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八)乌克兰的防御战略

扁舟听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15

俄乌战争是越战以后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近五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两个工业化强国之间的全面战争。

前两节我们对俄罗斯的战略做了简要介绍,大体可以概括为:

以快速瘫痪乌克兰中央指挥系统,各路大军齐头并进迅速接管乌克兰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为主要战略诉求。

战术上则以伞兵和装甲部队为龙头,辅以远程导弹、重炮和空军进行火力压制。

 

在第五节我们就介绍过,由于美军卫星、情报系统早就持续预警,乌军对于俄军将会发动全面进攻甚至是具体的进攻战略都早有准备。

因此面对数路俄军的凶猛进攻,乌军指挥中枢迅速制定了有针对性防御战术。

乌军的防御战术大体可以概括为“依托重点城市环形防御体系的主动型防御”。

 

要理解乌克兰的防御战略,我们首先要了解乌克兰的战场地形:

上面是乌克兰的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显眼的大河从南到北贯穿整个乌克兰,最终流入黑海。

这条大河就是乌克兰的母亲河第聂伯河,它将乌克兰分成了乌东和乌西两个区别巨大的地块。

乌克兰西部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东部以丘陵为主,而水量充沛的第聂伯河流经区域则形成了一长片冲击平原,直到南部入海处才出现大片平原。

 

对于以装甲部队为进攻主力的俄军来说,山地行军非常倚赖公路,只有进入平原后才能有更多选择。

但是第聂伯河水量充沛,其流经的冲刷平原土壤非常肥沃,以黑土著称。

因此乌克兰的平原,尤其是北部平原的主要地貌是森林、沼泽和泥地。

乌克兰在这次战争中打造的防御体系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战场地形。

 

我们前面总结了,乌克兰制定的防御大战略是“依托重点城市环形防御体系的主动型防御”。

那我们自然需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依托城市的环形防御体系?为什么要依托城市,依托哪些城市?怎么做到主动防御,主动时的目标又是什么?

 

先来看看什么是依托城市的环形防御体系。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北京还没建成六环的话,北京最适合防御的体系是什么呢?

就是沿五环外围主要通道搭建了坚固的阵地,组成一个大环。

原理也不复杂,防守方沿着五环移动非常便捷,就算五环遭到强大攻击破坏,我沿着四环调动人力和物资都非常方便。

进攻方就不一样了,你沿着京藏、京沈、京广等线路过来围困,想要把部队或者补给从京广调到京沈只能走小路,绕路都得绕晕你。

 

当然,乌克兰城市没有标准的环城公路,但是乌克兰毕竟是个工业化国家,何况还留有前苏联时期的城市建设班底。

乌克兰的普遍城市,哪怕是县城都有着发达的市内交通,选一些道路构成一个大致的环形是没问题的。

虽然说这些道路还有红绿灯,宽窄也不统一,在平时没法算真正的环城路,不过在战时完全可以起到和环城路一样的效果。而乌军的防御阵地就沿着城市最外线的环城路展开部署。

当然我们会想,我攻方没有环城路可走,难道我非得走无穷远的小道?我就不能不管有没有路直接给你开过去?

前面提到的乌克兰的地形就起到了作用,乌克兰的平原多是森林、沼泽和泥地,装甲部队不沿着道路就很难行进。

 

对于俄军来说这就陷入了一个很讨厌的怪圈。

如果你要集中兵力,你就必须把主要部队集中在某一两条道路上,但是敌人的城市就没法围住,敌人可以轻松获得补给,还能轻松出城伏击你。

因此俄军要想围困敌人的某些城市,这就需要把部队分散到几条主要通道上,彼此联络的道路非常远。

这样一来攻方战线被迫拉得很长,部队分散,很容易被守在城中的敌人小规模突袭。

 

由于乌军坚决依托主要城市进行环形防御,导致俄军攻城面临很大的困难。

截至今天(2022年3月25日),除了开战四天后乌军主动放弃的赫尔松,俄军此后再也没能攻克乌军坚守的任何大城市和交通枢纽。

甚至俄军连围困乌克兰大城市都基本做不到,唯一被围住的大城市只有深入乌东俄占区的马里乌波尔。

而且能顺利围困马里乌波尔,也得益于这是一个港口城市,很大一部分城区直接临海,由于俄军完全掌握了制海权,得以以少量军舰封锁港口区。

这样,俄军才可以以相对较集中的兵力从陆上控制马里乌波尔的几个主要通道,基本围住这里。

 

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乌军死守在各个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到底有多大意义呢?这不会导致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都落入俄军的手中吗?

要理解乌军为何死守城市,需要理解后勤对于现代战争的极度重要性。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给定条件不许走高速,也不许进入任何一个地级市市中心15公里以内,我们驾车穿越你所在的省份,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不断的绕各种以前从没有听过的小路,即便开着导航也保不齐会迷路,也许还会发现原来我们还有那么多路况非常差的道路。

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建设远不能和我国比,标准的高速公路很少,而且都必须要通过中心大城市。

在北部靠近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边疆地区(也是这次俄军的主要进攻方向)。道路情况更是非常差。

因此一旦不能夺取大城市和交通枢纽,俄军装甲部队进军就必须要绕道走路况很差的小道。

有些地方离开中心城市甚至没有互通的道路,还得开过一段农田或者荒野才能过去。

我们看下上面的图,这是乌克兰乡间小道的普遍道路状况,俄军突前攻击的主力是坦克和装甲运兵车,可以想见几十吨的装甲车在这样的道路上运行会是个什么状况。

而且这些装甲车辆都非常耗油,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进会带来很严重的后勤问题。

本来预计你携带的燃料能一直开到基辅城下,由于路上要不断绕道,还可能要穿越泥地,结果开到一半就没油了,只能等后方送油。

更有甚者由于泥地和小路路面太差,经不起装甲部队的重量,会导致大量车辆出现故障无法移动,需要后方工程车辆来接收和维修。

同时抵达乌克兰城市附近后会遭遇乌军强烈抵抗,需要大量开枪、打炮,弹药消耗也非常大。

 

所以俄军的装甲部队需要从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比战前预计多得多的燃料和弹药,就需要更多的运输车辆往返运输。

但运输的卡车也需要绕道,也需要更多的耗油。

没办法,俄军只能大量调集车辆甚至民用车辆来加快后勤运输,但是运输车队的防护能力是没法和主力部队相比的。

 

乌克兰有着大片的森林,非常适合伏击,乌军利用对道路的熟悉,分成很多个战斗小组非常坚决的不断出城伏击,尤其喜欢重点招呼俄军的运输车辆。

没了后勤运输补充燃料和弹药,坦克和装甲车就会成为静止的铁棺材。

没奈何之下俄军只能让装甲部队加大巡逻范围和力度,力求更好的保护后勤线路,但这也让更多的俄军分散开来,给乌军提供更好的伏击俄军作战部队的机会。

为了保障后勤而导致频繁被伏击是俄军开战以来损失很大以至于进攻停滞不前的关键原因。

 

我们可能会思考,俄军移动困难,遭遇重大损失,但是毕竟在重武器、装甲部队和空军等领域有着绝对优势。

乌军只能死守在城市里,出去都不太敢,那俄军虽然困苦一点,但如果能咬牙集中兵力围住乌军,就有机会各个击破乃至围点打援。

不过实际情况可能比这种构想要更糟糕,因为运输不仅仅有公路,还有铁路。

截止到目前,从乌克兰最南端的敖德萨到最北端的哈尔科夫的铁路客运仍然贯通。

至于由西往东从波兰到利沃夫再到基辅再到哈尔科夫的铁路更是畅通无阻,多个欧洲国家政要就是沿着这条铁路多次进出基辅。

客运尚且贯通,用于部队调动和军事物资运输的列车自然也没有问题,这使得乌军有着强大的调动兵员与军需物资的能力。

铁路比公路的远程运输能力强得多,这也是为什么除了孤悬在俄军实控的东乌和克里米亚间的马里乌波尔,俄军很难围困其它大城。

 

乌军到现在仍然能通过铁路进行运输,也说明俄军的空中优势非常有限。

我们可能会觉得铁路只要用飞机炸一下就能弄断,其实一切没那么简单。

因为铁路非常容易修复,要想阻断敌军的铁路运输,需要攻方集中大量炮火反复的日复一日的轰炸才能达到效果。

轰炸铁路最方便的当然是远程导弹,问题是铁轨目标小,要想远程轰炸需要精确制导导弹,俄军手里的精确制导导弹实在不多。

到现在为止,俄军总共大约只发射了1200枚导弹,具备精确制导能力的更少。

轰炸一个战略目标一般至少要发射3-5枚导弹,俄军这点导弹要留着打很多重要军事目标,自然没办法反复的拿来炸铁路。

 

不能远程导弹攻击,就需要步兵或者空军抵近攻击。俄军步兵现在到处被伏击,自然不敢去炸铁路,这个任务还得空军来低空轰炸。

但是俄空军目前来看优势不是很大。根据乌军战报,俄军平均每天出动架次只有5、60次,而且多是侦察飞行。

这么点出动架次,无法对目标形成地毯式轰炸,那么低空飞行就很容易被肩扛式防空设备攻击,尤其在欧美大量援助乌军“毒刺”等先进单兵防空导弹的背景下。

据乌军战报和视频交叉认证,仅3月6日一天俄军执行低空攻击任务的武装直升机和战机被击落了超过7架。

这么大的损失下俄空军很难被拿来去炸铁路消耗掉。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很适合攻击铁路,就是察打一体的无人机,可惜俄军攻击无人机服役的很少,这个领域可能还没有装备了不少土耳其神器TB2的乌军强。

 

总结下来,俄军一线作战部队后勤主要靠公路,由于乌军环形防御坚守主要城市与交通枢纽,俄军控制的道路路况差,而且经常遭到乌军小股部队的突袭伏击,损失很大。

而乌军背靠城市,战区后勤非常便捷,补充和跨区域调动又可以通过铁路运输,因此乌军在后勤上的处境要比俄军好很多。

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得不说俄军一开始采取的空降基辅、各路大军向乌克兰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快速突进的战略,或许有点大意了。

 

正是由于俄军的强行深入,导致后勤战线过长,带来大量不必要的损失。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俄军一开始不向基辅等大城市突进,而是集中在一个个交通要道扒钉子,不扒完钉子不前进。

这样的话乌军就不得不走出来,俄军的侧背就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乌军的防守也就没法做到这么立体。

 

我们可以拿乌东战场的局势来做对比,由于目前还没一一介绍各个方向的战局和战役,我们这里只简单介绍下。

乌东已经打了七八年,乌军和乌东“民兵”以及大量俄军“自愿军”已经形成了长久的阵地战线。

俄乌战争打响后,乌东军也跟着发动大举进攻,他们就没有做太多花哨的穿插突进,按部就班的沿着阵线向前进攻。

虽然乌军防守很顽强,目前仍然没有失守任何重镇,但乌东军仍然一步步推进得很扎实。

乌军在乌东方向的损失也远远大于俄军主导的其他方向(乌军损失最大的马里乌波尔保卫战,攻方主力也是乌东部队)。

 

目前来看,乌军的防守做得比较成功,使得这场原以为一边倒的仗打成了势均力敌的持久战。但乌军要想取得全面胜利还有太多困难。

俄军在远程武器、装甲部队、重炮、空军部队等主要领域都拥有压倒性优势,仍然有能力持续发动强大攻击不断远距离杀伤乌军。

乌军虽然得到了美欧的大批先进武器支援,但到目前为止杀伤性武器的外援仍然以单兵武器为主,缺少重武器。

 

随着3月25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第一阶段战略目标已经完成、下阶段专注于进攻乌东地区,可以认为俄军将逐渐集中兵力向乌东发起进攻,给乌军防御带来新的考验。

同时俄军在已占领的乌克兰国土上将开始转入防御,这意味着俄军会大量炸断公路桥梁,并且大量布雷,这会对乌军接下来的进攻带来巨大困难。

乌军要想获胜终究要进攻,要运动。当乌军在野外野战与俄军短兵相接时,是否有能力与俄军抗衡是个未知数。

如果乌军在野战中打得不好,损失大量骨干老兵,俄军完全有可能再次转入全面进攻。

目前乌军在北线和南线都在发动中等规模的反击,我们有机会观察乌军主动进攻时是否还有此前防守时表现出来的战斗力。

 

 

这几节更多是从战略上为大家理清双方的主要作战思路,接下来在作战细节上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回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