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哥闲话】正哥闲话黄芪第一话 话说黄芪本名黄耆的耆字

同药正哥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01



正哥闲话黄芪第一话话说黄芪本名黄耆的耆字


正哥再次归来,这次的正哥闲话系列写一个中药――黄芪


以一个中药来写一个系列大约是写不了几篇的吧,但正哥想试试能东拉西扯个十几篇或是几十篇不。



首先黄芪的道地产区是山西大同浑源恒山,所以正哥这个系列也算是为当地做点宣传吧。



既然想东拉西扯凑点字数,那么就细一点讲,今天第一篇就从黄芪之名开始吧,黄芪本名黄耆,先拿这个字写一篇吧。




《说文》中对耆的解释为:耆,老也。也就是耆是指年长,但没说具体多大。

《礼记》中对耆的解释为:六十曰耆。这里明确说明,耆指的是六十岁,实际上此语完整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是说五十岁称艾、六十岁称耆,在古代平均寿命不高,五十六十都是较高的了。


耆和艾是两种植物,耆的根直而长入地达一米多,而艾草的茎直而长向上达一米多,所以此这两种植物来说人的岁数大,另有耆艾合称,是指老年人。



另外还有耆耇之说,耇的本意是老年斑,指的是九十岁。


耆也通嗜,是爱好、嗜好之意,在此读SHI。



经常有人把耆字误写为蓍,这是不对的,蓍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亦可入药,古人以其茎用来占卜,有蓍龟之说,是说用蓍草和龟甲来占卜。说文中解释“蓍,蒿属。生十岁,百茎。「易」以为数,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扯远了,还是回到耆字上来。


前边说了,黄芪的本名是叫黄耆的。

从最早记录了黄芪这个药的《五十二病方》到《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一直到明代的《本草纲目》、《本草蒙荃》、《本草原始》,历代医书及本草都是以黄耆为名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耆,《本经》上品。【释名】黄芪(《纲目》),戴糁(《本经》),戴椹(《别录》,又名独椹),芰草(《别录》,又名蜀脂),百本(《别录》),王孙(《药性论》)

[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或作蓍者,非矣。蓍乃蓍龟之蓍,音尸。王孙与牡蒙同名异物。


此处李时珍确切的指出俗通作黄芪是不对的。而且也说蓍是不对的。

(此处黄芪有诸多别名,有关黄芪别名此处不多说,后续会有专话来说)



另外明代李中立有一本本草著作《本草原始》,此书对药材图的精确描绘及药材鉴别方面的重要经验介绍,该书对后世医药家产生很大的影响,被称为我国第一部中药药材学著作。

《本草原始》中记载“夫耆者,年高有德之称。耆老历年久而性不燥,此药性缓如之,故得以耆称。一云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耆。俗作黄芪,非也!”


可以看出此书也是认为黄芪之名应当是黄耆。

总之清之前黄芪的名为黄耆的,只是到了清代之后才逐渐开始用到黄芪之名。



今天正哥闲话黄芪就到此处,既然黄芪本名为黄耆,今天也对耆字进行了解释,下一话正哥就说说“芪”字。




敬请关注下一话:

正哥闲话黄芪第二话

话说黄芪现名的芪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