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二十二)乌东为什么没有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扁舟听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15
当俄军开启对乌克兰的全面战争后,俄军的宣传机器也迅速启动。
既然要打仗就必然要给出理由,总不能说我就是邪恶的灭霸就喜欢打仗玩。
每个国家要打仗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是代表人民、代表正义、代表真理的。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的时候也庄严的向全世界声明:
我们要打击和制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耻的扩张,这不仅是保家卫国,更是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谋福利。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说这个理由似乎可以成立。
但是有个不太好解释的小漏洞,那就是既然你要反北约,那你直接打北约啊。
尤其是像波兰这样整天叫嚣反俄的坏人,像波罗的海三国这样不安分的小不点。
 
你现在说要坚决打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偏偏去打北约明确说我不敢收的乌克兰。
这不是告诉全世界,谁加入北约我就不敢打谁,谁不加入北约我就打谁吗?
这很难不让人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说急救室正在做急救手术,突然护士拿起手术刀狠狠捅向主刀医生,捅完护士泪流满面:
我知道您是好人,我也非常敬爱您,可是这个病人其实是敌国间谍,我们不能让他醒来继续伤害我们的国家,真的很对不起。
医生也泪流满面的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
你伟大的爱国爱民情怀我很感动,可是你直接捅他不就完了,你捅我干嘛?
 
所以有心人应该会记得,开战后一两天,无论是俄媒体还是俄坚定盟友们的媒体自媒体上,都开始流传统一的内容。
一个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生命正在被残杀,一个个正义的自媒体人士泪流满面:
多好的小伙子/小姑娘啊,仅仅因为他们是俄族或者支持正义伟大的俄罗斯,就被无耻的纳粹给残忍杀害了。
俄罗斯也庄严向全世界宣告,乌东人民这几年来一直受到乌克兰新纳粹的残酷迫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俄罗斯必须要立即拯救这些水深火热的人民,让全世界直到原来这个世界还有个叫做俄罗斯的伟大国家愿意为了正义而不惜牺牲。
 
这样的伟大情怀无疑伴随着这样一个逻辑——乌克兰东部俄语区和俄族人都在日夜翘首以盼王师到来。
我们现在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2月27日俄军主力会贸然挺进哈尔科夫市区。(见链接:《哈尔科夫保卫战
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夫是乌东仅有的还没被俄方控制的大城市,乌东俄族也基本上集中在这两个地方。
既然水深火热的俄族和亲俄乌克兰人都日夜等候王师到来,现在王师来了还不赶紧解救大家?
 
乌东打不动咱们可以说那是因为无耻的纳粹集结重兵,暴力压制和威胁反纳粹民众。
可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不在对峙前线,乌军留守部队数量都很有限。
俄军这两个方向战斗力都超过守军,尤其是马里乌波尔方向俄军兵力数倍于守军。
城里日夜盼望王师的民众不说起义,哪怕只是不配合,只是提供情报,只是搞搞破坏,乌军这么点兵力还怎么守啊?
因此基辅方向战局不利后,俄军指挥部很自然会把主要攻坚目标放在这两个亲俄大城。
 
可现实却给俄军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成了乌军抵抗最激烈,抵抗意志最顽强的地方。
俄军的猛攻不但没能把受苦受难的人民从乌纳粹手中解救出来,反而大量损兵折将。
更令人尴尬的是,战争引发的难民潮,乌东俄语区难民都哭着喊着要往西部走,绝大部分民众哪怕被绑着架着也绝不愿意往东方走。
 
跟随本连载的朋友可能会问,你不是说乌东人民都是亲俄派吗?(见链接:《谁该为乌克兰今天负责)。
乌东三州一国(克里米亚)一市(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确实曾经很亲俄。
他们中的很多人很长时间以来确实是爹亲娘亲不如俄罗斯亲,我们看下面的图片就能体会。

这是1994年大选的选举地图,蓝色代表支持以亲俄立场挑战时任总统的候选人库奇马的地区。

这是2010年大选的选举地图,蓝色代表支持著名的亲俄总统后来流亡到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的地区。
我们会发现这选举地图表现出来的倾向10多年来就没怎么变过。

如果我们把选举地图和上面这张图对比起来就更加明显了。
红色代表俄语区,紫色是鞑靼俄语区,可以理解为俄语一支方言,克里米亚半岛专有。
我们发现俄语区和支持亲俄派总统的地区是高度重合的。
 
我们介绍过,俄语区和俄族的形成是前苏联把乌克兰当重工业基地,打造众多大型军工和重工业企业的必然结果(见链接:《谁该为乌克兰今天负责)。
所以乌东重工业基地和乌南造船基地的俄语区是乌克兰工业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因此通常情况下,亲俄派总是更容易在大选中获胜。
 
94年乌克兰第一次选举以来,20多年里70%的时候都是相对亲俄的总统及其团队统治乌克兰。
相对反俄的总统及其团队要想上台每次都会引发剧烈冲突,每次俄罗斯及其盟友都会指指控说这是西方搞颜色革命。
这也是其他东欧国家甚至不少前苏国家都纷纷加入欧盟和北约,乌克兰却看不出加入希望的根本原因。
你姓俄还是姓乌我都不知道,哪能让你加进来呢?
 
可以看出确实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乌东地区在选举地图上都是深蓝色,代表着他们极度亲俄。
说这个时候的乌东民众面对俄罗斯毫无疑问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这也是14年斯特列科夫带着百十号人假传圣旨就能传檄而定克里米亚,然后短时间在乌东拉出几万人队伍的根本背景。
 
然而,事易时移,战争打响后,一切都变了。

这是2019年,乌东战争打响5年以后的选举地图。
我们可以看到更支持相对亲俄候选人(蓝色)的地区已经少了非常多。
当然我们可以说绿色的泽林斯基是乌东说俄语的犹太人,但这更多只代表一种地域意识。
因为泽林斯基以演员著称,他竞选乌克兰总统的资本就是曾经在大剧《人民公仆》中出演乌总统。
我们看过这部剧就知道,泽林斯基立场显然是反俄的。
 
为什么当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乌东几年时间就彻底转向了呢?
对此当年作为王师代表的斯特列科夫似乎最有发言权的(本连载对斯介绍很多了,见链接:《俄军的激烈争吵
斯特列科夫一直祥林嫂般的反复唠叨,我当年力劝普京趁机西进,灭了他个鸟乌克兰。
可是普京这人没水平啊,不听我的啊,竖子不足与谋啊。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我们在乌东就这么走向失败了。
 
斯特列科夫当初直接西进颠覆乌克兰新政权,扶回刚被赶走的亚努科维奇的思路能否成功我们不得而知了。
但是当时油气价格奇高,俄罗斯正处于史上最富时代,普京和他的团队多半不敢搞这么激进的计划。
我们很难说斯特列科夫当年是不是过于激进拿国家前途随意冒险开玩笑。
但斯特列科夫对此后乌东局势的变化和其背后原理的理解无疑是全球最顶尖的。

上图是2022年5月初斯特列科夫在一次访谈中谈及乌东时的截图。
其对乌东局面和民众心理的解读非常精确而有启发性,大意是说:
 
八年了,乌东地区的人民看到了什么呢?
他们只看到了年轻人失业,老年人养老金被冻结,工厂停工,人民收入锐减。
这么糟糕的情况,可是那些八年前被钦定的领导人依旧个个身居高位,赚得盆满钵满。
那些真正爱戴俄罗斯,为支持俄而不惜牺牲的人大多战死沙场甚至被自己人清洗。
 
乌东本来是乌克兰重工业集中地,是非常发达和繁荣的地区。
现在,这里成了全乌克兰最贫穷,民生最艰难的地区!
俄罗斯接管乌东二州的时候就应该明白,这是在给整个乌克兰乃至全世界打造一个样板。
现在这显然成了一个标准的反面样板,时刻提醒着其他俄语区的乌克兰人,除了以死相拼,他们别无选择。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这句出自《论语》的名言告诫大家,权力和责任是一同出现的。
前面介绍过,15-20年这几年遇到了油气价格大跌,俄罗斯自身经济也大幅下滑。(见链接:《俄罗斯为什么打这一仗
乌东重工业对于俄罗斯和俄军工有着很大的倚赖,什么事都不发生乌东经济也必然大幅下滑。
 
只是如果一切都没有发生,那么乌东经济陷入困境后,所有怒火都会撒向乌克兰当局政府。
那时候的乌东民众一定更加亲俄,更加哭着喊着要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但现在是俄罗斯和俄军接管了乌东二州,那怒火与抱怨自然就只能冲着俄遣当局来了。
 
乌东俄占区人口大约350多万,但现在只剩200来万,八年来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流失了。
他们中大约一半去了俄罗斯打工,另一半则去了乌克兰,去了哈尔科夫或者马里乌波尔。
当然还不有不少人去更西边的乌克兰腹地甚至欧洲。
留下来的只有那些一开始参与了战争只能一条道走到底的人,他们在逐渐老去。
没有了年轻人,乌东所有产业都会陷入凋敝,乌东俄占区已经陷入了死循环,毫无希望。
 
任何人群中激情澎湃的只会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的沉默者。
面对宏大叙事激发的热情和热潮或者外力强制,沉默者往往会认为怎么都可以,无所谓被裹挟。
但是宏大叙事终究虚幻而短暂,实实在在的生活与收入才是永远陪伴人们的。
万一现有经济形式无法保持,哪怕出现轻微下降,人们都会迅速把所有怒火都转向现状打破者。
人们开始不满,不配合,经济秩序乃至治安开始动荡,很容易迅速陷入恶性循环。
 
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也是非常典型的实例。
一开始出于对萨达姆政权和塔利班的极度厌恶,伊拉克和阿富汗不乏有大量欢迎美军接管的人群。
但是接管仅仅是一切的开始。而当时的美国政坛实在不具备接管一个国家所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储备。
 
在伊拉克,美军把伊拉克的治安彻底搞砸了,伊拉克大部分地区迅速陷入混乱与无政府状态。
于是本来支持美军进来或者对此无所谓的人群中有大量人迫于生计开始加入一些干没本钱买卖的组织。
于是伊拉克治安越来越糟,流离失所和死于非命的伊拉克人越来越多。
于是越来越多普通民众怀念萨达姆时期的安定,他们仇恨美军,主动加入袭击美军的队伍。
于是几年时间美军留下数千将士的生命和上万重伤致残士兵仓皇败逃。
 
阿富汗稍有不一样,因为塔利班那几年实在搞得天怒人怨,阿富汗人对美军容忍度更高。
但多年来除了首都和几个大城市有所发展,广大农村地区依旧长时间处于经济落后民生凋敝的状态。
美军没能力建立一个强力政府关注民生,首都的政客们除了夸夸其谈会的很少,他们越来越令人憎恨。
20年后新一代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他们没有对过去塔利班时期的记忆。
所有对穷困现状的不满都来自于当权者和背后的美军,结果大家看到了,塔利班卷土重来,全阿富汗几乎传檄而定。
 
我们在所有连载里一直反复强调这样的概念: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继而决定了政治走向。
乌东几年来局面的发展和人心向背的变化无疑是这一基本规律的有力注解。
也为一切有需求打破局部现状的团队提供极为深刻的经验教训以供思考。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任何打破现状的行动都需要做好确保十年内当地经济与民生能平稳增长的长远规划,都需要从各个方面反复审视明确自己具备这样的能力。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国)要深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