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四)谁该为乌克兰的今天负责

扁舟听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15
此前几篇都是以俄罗斯和美国的角度来简要回顾,不过俄乌战争显然不止俄罗斯一个主角,乌克兰是另一个主角。
这几周来,国内的乌克兰专家数量暴涨,各种乌克兰国师如雨后春笋般飞速生长。
相信大家基本都已经是半个乌克兰专家,对乌克兰的了解至少纸面知识都很丰富了。
所以我们这里不打算再做太多详细介绍,只是带大家看看一些简单但却没少有人提到的问题。
 
对于乌克兰,大伙最一致的看法就是,乌克兰人和乌克兰的历任领导人都是一群傻X。
因为乌克兰在苏联时期工业发达,资源丰富,独立后只要学会中立,那一定会过得非常好,你为什么一定要和俄罗斯老大哥作对呢?
所以乌克兰现在这样经济落后,民生凋敝,甚至还成为战争中被攻打被破坏的一方,那实在是因为他们太蠢了自找的。
但扁舟认为这样的看法稍有偏差,从常识来判断,所谓的“中立”未必高明,甚或这反而是乌克兰沦落到今天的样子的根本原因。
 
中文互联网资料里,主要的看法就是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时,乌克兰有着非常发达的重工业。
甚至还有1000多枚核弹头和数不尽的先进武器,非常先进的军工业。
乌克兰一定是自己作死才会把这一切家底都耗光了。
其实这种看法过于简单粗暴,多半是因为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很了解。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极其宏大的经济体系,他对每一片区域每一个产业及其相关的产业链都做了非常细致和强制性的规划。
这种规划不仅仅遍及本国和加盟共和国,甚至把东欧和朝鲜(也包括和“苏修”闹翻前的我们)都纳入到了这个体系中。
除了俄罗斯具备相对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外,其他所有国家都是这个经济体系里的螺丝钉。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垮塌后,前苏阵营很多国家陷入长时间的困境,因为体系崩塌了。
比如说朝鲜在苏联时期也被纳入其计划经济体系,石油和石化产品完全靠苏联整体规划供给。
苏联解体后,朝鲜失去了石化产品来源,他又由于和韩国的对立关系维持与世隔绝的国际关系状态,导致化肥严重不足,农田产量骤降,连续数年遭遇严重的粮食危机引发大饥荒。
 
所以乌克兰的广阔农田和强大的重工业和军工体系都只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环,苏联解体后反而面临难题。
简单来说就是乌克兰的这些大型工厂都只能为俄罗斯生产产品,其他地方没人要。
这里面涉及一个标准化的问题,既然只是产业链中的一环,你生产的产品就是给下游产品使用的。
那么你生产的东西就必须要符合一套标准,就好比一个遥控器,你造的是按左边的键加,按右边的键减,人家电视空调这些设计的都是按右边的减左边的加,你造的东西他就没法用。
 
苏联时期,苏联阵营的产品是美欧阵营隔绝很严重的,彼此体系的区别实在太大。
乌克兰这些大工厂生产的产品,除了前苏阵营的工厂能用,其他国家的市场根本没法用。
实际上当时很多前苏阵营的国家都遇到了这个难题,这也是为什么苏联解体后前苏联国家大部分国家还要组织个独联体。
意思就是咱们的产品现在外面都卖不出去,还得哥几个内循环一下。
 
问题是苏联当时就是这个大计划经济的内循环实在搞不下去了才解体,苏联都玩不下去,一个没有强制效力的独联体又能有什么用呢?
更重要的是,苏联崩溃后的俄罗斯哀鸿遍野,当时俄罗斯发起了著名的“休克疗法”,成功把俄罗斯整休克了,经济一落千丈。
俄罗斯这个现状自己都过不下去了,哪有多余的钱来买乌克兰的产品养活你乌克兰的大工厂呢?
 
俄罗斯需求急剧萎缩没能力养活乌克兰,怎么办?绝大部分乌克兰人都会得出共同的结论——向西走啊,赚欧洲人的钱去啊。
我们现在一提到俄罗斯乌克兰,就会条件反射般的想到北约和北约东扩。
但实际上加入北约始终更多是一个噱头,乌克兰普遍民意的根本期待是加入欧盟。

2021年已加入欧盟国家的人均GDP

未加入欧盟国家人均GDP
我们只要看下上面这个表就能有很直观的感受,加入了欧盟的前苏阵营国家大体都过上了比较富裕的日子。
没有加入欧盟的国家的经济状况则普遍差很多,而全欧洲人均GDP最差,也就是最穷的国家,就是乌克兰。
原理并不复杂,加入了欧盟就等于得到了进入欧洲这个大市场的通行证,未来更进一步可以得到进入美国这个超级大市场的通行证,这就是给你捡钱啊!
 
落后国家要想迅速富裕,无外乎两个关键:
第一,利用本地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大举招商引资,引进先进企业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迅速转型;
第二,利用本地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获得低成本优势,大量低价高质产品迅速在发达国家抢占市场。
这一切都需要乌克兰加入到欧盟,获得免税、人员自由流动以及一系列补贴和政策支持。
否则你面临大量国与国级别的关税和人员壁垒,你拿什么去和其他国家竞争呢?
 
但问题是,乌克兰一心想加入欧盟,欧盟却一直犹犹豫豫,原因也很简单,欧盟组到一起是为了发财,不愿什么人都往里面凑啊。

我们看下地图,乌克兰距离欧洲主要消费市场也就是西欧实在是太远了。
海路他要走黑海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地中海,这里的海路被土耳其控制,俄罗斯租借了乌克兰的一个港口在这里驻扎了黑海舰队。
所以海路不仅遥远而且路上都是些和欧盟不怎么对付的国家,这条路安全保障很难讲。
陆路要走乌西山区进入中部和东部的工业区,路途很偏远,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乌克兰铁路和公路系统还算方便发达,但是其路网都是苏联计划下的,主要面向俄罗斯方向,向西方向的道路质量很差。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国内的政治环境很不乐观,通俗的说法就是贪污腐败严重,各行各业遍布由前苏时期贪腐官员摇身一变的垄断寡头。
这些垄断寡头往往大肆侵吞国有资产,对发展企业和民生既无兴趣也无能力。
这样的乌克兰进欧盟,一开始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出售廉价商品,都会受极大制约,很可能完全靠政策和财政扶持过日子,欧盟贸然把它加进来就成了纯扶贫的。
要知道人希腊好歹算半发达国家,后来也是破产把欧盟整得够呛,你乌克兰来了要是成了超大拖油瓶,欧盟的人可不干。
所以欧盟就告诉乌克兰,你别想一步到位,我们一点点慢慢谈各种协定,得有个试用期,你得好好努力把各种基础工作做完再说。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乌克兰下面的一系列努力:
1994年,乌克兰与欧盟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
2003年,乌克兰获得“欧洲邻国政策”地位;
2004年,乌克兰签署《通过欧洲一体化发展国家经济和社会战略》的总统令
2005年,乌克兰和欧盟签署《欧盟—乌克兰行动计划》;
2007年,欧盟和乌克兰签署《简化签证和重新接纳条约》;
2009年,欧盟推出《东方伙伴计划》,进而推动与乌克兰的《深入与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2年5月,乌克兰与欧盟草签联系国协定;
2013年5月,欧盟正式决定在11月与乌克兰正式签订《联系国协定》,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这可以视作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最后一步“试用期”。
 
而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申请和动作,其实只是一个额外的小动作。
要知道,普京上台后俄罗斯曾经三次申请加入北约,直到08年格鲁吉亚武装冲突后和美国彻底闹翻才停止努力,不可谓不拼尽全力。
为什么乌克兰和俄罗斯要执着的申请加入北约呢?如果说此前大家还看不明白,那么特朗普上台以后,把一切都说透了,我们理解起来就不难了。
特朗普天天喊的是什么啊?解散北约,为什么啊?德国法国等等这帮欧洲孙子太鸡贼,国防费用毛毛雨,让我们美国每年拿无数的钱帮他们当看门的,他们简直欺人太甚!
现在知道为什么乌克兰和俄罗斯哭着喊着要加入北约了吧。
 
刚独立的乌克兰,由于俄罗斯休克疗法彻底休克了,乌克兰大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能销往俄罗斯的产能严重过剩,无数此前比较富裕的产业工人发不出工资。
乌克兰穷得嗷嗷叫,核弹头都只能全部销毁,很多先进武器也是半扔半毁,根本没钱负担国防。
所以嚷嚷着要加入北约,无外乎希望美国能当冤大头帮他省国防。
 
北约对乌克兰来说更多是一种小便宜,乌克兰普遍民众的核心期望还是加入欧盟。
但是乌克兰的欧盟之路走得异常坎坷,原因恰恰是因为乌克兰太过“中立”了。
大家肯定很奇怪,为什么你说乌克兰太“中立”呢?这就要进入现在被炒的很火的乌东问题了。
 
乌克兰境内尤其是东部拥有极其丰富的铁矿、煤矿和各种矿业资源,是天然的工业区。
苏联成立后,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把乌克兰打造为苏联的主要重工业区,乌克兰的工业产值在苏联占比超过20%。
但是这种过于迅速的工业转型,带来了农业上的巨大伤害,20世纪30年代乌克兰多次爆发大饥荒,饿死数百万人。
紧接着二战爆发,乌克兰人口尤其是青壮年男性人口损失巨大。
 
二战结束后,苏联极力回复乌克兰东部工业区,但乌克兰青壮年男人缺口极大,于是苏联大量从俄罗斯调集产业工人过来搞生产建设。
逐渐的乌东重工业区就聚集了大批俄罗斯人。
而且这些俄罗斯人是产业工人的主力,是当地社会经济运转的主体。
于是当地人的经济生活都围绕这群俄罗斯人转,导致大量东部地区的乌克兰人也日常说俄罗斯语,成为俄语区。
就好比我国有很多大型国有工厂开在地方,这些工厂往往会辐射出一个巨大的普通话区。
 
乌克兰独立后,大约有800万俄罗斯族,加上非俄罗斯族但日常讲俄语的人则有接近2000万人口。
这些俄语区的人和乌克兰语区的人自然在政治上就很容易有隔阂。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经济复苏比较快,给乌克兰的俄语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是乌东很多大型工厂的产品可以继续往俄罗斯销售;第二是俄罗斯有了很多工作机会,乌克兰俄语区有大约300万人去俄罗斯打工。
这群人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多,自然就倾向国家在政策上和俄罗斯发生更多联系。
 
乌克兰是一个选票国家,于是乌克兰政客自然就会投选民所好,分出泾渭分明的亲西方派和亲俄派。
而崛起后的俄罗斯和欧美关系越来越差,对于乌克兰非常重视。
乌克兰有着很多对俄罗斯非常重要难以替代的军工产业和重工业,还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堪称一个巨大的粮仓。
何况乌克兰还有着俄罗斯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战略地位也很重要。
更重要的是,欧美和俄罗斯彻底闹翻,俄罗斯已经把欧洲视为敌人,那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乌克兰投向欧洲的怀抱。
 
因此,俄罗斯开始不遗余力的拉拢乌克兰。
13年俄罗斯同意给予乌克兰150亿美元的贷款,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实在是大手笔。
俄罗斯还同意与乌克兰商讨天然气新合同,当时俄罗斯运往欧洲的天然气主要走乌克兰运,俄罗斯同意给乌克兰的价格大幅降低,等于愿意白送乌克兰每年上百亿美元的巨额财富。
更重要的是,普京还想尽办法给予以总统亚努科维奇为首的众多乌克兰高官巨额好处,真可谓诚意满满。
 
于是2013年11月,在乌克兰就要进入欧盟最后“试用期”的时刻,亚努科维奇突然宣布单方面退出。
甚至还有打算今后加入俄罗斯搞的欧亚经济联盟。
所谓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搞的对标欧盟的国际组织,11年开始筹划,15年正式成立。
至于搞得怎么样,我们看看最后的牌面:
成员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
观察员国:乌兹别克斯坦,古巴,摩尔多瓦
 
我们可以想象,你是一个乌克兰人,突然要你退出眼看没几年就能加入的欧盟,进入这个欧亚经济联盟,你会怎么想?
别说非俄语区的乌克兰人全都气炸了,就是俄语区的很多人也哭笑不得。
于是乌克兰全国各个大城市都爆发了非常激烈的游行示威,经过长时间的博弈后,亚努科维奇发现已经控制不了局面,他干脆辞职后跑到了俄罗斯流亡。
 
事实上13年的事件只是乌克兰这么多年来左右摇摆的一个缩影,只不过这次闹得特别大。
如果你是一个欧盟的官员或者工作人员,你会怎么想呢?
你一个穷鬼,天天上赶着求我拉你进来喝汤,结果你一会一个主意,好不容易要签字了居然突然就变卦了。
你说谁还敢管乌克兰的闲事,谁还有心思管你乌克兰人过得咋样?
 
同样,咱想想假如咱是普京,咱一世之雄低声下气使出各种上台面的不上台面的手段,搞得求爷爷告奶奶一般。
结果呢,才让你办点事,你最后屁都没办成,拿着我送你的不知道多少个亿的钱,单枪匹马的跑我这来流亡当富翁了。
你说你是普京你能咽下这口气?你能不气得把桌子锤烂?
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和乌东事件也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说历史就反复的给大家介绍,任何一个团体的走向都取决于所有人共同博弈形成的合力。
乌克兰就是典型的没有合力,因为所有人的合力互相抵消了,成了原地转陀螺。
如果你的合力大致有个方向,哪怕经常左摇右晃,跌跌撞撞,总会有也想往那个方向去的人上来,或者放点货要你带,财富自然就来了。
可是如果你的合力只是原地转陀螺,那谁还会上来,还有谁会让你带货呢?
相反你只会吸引到那些强人们,左边的觉得我拉你一下,你就会跟我走给我带货,右边觉得我扯你一下,你就成我的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被强权左撕右扯的乌克兰。
归根结底,乌克兰的今天来自乌克兰自己,来自于在其特定地缘与国际形势综合作用下所有乌克兰人形成的合力
而当有一天,乌克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有方向的合力,那么未来自然就会一步步向他走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