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俄罗斯为什么会打这一仗(中)

扁舟听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15
14年引爆的乌克兰危机,让普京在俄罗斯的个人威望达到了巅峰,但随后15年开始俄罗斯就迅速过起了苦日子(见链接:《俄乌战争启示录(一)》)。
我们很容易想到,这会不会是美欧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乌东二州展开的制裁导致的?
其实奥巴马政府主导的制裁本身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美欧这次制裁主要做法是把几百家俄罗斯的核心企业拉进了实体清单。
这个清单的主要作用是禁止国际金融机构对俄罗斯的主要企业融资。
这种制裁要说影响肯定是有的,毕竟债务也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对企业的发展和扩张有很大作用。
就好比恒大的资金全靠借新钱还旧钱推动,一旦限制他举债融资了,立马就垮得稀里哗啦。
 
不过这种制裁对于那些跨国企业,非常倚赖讲故事拉投资快速扩张的高科技、金融和服务等类别的企业影响更大。
俄罗斯现在的经济支柱都是傻大粗型的重资产类,这种轻资产的高新科技和服务类的产业很少。
所以制裁可能会影响俄罗斯企业的潜力和发展,但不太可能让他吃不饱饭饿趴下。

我们看下这张表,这是09年-20年以美元计价的GDP数据。
可以看到10-13年俄罗斯GDP飙升,14年由于受到制裁,下跌超过了10%。
但是这一年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下降了20%,也就是说扣除汇率因素,俄罗斯经济在14年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
此后直到21年,卢布汇率波动很大但没比14年低太多,然而俄罗斯的GDP却大幅下降,只剩巅峰时期的70%。
 
那为什么俄罗斯的经济会出现如此巨大的下滑呢?下面这个表能让我们看清楚其中的奥秘:

这是WTI国际油价20年来的一张简表,单位是美元/桶。
我们可以发现,自03年小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国际油价出现了剧烈上涨。
08年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欧美各国纷纷开始量化宽松,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印钞机开始日夜不停的印钱。
凭空多出数以万亿计的钱,石油这样的大宗物品期货成为手握热钱的炒家非常喜爱的产品,油价飞升,屡屡超过100美元每桶,均价是03年的3倍以上。
但到了15年-20年这6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均价对比08-14年这6年基本跌了一半。
这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非常大。
 
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外贸太依赖石油、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了。
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和油价高度相关,也就是说国际油价的起伏对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政府可支配收入影响很大。
当然,实际的卖出油价受到石油品质、运输距离和合同中的价格保护协议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和标准WTI价格不会完全相同。
但是其中的误差不大,大致的估算趋势可以暂时忽略这些因素的影响。
 
我们这里不做太多长篇大论的分析,只看一组简单的数据。
2021年,国际油价大涨,均价在68美元,比20年高出70%。
2021年俄罗斯石油出口2.3亿吨,总量比20年下降了4%,但是总额高达1100亿美元。
而20年俄罗斯石油出口总额只有724亿。
也就是说在出口量下滑的基础上,21年石油收入增加了380亿,天然气一块和石油差不太远,因此这两块俄21年全年增收超过00亿美元。
 
2021年俄罗斯全年财政收入是3300亿美元,而20年不到2500亿。
光在净收入上,油价一年的起伏就可以左右俄罗斯财政收入超过20%。
而且实际的影响远大于此,因为油气出口都大多是以美元交易,而其他很多内部税收得来的财政收入都是卢布,卢布可没那么容易花出去。
俄罗斯的油气公司大多是国有或是由和政府关系极其密切的官商控制的私营企业,油气的收入政府动用起来最方便。
所以油气价格的涨跌对俄罗斯的可支配收入影响很大。
 
要知道21年的油价只有08-14这黄金六年的70%而已,就给俄罗斯财政带来如此巨大的增幅,我们可以想象08-14年这黄金六年俄罗斯财政有多富裕。
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14年底开始的国际油价腰斩,会引发俄罗斯多大的财政困难。
14年底开始持续到16年的油价暴跌影响因素很多,但核心是因为石油价格已经高度金融化、期货化。
简单来说就是印钞机开动后大笔热钱的涌入,原油、铜、铁、铝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有点类似于股票,受金融操作的影响。
 
随着热钱的热炒,油价一直处于过高的状态,超出了供需关系带来的正常价格。
油价一直涨就会引发很多投资者投资期货,期货我们就简单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股票好了。
这种股票化的金融产品会逐渐和石油的实物脱钩,带来大量的杠杆。
我们就简单理解为会有很多人借钱往里面投,这个借款量会非常惊人,可能是本金的几倍几十倍。
 
这天量的资金当然不是来做贡献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且是空手套白狼式的几倍几十倍的赚钱。
08年开始各国数以万亿计的印钱,流入石油的钱实在太多,所以油价一直托得很高。
但是钱是有限度的,14年开始虽然还在印钱,但是印钱的速度明显放缓。
这些金融化的大宗产品的虚高价格就撑不住了。
 
你想啊,现在无数人用借钱的方式想要把自己的资本翻倍的往上涨,这产品就会涨不动。
打个比方,本来总需求100万个产品从1块钱涨到1块1,需要买家多出1毛一个,最多10万钱的增量就可以满足涨幅。
可是金融化后,无数人大笔借钱进来纯粹为了虚拟的买卖,1块涨到1块1人家通过虚拟的金融方式要取走100万,1000万的利润,市面上哪有那么多钱呢?
所以当印钱下降,当杠杆重到某一个点时,宏观面上稍微一出现风吹草动比如说有中东有国家(比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增产啊,美国页岩油技术进步可能会引发石油产出大涨啊,这类消息发酵后,油价就会开始下跌,然后突然间引发从一块跌到三四毛的暴跌。
 
归根结底,借钱加杠杆来炒指望翻倍赚钱的太多了,你借钱就必然要还,还会有很高的利息。
所以下跌就会逼这些人不得不低价卖出还钱,不把这些人的本金吃光,下跌就很难停止;
同时正是由于这些不得不卖的人大量存在,下跌也得以有持续的动力。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一辆车拉得又多,开得还快,于是很多人就各种方式上车拼命的往里面堆货物。
本来五十吨的载重结果装了500吨,一旦车承受不住了就会突然开始甩货,不甩完多出的400多吨货就没法往前开。
 
是不是有点扯远了,之所以讲这么多枯燥的题外话主要想说明两点:
第一点是油气这样的大宗商品价格早已金融化、期货化,必然会出现周期性的价格涨跌,而且幅度很大。
这种预期会对普京接下来的决策产生很重大的影响。
第二点是15年到16年的油价低得不正常,属于把人甩下车的阶段,随着该下车的人都下车了,理论上油价应该回到正常水平。
但美国政局此时出现重大变化,而且是对油价和俄罗斯都非常不利的变化。
 
2016年底,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2017年开始成为美国总统。
特朗普的当选是美国政坛的一次剧变,比奥巴马的黑人噱头带来的变化要大很多。
因为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职业政客的总统,从而彻底改变了美国政坛。
美国此前的总统都长期从政(或者是在军方),他们本人和团队都是美国公务员体系的一部分。
所以他们的政策都必然深陷美国政坛众多大佬派系的影响,基本上都在早已稳固的框框里打转。
 
特朗普从没有在美国政坛混过,他的团队也有大量这样的人,他们和美国政坛的政治大佬关系相对浅很多。
在此前这样没混过政坛的家伙想成为美国总统是绝不可能的。
没有政坛大佬的支持,他们有各种台上台下的方式阻止你,让你根本得不到任何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历史上类似特朗普出身参加大选的人多了去了,都是走过场混个好玩。
总之你想从政就乖乖的从基层的州、市级议员干起,在政坛慢慢混着,混得大佬们舒服了、满意了再提携你往上走。
 
特朗普一把梭到底的巨大成功,固然源自个人能力出众,也和美国民意的重大变化直接相关。
自里根以后数十年,美国政坛越来越腐朽,全球化浪潮兴起后,美国民间对上层建筑的怨气和不满越来越大。
一般人粗一看可能会认为特朗普这样啥官都没当过的业余选手,怎么能当一国领袖呢?
可是当年唐帝国、明帝国多少专业至极的政治从业者啊?面对业余的黄巢、李自成像傻子一样被一边倒的屠杀。
 
政治的“专业人士”之所以能专业,是因为普遍民众对这个群体有基本的信任和支持,离开了这一点,所谓的专业人士毛都不是。
特朗普某种意义上我们就可以理解为类似美国版的黄巢、李自成。是美国民众对上层建筑极度不满的产物。
只不过现代国家的特点使这一切有机会以相对流血很少的方式完成。
可能有朋友会认为特朗普是大富豪,怎么会用古时的农民起义类比呢?
其实这是受现代历史一些不恰当总结影响得出的误解,推翻现有秩序的核心力量往往不是最底层,比如黄巢家里就世代卖私盐,超级大款一个。
 
特朗普上台以后,他从没有混过政坛的特点极大影响了美国接下来的内外政策。
和过去的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特朗普施政更少基于众多大佬和派系错综复杂的私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
特朗普的施政更多的是满足自己的个人政治抱负和政治志向,在内政时或许还会受很大掣肘,在外事时个人发挥空间很大。
美国近百年来经济和军事都独领全球,在世界各地都有着许多深入了解当地的专业人才,世界各国的人才也都不断涌向美国。
只不过过去美国上层建筑主要精力放在东林党式的争权夺利,一切以政治斗争为纲,这些人才根本用不上。
 
美国在全球储备的大量专业人才,手里是有很多招的。
所以我们看到接下来几年在亚太、在中东出现了许多人们几十年来根本不敢想甚至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巨大变化。
特朗普政府在外事上的风格突变对于美国的竞争对手,对于俄罗斯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普京的角度,特朗普政府对他的主要影响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一系列彻底打破美国常规的措施,使得油价进入反弹通道后始终被压制住,俄罗斯经济一直不能回血。
另一方面是其在叙利亚和乌克兰的一系列手腕让俄罗斯越陷越深,隐形军事支出不断增加。
 
既不能回血又不断失血,俄罗斯的财政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这种困境对俄民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养老金问题。
俄罗斯早就深陷老龄化,养老支出负担越来越重,14年乌克兰危机被美欧制裁后就开始养老金的暂时冻结。
 
养老金源自从民众工资里扣除的养老保险,通常这笔数额巨大的养老金都会交给独立的金融部门处理,专款专用。
简单理解下,就是通货膨胀一直存在,现在的一百元可能只相当于十年前二三十元的购买力。
所以老人的养老金是需要根据通货膨胀的变化不断上调的,80年代可能只要发几块钱,90年代就要几十,现在就要几千。
因此民众交上来的养老金就必须要通过各种投资方式增值。
现在俄罗斯宣布养老金被直接划给政府支用了,那后果就是俄罗斯人别说养老金增加了,能不能按时发都不知道。
 
直到今天,俄罗斯仍然冻结着养老金。
不仅如此,18年普京大选再次胜出后又立即开始实施延迟退休计划。
从19年开始,以每年延迟半岁的方式,到29年从60岁退休逐步调整到65岁退休(女性是55岁到60岁)。
说白了就是养老金都冻结了,只能少发点钱了。
 
这一系列操作和类似的其他操作的后果就是普京支持率20年来第一次跌破6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