失败,调整了战术,准确的选择了伊久姆作为战略转变的突破点。不同于陌生的基辅战场,伊久姆对于俄军来说非常熟悉。1942年和1943年,沿着哈尔科夫到乌东的漫长战线,前苏红军与德军在此展开了两次巨大规模的战役。苏联红军与德军围绕着伊久姆这一战略要地殚精竭虑,打出了无数经典战例。正因为有着厚重的历史经验可供借鉴,俄军指挥部得以快速的选中关键战场和正确的作战路线与作战方式。这次突击战役的关键点在于西侧攻势,而西侧的关键点又在果断的炸坝行动赶在乌军主力之前让伊久姆乌军丧失战斗力。是不是觉得这次炸坝行动有点眼熟?没错,就在几天前的伊尔平,乌军正是通过炸坝放水引发基辅战场河西俄军彻底崩盘(见链接:《乌克兰的花园口决堤》)。几天后,俄军就有样学样通过炸坝放水取得了辉煌战果,可见优秀的部队都是靠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学出来的。乌军之所以几天之内丢掉伊久姆,主要在于当时所有精力都放在基辅战场,对俄军伊久姆战役的突然性缺乏准备。面对俄军三路并发大范围穿插包抄伊久姆的凌厉攻势,乌军迫切需要大量部队与重炮。然而乌军此时所有可机动的部队和可机动的重炮都齐聚基辅及其周边战场。这是基辅战场乌军赢得局部重炮优势从而取得基辅大捷的关键因素。这也使得乌东战场尤其是伊久姆战场乌军兵力和重炮及弹药都严重不足。随着俄军攻克伊久姆,乌东战线北段的卢甘斯克堡垒群被割断,此段乌军面临巨大困难。拥有了伊久姆,俄军既可以向西向北夹攻乌现有领土上的头号工业重镇哈尔科夫,又可以向东包抄乌东北段卢甘斯克堡垒群背后。为此,俄军迅速集结数万大军部署到伊久姆周边。很显然,俄军打算以伊久姆作为核心突破口。一旦俄军在伊久姆周边继续纵深突破,乌东乌军与北边的基辅和哈尔科夫的联系将被彻底割裂。失去了大后方支撑的乌东数万乌军将成为孤军,极有可能被俄军优势兵力聚歼。危难时刻,乌军怎么办?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三十三)奇袭莫斯科号,一场战略豪赌

4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一条消息,瞬间引爆全球。俄黑海舰队首舰,著名的莫斯科号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发生火灾并导致军舰搭载的弹药发生爆炸,该舰遭到严重损毁。随后莫斯科号已经沉没的小道消息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1天后,俄官方正式承认由于遭遇暴风雨,莫斯科号在被拖回港口的过程中沉没。俄方声明舰上人员已全部撤离,正在调查起火原因。乌方总统顾问也正式向全世界通告:两枚海王星导弹就是“起火原因”。这个消息的爆炸性影响相信无须过多回顾:比如说从此人们对乌军“怎么还没打到莫斯科”有了统一的答案。即便是对战争没有太多个人情绪的人们也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这是本世纪第一次出现万吨级战舰被击沉,也是二战以来被击沉的最大战舰。然而现实中莫斯科号沉没的战略意义远比网上的喧闹来得大。这很可能是一次改变攻防双方战略部署的重大袭击,对俄乌双方的影响都异常深远。我们看下4月11日的俄乌战争局势图,红色部分代表着目前的俄占区。如果我们是俄军总指挥,必然要思考一个问题:接下来该往哪里主打呢?或许大家本能的想法就是:那还用说,我们接下来肯定是解放乌东,解放顿卢二州啊。我们介绍过,俄军总共有三个大的方向,分别是北线战场、东部战场和南线战场。北线战场就是基辅及其周边战场,到4月初,该线俄军已经全线败退(见链接:《基辅大反攻》)。基辅败退的根因在于从北侧或东北侧向基辅进攻的道路要么太远、要么太难走,沿路乌民众战斗意志高昂,导致俄军后勤跟不上。这些问题俄军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解决希望,因此继续加码北线的选择可以排除。接下来增兵东线是最容易想到的选择,俄媒体和全球其他媒体也一致强调乌东是下一阶段主战场。东线作为主战场确实有他的有利因素:首先就是政治因素,俄军对乌发动灭国战争的核心诉求是对乌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而这两个诉求都和乌东有关。解放乌东二州,为乌东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救援更是战事不利后俄军对外宣传的核心战争目的。尽快解决乌东二州也能尽快看到结束战争,至少大幅降低战争烈度的希望。从军事上来说乌北线败兵数万,稍作休整必然重新投入战场,从白俄罗斯和库尔斯克投入到乌东相对也方便。而且如果乌东战局能够打得比较顺利的话,俄军再重整旗鼓向哈尔科夫、苏梅进攻甚至二入基辅也相对方便。但是以乌东为主战场同样有着几个眼见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俄在乌东要想迅速进展显然难度极大。4月正是乌克兰的翻浆期,所谓翻浆期指的气温升高导致3月的大雪逐渐融化渗入泥地使得地面泥泞不堪,装甲部队寸步难行。一般来说要到5月天气逐渐转热,泥泞地面逐渐被晒干,翻浆期才能结束。这也就意味着俄军在东线战场至少要到5月才能展开大规模冲击。乌东战争已经打了八年了,乌军在乌东早就建好了密集的堡垒,战线完善且稳固。同时我们对照地图就可以看到,乌东离基辅和哈尔科夫都比较近,交通也很发达。因此乌军在乌东作战后勤非常通畅,能时刻调集大兵力封堵漏洞。俄军要想在乌东突破就只能利用十倍的装备弹药优势,集中兵力密集冲锋。这样的战斗必然是速度慢,损失大,消耗大,哪怕一个点的突破也得以月为单位。战争开始后,欧美对乌军的援助一直以单兵轻武器为主,直到基辅保卫战乌军大捷,重武器才纷至沓来。然而欧美的先进重武器从审批到运输到人员培训到形成战斗力,需要至少两三个月时间。基辅保卫战乌军倾尽全力倾泻弹药,物资储备消耗很大,4-5月物资储备严重不足,非常倚赖东欧紧急援助的前苏库存。这些前苏库存和俄军武器相比质量没有优势,数量远少于对手,所以这段时间对乌军很艰难。因此乌军需要的是时间,而乌东战场的天时地利能够给乌军带来很多时间。正因为乌东战场在时间上对俄军不利,当时有不少声音呼吁采取另一种战略:以南线为主战场。南线战场从政治上与俄军宣传不符,但是从军事和经济上对俄军却有很多有利因素。南线战场对俄军最大的利好是这里的俄军开战取得了很大突破,士气远远高于北线与东线的俄军。同样的,由于开战出现了大溃败,南线乌军的士气也远比北线低落。(见链接:《乌克兰出了个韩复榘》)我们看下地图,南线俄军有非常清楚简明的战略目标:尼古拉耶夫—敖德萨战线。尼古拉耶夫是敖德萨向北的门户和核心铁路枢纽,距离赫尔松市很近。而尼古拉耶夫距离乌军北方的军事物资基地和下一个交通枢纽就非常遥远了。也就是说俄军主力一旦围困尼古拉耶夫,俄军后勤甚至比乌军后勤还要方便。尼古拉耶夫一旦被拿下,敖德萨就成了一座孤城。即便尼古拉耶夫如北边的苏梅、切尔尼戈夫一样坚守,俄军也可以少量部队看住尼古拉耶夫,大部队绕城攻向敖德萨。如果敖德萨像马里乌波尔一样被围困被攻占,对乌克兰的打击将是巨大的。这意味着乌克兰丢掉了所有的黑海出海口,意味着乌克兰将成为一个内陆国家。当然我们肯定也会有疑惑,越过尼古拉耶夫攻打敖德萨需要穿插150公里以上。如果从赫尔松算起,则俄军需要穿插200多公里,难度和北线穿插基辅似乎相差也不太大。俄军以南线为主战场会不会重蹈北线俄军的覆辙呢?但敖德萨规模远远不能和基辅比,更重要的是基辅背靠的是整个乌克兰,而敖德萨背靠的却是浩瀚的黑海。俄军的黑海舰队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敖德萨与尼古拉耶夫的乌军。眼下的黑海舰队主要是做做运输,封锁下黑海,搞搞网络通信。虽然黑海舰队没有发射对陆巡航导弹的能力,但是黑海舰队毕竟有近20艘千吨以上的战舰,拥有大量舰炮和反舰、防空导弹。这些舰炮和导弹平时用来对陆地攻击当然是划不来的。可一旦俄陆军猛攻敖德萨或尼古拉耶夫,舰队就可以提供支援,反舰导弹也完全可以用于攻击地面目标。何况俄军还可以利用绝对海上优势组织预备队在海上登陆,前后夹击乌军。乌军即便像在基辅一样可以利用地利和战术集中重炮,获得对俄陆军的火力优势。但是一旦背后遭遇火力凶猛的黑海舰队饱和攻击甚至登陆作战,乌陆军也会陷入很大被动。乌军基本没有海军,要对付海上的大型战舰,陆地的火炮基本没有什么用,只能依靠陆基反舰导弹或者空军。然而贫穷落后的乌军只有少数很老式的前苏亚音速反舰导弹库存,空军则基本被摧毁,可飞架次少得可怜。简单来说,乌军导弹速度太慢,空军寥寥无几,而莫斯科号拥有完善的防空防导弹攻击的体系。莫斯科号拥有非常强的防空和防掠海导弹能力,可以护卫大约40-60公里的范围。因此有莫斯科号在,整个黑海舰队随时可以支援陆军猛烈攻击敖德萨背后。面对如此险恶的战场环境,想要防守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只能像马里乌波尔一样放弃攻击躲在工事里防守。可这两座城市的工事建设可远不如马里乌波尔,乌军防守难度特别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背靠黑海舰队,俄军如果选择南线作为主战场,攻陷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的机会非常大。一旦这两座城市失陷,乌军即便能在随后的治安战中赶走俄军,也很难再摆脱成为内陆国家的厄运。因为有黑海舰队作为后盾,欧美再怎么援助,乌军也很难具备攻陷沿海城市的能力。现在我们可以体会到基辅战役获胜前夕,乌军总指挥焦虑的心情。基辅大战时,一切都想着活下去,自然不会纠结南线的问题。可是基辅大捷后,全乌克兰的胃口都变了,获胜成为更高的诉求。然而一旦俄军以南线为主战场,乌军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只能追求少输当赢。看起来乌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俄军以政治优先,主动放弃南线战场。应该说俄军指挥部一个多月来确实表现出了很浓的政治优先的味道,比如灾难般的强突基辅战略。又比如基辅不利后强攻马里乌波尔(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保卫战》)。如果不是因为强攻马里乌波尔抽走了至少2万俄军精锐和2万车臣、顿州民兵等后续支援部队,乌军南线早就彻底崩溃了。但是希望全寄托于俄军犯错太被动。4月11日,俄军任命南线指挥官德沃尔尼科夫为入乌部队总指挥,透漏出来的信号很危险。种种情报表明俄军将在4月20日左右停止强攻马里乌波尔,第一批大约8-10个BTG将被抽出来奔赴其他战场。乌军总指挥部必须要尽快想办法为阻止俄军猛攻南线做点什么。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严重威胁黑海舰队,使其南线进攻风险大大增加,从而放弃南线主战场的想法。有了上述背景,我们就能比较完整的理解这次奇袭的博弈过程了:随着基辅大捷在即,乌指挥部开始把目光转向危机重重的南线战场。大约3月底,基辅指挥部向南部军区下达寻机重创黑海舰队,尽力阻止俄军主攻南线的重任。然而乌军积贫积弱,唯一优势就是有北约卫星与预警机的协助,可以得到俄战舰精确坐标。可是这些情报再好,打不到又有什么用呢?南部乌军手里唯一可依靠的就是最新列装的海王星反舰导弹。这款导弹2013年开始研发,2018年开始试射,原计划于2022年4月正式装备乌军。然而现在刚到4月,据后续报道,此时海王星刚刚到货4枚,乌军只布设了一个海王星反舰导弹排,只有两个发射筒。海王星是乌军最先进的反舰导弹,具备末端制导功能,也就说发出去后还可以根据北约提供的最新精确坐标微调方向。然而海王星飞行时速只有900公里,还是只有145公斤重的半穿甲燃烧弹。飞得慢就给了敌人充分的时间拦截,威力小则意味着即便击中也很难对敌造成致命打击。就这么点货还要执行这么重大的任务,该怎么办?乌军南部一线指挥官认为,要打就打莫斯科号,因为只有打击莫斯科号才能实现既定战略目标。既然手里只有这么点货,就把好钢全部用到刀刃上,尽最大可能接近战略诉求,不要搞形式工程自我安慰。应该说,一线指挥官显示了优秀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是莫斯科号防卫严密,你就这么点货,拿什么去打呢?不算水下的反潜雷达,莫斯科号设有30部对海对空雷达。这些复杂的雷达总体分成三类,对海搜索雷达,对空搜索雷达和用于指引导弹的制导火控雷达。莫斯科号理论上60公里外就能发现海王星导弹,有四五分钟反应时间拦截它。因此按纸面参数分析乌军这么几枚导弹根本就不可能袭击到莫斯科号。然而乌克兰南部一直是前苏军舰的重要建造基地,莫斯科号就是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建造的。因此南部乌军对莫斯科号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特点可谓了如指掌!为此,南部乌军针对莫斯科号设计了一个大胆至极而又丝丝入扣的奇袭计划!大约在4月初,1架或者2架宝贵的tb2无人机出现在莫斯科号附近空域。Tb2是著名的攻击无人机,可以携带3枚导弹用于攻击,虽然都是小型导弹,不过一旦击中也会造成不小麻烦。为此俄军相当重视,立即开启对空搜索雷达并且击落了入侵之敌。这次防空实战演习非常成功,莫斯科号上的俄军非常满意。殊不知,高空之上北约预警机监视着莫斯科号的一举一动,南部乌军指挥部也兴奋不已。果如其所料,莫斯科号的三类雷达不能同时打开!或许是技术原因导致不兼容,或许是技术不过关耗电太大日常消耗不起,俄军通常不会开启全部雷达,尤其是现在离敌人很远的时候。乌军默默记录了精确的俄军雷达开闭状态与开闭时间等至关重要的参数。随后的一周,关于英军要援助先进“鱼叉”反舰导弹的消息传遍全球。乌军的强烈要求,英国的热情回应,普京的严厉警告,热闹非凡。全世界都知道,乌军这是狼子野心,打算在5月等鱼叉能用于作战后要在黑海搞事情。4月13日深夜,乌军再次出动tb2无人机向莫斯科号进发。与此同时,根据两周前计算出来的精确时间,2枚海王星导弹准时发射升空。俄军应当及时发现了乌军的tb2无人机并打开“气枪群”对空搜索雷达在黑夜中仔细搜索tb2的踪迹。我们不清楚当时对海搜索雷达和制导火控雷达是否打开,但即便已打开为了对空搜索他们也会将其关闭。在海面10米以下高度掠海飞行导致对空搜索雷达无法搜到的反舰导弹?这帮乌克兰人还在等英国佬的鱼叉呢,何况那玩意也是你们随便就能学会用的?你们就慢慢等着吧。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两枚海王星导弹击中了莫斯科号并引发火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莫斯科号上的制导火控雷达没有开启,意味着被击中时不具备发射拦截导弹的能力。一代天骄莫斯科号就此沉入黑海海底。失去莫斯科号的黑海舰队,防空防导弹能力大幅削弱,更重要的是俄军根本不知道乌军还有多少反舰力量。没有了黑海舰队作为后盾,南线对俄军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政治上意义远不如东线大,军事上风险剧增,可能的南线主攻计划对俄军已不具备可执行性。4月18日,普京正式宣布乌东顿巴斯决战打响。4月22日,俄军正式宣布放弃强攻马里乌波尔,上万精锐被立即调往乌东战场。乌军终于达到了其战略目的,躲过了沦为内陆国家的灭顶之灾。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三十二)南线大溃退,乌克兰出了个韩复榘

在3月底4月初的时候,基辅突然爆出一个消息,有两名乌克兰军中高级将领被逮捕。很快人们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消息,这两位高级将领是南线赫尔松战场的负责人。他们将上军事法庭,为一个月前乌军在南线的大溃退承担责任,后来甚至有小道消息称他们已被正法。如果大家觉得前面的消息有点云遮雾绕的话,我们换个说法大家就都明白了—他俩就是乌克兰的韩复榘。3月2日,开战后的第7天,乌克兰战场传来消息:赫尔松市被俄军攻占,成为全面战争打响后第一个被俄军攻占的乌克兰大城市。随后不久,俄乌双方都承认赫尔松州全境已被俄军掌握。当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基辅及其周边战场,对于这条消息反响平平。然而熟悉乌克兰战场的人都很清楚赫尔松的丢失意味着什么——整个南线战场已危在旦夕。我们看下地图,赫尔松州与克里米亚半岛接壤,是克里米亚陆上唯一接壤的州。也就是说俄军南部战区的部队要想北进乌克兰,就必须要占领赫尔松。而一旦赫尔松被攻占,那么俄军向北、向东、向西的路线都被打开,局面一下子豁然开朗。赫尔松市是重要的铁路枢纽,拥有向西和向北的铁路主干道,同时铁路可直连克里米亚。我们此前反复强调过铁路运输对俄军的重要性(详见链接《基辅保卫战》、《苏梅保卫战》)。因此俄军迅速攻占赫尔松市,就可以使俄军有了通畅的后勤保障,能迅速把前线推进近150公里以上。更重要的是,第聂伯河自东向西穿过赫尔松,俄军攻占赫尔松意味着俄军顺利穿越第聂伯河!俄军攻击高度依赖重炮与重装甲部队,宽阔的第聂伯河就成了阻挡俄军的第一天险。在基辅战役中,河东与河西两大集群相隔不过几十公里竟无法互通。两大集群为了能顺利会师不惜冒严寒、沿烂路挺进100多公里赶到基辅城下挨炸送死。基辅战场俄军的悲惨遭遇,罪魁祸首就是以第聂伯河为基础修建的基辅水库。而第聂伯河到了乌克兰南方更是建成了230公里长、数倍于基辅水库的卡霍夫卡水库!有卡霍夫卡水库在,俄军想要威胁第聂伯西岸可谓千难万难,遥遥无期。水库最南端是新卡霍夫卡市,剩下的第聂伯河长度不到80公里,赫尔松市就位于最后这段第聂伯河畔。现在俄军占领了赫尔松,不费吹灰之力就渡过了第聂伯河,对乌南线战场的打击怎么形容也不为过。攻占赫尔松的是这次战争中俄军的南线兵团。目前已识别到的开战时南线兵团前线部队大致组成如下:第49集团军第205摩步旅、第33摩步旅等;近卫第8集团军,包含著名的150红旗师和第20摩步师;第58集团军42摩步师与属于空降部队的近卫第7空降突击师;黑海舰队第22军下属126、127海军步兵旅以及黑海舰队司令部的第810海军步兵旅;总的来说,不算海军与后续援军,俄南线兵团陆军大体有30多个BTG。加上后方的导弹、炮兵、通讯、电子等等辅助部队,俄军总兵力当不下5万。而乌军南方军区陆军现役部队有8旅4团,加上其余二线部队,七八万部队是凑得出来的。虽然乌军战斗力和俄军有较大差距,不过对比北边基辅、苏梅、哈尔科夫等战区情况并不差。何况南线兵团各部队在俄军内部战力排行也只算二线,比北边的王牌精锐差远了。相信看了前面各战场介绍的朋友肯定会有很大的疑问,南线战场兵力对比理论上应该是俄乌最接近的。怎么其他战线乌军都打得比较成功,偏偏南线会溃败的如此迅速呢?原因很简单,就在2月24日当天,赫尔松前线两位指挥官下令前线乌军紧急撤离,退往第聂伯河西岸。此时整个赫尔松只剩少数民兵和警察部队,几乎已不设防。有趣的是,乌军这边留下了一百多公里的一片空城,俄军却还耽误了几天。原因也很简单,俄军主力此时正在围攻扎波罗热州重镇梅利托波尔。我们看下地图就明白,正常思路下,俄军南线兵团的指挥官肯定是向东进攻。因为俄军主力和顿、卢二州民兵部队都在乌东战场,我只是一支偏师,首要目标当然是东进和乌东俄军会师。而梅利托波尔既是克里米亚铁路向东的必经之地,又是多条高速汇聚的公路交通枢纽,可谓俄军东进门户。所以俄军只派了少量部队走西线进攻新卡霍夫卡,主力东进梅利托波尔。随后的战场混乱不堪,2月26日约1-2个旅乌军前往新卡霍夫卡配合当地部队守御。此时俄军已经赶到新卡霍夫卡城下,匆匆赶来的乌军遭遇惨败,损失很大。其于乌军则继续在一片混乱中继续撤退,逃向尼古拉耶夫方向。随后梅利托波尔乌军撤往州府扎波罗热市,整个扎波罗热州的部队也都撤往扎波罗热市。俄军此时才调转车头派出大部队向西渡过第聂伯河,挺进赫尔松市。俄军挺进赫尔松时发现第聂伯西岸的赫尔松也成了空城,据说还发生了有趣的事:俄军先遣特种部队在赫尔松的军事仓库里发现至少45吨弹药,数十辆装甲车辆。以至于俄军高层一度怀疑赫尔松的乌军是不是在唱空城计啊?大军耽误了一晚上愣是没敢进城。赫尔松迅速失守给俄军带来了巨大收益,给乌军带来了巨大损失:由于赫尔松失守,扎波罗热守军成为孤军,被迫全线撤往第聂伯河畔的扎波罗热市。通过地图可以看到,扎波罗热州超过80%的土地都在第聂伯河东岸,这些领土几乎全部丢失。南线俄军只花了一周时间就顺利会师乌东俄军,从克里米亚前往乌东战场的交通也全线打通。此外还有很多附加的战利品:比如马里乌波尔也就此成为孤城遭遇俄军围攻。比如供应乌克兰25%电力的扎波罗热核电站被俄军攻占。在西线由于俄军顺利度过第聂伯河,混乱的乌军几乎无险可守,俄军迅速进逼重镇尼古拉耶夫。我们看地图就能发现,尼古拉耶夫是港口城市敖德萨的门户,也是通往乌北的重要铁路枢纽。扎波罗热州东部南部全部丢失后,敖德萨已经是乌克兰唯一的港口大城。一旦俄军攻占尼古拉耶夫,则敖德萨门户洞开同时向乌军主力的交通路线也被断绝,敖德萨危在旦夕。可以说俄军开战头几天在南线取得的战果是巨大而令其激动的。俄军一共攻占了大约两个州接近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此前八年俄军在克里米亚和乌东二州拼死拼活也就拿到5万来平方公里!时至今日,俄军自2月全面战争开打的总战果,来自前几天南线的战果仍然占比超过80%!正因为南线俄军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普京才会在基辅战败后让南线总指挥德沃尔尼科夫大将担任顿巴斯决战的总指挥。乌军为何遭遇如此惨败呢?直接原因当然是部队指挥官出了几个韩复榘,主动放弃大片领土。但如果我们了解了乌克兰南部地区的民情特点,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何乌南会出“韩复榘”。看下乌克兰的地形图,第聂伯河下游水量充沛,冲刷出了一片很大的三角洲平原。这里就是乌克兰南部,由于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这里是乌克兰的农业基地,也是世界闻名的大粮仓,粮食出口全球占比超过10%。然而在工业化的现代世界,农业发达往往成了经济不发达、政治话语权低的代名词。乌克兰政坛的主要势力尤其是所谓的亲西方势力无疑集中在首都基辅。与此同时基辅外工业最发达、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州:第聂伯罗和顿涅茨克,辐射力、影响力也非常大。在选票政治的乌克兰,得到这两个州的人口和在此打工人口的支持自然是选举的重中之重。为此乌克兰政治版图形成了专门的第聂伯罗帮和顿涅茨克帮。乌克兰政坛更细节的东西我们暂时不细说,我们只要知道南部数州尤其是赫尔松州在乌克兰话语权少,民间怨气大。而更重要的是赫尔松州在克里米亚的边上!北线基辅及其周边的乌克兰人以乌克兰人为主,对俄罗斯向来敌视,抵抗意志自不必言。东线哈尔科夫到顿涅茨克主要是俄语人群,还有大量俄罗斯族人,本来是非常亲俄的。不过八年的乌东战争引发乌东大幅衰退,导致乌东民意出现很大变化(详见链接《乌东为什么没有箪食壶浆》)。但是乌南尤其是赫尔松州不一样,他们面对的不是战火纷飞的乌东,而是克里米亚。2014年开始的乌东战争是由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引爆,但是克里米亚却一直风平浪静。因为克里米亚18世纪末就被俄罗斯吞并,长期以来都是俄罗斯的领土。直到1954年,苏联由于种种原因将其从行政上划给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虽然克里米亚归了乌克兰,但是这里60%以上的人口是俄罗斯人,99%的人说俄语,民心一向敌视乌克兰。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就是自治共和国,境内的塞瓦斯托波尔市更是以直辖市名义长期被俄罗斯租借。所以对于克里米亚人叛逃俄罗斯一事,乌克兰人虽然气愤不已,却也一筹莫展。无论是乌克兰人自己还是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美,虽然名义上仍支持克里米亚是乌克兰领土,其实都默认克里米亚已事实上归俄罗斯了。14年正值油价位于历史最高值,俄罗斯可谓富得流油,处于复国以来最好的时期。而乌克兰经过政客们20多年的折腾成了欧洲最穷的国家,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完全是第三世界的水平。所以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很多南部乌克兰人的想法都是:要是我们也能和克里米亚人一样幸福该有多好啊。2014年一位叫做巴拉纽克的乌军士官接受了乌官方媒体的采访。巴拉纽克当时是驻守克里米亚乌军第1海军陆战营的副营长。克里米亚事件后,俄军要求他们营全体士兵选择是否要加入俄军。结果巴拉纽克只带回了141位战士,包括营长在内的超过2/3的士兵加入了俄军。实际上俄第22军就主要由投诚乌军组成,黑海舰队的海军步战部队也有大量投诚乌军,这些部队都加入了8年后的俄军南线兵团。驻防克里米亚的乌军为什么大部分都加入俄军呢?巴拉纽克告诉记者,原因很简单,俄军士兵的薪水是乌军的三倍还多。而且乌克兰贪腐严重,当时乌军经常出现拉练后饮食都无法保证的情况,部队内部不满情绪很重。连家人大多在乌克兰内地的一线部队都大举加入俄军,南部普通民众的情况可想而知。八年后这位巴拉纽克成了乌军36旅旅长,率部在马里乌波尔血战一个多月因而声动全球,这是后话。如果我们能上乌克兰的论坛或者自媒体就可以发现,多年来乌克兰南部民众一直都在高呼我们是“带路党”。他们往往年复一年的吐槽,如果俄军来了,我们一定高举红旗欢迎俄罗斯解放军到来。你们不用打了,我们帮你们一道打到总统府,活捉波罗申科、泽林斯基。亲爱的俄罗斯兵哥哥,克里米亚兄弟们,你们不要担心,我们正在努力学习俄国歌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前线的韩复榘们才会战争开打后立即下令全军做好准备,喜迎王师。万没料到平日里高呼要活捉泽XX的人大多不吭声了,军中民中突然冒出无数死硬分子非要恶意抵抗。更没料到基辅居然没被拿下,泽林斯基居然还在基辅坚守。韩复榘们这下傻了眼,再匆匆部署防御已然来不及了,或者他们很快就被架空了。2月28日,韩复榘们被就地免职,他们随即被乌军警部队控制住并押往基辅。或许他们在路上会非常生气吧,人心不古啊,你们这些刁民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坑我们啊。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八)重炮,俄乌战场的关键先生

由于这两周扁舟忙于和出版社沟通以及改稿,因此耽误了很长时间,特此致歉。现代战争中,什么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呢?似乎很难讲。二战以来,坦克和装甲部队无疑很长时间内都是最重要的决定性力量,钢铁洪流呼啸而过,对任何敌人都会产生巨大压力。慢慢的钢铁洪流似乎有点落伍了,海湾战争显示,空军和导弹那才是神。持续的密集轰炸下,任何敌军的部队和装备都成了一堆废铁。很多人都表示,海湾战争重新定义了现代战争。然而在俄乌战场,空军和导弹显然远没这么大威力,只是战场的辅助力量。(见链接:《俄军的主要优势》)那什么是俄乌战争中决定性的力量呢?其实前面多次介绍过,俄乌战场具备决定双方胜负的力量是炮兵。更确切地说是大口径榴弹炮和火箭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重炮。在基辅战役中,我们不止一次指出,乌军获胜的关键是在伊尔平、布罗瓦里等特殊战场获得了重炮优势。乌军核心的战略就是抓住俄军急于进军基辅,后勤车队缺乏保护的特点,重点袭击俄后勤车队尤其是自行火炮。导致俄军重炮始终无法顺利集结到预定战场。俄军按传统战术先行赶到基辅城下的装甲部队和伞兵等精锐步兵反而成了乌重炮的活靶子。俄军也因此崩溃败逃。可以说重炮决定了基辅之战及其支线战斗的成败。到了乌东战场,在空军、坦克都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重炮成为胜败关键。那我们自然会问,俄军空军和装甲部队都有五到十倍的优势,重炮优势又怎样呢?俄罗斯陆军现役有6个炮兵师,17个炮兵旅,总兵力近11万人。共有火炮约2.3万门。其中各种口径牵引式火炮近9000门,自行式火炮约6000门,多管火箭炮约4500门。而乌军的火炮数量远远小于俄军,总数大约只有3000门,大多数都是小口径的迫击炮。乌军152mm大口径榴弹炮和多管火箭炮数量更是少得可怜。总的来说,乌军的火炮尤其是重炮和俄军比十分之一都不到。弹药差距更大,俄军专家舒尔金表示俄军每次运输都能为每门火炮准备3-4个基数的炮弹。1个基数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中等强度作战一天消耗的数量。一次准备3-4个基数,再加上乌东运输相对方便,这意味着看上去俄军可以不间断的每天保持高强度炮击。而乌军的弹药储备远远比不上俄军,普遍认为可能不到俄军的二十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的重工业区在东部,其次是南部,现在这里大多数地方都是敌占区无法生产。所以乌军的弹药生产速度大约也会只有俄军的十分之一上下。这是几十年积累的差距,俄军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拥有非常庞大的库存。而乌军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批库存都被当年的乌政府销毁倒卖废弃了(见链接《俄军主要优势》)。这些年来乌克兰经济很落后,GDP不到俄罗斯15%,14年突如其来的战争更是打得乌克兰千疮百孔。虽然乌军随后进行了非常成功的重组和重建,但在基础上和俄军实在天差地远。然而俄军重炮占据如此巨大的优势,在乌东战场上却几乎没能体现出来。大约在4月中旬,俄军发起了以解放乌东二州为目标的重点进攻。战役打响时已占据顿涅茨克的一半,卢甘斯克的95%。由于马里乌波尔的严重失误,俄军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攻克马里乌波尔后再也没能力在顿州进展。(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保卫战》)。为此5月下旬开始,俄军把所有力量都用在拿下卢甘斯克那5%上。除卢州及其周边战场外,其他方向包括顿州在内,俄军都是被动一方。目前的结果是,俄军已经占据了卢州的99%,亲俄方则坚称说是99.9%可是一个多月下来,这1%,0.1%到现在也没拿下来。俄军以解放乌东为宏伟目标,现在顿州的那一半还遥遥无期,卢州这5%的最小目标一个多月也不能清零。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斯特列科夫和霍达廖诺克等俄军专家多次在节目上长叹俄军战略上不成功了。我们再换个角度理解下4月中俄军从发起重点进攻以来大约75天内的大致战果:1、伊久姆方向最先发动(大约4月初就彻底攻克伊久姆),可惜不久后遇到了乌鼎鼎大名的王牌93旅(见链接:《苏梅保卫战》)因此该方向一直停滞,不算被反攻的,到目前一共推进最多大约4.2公里,平均每天56米。2、此后波帕斯纳方向接上,到目前为止推进约15公里,平均每天200米。3、这一个多月来名气很大的北顿涅茨克方向,集中全部精兵猛攻,到目前也是推进大约15公里,平均每天200米左右。与之对比,南线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乌军推进都在10-15公里之间。北方哈尔科夫乌军向北和向东推进15公里以上,顿涅茨克方向暂时情况不明。这么算下来我们发现,如果不算马里乌波尔的话,俄军占的地盘甚至还缩水了,算上也就大体持平。显然,这和我们印象中的重点进攻稍有不同。因为在我们记忆里的重点进攻,攻方应该还是高歌猛进,甚至还能短暂拿下对方总部。只不过和全面进攻阶段相比,攻方加速度在不断减小。俄军目前的战果反而更接近快到全面防御阶段的样子。看来俄军在数量上超过十倍的火炮优势在实战中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事实上乌军表现出来的重炮攻防实力丝毫不逊于俄军,这是俄军两个半月来战果不明显的关键。那我们自然会有很大的怀疑,如此不在一个量级的火炮战力对比,为什么会打成了势均力敌呢?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来自欧美的援助,毕竟欧美各国援助乌军火炮的新闻天天都有。但很显然,仅凭借援助的这点火炮和弹药远远不能抵消十多倍的巨大差距。155mm(即俄制152mm)重炮的援助是在4月上旬乌军基辅决战获胜后才开始(见链接:《基辅保卫战》)到今天为止大约两个月的时间,乌军已经确认到货的重型火炮大约有这些:来自美国的M777,M14和M09大概150门;来自英国的AS90,德国的pzh法国的凯撒加起来大约50门;来自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的前苏重炮大约还有100多门。总共只有300多门,不过俄军同等水平火炮数量的1/20。炮弹也只有大约60-80万发,和俄军拥有的炮弹数量相比不过九牛一毛。最近一周,美军非常先进的海马斯火炮据说已抵达,但总的来说这两个多月来与俄军重炮对抗的主力并不是来自援助。实际上乌军在战场自有的数百门重炮仍然承担着相当大的作用;战场上发挥主要作用的炮弹仍然是自产的155mm激光制导炮弹“花盆”。这几个月来援助起到的作用和此前我们提到的基辅战役时的轻武器援助类似:让乌军有信心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不用精打细算着生怕把炮和弹药打光了。经过这样的量化分析,大家肯定就会产生巨大的疑问:俄军在重炮领域有着如此巨大的数量优势,为什么在战场的进展却非常缓慢呢?这是因为俄军火炮在有着巨大数量优势时又有着重大缺陷。俄军主流152mm重炮大约两种,一种2s3,有效打击距离大约是20公里。更好一点的是“mata-s”和“msta-M”,有效打击距离大约是30公里。而乌军得到的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几款重炮有效打击距离都超过30公里甚至达到40公里。这就意味着炮击时很容易出现乌军打得到俄军而俄军打不到乌军的场面。当然理论上俄军也有能打击很远的火炮。比如说著名的龙卷风火箭炮最大射程可以达到70公里,号称是能像炮弹一样快速发射的导弹。可惜这类远程火箭炮俄军装备的数量很少,没法密集使用。而且现代战争光打得远没用,你还得打得准。龙卷风的炮击精度大约在150m的水平,这意味着这种火箭炮只能拿来打击敌军的城市建筑群。想要打击敌军的装甲车辆,步兵战壕等等小面积的精确目标很难见效。你第一轮攻击在100米开外,敌军听到炮声早就离开或者躲到防炮工事里去了。更可怕的是你精度太差,要炮击十几轮、二十几轮才能碰巧打中目标。可是这么长的时间,敌军的反炮雷达早就恭候多时。炮弹在空中的飞行必然要遵守物理学定律。如果拥有发达的反炮雷达,就可以根据炮弹落地时得到的小段炮弹轨迹,倒推出整个炮弹的运行轨迹。你多次齐射,就会有多个轨迹被推算出来,你发射点是固定的,打的炮越多,你的发射点就会被推算得越准。于是敌军就可能调集恰当位置的炮火向你发起攻击。上面的图是从俄军的随军记者拍摄的俄军火炮打击敌人的视频中截取的。视频中随军记者拍摄了OS-1火箭炮连续向敌军射击的威武霸气场面。接下来记者开始侃侃而谈,不过一分来钟,突然乌军的炮火赶到,俄军火炮被炸毁。反炮雷达的威力可见一斑!我们可以想象,二战时期那样集结上千门重炮密集轰炸的场面一去不返了。俄军想要打炮,就得打几炮就变换地点,不然随时可能被对方要了老命。这对俄军的重炮轰击无疑会带来很大的阻碍和困扰。当然我们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俄军一开炮就要被你打,你乌军开炮难道就不被俄军打了?然战场实战局面已经屡屡证实,在反制炮击方面,俄军确实被乌军压住了。由此可以进一步引申,俄军尽管炮火威力和数量占巨大优势,但在精确制导打击能力上的实力却恰好反过来。现代炮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大炮本身,而是火炮是与反炮雷达、无人机和火控系统组成的综合体。这里面需要高度发达的软硬件实力,尤其是和芯片相关的软硬件实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14年耻辱的乌东战争以来,乌军全面重整了其火炮作战体系,在美军帮助下全面与北约接轨。因此乌军得以开发出一套自产的火控软件系统。我们可以理解为类似一个windows的视窗界面,操作起来相对非常简单便捷。有了火控系统就可以很好的通过软件的方式来计算火炮的攻击方向和精度,协助微调。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了标准化的软件系统,就可以和其他侦察武器得到的坐标定位系统对接。比如反炮雷达计算出来的敌方火炮坐标可以直接对接到火控系统,大大加快反炮轰炸的速度。除了反炮雷达以外,火炮作战体系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人机侦察。无人机领域可以说是罕见的一开战俄军就处于很大下风的领域。现在网上有大量俄军和乌军拍的各类视频,大部分视频都来自无人机摄像。我们可以感觉到俄军的无人机视频成像精度和清晰程度比乌军视频差很远。上图截自乌军45旅发布的一段炮击视频,我们看不但有非常清晰的画面,还有后期加工的各种精美辅助图片。很多人高呼,这哪是视频啊,这观赏度和我们很多大厂高手的PPT神迹相比也不遑多让啊。6月以来一位大约从前线轮换下来的俄军博主多次在一个俄罗斯论坛发长文。在一篇痛诉俄军炮兵存在的困境时,这位作者反复强调,我们缺少无人机,我们极其需要海鹰-10。海鹰-10就是orlan-10无人机,前面介绍过,通过被乌军缴获后拆解,发现其摄像系统用的是老款佳能。这意味着俄军无人机基本不具备实时传输的能力。大多数俄军无人机拍摄的低清晰度画面需要飞回去后给人分析判断。也就是说面对高速移动的敌人,俄军无人机的帮助非常有限。即便这款性能与现代无人机相比非常差的orlan-10,这位俄军博主仍然高呼我们一个炮兵营能配5-10架,我们的战力将被大大解放。而乌军无人机无疑就要先进很多,基本都是实时传递,乌军后方可以根据画面迅速调整炮兵炮击角度,做到实时打击。因此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多个乌军精心编辑附带坐标和PPT级辅助画面的直接炮击俄军移动中坦克的视频。乌军的无人机来源很混乱,据说不乏美军和其他欧洲国家援助的先进无人机。但普遍认为除了大疆以外,乌军用得最多效果最好的还是来自土耳其的tb2。Tb2无人机在2年前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战争中一举成名。战争前几天,俄军武装的亚军大有钢铁洪流横扫阿军之势。可随着土耳其援助的tb2登场,亚军瞬间变为单方面被动挨打,苦撑一周后就被迫割地求和。土耳其虽然和俄一样以反美先锋自居,不过土耳其和俄有着实际的现实矛盾,土俄之间的敌对关系远比土美重。这次俄乌战争戏剧性的进展,土耳其看成了一次在自己中东狠狠削弱俄罗斯影响力的绝佳机会。随着乌军展现出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抵抗实力,本来还在观望的土尔其迅速决定封锁黑海。随后本来只有几十架tb2的乌军突然间拥有了数百架tb2。亚阿战争中,tb2直接发动攻击就足以摧毁亚军的战斗意志。俄军远比亚军强大,tb2挂载的那三枚微型导弹作用并不明显,乌军主要还是利用其强大的续航能力和已经与乌军打通的实时传输能力。以tb2为首的众多先进无人机的侦察配合整体打通的软硬件系统,使得乌军的炮击精度远在俄军之上。因此乌军使用了不足俄军十分之一的火炮和弹药,却能取得和俄军差不太远的战果。这导致装备占据极大优势的俄军在战场上始终无法有效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在重点进攻阶段就陷入全面防御阶段独有的僵持局面。俄乌战场的火炮之争让我们不得不叹服,伟人说过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七)俄军的主要优势在哪

2022年4月15日俄罗斯宣布开启俄乌战争第二阶段,到现在也已经接近二个月了。第二阶段的战争和第一阶段有显著的不同。第一阶段有明确的战略重心——基辅城。围绕基辅的攻防往往涉及数百公里的大纵深穿插,战局发展迅速,战线变动清晰可见。但是进了第二阶段俄军由全面进攻转变为重点进攻后,局势就大不一样了。双方的战线变化和第一阶段比起来可谓天壤之别。人们不得不盯着一个个村镇大呼小叫,遇到一个县城级别的战场恨不得热血沸腾高呼XX要完了。很显然,欣赏第二阶段的战斗不能再用第一阶段的方式了。第二阶段的战斗开始转向阵地化,双方的交锋由第一阶段的大开大合转为暗流涌动。另一方面双方的打法和战略目的存在很大的不同。战场呈现出非常典型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局面。因此要理解第二阶段双方的激烈战斗,我们需要对双方有比第一阶段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说要想获得战场胜利,归根结底就是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所以我们需要弄清楚俄乌双方各自的优势是什么,才能更好理解他们需要怎样来扬长避短。先来看看俄军。俄罗斯有1.4亿人口,是乌克兰的三倍。2021俄有近1.8万亿的GDP,是乌9倍,军费近700亿,是乌12倍。可以说俄在体量上对乌有着极为悬殊的压倒性优势,但这并不是俄最大的优势。俄军最大的优势是核武器!俄罗斯是有核国家,这就决定了美英不敢直接下场,甚至彻底的畏手畏脚。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美援助乌克兰武器都是一点点挤牙膏,稍微先进一点的火炮都反复要乌拍胸脯保证不会用来进攻俄本土。乌克兰早在2个多月前就恢复了北方战场的绝大部分边界并空袭过俄本土(见链接:《哈尔科夫》)。然而接下来2个多月,乌军很少进入俄本土,连炮击也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有核武器。尽管所有人都知道用核武器是找死,实现可能性很小。可问题是谁敢冒这个险呢?谁敢肯定有没有那万分之一的机会普京就是坚决核武器捍卫自己呢?在这种情况下大伙只好卑躬屈膝和俄罗斯说,我不打你,我帮你拦着乌克兰打你本土,求求你不要用核武。其实乌克兰也曾有过核武器,前苏联解体后,据说大约有上千枚核武器弹头留在乌克兰。然而1996年在五大核强国的见证下乌克兰宣布弃核,所有核弹头都随后销毁。乌克兰也成为史上第一个彻底废弃核武器的拥核国家。一时间乌克兰成为道德楷模被强国们的媒体各种不要钱的夸赞。二十年后,这一切成了千古笑柄。因为哪怕是傻子心里也和明镜似的,要是乌克兰哪怕还留有那么一两枚核弹头呢?借普京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要克里米亚,遑论乌东和基辅。当然当时库奇马政府推动乌克兰弃核给的理由也很充分。乌克兰此时经济很差,非常需要援助,也没有技术能力和经济实力维护这么多核弹头。还不如弃核换来经济进步和民生发展,为乌克兰人民谋福祉。说得倒是比唱的还好听,可问题是这核是弃了,这经济和民生发展了没有呢。短短几年,乌克兰就活成了前苏欧洲几个国家里最穷最落后的。然后进一步努力,乌克兰活成了整个欧洲最贫穷最落后的国家。保留那么几枚核弹头,再惨再困难最后也不过如此吧?当然这些都早已是不可挽回的往事,而俄军也凭借着有核对无核的巨大优势可以不断倾尽全力加码进攻。当然核武虽然是巨大的保障,毕竟只是用来保证自己无后顾之忧。毕竟谁都清楚,俄本土不遭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俄是没可能用核武器的。哪怕大哥说我好想用,小弟也会坚决制止掉大哥的。俄军在常规战场上要获胜,必须要倚赖常规战场上的其他优势。好在如一开始所说,俄罗斯对乌克兰体量上经济上军事能力与军事积累上都有着太大的优势。俄军常规战场头号优势无疑来自著名的空天军。俄罗斯的空天军包含俄罗斯空军和导弹部队,这两支武装力量都是俄对乌拥有绝对优势。比如空军俄军大约有800架现役战斗机,上千架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还有上千架武装直升机。根据英国航空杂志《飞行国际》在《2021年世界空军手册》中的统计,俄军飞机有4143架。当然飞机不见得都能飞或者都能用于战斗和攻击,我们打个折上折,俄军可用于战斗的飞机只怕也不下千架。作为对比乌军虽然也号称有上千架的飞机库存,但是公认可飞的战机不超过50架。算上武装直升机这种,乌军可以起飞用于攻击和防御的飞机大约也就百多架。再加上俄军突袭时发射的导弹和空中攻击摧毁了大量乌军战机,导致乌军开战时可用于战斗飞机恐怕不过数十架,而且都是非常老旧的前苏机型。显然俄空军看数字有着几十倍的巨大优势。但可惜的是三个半月来的战场表现可以明显看出,俄军的空军优势又呈现出相当大的虚弱性。自海湾战争以来,空军和远程导弹成为战场制胜的决定性力量。美军历次战争都是典型的空军轰炸一个月甚至更久,进而正面战场实质已经基本结束,敌军基本美军的边都没摸到。然而在俄乌战争中,空军尤其是传统空军显然处于从属地位而不是关键部队。俄军开战后至今基本保持着约每天250-300架次的战机出动次数,这其中还有大约一半仅仅用于侦察。这么点战机出动架次意味着其对战场的影响是非常一般的。俄军空军开战后优势看起来那么大,却只能出动如此少的架次,根本原因有两个:首先在于俄军缺乏精确制导能力。对比美军可以发射后自己调整方向,精度以米计的战斧巡航导弹,俄军精确制导导弹精度差很多,数量更是严重不足。至于美空军通过预警机和精确制导空地导弹在高空消灭敌人防空力量并精确打击敌军事目标的能力,俄军更是差很远。俄军往往要通过肉眼可见的地面标志物来引导飞行员投弹。这就导致了第二个问题:俄空军没有能摧毁乌军的防空力量。俄军飞机不敢在高空飞行轰炸地面,因为这样会被雷达锁定引发对方的对空导弹射击。而且主要靠地面标志物引导投弹飞太高飞行员就很可能看不到标志物。于是俄军发动对地攻击主要依靠超低空飞行。甚至王牌飞行员驾驶苏-35这样的王派超音速战机也采取超低空慢速飞行方式投弹(见链接:《信息战一》)。可是自从毒刺导弹问世后就成了超低空飞行战机的噩梦。一架战机的成本和毒刺导弹相差百倍千倍,几个人用肩扛着几枚毒刺导弹,就很有机会击落一架战机。这对俄空军的作战产生了巨大的抑制。很多关键目标比如铁路,公路,大型军事基地和移动中的乌军部队,都需要出动大量战机和轰炸机密集轰炸才能起到摧毁作用。可既然是关键目标,必然做了充分准备拥有大量防空力量。俄军机飞高了扔不准,飞低了又会遇到大量地对空导弹必然导致大量损失。因此俄军无法对重要目标密集空中轰炸,只能零星出动对次要目标进行轰炸。这就导致俄军机对地面部队的支援非常有限。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容易为人所忽视,那就是战机的维修维护。激烈的作战,战机很容易遇到袭击或者做出大量超常规飞行动作出现损伤。空中作战这样高风险任务容不得半点差错,往往出去执行几轮任务就需要进行维护乃至更换大批零部件。好的维护水平对空战有很重要的影响。比如大家都是100架飞机,可是不考虑战损飞几轮你只剩50架没问题能正常作战,人家剩80架,那你显然就会逐渐跟不上。由于遭受严厉制裁,俄军零部件尤其是至关重要的通信类元器件逐渐出现短缺,军机维护渐渐跟不上。反观乌军得到了波兰、捷克等拥有大量前苏战机库存的东欧国家全力支持。这些国家提供了非常多的战机零部件,还主动提供技术支持。这样不但乌军自有战机得到较好维护,还组装出了30架以上的新战机。大约从5月底开始,乌军每天都高调放出乌空军空袭俄军军事目标的视频。另一方面,空军的另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分支——无人机领域,俄军不但不占优,很可能一开始就处于劣势。这意味着开战以来占据绝对优势的俄空军不但没有锁定优势,反而优势越来越小,这对俄军来说不是特别好的消息。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六)乌东民兵,原来我是一块宝

顿卢二州的“民兵”成了战场上的风向标。只要哪里有大股顿卢部队,哪里的乌军主力就会退避三舍,哪里的俄军就会开足马力不断向前。顿卢民兵就这样成了宝贝,只是“宝贝们”此时是否开心呢,我们不得而知。前面二十多节,相信我们都熟悉了俄军顶级专家斯特列科夫(见链接:《俄军的争论》)。如果有关注过斯特列科夫同志的朋友肯定有感觉:开战前一个月的时候,他虽然言辞犀利,但总还有模有样的。可接下来的斯特列科夫似乎变了个人,言辞越来越肆无忌惮了。张口闭口的就是什么“克里姆林宫的侏儒”一类我们听着都觉得犯罪的话。其实这也难怪斯特列科夫失态,主要是他的岳父大人不幸阵亡了。斯特列科夫的妻子是他在乌东顿涅茨克州的一个崇拜者,比他小了20多岁。所以他岳父其实和他一样50来岁人,是顿涅茨克国民军中的一位士官。在3月下旬的马里乌波尔战役中,岳丈大人不幸中弹,当场牺牲。面对伤心欲绝的年轻貌美的妻子,难怪斯特列科夫也不敢再淡定了。斯特列科夫岳丈阵亡只是马里乌波尔战场乃至整个乌东战场的一个缩影。可以说,顿、卢二州“民兵”在整个乌东战场发挥着中流砥柱般的作用。就以马里乌波尔战场为例,没有顿涅茨克“民兵”的卓越战功,马里乌波尔想要拿下是遥遥无期的。我们此前就总结过,乌东民兵师俄军战斗序列里装备最差的部队,但又是战绩最好的部队(见链接:《什么样的部队才有战斗力》)我们通过一个战例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点。大约3月底4月初的时候,网上传来一个爆炸性消息,两架武装直升机在马里乌波尔上空被击落。人们这才知道原来乌军一直通过直升机向被围困的马里乌波尔运送物资、运出伤员。这次击落乌战机由此还引发了有北约“大鱼”被抓获,亚速团长官已偷偷出逃等网络谣言。值得关注的是,这两架乌直升机是由顿涅茨克民兵用肩扛式毒刺导弹击落的。更进一步,这两架直升机是从亚速钢铁厂向北飞越市区时被击落的。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很奇怪,按照区域划分,北边的市区不应该是俄军负责的区域吗?3月初马里乌波尔陷入俄军包围,3月11日俄军发动总攻,3月20日俄军发起最后通牒21日进入逐街争夺的巷战。在第一阶段的战役中,大体是严格按照此前介绍的分区作战的(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二》)俄军主力主攻市区,对位乌军海军步战队第36旅,顿涅茨克民兵主攻钢铁厂,对位亚速团,车臣军主攻港区,对位武警部队。然而这样的对位攻击在随后进程中很难执行不下去。顿涅茨克民兵主攻的钢铁厂过于坚固,民兵部队刚开始很难啃得动。由于钢铁厂有着非常发达的地下工事和地道系统,亚速团部队经常钻出来到友军区域游击。俄主攻市区的第150摩步师遭遇非常大的损失,甚至连师长米捷耶夫少将也被突袭身亡。第150摩步师可不是一般的师,这是著名的红旗师。1945年前苏联攻克柏林,第一个将苏联红旗插在柏林德国国会大厦上的就是第150摩步师。因此150师的象征意义实在重大,俄军觉得实在不能让150师这样损失下去了。既然顿涅茨克民兵攻亚速钢铁厂那边实在有点浪费,就让顿州民兵也过来补充下其他地方吧。顿军一过来就傻眼了,乌军直升机低空飞行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每天往里面送装备,这还打啥。二话不说,扛着单兵防空导弹就把乌军飞机给打下来了。你要问为什么俄军此前这么多天没能打下来呢?这也真不能怪俄军。你想啊,庞大的直升机就在百十米的空中呼啸而过,时不时还有机枪来一梭子,这得多大的压迫力啊。你要士兵这时候站在地面对着头上呼呼而过飞机瞄准,发射,再校准,再发射。这活实在太吓人了,俄军士兵大多经不起这么吓,所以主要靠先进的防空系统对付敌人战机。只不过乌军直升机超低空飞行,防空雷达系统很难发现这些不讲武德的乌军。顿军就不一样了,又穷又落后,用不起先进的防空系统,就只会用肩扛式单兵设备,关键还不怕死啊。没想到这不讲武德的乌空军还就最适合用肩扛式单兵防空火箭打。于是击落马里乌波尔乌补给直升机的任务以后就交给顿军负责了。俄军很快就发现,顿涅茨克部队不光是打飞机很厉害,打别的也很厉害。主要还是乌军不讲武德,老是利用马里乌波尔坚固的工事,躲在些犄角旮旯里伏击俄军。俄军不断重炮轰炸,温压弹更是一轮轮的轰炸,可是马里乌波尔也太大了,俄军炸了十多二十天,也只能炸去一层皮毛。对此俄军指挥部得出结论,要想有效杀伤巷战中的乌军,必须要精确轰炸。理论上精准轰炸最好的办法是无人机侦察并得出敌火力点目标。不过根据乌军的拆解,俄军主力侦察无人机orlan-10用的摄像设备还是民用款佳能相机。这表明这款无人机极可能不具备实时网络传送的能力。简单解释就是俄军只能让无人机前去侦察拍照片和视频回来,然后人员拿这些视频和照片研究分析确定目标和方位。问题是乌守军特别不讲武德,防御火力点老是变换,等你这边分析完再炮击,敌人往往早跑了。怎么办?俄军也不愧是久经考验的威武之师,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办法:我只要先派出步兵发动全面进攻,我都进攻了,你的防御火力点那不就得开动了吗?然后我根据前线步兵即时传回的情报立即来一轮精准炮火覆盖,就能把乌军给烤了。于是顿涅茨克民兵就光荣的成为了先遣步兵。可以说,俄军在马里乌波尔的一条条街道,几乎都是靠顿军步兵用一个个生命打下来的。可能有朋友要问,这么光荣的任务怎么不由俄军来完成呢?开玩笑,俄军个顶个的都是先进技术兵种,都是用来开坦克、装甲车、飞机大炮的,哪能当步兵用呢?因此从3月底开始,战场分工就出现了变化。顿军负责冲锋,俄军主要负责在后面放炮和装甲支援,至于车臣军主要负责拍视频和督战。应该说新的战术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马里乌波尔被一点点打下来,俄军的伤亡数字也大幅下降。什么,你问顿军的伤亡?呃,顿涅茨克那是一个独立共和国,哪能纳入俄军的统计呢。新战术在马里乌波尔的成功也很快引发了俄军的关注,各战线俄军迅速掀起了学习马里乌波尔先进经验的热潮。俄军总结前一阶段失利教训,发现俄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一线步兵。现代战争强调高科技和先进武器,强调增强飞机、导弹、坦克、装甲车辆、火炮等形成的火力优势。而出于节省军费的考虑,性价比很低的步兵被大幅度裁撤。俄罗斯这几年的军改也是往这个方向进行(见链接:《俄军的争论》)。然而上述军事理论都有一个前提,就是高科技兵种与武器的加强可以对敌取得压倒性优势。一旦你的高技术兵种和对手打起来半斤八两,步兵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最简单的,火力侦察、搜寻、巡逻、战场打扫以及很多基础工程建设都需要一线步兵。俄军这次全面战争中,空军、装甲部队和火炮都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根本不足以击垮敌人。俄军进攻过程中任何一个防御等级稍高的大城市都无法拿下来。于是俄军穿插和运动中需要大量绕开敌人的坚固防御目标,这就会有大量侦察、搜寻、收尾和巡逻保护工作需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数以十万计的庞大步兵才能覆盖,可是俄军到哪去找这么多步兵呢?全国总动员?理论上可以动员起百万大军,不过这后果会咋样那可就难说的很了,普京终究没敢这么玩。好在俄军发现我还有一个宝贝——顿卢“民兵”啊。本来俄军觉得顿卢民兵装备落后,也没什么先进武器与先进思想,是群累赘。可打着打着才发现他们打了八年仗,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不就是最合适的突击步兵么?尤其是,顿卢民兵不用计入俄军损失,这简直就是老天送来的礼物啊。乌军很快就发现了俄军的新战术,乌军也不得不立即做出战术调整。只要发现有大批顿卢军出现的战场,乌军主力就立马退避三舍。原因也很简单,我们想象一下,顿卢步兵冲上来了,然后你打死一批步兵,然后炮弹过来炸死你一堆人。当然理论上你有工事,伤亡多半比敌人少点。可是你要乌军拿93旅、92旅、坦克1旅等前面出场过的王牌去换顿卢步兵,这划不来啊,心疼啊。乌军心想,莫非只有你有死了不心疼的顿卢民兵么?我也有死了不咋心疼的部队啊。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战场现象,在每轮俄军咄咄逼人的主攻方向,一线防守的全是乌本土防卫军。(本土防卫军就是当年的乌东民团,细节介绍可见链接:《基辅保卫战二》。)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黑色幽默的现象。比如说多支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民兵发视频,视频里穿着破破烂烂军装的“民兵”们控诉他们受到不公待遇,表示我要拒绝参战,拒绝送死。另一边乌军也有很多士兵发视频,视频里穿着破破烂烂军装的乌军也控诉他们受到不公待遇,表示我要拒绝参战。于是在2022年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最激烈方向的前线,双方拿着100年前的莫甘辛纳步枪和马克沁水冷式机枪激战连连的画面。可能有部分朋友会有疑问,顿卢“民兵”有多少人啊,经得起这么使用?顿卢民兵按编制都是2万左右,总兵力约4万。根据6月初顿涅茨克官方公布的数字,伤亡加失踪被俘已有1.2万人。也就是说即便按公开数字,顿卢部队也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了,何况实际数字可能远超公开数字。不过这倒是难不倒俄军,斯特列科夫不是几个月来一天天嚷嚷着要总动员吗?普京其实一直都从善如流的,他决定听从斯特列科夫建议:在顿卢二州展开大规模动员。这一下就把斯特列科夫气得直咧嘴,因为顿、卢二州是斯特列科夫目前所有政治资本的来源。顿、卢这乌东二州被总动员打光了,斯特列科夫今后就真成死老虎了。于是开战以后,斯特列科夫就多次呼吁不能再继续在顿卢动员了,因为已经无人可动员了。这是斯特列科夫一次接受访谈时的疾呼: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已经被全面动员了,我今天就写到卢甘斯克的大学教授被弄去前线了,不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工作者,这些超过50岁的人都被弄走了。他们都是从未服役过的人,他们甚至从来没摸过枪。现在在前线的动员兵超过半数都不知道怎么给步枪上子弹。6月4日是俄乌全面战争开战百天纪念日,斯特列科夫写了篇长篇战况分析文章,里面又用近半篇幅反复强调:我们在乌东这么点进展(战前乌东俄占一半,目前顿州除马里乌波尔外战线没动,卢州还有几个据点未能拿下),几乎全是靠顿卢民兵的英勇牺牲换来的。甚至在其他战场,实际上顿卢部队也成了宝贝,赫尔松、哈尔科夫、伊久姆,全都依靠顿卢步兵在一线牺牲才能勉强稳住。斯特列科夫啰啰嗦嗦一大堆,核心意思当然是说我要的是全国总动员,不是要你普京拿老子的地盘总动员。通过俄语网站可以找到很多证据佐证斯特列科夫并没有夸大其词:这是位顿涅茨克当地颇有名气的钢琴家。大约在4月的时候他接到通知要去参加一场音乐会。然而这实际上是一次征兵动员会,他被立即拉到了马里乌波尔战场,几天后阵亡在马里乌波尔。然而不管斯特列科夫怎么叫嚣,顿卢二州作为主体动员兵力来源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而且,斯特列科夫说顿卢二州已经被总动员,动员不出人来,这只怕是不对的。据可靠消息,顿卢二州还有很多觉悟不够高的人,看到下面这辆代表着光荣与梦想的征兵车就躲和跑。顿卢二州俄控区大约有350万人口,不过此前连年战争让其经济一落千丈,年轻人几乎都已前往乌克兰或者俄罗斯打工(见链接:《乌东为什么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目前留在乌东俄控区的男性主要是四五十岁乃至更大的长者和20来岁的学生。即便算上少量新占领区的人口,可供动员的人口也不会超过300万。按照前苏联的强大动员能力,这里足以动员起30万以上的步兵。俄罗斯现在的动员能力咱给他打个折,大约15万步兵是动员得起来的。目前被动员的显然没这么多。所以说这顿卢二州只要再榨一榨,士兵还是会有的,足够再支撑一线那么几个月。如果我们拿顿卢“民兵”和上节介绍的车臣部队的待遇对比,无疑会令人感慨万千(见链接:《车臣大兵》)我们经常听到过这样的老话:上赶着的不是买卖,太轻易得到的就不会珍惜。不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交友尤其是爱情中,似乎最大感受就是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啊。所以人们又总结说:爱情中的人们智商会降为负数。更有人精辟的指出,爱情就是个比谁更犯贱的游戏。也许下回咱可以换个思路,想想车臣和顿卢,没准再面临类似局面时会做出更好的选择也说不定。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五)车臣大兵,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开战以后,有不少朋友以车臣的鸡贼表现来笑话普京,这其实是一个大大的误解。对车臣和卡德罗夫的关系拿捏,恰恰是普京最专业也最拿手的领域。2月26日的时候,一则重磅消息在网络上迅速流传:车臣领袖小卡德罗夫率部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举行了规模上万人的誓师大会。会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彩旗飘飘。小卡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在他身后则是黑压压一片身着各式制服的“特种部队”。大约一周后,这支部队正式入乌作战,被安排在马里乌波尔方向。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四)马里乌波尔保卫战,矛盾重重的乌守军

既然亚速团要当主角,本应作为主导的36旅干不干呢?乌军三大城区,大致上36旅守北部市区与冶金厂,亚速团守东部钢铁厂,国民警卫队守港区。我们可以看到36旅兵力最少,需要防守的区域面积最大。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三)马里乌波尔保卫战,一场出乎意料的攻城战

首先扁舟要非常感谢这十来天很多热心朋友发来信息询问为何突然停更了两周。这里扁舟首先要道个歉,之所以这么久没有更新,有几个原因:首先当然是个人原因事比较多,而且最近关注重点在国内巨变(在微信群有大量交流,公众号就不说了)。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二)乌东为什么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当俄军开启对乌克兰的全面战争后,俄军的宣传机器也迅速启动。既然要打仗就必然要给出理由,总不能说我就是邪恶的灭霸就喜欢打仗玩。每个国家要打仗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是代表人民、代表正义、代表真理的。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一)哈尔科夫保卫战,最枯燥的战场

2月24日,俄军众多王牌和精锐主力向基辅及其周边方向发起突袭。与此同时,以第6集团军为主力的一支大约2万左右的部队也向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发起猛攻。哈尔科夫不仅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也是乌克兰重工业最发达的城市。此前介绍过,相比于乌西,乌东才是乌克兰工业的主要聚集地,是乌克兰经济的引擎。(见链接:《谁为乌克兰今天负责》)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什么样的部队才有战斗力

苏梅保卫战俄军顶尖王牌近坦一集和近卫二集的表现令所有人震惊(见链接《苏梅一》、《苏梅二》)无论是俄军还是所有国家的军队乃至普通军事爱好者都不得不检讨这样一个问题: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牌部队,为什么却表现出了非常低下的战斗力?到底什么样的部队才会有战斗力呢?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九)苏梅保卫战,惊呆全球的战役进程

上节介绍了俄军在苏梅方向祭出了令人震撼的王牌阵容,显示了俄军指挥部对苏梅方向的格外重视(见链接《苏梅战场战斗序列》)2月24日俄军全面进攻打响后,近坦一集和近卫二集数万大军立即行动向指定目标发起攻击。其中近坦4师作为拳头更是承担了向交通枢纽波尔塔瓦进行大纵深穿插的重任。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八)苏梅保卫战,王者之师登场!

先说点题外的,很多朋友很关心俄乌大战的最新进展,希望扁舟多介绍最新战况。其实之前就说过,最新战况类似ISW和oyx网站很多很详尽,听扁舟的二手转达不如直接去看一手资料。一些比较关心俄军的朋友也没关系,前面隆重介绍的斯特列科夫不断在发非常专业准确的评论,网上英文中文翻译不难找到。当然也有朋友问,俄方那么多人你为何独推荐斯特列科夫呢?第一、斯特列科夫的战绩是现在俄军将领中最顶尖一级,第二他两月来的预判、点评精准度比其他俄方人士高出太多!不信斯特列科夫的信其他预判一次错一次的人,就未免成了拿自己智商和人格开玩笑了。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七)基辅保卫战,大反攻!

3月23日,乌军宣布收复马里夫卡,反攻正式拉开帷幕。大约最迟到3月25日,伊尔平已经完全落入乌军守中,此时俄军必然已经开始组织撤退。而乌军则开始迂回到西边,向伊万基夫发起攻击战场局势如下: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六)基辅保卫战,乌克兰的花园口决堤

这是本连载中基辅保卫战小连载的一部分,内容承接基辅保卫战前三节(见链接:《战场地形》、《战斗序列》、《闪电战》)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五)基辅保卫战,俄军到底是闪电战还是心太善?

当战争进行到三、四周以后,在俄罗斯和其坚定盟友们的宣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现象。大伙都说俄军一直在运筹帷幄持久战,基辅方向一直都是为了牵制乌克兰主力,为乌东打歼灭战做准备。问题是这样的论调未免也太难取信于人了。1小时22分拿下基辅,邵伊古一战封神,泽林斯基带着他的部下正仓皇出逃等铺天盖地的宣传言犹在耳,普遍民众可没那么容易忘记。有了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俄罗斯的媒体在欧美舆论圈此前有多么的强大,自然知道这些宣传来自何方(见链接:《一场载入史册的舆论战》)俄媒体开足马力全网病毒式宣传这样的内容,本身就说明了其闪电战的意图。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四)基辅保卫战,残兵败将也敢抵挡王牌部队?

上一节我们仔细介绍了基辅的战场地形,这样我们就知道大战主要在基辅城北面打响。由于第聂伯河和基辅水库的存在,基辅战场又分为河西和河东两个独立战场。其中河东战略要地切尔尼戈夫,要点铁路枢纽;河西战略要地是伊万基夫和伊尔平,要点是捷捷烈河与伊尔平河。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三)基辅保卫战,人间久违的大决战

2022年2月24日凌晨4点,俄军向乌军位于基辅的几处军事基地发起了短促的攻击。随后的几个小时,上百枚巡航导弹和数十架轰炸机先后向乌克兰各个军事要点呼啸而来。大约在这一天的上午11点左右,一支约400人的精锐部队空降基辅西北安东诺夫机场,宣告乌克兰首都基辅正式成为战场(见链接:《时代变了》)。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二)一场载入史册的舆论战、宣传战

大约在2022年2月24日晚到25日,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开始不断发推。泽林斯基说,我们被欧美和北约抛弃了,呜呜呜,好惨。呜呜呜,我一个个和欧美领导人打电话,现在打到第XX个了,呜呜呜,居然没有一个人说点有用的。甚至还让其政府官员发推说我们要德国人提供武器,德国佬说你们晚上就成俄罗斯公民了,你要我送武器给俄国佬吗?一时间俄罗斯和他的坚定盟友们的国民沸腾了,开怀大笑,欢声动天。只有真正懂自媒体的人才会意识到,舆论战场上一场以弱战强的“淝水之战”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一)信息战,原来你如此重要(下)

本公众号以高质量历史故事介绍为主,这是第一个时事方面的连载,得到了大家非常热情的反馈,非常感谢大家对本连载的支持。前面几节进入战争介绍后,有不少朋友询问乌克兰的打法似乎有点熟悉,他们是不是在打游击战。个人认为,乌克兰的局部反击战术称为伏击战或者袭扰战似乎更合适。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信息战,原来你如此重要(上)

这次俄乌战争有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就是关于俄军的高级将领的生死问题。乌克兰不断传出各种战报,自称击毙了俄军很多高级将领,俄军方面则既有矢口否认,也有默不作声。乌方自称击毙的俄军少将级以上将领大致如下: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九)乌克兰的大军哪去了?

一个月来,很多自媒体军事爱好者都在发出一个疑问,乌克兰的20万大军哪去了?也不出来组织战役,也不出来机动,甚至连个营级的战斗都没打起来过。也难怪开始很多自媒体军事“砖家”都认为乌军实在太垃圾了,连仗都打不起来。其实别说自媒体砖家了,俄军自己多半也在焦急的到处寻找,乌克兰主力集团部队哪去了?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八)乌克兰的防御战略

俄乌战争是越战以后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近五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两个工业化强国之间的全面战争。前两节我们对俄罗斯的战略做了简要介绍,大体可以概括为:以快速瘫痪乌克兰中央指挥系统,各路大军齐头并进迅速接管乌克兰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为主要战略诉求。战术上则以伞兵和装甲部队为龙头,辅以远程导弹、重炮和空军进行火力压制。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七)成功还是失败?俄军的激烈争论

当俄乌战争进入大约第三周的时候,舆论战场上出现了一件颇有几分黑色幽默的事情。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在官网上向俄罗斯国防部发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这篇大作洋洋洒洒,核心意思是作为乌克兰的反腐专家,你们天才般的腐败让我们大开眼界,学习到了好多过去从没有接触过的认知盲区,也因此收缴了不少好东西,获得了不少的战果,真谢谢啊。这篇文字非常有趣,给无比残酷的战争带来了几分滑稽。另一方面,来自俄罗斯的军事专家斯特列科夫则一直在无比严肃的对俄军高层提出批评。他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他的核心意思——俄军一直在“张开拳头打人”。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六)普京的无奈,时代变了!

1968年8月20日夜11点,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的机场塔台指挥员接到了一个求助通信。“布拉格机场,我机机械故障,请求紧急降落!”原来是一架苏联民航客机,由于故障请求紧急降落。这一切看似很平常,所以这位指挥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苏联客机的请求。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五)欧美到底得了什么病

前面分别从俄罗斯的角度和乌克兰的视角来简单看了看,但是谁都知道,俄乌战争不只有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我们至少也需要代入另一个可以说的重要角色——欧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西方世界。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四)谁该为乌克兰的今天负责

此前几篇都是以俄罗斯和美国的角度来简要回顾,不过俄乌战争显然不止俄罗斯一个主角,乌克兰是另一个主角。这几周来,国内的乌克兰专家数量暴涨,各种乌克兰国师如雨后春笋般飞速生长。相信大家基本都已经是半个乌克兰专家,对乌克兰的了解至少纸面知识都很丰富了。所以我们这里不打算再做太多详细介绍,只是带大家看看一些简单但却没少有人提到的问题。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俄罗斯为什么会打这一仗(中)

14年引爆的乌克兰危机,让普京在俄罗斯的个人威望达到了巅峰,但随后15年开始俄罗斯就迅速过起了苦日子(见链接:《俄乌战争启示录(一)》)。我们很容易想到,这会不会是美欧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乌东二州展开的制裁导致的?其实奥巴马政府主导的制裁本身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其他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07)是马是鹿天知道 围绕李福达案的争论

观看。目前已上传四个视频。希望大家会喜欢。点击下方标题,阅读往期文章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泪痕春雨漫评系列之漫评水浒评书《广盛原传奇》扁舟听雨
其他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九)皇帝的价值有多大

(六十九)皇帝的价值有多大最初,蒙古人俘虏了明英宗,以为这可是逮着宝贝了。因为把明英宗当作人质,肯定可以勒索出天文数字的钱财;甚至可以逼着大明帝国割让大片土地,并且称臣纳贡。对此,我们只要看看《宋史》就可以知道了。我们知道,在《宋史》中,俘虏了对方皇帝,那价值可不是一般的大。因为在《宋史》中,大金帝国本来就要灭亡了,但是因为他手中有被俘的宋钦宗,所以不但起死回生,更让大宋帝国俯首称臣了。我们必须得知道,《宋史》可是传说中的二十四史啊;关键是,在许多人眼中,二十四史就是传说中的良心之做,绝不可能有虚言的。英宗身边有一个天才的宦官,大约是岳飞的故事看多了。所以他觉得,只要自己给蒙古人支上两招,肯定就可以让蒙古人一统天下,而自己也可以从俘虏,一跃成为蒙古人的军师。这个宦官,也真是一个天才!竟然想凭一本岳飞传,就给蒙古人进行战略指导。你俘虏了对方的老大,可以狮子大张嘴的勒索金银,那是因为你身后,有辗压对方的军事力量。比如,金国人可以这样玩,那是因为金国人夺取了汴梁城;大宋臣民不服,随时可能引发屠城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金国人俘虏了大宋皇帝,自然可以勒索出天文数字的金银。现在,蒙古人只是因为大明帝国内部的矛盾,意外的俘虏了大明皇帝。在这种背景下,想靠大明皇帝勒索金银,那不是开玩笑吗?你俘虏了对方的老大,可以一路席卷众多城池,同样是因为你身后,有辗压对方的军事力量。比如,金国人可以这样玩,那是因为金国的军事力量,就是可以吊大宋帝国。毫不夸张的说,人家手里有没有大宋皇帝,照样可以席卷众多大宋帝国的城池。现在,蒙古人只是因为大明帝国的内部矛盾,意外俘虏了大明皇帝。在这种背景下,就想席卷众多大明帝国的城池,那不是开玩笑吗?说一千道一万。皇帝只是帝国的领衔人物,只是帝国的代表人物。皇帝能代表帝国的根本利益,自然拥有无限的权力与价值;皇帝不能代表帝国的根本利益时,人们分分钟钟可以拥戴出一个新皇帝。所以,结果并没有任何意外,那就是蒙古人很快发现,俘虏皇帝价值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价值。蒙古人强迫明英宗下令,让大明守军出城接驾。大明帝国的守军态度很简单,那就是,你们开什么玩笑啊?你们怎么不强迫我们皇帝下令,让我们大家都赶紧自杀啊?当然了,大明帝国的守军说得比较委婉。总而言之,我只知道守土有责,其它的事,我不知道!其它的事,你可以找我们中央政府去谈判;如果你们需要,我可以把你们的意思,转达给我们的中央政府。蒙古人以皇帝为筹码,希望大明帝国给他们准备大量的金银。大明帝国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已另立新皇帝了。有人试图给蒙古人交纳大量的赎金,更多的人则表示,在这种背景下,与蒙古人做这种交易,只会让蒙古人得寸进尺的。换而言之,我们绝不和蒙古人做这种交易。当然了,不排除有人可以用私人名义,象征性的给蒙古人交一点赎金。面对这种象征性的赎金,蒙古人当时就气得吐出血来。因为,我们俘虏了你们皇帝,你们拿着两三万两白银的东西,就想赎回你们的皇帝?你们有点诚意没有?你们信不信,我们随时会撕票?面对蒙古人这种威胁,大明帝国的使者,只能含笑不语。因为你们蒙古人,真是智商堪忧啊。你们想撕票,赶紧撕啊!你们是不是真以为,我们现在的皇帝,非常害怕你们撕票啊?真心说,你们愿意撕票,我们现在的皇帝,肯定会感谢你们八辈祖宗的!在北京城下,蒙古人希望大明帝国派高级官员,到自己军营来谈判。总而言之,想让你们太上皇回去,就赶紧过来谈判。于是,大明帝国派了几个闲职人员过去谈判。蒙古人一看,当时就火了,因为这样重大的谈判事宜,你们就派几个闲职人员过来?你们也太没有诚意了!对此,大明帝国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你如果如果不想谈判,那咱们就在战场上见吧!总而言之,你们那点小伎俩,我们非常清楚,无非是想借机扣留我们的高级官员罢了。就你们这种人,也有脸和我们说什么诚意不诚意?这样折腾了一轮之后,蒙古人终于发现,俘虏皇帝的价值非常有限。至少,他们不能利用这个俘虏皇帝,争取到任何他们希望获得的军政利益。我们不知道,那个天才宦官,有没有建议蒙古人,应该派人与大明帝国皇帝联系。总而言之,限你们若干时间,赶紧把于谦等人的脑袋砍了,再把石亨之类的人军权解除。否则,我们现在就把太上皇放回去。遥想当年,金国就是这样干掉岳飞的;也是这样,把韩世忠等人挤到边缘的。不过就我猜测,他应该不会提出这种建议,因为他真的说出这种话,蒙古人肯定会大嘴巴抽他。因为,你这不是扯呢嘛?我们也不知道,那个天才的宦官,有没有建议蒙古人,把他放回大明帝国,然后迫使大明帝国,让他成为大明帝国的执政官。遥想当年,秦桧就是这样当上大宋宰相的。不过,我估计这个宦官,肯定不敢向蒙古人提这种建议的。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敢回到大明帝国,大明帝国把他一刀砍成两段,都是便宜死他了。因为,大明帝国肯定会把他千刀万剐的。虽然说,利用俘虏皇帝,勒索成功的案例,都是白纸黑字的写在传说中的二十四史中。但是身临其境,肯定没有人敢相信它。因为这不是扯呢嘛!即使如此,蒙古人后来,也决定让这个天才的宦官,回到大明帝国。总而言之,你不是说这个俘虏皇帝的价值,比天也大吗?你现在就可以代表我们大蒙古国,到大明帝国出一趟公差!这个宦官一听这个消息,当时就吓尿了?因为这可咋整啊!咋整?现在想逃跑,肯定是没处跑了。因为,你把大明帝国得罪死了;现在蒙古鬼子,又是这种态度,你说你往哪跑呢?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当然了,结果不用问,这个宦官进入大明帝国,当时就让拘捕了。然后,押到京城,直接就让活剐了。这样一个大汉奸,竟然被大明国拘捕了,而且还正法了。许多人难免会跳出来说,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我,肯定无法拘捕这个大汉奸!英宗复位后,就对外公开宣布,蒙古人之所以让这个大汉奸到大明帝国出公差,就是因为我巧妙安排的结果。关键是,我当时还密令边关的守将,见到这个大汉奸,就赶紧抓起来。换而言之,如果没有我,大明帝国肯定无法抓获这个大汉奸!这种说法,有可信度吗?显然是没有可信度的。一切是显然的,如果蒙古人不愿意主动抛弃这个大汉奸,明英宗算老几,他靠什么能让这个大汉奸进入大明帝国呢?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背景下,这个大汉奸进入大明帝国,还用得到太上皇的密令,才会被拘捕?事实上,当时大明帝国已悬赏两万两白银抓这个大汉奸。面对这样高额的悬赏,太上皇就是对边关守将下密令,让人们不得拘捕这个大汉奸,人们肯定也会抓的。从这层意义上,这是因为,蒙古人对这个宦官彻底失望了,所以把他送入绝境,看他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毫无意外,他就是一点价值也没有。这个大汉奸被拘捕后,宣府的都指挥说,如果没有他的巧妙安排,就无法捉拿到这个大汉奸;而宣府的参将则说,如果没有他的巧妙安排,就无法捉拿这个大汉奸。当然了,于谦肯定不会贪这种功劳。问题是,于谦的粉丝肯定会为于谦争这种功劳的。所以,史书中,说到擒获这个大汉奸时,自然是于谦巧妙安排的结果。总而言之,没有于谦的巧妙安排,肯定无法拘捕这个大汉奸。其实呢,这个大汉奸,并不是偷偷潜回大明帝国的,而是作为蒙古人的使者进入大明帝国。抓捕他,真有这么费劲吗?总的来说,经过一系列的博弈,蒙古人终于发现,这个被他们俘虏的大明皇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不过,不管怎么说,他曾经也是大明帝国的皇帝啊;也是大明帝国现在的太上皇啊!蒙古人觉得,再不济,也可以用他换几个钱花吧。但是很不幸,事实证明,这么小的目的,都无法实现。因为,你可千万不要威胁大明皇帝说,如果不给我们钱,我们就会撕票。因为这种威胁是无效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大明帝国的皇帝,巴不得蒙古人,现在就把太上皇撕了票呢!面对此情此景,蒙古人只能说,算你们狠,我现在就给你们太上皇拿一些盘缠,派几个人送他回去!这就好像,绑匪绑了一个大肉票,却突然发现,受害者家属竟然毫不在意这个人的死活,甚至还希望这个人质死,你说绑匪是啥感觉?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其他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 睢阳保卫战

随着唐军经过十个月苦战后收复两京,安史之乱也正好过去了差不多两年,大战的第一阶段,实际上已经落下了帷幕,唐燕帝国双方都将进入一个短暂的休战期。总体来说,这两年来,双方经历了一系列的精彩战斗,从洛阳之战、嘉山之战、滍水之战、灵宝之战、河北战役、陈涛斜之战、太原会战、永丰仓之战、三原之战、清渠之战、香积寺决战到新店会战,所有攸关全局的战斗我们都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但是其实还有一个战斗不可不提,那就是雍丘-睢阳的系列保卫战,因为这场战役有太多特殊性。首先,战斗时间跨度很长,从安史乱起后三个月就开始了,直到两京收复才正式结束,几乎与第一阶段的战斗相始终。其次,张巡的事迹实在是太有名了,古往今来对其的宣传铺天盖地,甚至充满了戏剧性。尤其是关于张巡保卫睢阳期间,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不惜吃了好几万人,甚至把自己的小妾煮了犒赏部队的记载,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和冲击也实在太深了。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精彩残酷的战斗有很多,但是要对各个战役排知名度,张巡的睢阳保卫战毫无疑问是最出名的,很多普通读者可能对安史之乱的所有战斗都毫无了解,却都或多或少的会听说过睢阳之战。
其他

正哥闲话近现代中西医之争 第一话 西医什么时间进入的中国

年国民政府在颁布的《中医条例》中正式确立了“中医”这一概念。这就章节就说这么多,下一个章节,正哥闲话一下没有西医之前的中医。期待并感谢您的关注,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
其他

泪痕春雨漫评红楼 贾氏家族的衰亡

《红楼梦》的故事开篇不久后,刘姥姥就出场了。其实呢,书中在介绍刘姥姥女婿时,本身就预示着,贾氏家族的前景,是非常不妙的。总而言之,你爷爷多了不起,你老爸多了不起,并不重要。重用的是,你自己必须得争气。否则,几代之后,你可能就狗屁也不是了。所以王狗儿(刘姥姥的女婿),当年也算富贵人家。因为王狗儿的爷爷,和王熙凤的爷爷,能混成本家。更主要的是,王狗儿的爷爷,和王熙凤的爷爷,关系应该不算太远。否则,刘姥姥绝不会凭这层关系,就能让王熙凤家,再度认下这门亲戚。但是,王狗儿的老爸,和王熙凤家的关系,似乎就越来越远了。因为,王狗儿的老爸,已无法继续在王熙凤家的圈子里混了。“目今其祖已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王狗儿的父亲),因家业萧条,仍搬出城外原乡中住去了。”到了王狗儿时,和王熙凤家,已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了。如果不是刘姥姥探着杆子和荣国府搭上关系。王狗儿一家,恐怕和王熙凤家,再也没有什么关系了。“狗儿冷笑道,‘有法儿还等到这会子呢?我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作官的朋友,有什么法子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刘姥姥女婿一家,是如何衰败的?答案非常简单,一代不如一代,三代之后,就衰败的成了传说中的穷人。其实呢,贾氏家族的衰败,和王狗儿家的衰败,那是一样的。只是贾氏家族身量实在太大了,所以他在衰败开始后,依然还可以呈现出烈火烹油的繁华。当然了,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贾氏家族的衰败,就给了人一种错觉,好像它是因为某个偶然的原因,突然间衰败了。其实呢,贾氏家族的衰败,几乎是必然的。甚至而言,贾氏家族如果不衰败,那才叫不可思议了。《《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借书中人物之中说了。贾氏家族的繁华只是表像,衰败的影子已越来越明显了。“冷子兴笑道,‘亏你是个进士出身,原来不通!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在《红楼梦》开篇时。贾氏家族,已没有一个能拿出手的人物了。最能拿出手的,好像也就是一个贾元春了。问题是,如果一个家族说起自己如何了不起时,只能说,宫里的某个贵妃是我女儿、是我姐姐;本身就证明,这个家族很一般。因为,真正的豪门,哪会说出这种丧气的话呢?贾氏家族的政治地位,从《红楼梦》一书开始,其实主要就是依靠自己祖辈留下的资本,坐吃山空罢了。以至于红楼一开篇时,贾氏家族最能拿出手的人物,好像就是贾元春这个贵妃了。许多人在分析贾氏家族的地位时,常常会提到王子腾这个人如何了不起。问题是,如果一个家族说自己如何有地位时。只能说,某某是我们家的亲戚,这本身证明,这个家族很一般。因为,真正的豪门,哪会说出这种丧气的话呢?贾氏家族的政治地位,从红楼一书开始,其实就是在吃祖辈留下的资本,坐吃山空罢了。以至于红楼一开篇时,我们在分析贾氏家族为什么那样显赫时,竟然有意无意的找到王子腾头上。想当年,贾氏家族最风光的时候,贾演、贾源兄弟都是国公;他们都是在帝国权力中心前排就坐;就是到了贾代善(史太君的老公)、贾代化兄弟时,依然还在帝国权力中心厮混。在贾氏家族真正辉煌的时候,说起贾氏家族的江湖地位时,谁会想到什么贾元春、王子腾之类的人物呢?因为贾氏家族的掌门人,随便拿出一个,那就是响当当硬梆梆的。而到了《红楼梦》开篇时,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的老爸)兄弟,已完全远离了权力核心,以他们当时的地位,有机会见见皇帝,恐怕也会觉得荣幸万分。当然了,也正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人们在说贾氏家族的江湖地位时,通常只能想到贾元春、王子腾之类的人物。一个家族衰败到了这种境界,还有什么脸自称豪门贵族呢?《红楼梦》开篇后,通过贾雨村的门子(葫芦僧)之口说了。当地的官员,都拿着四句民谣,称之为护官符。总而言之,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实在太了不起,你想当官,就千万不要招惹他们,招惹了他们,你的官位,估计就无法保住了。看到这个传说中的护官符时,我们大家肯定都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什么会这样了不起呢?因为,翻过来掉过去,这四大家族能拿出手的人物,好像也就是一个贾元春、王子腾,其它人实在都不值一提啊。这样的四大家族,为什么会这要了不起呢?显然是因为他们祖辈、父辈,苦心经营的家底实在太大了。所以还足够他们胡折腾一段时间。因为我们是站在这个豪门的角度,看这段故事,看到他们家族的衰亡,难免激起无数的嘘唏。但是,处于当时官场、民间的角度,恐怕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灾乐祸。因为,传说中的南霸天,终于被人民政府给铲除了。我们看看《红楼梦》开篇时,这四大家族的气焰,有多么嚣张。“.........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他这里自有兄弟奴仆在此料理,并不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关键是,薛蟠惹下这种滔天大祸之后。最后真的就跟没事人一样。因为薛蟠家的名号,也在传说中的护官符之上。所以自然没有一个官员敢动他。基于豪门的角度看这种故事,我们难免会觉得,有钱有势就任性;总而言之,想怎么折腾,就可以怎么折腾。但是,基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真会这样看这种事吗?甚至而言,基于当地官场的角度,会这样看这种事吗?从某种意义上,在《红楼梦》开篇时;传说中的四大家族,肯定早已到了天怒人怨的境地。因为,这就是传说中的南霸天啊。所以,在一个特定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棰的局面。于是,一个看似如日中天的家族,突然间哗嚓一声响,倒了!许多人分析《红楼梦》时,总是想分析,到底是哪个偶然的事件,导致了贾氏家族的砖崩瓦解。其实呢,贾氏家族的衰败,不是某件事造成的、也不是某个人造成的。而是他们整个家族,就在一直走向没落,最后在某个关键的节点,突然出现了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棰的结果。一个欣欣向荣的家族,表现在外是这样的。儿子的事业,比老爸强;孙子的事业,比儿子强;重孙子的事业,比孙子强。总而言之,一代更比一代强。家族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个比一个牛。贾氏家族显然不是这样的。一个守成的家族,表现在外是这样的。儿子的事业,虽然不如老爸,但是也相差不多;孙子的事业,虽然不如儿子,但是也相差不多;重孙子虽然不如孙子,但是也相差不多。总而言之,虽然一代不如一代,但是总的来说,还能保持着相应的地位。虽然看起来,一代不如一代,但是每一代都能拿出一个象样的代表人物。贾氏家族,显然也不是这样的。一个衰败的家族,表现在外是这样的。儿子的事业,与老爸相比,就开始差了一大截了。孙子的事业与儿子相比,又差了一大截;重孙子与孙子相比,又开始差着一大节了。总而言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后来,连一个象样的代表人物也没有了。贾氏家族显然是这样的。贾氏家族,到贾宝玉一代,大约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水字辈的。贾演(荣国公)贾源(宁国公)。第二代,是代字辈的。贾代善(史太君的老公)、贾代化。第三代,是文字辈的;贾赦、贾敬、贾政(贾宝玉的父亲)。第四代,是玉字辈的。贾珍、贾琏、贾宝玉。第五代,是草字辈的。贾蓉、贾蔷。第一代,自然是百战创业型的一代;是他们奠定了贾氏家族的地位。他们都拥有着极高的政治地位。第二代,还算是守业的一代。因为,贾代善、贾代化的政治地位,与他们的老爸相比,虽然已有了差距,但是还勉强能在高层混。第三代,大约就是开始败家的一代了。从表现在外的内容去看,第三代只有贾政有家族的责任感、危机意识;其它人都已不知家族责任感、家族危机为何物了。关键是,他们的权力、地位,已完全不能和他们的父辈、祖辈比了。他们现在依然高高在上,无非是因为他们拥有祖宗积攒下的偌大家底;他们拥有着盘根错节的、绝不可低估的人脉关系。失去这些,整个贾氏家族似乎已无足称道的地方了。第四代,则都是标准的败家的一代了。因为,他们或是纨绔子弟,比如贾琏;或是风花雪月的子弟了,比如贾宝玉。总而言之,啥正事也不干,都缺乏基本的家族责任感,更缺乏家族的危机感。一个家族进入这一代时,其实衰败已在眼前了。第五代,显然已滑落到了社会的下层。看着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就算这个家族没有突然砖崩瓦解,我们也无法想象,他们还有什么机会溶入上层社会。败家的二代,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纨绔子弟,喜欢吃喝玩乐;一种是自命清高的子弟,喜欢风花雪月、情情爱爱。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都是坐吃山空的主。前一种表现,自然容易让人看成是败家的表现。一切是显然的,如果家族的嫡系成员,都是这种把吃喝玩乐、玩权弄势当成本事的人,这个家族的衰弱,那是迟早的事。贾琏之类的人物,就是这种代表。他们没有家族的责任感,也没有家族的危机感。他们虽然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却显然没有光宗耀祖、振兴家族的雄心。他们只是在祖宗积累的基础上,肆意享弄权、享受。后一种表现,其实更是败家的表现。因为,家族的嫡系成员,都是天天沉溺于风花雪月、情情爱爱,认为谈现实事务就是俗不可耐的表现;那这个家族的衰弱,恐怕来的更快。贾宝玉之类的人,就是这种代表。他没有家族责任感、也没有家族危机感。他只知道,享受、挥霍祖上留下的家底,却不知道为自己家族尽任何责任,更不知道,长此以往,家族的繁荣会随时崩塌。宝哥哥、林妹妹那样的人,只适合生于富贵家庭里,天天风花雪月。他们让人看起来,有一种不识人间烟火的美;问题是这种美,只是建立在父亲、祖父给他们留下了大量的家底。否则,他们拿什么玩这种美呢?如果宝哥哥、林妹妹生活在刘姥姥的那种家庭里,还能表现出那种美吗?估计不能了。如果宝哥哥、林妹妹有家族责任感、危机感,还会表现出那种美吗?估计也不会了。这是一种贵族的美,甚至是一种病态的贵族美。他们只是索取型的、只是消费型的美。这种美只有投胎好了,才可能拥有。如果生于刘姥姥那样的家庭,宝哥哥、林妹妹还能打扮的漂漂亮亮,天天风花雪月吗?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宝哥哥、林妹妹穿着粗布衣服,天天想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样子。我们也无法想象,宝哥哥、林妹妹打卡上班的样子,更无法想象,宝哥哥、林妹妹天天看老板脸色的样子。甚至而言,就算生于富贵家庭,如果宝哥、林妹妹一心想着家族的命运,还是我们看到的宝哥哥、林妹妹吗?因为,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宝哥哥成天想着功名利禄的样子;当然了,我也无法想象,林妹妹天天鼓励宝哥哥考功名的样子。其实呢,当一个家族走到这种境界时,已是走到衰败的边缘了。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大约才能理解,贾宝玉老爸一生气,就只想痛揍贾宝玉的心情。因为,家族的未来在什么地方?贾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地位越来越低了;但是,贾氏家族繁华,却是日胜似一日。支撑着那种烈火烹油般的繁华,那是需要巨大的权力、如水流过的银子支撑。否则,这种烈火烹油的繁华,随时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的。当一个家族走到这一步时。他最积极的选择(也就是我经常说的上策),其实就是历史上许多豪门一样,那就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弟,让他们积极上进。总而言之,让自己家族,继续出现一个、甚至多个手握实权的人物。这样一来,家族自然会维持这种地位,甚至还可以让家族更上一层楼。按理说,他们家族有着强大的社会资源,人脉关系,他们要这样做时,比普通人家不要知道要容易多少倍。但是,因为他们是贵族子弟,所以他们才不屑于这种传说中的俗务。这些贵族子弟,最喜欢的工作,就是挂一个闲职,每月拿一份固定的工资;或是雇一群奴仆,替自己打理田庄店铺,然后吃现成的。这些贵族子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依靠祖宗积累起来的人脉、社会关系,然后买空卖空。总而言之,谁想打赢官司,找我;再总而言之,谁想当官,找我。我有的是关系帮你办这些事。当然了,这些贵族子弟,最高的境界,就是连这种事也不屑做了。他们最喜欢做的事,高雅一些,就是天天变着花样的玩风花雪月;低俗一些,就是变着花样的天天吃喝玩乐。当一个家族走到这一步时,他最消极的选择(也就是我经常说的下策),其实就是如王狗儿(刘姥姥女婿)家的选择,承认自己的衰败,转而放下身段过小日子;到了后来,干脆承认自己的不行,用一种近于乞怜的方式,换取一定的利益。总而言之,家族事实上已衰弱了,就千万不要继续那样招摇。再总而言之,没事别惹事,有事别怕事。我们不欺负别人,但是别人也休想欺负我们。我们要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定好自己家族的地位。如果一个家族这样做,他也许会衰败的更快一些,但是它显然有着更多的机会安全着陆。而贾氏家族,显然选择了中策。总而言之,既然不愿意放下身段,保持与自己势力、财力相当的生活方式;也不愿意发奋图图,让自己子弟专心仕途。在这种背景下,他们的家底越来越薄了,却是依然要维持这种豪门气派。甚至而言,为了维持这种豪华气派,更是一副凶相毕露的样子。于是,传说中的护官符也出来。总而言之,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如何如何了不起。问题是,从当时的情形去看,这四大家族实际上算个屁啊。因为,算来算去恐怕也就是只能拿出一个贾元春、王子腾算头蒜;其它人实在真是不值不提啊。从某种意义上,他们只是利用祖宗打下的底子、和从前形成的盘根错节的人脉,肆意妄为罢了。这真是,人们所说的,垂死前的挣扎啊。其实,我们可以想象。当政府严打时,不打这种家族,打什么家族呢?这种家族屁也没有一条了,却是一副穷凶极恶的样子。总而言之,官员想好好当官,就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最后竟然出现了传说中的护官符;再总而言之,当街打死人,竟然跟没事人一样;薛蟠不懂事这样做,他们家的大人呢,好像也没有为此如何训过他。需要严打的时候,这种家族,实在是政府再好不过的对像了。因为,他们早已外强中干了,打击起来比较容易。更主要的是,打击他们,实在是顺天理应民意。关键是,这样一个豪门被打垮了?他们从前拥有的权力、地位、财富呢?自然是大家分了。因为,我们站在贾氏家族的角度看这个故事,自然会为这个家族的覆灭,发出各种嘘唏。问题是,处于其它人的角度呢?点击下方阅读往期文章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其他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六)河北风云起,史思明、李光弼登场

叛军势如破竹攻陷洛阳、三门峡(陕郡),先锋崔乾佑部一度兵临潼关,现在有两个选择摆在安禄山的面前:第一个选择是趁势进军,抢在唐军主力部队集结之前,攻占潼关,进袭长安;第二个选择就是在洛阳就地休整。从事后来分析,人们自然会觉得安禄山应该要一鼓作气,趁热打铁立即攻破潼关,因为事后来看,安禄山在洛阳这么一顿,给了唐军最关键的喘息之机,随着唐军正规军迅速集结潼关,安军反而在随后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但这些事后分析显然忽略了一点,安禄山是在进攻一个幅员辽阔,人口数千万的庞大帝国,并不是军队攻占了潼关、长安就战争结束了。安禄山在黄河沿线高歌猛进,毫不停歇,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唐帝国的外重内轻,具备战斗力的正规边军都远在西北,还没有来得及集结,河南一线防守力量薄弱。二则是唐帝国最大最完备的仓储系统,如河阴仓、含嘉仓、洛口仓、太原仓等都在河南方向上,这里储存了巨量的钱粮物资,因此,叛军在这一线快速推进没有后勤的问题。我们通过上面的地图就可以看到,红色是叛军现有的进攻路线,这条路上一马平川,运输方便。而且A、B、C这帝国的三大仓库,都在路线附近,帝国上缴税收中,90%的钱粮物资都存储在这三个地方。一旦叛军沿蓝色路线再往深入推进到潼关乃至长安,要面对陕郡到潼关的艰难山区,叛军的后勤补给立即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唐军西北还有十几万正规部队,如果叛军深入关中腹地,到长安附近与优势兵力的唐军作战,轻易获胜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一旦在长安附近僵持,那叛军的物资补给和消耗就会是唐军的几倍,风险是非常大的。叛军眼下的胜利更多的是收获了广大的土地,彻底掐断了帝国中央的补给线路,但是叛军正面战场并没有遭遇唐军的主力,唐军的战斗力量仍然完好无缺。对于叛军来说,军事上目前的首要目标,是消灭唐军的主力,叛军选择图中的陕郡作为前线驻扎基地,利用帝国仓库现有的钱粮物资,一年半载都没有后勤补给压力,相对是一个可持续的战略选择。
其他

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西医在杀人?

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西医在杀人?几经修改,写下了如上的标题,当然是个问句。正哥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题为《又一次中西医分组对比治疗试验,西医彻底失败。不消灭坑财害命的西医学,人民和国家始终被伤害》的文章。初看标题,正哥是高兴的,中西医分组对比试验一直是中医黑拿来说中医不科学的一个证据,终于有了这个对比试验,而且是西医完败,这对正哥是深受鼓舞的,但后边说消灭西医学,正哥以为有些过了。看到文章内容,正哥先是感到震惊,然后是思考,这篇文章真的真实性有多少呢?正哥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数据中113条鲜活的人命,没了,35.3%的死亡率,好吧,把这次对比试验总患者数加在一起,这次治疗试验640名患者中有113人死亡,总的死亡率是17.65%。我相信我如此说,这篇文章的拥护者肯定会说,那是西医治死的,你把他算一个总的死亡率对中医不公平。我原来听到的新冠肺炎死亡率是4%左右,最高的一篇文章说美国的死亡率也只有8%,这个对比治疗的过程中总的死亡率是17.65%,好吧,是西医治死的,西医的死亡率是35.3%,为什么在这个试验中死亡率远高于其他非对比的治疗呢?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对照组的医生是在杀人吗?我不知道,在这个对比试验中中医治疗组最长的治愈时间是几天,但这个数据里说平均七天,而西医组说是20天了还在治疗,我不明白这个试验是否结束,如果没结束,那么最终的死亡率是如何得出的呢?如果已经结束,为什么西医还在治疗?另外我想问的是,当七天后中医治疗组320名患者全部治愈之时,西医对照组在那个时间点死亡了多少患者,那个时候应当不会是113人吧,此时结果应当已经很明显了,中医完胜。为什么此时还要西医继续下去那杀人的试验,为什么中医没有把西医组的患者全部接手过来挽救生命,是因为要证明西医能杀死多少人,还是为了给中医的伟大再加上一些花环呢?
其他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 (一)欣赏精彩绝伦的战斗 先跟我了解战场

盛唐作为一个曾经极盛无比的朝代,留下了数不尽的英雄传说和壮丽诗篇,而安史之乱是公认的大唐由盛转衰的巨大转折点,可以说,但凡是中国人对于安史之乱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耳闻。但是另一方面,一般公众对于安史之乱的印象,都沉浸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里,更有甚者,关于安史之乱缘于唐明皇、杨贵妃与安禄山的三角恋的离奇故事,流传越来越广。处于极盛极乐的大唐,为什么突然爆发一个安史之乱,然后为什么大唐就这么不可抑止的迅速滑向衰落?这一切到底怎么发生的?它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和缘由?它到底是事发偶然还是实属必然?相信大家都迫切的想知道答案,然而请原谅作者在这里卖一个关子,现在并不揭开这个谜底。之所以故留悬念,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系列的读者大多是“泪痕春雨”的忠实读者,而泪痕在他的晚唐大作里,已经对安史之乱爆发的前因后果做了极尽详细和高明的解释,我如果再来解释一遍,无外乎再抄一下泪痕的文字而已。另一方面呢,安史之乱的背景和根本缘由实际是非常复杂乃至于抽象的,无论解释的如何的精彩到位,真正让人理解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尽管包括泪痕在内的很多历史大家,都对安史之乱的根本背景和爆发原因,做过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但大部分读者似乎仍然很难真正的理解把握。因此,也许需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我们先看后面发生了什么,再回过头去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也许会一切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如果我们把安史之乱爆发时的政治军事经济环境,比喻成一个套子,那么如果我们能够看到,后面的200多年,无数的英雄豪杰们都试图去解开、去打破这个套子,去获得他们想要的王图霸业,却最终都被这个套子所桎梏而仰天长叹,无可奈何。如果我们能够跟随这些英雄豪杰的脚步,去感悟他们为打破这个套子所作出的各种努力,或欣赏赞叹,或扼腕叹息。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安史之乱为什么会爆发,也许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一切的疑问都已经迎刃而解。当然,我们不见得一定要看200多年那么久,看久了人也会累的。就我的理解,当我们从安史之乱看到有着小安史之乱之称的建中之乱,大体上我们心中疑问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从安史之乱爆发到建中之乱结束,正好三十年,如同汉末到三国建立的三十年,浓缩了前后数百年的精华一样,这三十年来大唐帝国的风云变幻,也凝聚着了前后数百年历史的精华。因此这个系列就叫做《盛唐的落日余晖——从安史之乱到建中之乱》,这个系列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安史之乱,介绍完整的安史之乱;第二部分:重构帝国,介绍代宗皇帝时期,第三部分:建中之乱,介绍德宗即位后的建中之乱。第一部分的安史之乱又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渔阳肇鼓动地来;第二部分艰难的反攻;第三部分无言的结局。
其他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漫评水浒(一)——另类视角下的故事

《水浒传》始终以一种非常奇怪的视角在讲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水浒传》始终是站在强盗的视角上讲故事。因为类似的原因,当我们站在老百姓的视角上,想顺顺畅畅的读完这个故事,就必须得模糊、屏蔽、修改原著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否则就感觉这部小说没法看。
其他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一)一面之词是什么样的

说到玄武门之变,中国人大约都知道,因为这段历史实在太著名了,关键是,与此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也实在太多了。从这层意义上,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知道玄武之变,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其他

《广盛原传奇》纪实文学连载第一章

引子大同,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大同在历史上处于胡汉结合之地,这片土地上,兵家必争,有过汉高祖被困白登山,也有过杨家将血战沙场,更有过清朝初期的屠城。大同做过都城、做过陪都。大同历史文化悠久,这里作者想说的是其医药文化史。从哪里说起呢,就从明朝万历年间说起吧。为什么从万历年间说起呢?从明朝万历八年起到了后来四百四十年之后的公元2019年,大同的中医药传承汇集到了晋北唯一一家中药生产企业,名为“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此公司前身为大同中药厂,而大同中药厂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时由当时大同的各老字号合并而成,可以说是大同中医药的集大成者,细推历史广盛原的发展可以从万历八年说起。或许谈史有些夸大了,作者只是从浩翰的史料中搜寻几处或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小故事穿插在一起来描述一下大同中医药、广盛原中医药的历史片断。此书就名为《广盛原传奇》吧。
其他

【正哥闲话】正哥闲话黄芪第一话 话说黄芪本名黄耆的耆字

正哥闲话黄芪第一话话说黄芪本名黄耆的耆字正哥再次归来,这次的正哥闲话系列写一个中药――黄芪。以一个中药来写一个系列大约是写不了几篇的吧,但正哥想试试能东拉西扯个十几篇或是几十篇不。首先黄芪的道地产区是山西大同浑源恒山,所以正哥这个系列也算是为当地做点宣传吧。既然想东拉西扯凑点字数,那么就细一点讲,今天第一篇就从黄芪之名开始吧,黄芪本名黄耆,先拿这个耆字写一篇吧。耆《说文》中对耆的解释为:耆,老也。也就是耆是指年长,但没说具体多大。《礼记》中对耆的解释为:六十曰耆。这里明确说明,耆指的是六十岁,实际上此语完整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是说五十岁称艾、六十岁称耆,在古代平均寿命不高,五十六十都是较高的了。耆和艾是两种植物,耆的根直而长入地达一米多,而艾草的茎直而长向上达一米多,所以此这两种植物来说人的岁数大,另有耆艾合称,是指老年人。另外还有耆耇之说,耇的本意是老年斑,指的是九十岁。耆也通嗜,是爱好、嗜好之意,在此读SHI。经常有人把耆字误写为蓍,这是不对的,蓍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亦可入药,古人以其茎用来占卜,有蓍龟之说,是说用蓍草和龟甲来占卜。说文中解释“蓍,蒿属。生十岁,百茎。「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扯远了,还是回到耆字上来。前边说了,黄芪的本名是叫黄耆的。从最早记录了黄芪这个药的《五十二病方》到《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一直到明代的《本草纲目》、《本草蒙荃》、《本草原始》,历代医书及本草都是以黄耆为名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耆,《本经》上品。【释名】黄芪(《纲目》),戴糁(《本经》),戴椹(《别录》,又名独椹),芰草(《别录》,又名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或作蓍者,非矣。蓍乃蓍龟之蓍,音尸。王孙与牡蒙同名异物。此处李时珍确切的指出俗通作黄芪是不对的。而且也说蓍是不对的。(此处黄芪有诸多别名,有关黄芪别名此处不多说,后续会有专话来说)另外明代李中立有一本本草著作《本草原始》,此书对药材图的精确描绘及药材鉴别方面的重要经验介绍,该书对后世医药家产生很大的影响,被称为我国第一部中药药材学著作。《本草原始》中记载“夫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老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性缓如之,故得以耆称。一云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俗作黄芪,非也!”可以看出此书也是认为黄芪之名应当是黄耆。总之清之前黄芪的名为黄耆的,只是到了清代之后才逐渐开始用到黄芪之名。今天正哥闲话黄芪就到此处,既然黄芪本名为黄耆,今天也对耆字进行了解释,下一话正哥就说说“芪”字。敬请关注下一话:正哥闲话黄芪第二话话说黄芪现名的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