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六)乌东民兵,原来我是一块宝

扁舟听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15

顿卢二州的“民兵”成了战场上的风向标。

只要哪里有大股顿卢部队,哪里的乌军主力就会退避三舍,哪里的俄军就会开足马力不断向前。

顿卢民兵就这样成了宝贝,只是“宝贝们”此时是否开心呢,我们不得而知。


前面二十多节,相信我们都熟悉了俄军顶级专家斯特列科夫(见链接:《俄军的争论)。

如果有关注过斯特列科夫同志的朋友肯定有感觉:开战前一个月的时候,他虽然言辞犀利,但总还有模有样的。

可接下来的斯特列科夫似乎变了个人,言辞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张口闭口的就是什么“克里姆林宫的侏儒”一类我们听着都觉得犯罪的话。


其实这也难怪斯特列科夫失态,主要是他的岳父大人不幸阵亡了。

斯特列科夫的妻子是他在乌东顿涅茨克州的一个崇拜者,比他小了20多岁。

所以他岳父其实和他一样50来岁人,是顿涅茨克国民军中的一位士官。

在3月下旬的马里乌波尔战役中,岳丈大人不幸中弹,当场牺牲。

面对伤心欲绝的年轻貌美的妻子,难怪斯特列科夫也不敢再淡定了。


斯特列科夫岳丈阵亡只是马里乌波尔战场乃至整个乌东战场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顿、卢二州“民兵”在整个乌东战场发挥着中流砥柱般的作用。

就以马里乌波尔战场为例,没有顿涅茨克“民兵”的卓越战功,马里乌波尔想要拿下是遥遥无期的。


我们此前就总结过,乌东民兵师俄军战斗序列里装备最差的部队,但又是战绩最好的部队(见链接:《什么样的部队才有战斗力

我们通过一个战例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点。

大约3月底4月初的时候,网上传来一个爆炸性消息,两架武装直升机在马里乌波尔上空被击落。

人们这才知道原来乌军一直通过直升机向被围困的马里乌波尔运送物资、运出伤员。

这次击落乌战机由此还引发了有北约“大鱼”被抓获,亚速团长官已偷偷出逃等网络谣言。


值得关注的是,这两架乌直升机是由顿涅茨克民兵用肩扛式毒刺导弹击落的。

更进一步,这两架直升机是从亚速钢铁厂向北飞越市区时被击落的。

可能会有朋友觉得很奇怪,按照区域划分,北边的市区不应该是俄军负责的区域吗?


3月初马里乌波尔陷入俄军包围,3月11日俄军发动总攻,3月20日俄军发起最后通牒21日进入逐街争夺的巷战。

在第一阶段的战役中,大体是严格按照此前介绍的分区作战的(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二

俄军主力主攻市区,对位乌军海军步战队第36旅,顿涅茨克民兵主攻钢铁厂,对位亚速团,车臣军主攻港区,对位武警部队。


然而这样的对位攻击在随后进程中很难执行不下去。

顿涅茨克民兵主攻的钢铁厂过于坚固,民兵部队刚开始很难啃得动。

由于钢铁厂有着非常发达的地下工事和地道系统,亚速团部队经常钻出来到友军区域游击。

俄主攻市区的第150摩步师遭遇非常大的损失,甚至连师长米捷耶夫少将也被突袭身亡。


第150摩步师可不是一般的师,这是著名的红旗师。

1945年前苏联攻克柏林,第一个将苏联红旗插在柏林德国国会大厦上的就是第150摩步师。

因此150师的象征意义实在重大,俄军觉得实在不能让150师这样损失下去了。

既然顿涅茨克民兵攻亚速钢铁厂那边实在有点浪费,就让顿州民兵也过来补充下其他地方吧。


顿军一过来就傻眼了,乌军直升机低空飞行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每天往里面送装备,这还打啥。

二话不说,扛着单兵防空导弹就把乌军飞机给打下来了。

你要问为什么俄军此前这么多天没能打下来呢?这也真不能怪俄军。

你想啊,庞大的直升机就在百十米的空中呼啸而过,时不时还有机枪来一梭子,这得多大的压迫力啊。

你要士兵这时候站在地面对着头上呼呼而过飞机瞄准,发射,再校准,再发射。

这活实在太吓人了,俄军士兵大多经不起这么吓,所以主要靠先进的防空系统对付敌人战机。

只不过乌军直升机超低空飞行,防空雷达系统很难发现这些不讲武德的乌军。


顿军就不一样了,又穷又落后,用不起先进的防空系统,就只会用肩扛式单兵设备,关键还不怕死啊。

没想到这不讲武德的乌空军还就最适合用肩扛式单兵防空火箭打。

于是击落马里乌波尔乌补给直升机的任务以后就交给顿军负责了。


俄军很快就发现,顿涅茨克部队不光是打飞机很厉害,打别的也很厉害。

主要还是乌军不讲武德,老是利用马里乌波尔坚固的工事,躲在些犄角旮旯里伏击俄军。

俄军不断重炮轰炸,温压弹更是一轮轮的轰炸,可是马里乌波尔也太大了,俄军炸了十多二十天,也只能炸去一层皮毛。


对此俄军指挥部得出结论,要想有效杀伤巷战中的乌军,必须要精确轰炸。

理论上精准轰炸最好的办法是无人机侦察并得出敌火力点目标。

不过根据乌军的拆解,俄军主力侦察无人机orlan-10用的摄像设备还是民用款佳能相机。

这表明这款无人机极可能不具备实时网络传送的能力。

简单解释就是俄军只能让无人机前去侦察拍照片和视频回来,然后人员拿这些视频和照片研究分析确定目标和方位。

问题是乌守军特别不讲武德,防御火力点老是变换,等你这边分析完再炮击,敌人往往早跑了。


怎么办?俄军也不愧是久经考验的威武之师,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办法:

我只要先派出步兵发动全面进攻,我都进攻了,你的防御火力点那不就得开动了吗?

然后我根据前线步兵即时传回的情报立即来一轮精准炮火覆盖,就能把乌军给烤了。

于是顿涅茨克民兵就光荣的成为了先遣步兵。

可以说,俄军在马里乌波尔的一条条街道,几乎都是靠顿军步兵用一个个生命打下来的。


可能有朋友要问,这么光荣的任务怎么不由俄军来完成呢?

开玩笑,俄军个顶个的都是先进技术兵种,都是用来开坦克、装甲车、飞机大炮的,哪能当步兵用呢?

因此从3月底开始,战场分工就出现了变化。

顿军负责冲锋,俄军主要负责在后面放炮和装甲支援,至于车臣军主要负责拍视频和督战。


应该说新的战术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马里乌波尔被一点点打下来,俄军的伤亡数字也大幅下降。

什么,你问顿军的伤亡?呃,顿涅茨克那是一个独立共和国,哪能纳入俄军的统计呢。

新战术在马里乌波尔的成功也很快引发了俄军的关注,各战线俄军迅速掀起了学习马里乌波尔先进经验的热潮。


俄军总结前一阶段失利教训,发现俄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缺乏一线步兵。

现代战争强调高科技和先进武器,强调增强飞机、导弹、坦克、装甲车辆、火炮等形成的火力优势。

而出于节省军费的考虑,性价比很低的步兵被大幅度裁撤。

俄罗斯这几年的军改也是往这个方向进行(见链接:《俄军的争论)。


然而上述军事理论都有一个前提,就是高科技兵种与武器的加强可以对敌取得压倒性优势。

一旦你的高技术兵种和对手打起来半斤八两,步兵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最简单的,火力侦察、搜寻、巡逻、战场打扫以及很多基础工程建设都需要一线步兵。


俄军这次全面战争中,空军、装甲部队和火炮都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根本不足以击垮敌人。

俄军进攻过程中任何一个防御等级稍高的大城市都无法拿下来。

于是俄军穿插和运动中需要大量绕开敌人的坚固防御目标,这就会有大量侦察、搜寻、收尾和巡逻保护工作需要完成。

这些工作需要数以十万计的庞大步兵才能覆盖,可是俄军到哪去找这么多步兵呢?

全国总动员?理论上可以动员起百万大军,不过这后果会咋样那可就难说的很了,普京终究没敢这么玩。


好在俄军发现我还有一个宝贝——顿卢“民兵”啊。

本来俄军觉得顿卢民兵装备落后,也没什么先进武器与先进思想,是群累赘。

可打着打着才发现他们打了八年仗,作战经验非常丰富,不就是最合适的突击步兵么?

尤其是,顿卢民兵不用计入俄军损失,这简直就是老天送来的礼物啊。


乌军很快就发现了俄军的新战术,乌军也不得不立即做出战术调整。

只要发现有大批顿卢军出现的战场,乌军主力就立马退避三舍。

原因也很简单,我们想象一下,顿卢步兵冲上来了,然后你打死一批步兵,然后炮弹过来炸死你一堆人。

当然理论上你有工事,伤亡多半比敌人少点。

可是你要乌军拿93旅、92旅、坦克1旅等前面出场过的王牌去换顿卢步兵,这划不来啊,心疼啊。


乌军心想,莫非只有你有死了不心疼的顿卢民兵么?我也有死了不咋心疼的部队啊。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战场现象,在每轮俄军咄咄逼人的主攻方向,一线防守的全是乌本土防卫军。

(本土防卫军就是当年的乌东民团,细节介绍可见链接:基辅保卫战二。)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黑色幽默的现象。

比如说多支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民兵发视频,视频里穿着破破烂烂军装的“民兵”们控诉他们受到不公待遇,表示我要拒绝参战,拒绝送死。

另一边乌军也有很多士兵发视频,视频里穿着破破烂烂军装的乌军也控诉他们受到不公待遇,表示我要拒绝参战。

于是在2022年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最激烈方向的前线,双方拿着100年前的莫甘辛纳步枪和马克沁水冷式机枪激战连连的画面。


可能有部分朋友会有疑问,顿卢“民兵”有多少人啊,经得起这么使用?

顿卢民兵按编制都是2万左右,总兵力约4万。

根据6月初顿涅茨克官方公布的数字,伤亡加失踪被俘已有1.2万人。

也就是说即便按公开数字,顿卢部队也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了,何况实际数字可能远超公开数字。


不过这倒是难不倒俄军,斯特列科夫不是几个月来一天天嚷嚷着要总动员吗?

普京其实一直都从善如流的,他决定听从斯特列科夫建议:在顿卢二州展开大规模动员。

这一下就把斯特列科夫气得直咧嘴,因为顿、卢二州是斯特列科夫目前所有政治资本的来源。

顿、卢这乌东二州被总动员打光了,斯特列科夫今后就真成死老虎了。


于是开战以后,斯特列科夫就多次呼吁不能再继续在顿卢动员了,因为已经无人可动员了。

这是斯特列科夫一次接受访谈时的疾呼:

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已经被全面动员了,我今天就写到卢甘斯克的大学教授被弄去前线了,不管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工作者,这些超过50岁的人都被弄走了。

他们都是从未服役过的人,他们甚至从来没摸过枪现在在前线的动员兵超过半数都不知道怎么给步枪上子弹。

64日是俄乌全面战争开战百天纪念日,斯特列科夫写了篇长篇战况分析文章,里面又用近半篇幅反复强调:

我们在乌东这么点进展(战前乌东俄占一半,目前顿州除马里乌波尔外战线没动,卢州还有几个据点未能拿下),几乎全是靠顿卢民兵的英勇牺牲换来的。

甚至在其他战场,实际上顿卢部队也成了宝贝,赫尔松、哈尔科夫、伊久姆,全都依靠顿卢步兵在一线牺牲才能勉强稳住。


斯特列科夫啰啰嗦嗦一大堆,核心意思当然是说我要的是全国总动员,不是要你普京拿老子的地盘总动员。

通过俄语网站可以找到很多证据佐证斯特列科夫并没有夸大其词:


这是位顿涅茨克当地颇有名气的钢琴家。大约在4月的时候他接到通知要去参加一场音乐会。

然而这实际上是一次征兵动员会,他被立即拉到了马里乌波尔战场,几天后阵亡在马里乌波尔。


然而不管斯特列科夫怎么叫嚣,顿卢二州作为主体动员兵力来源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而且,斯特列科夫说顿卢二州已经被总动员,动员不出人来,这只怕是不对的。

据可靠消息,顿卢二州还有很多觉悟不够高的人,看到下面这辆代表着光荣与梦想的征兵车就躲和跑。

顿卢二州俄控区大约有350万人口,不过此前连年战争让其经济一落千丈,年轻人几乎都已前往乌克兰或者俄罗斯打工(见链接:《乌东为什么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目前留在乌东俄控区的男性主要是四五十岁乃至更大的长者和20来岁的学生。

即便算上少量新占领区的人口,可供动员的人口也不会超过300万。

按照前苏联的强大动员能力,这里足以动员起30万以上的步兵。

俄罗斯现在的动员能力咱给他打个折,大约15万步兵是动员得起来的。

目前被动员的显然没这么多。所以说这顿卢二州只要再榨一榨,士兵还是会有的,足够再支撑一线那么几个月。


如果我们拿顿卢“民兵”和上节介绍的车臣部队的待遇对比,无疑会令人感慨万千(见链接:《车臣大兵

我们经常听到过这样的老话:上赶着的不是买卖,太轻易得到的就不会珍惜。

不过我们在日常生活、交友尤其是爱情中,似乎最大感受就是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人们又总结说:爱情中的人们智商会降为负数。

更有人精辟的指出,爱情就是个比谁更犯贱的游戏。

也许下回咱可以换个思路,想想车臣和顿卢,没准再面临类似局面时会做出更好的选择也说不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