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十五)基辅保卫战,俄军到底是闪电战还是心太善?

扁舟听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15
当战争进行到三、四周以后,在俄罗斯和其坚定盟友们的宣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现象。
大伙都说俄军一直在运筹帷幄持久战,基辅方向一直都是为了牵制乌克兰主力,为乌东打歼灭战做准备。
问题是这样的论调未免也太难取信于人了。
1小时22分拿下基辅,邵伊古一战封神,泽林斯基带着他的部下正仓皇出逃等铺天盖地的宣传言犹在耳,普遍民众可没那么容易忘记。
有了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俄罗斯的媒体在欧美舆论圈此前有多么的强大,自然知道这些宣传来自何方(见链接:《一场载入史册的舆论战
俄媒体开足马力全网病毒式宣传这样的内容,本身就说明了其闪电战的意图。
 
而和50多年前布拉格事件几乎如出一辙的战略部署更是把俄军开战时的思路展露无遗(见链接:《时代变了
有了此前对双方部队大致情况的基本了解,我们也很容易理解所谓基辅方向为乌东牵制乌军主力的说法如果成立,那俄军完成的就太失败了。
俄军在基辅城下先后派出了东部军区、中部军区和近卫部队的绝对主力乃至王牌部队。
而乌军主力现役作战部队10个旅全部在乌东轮换,乌军在基辅方向参战的部队始终是本地部队和预备役,没有从乌东调来任何主力。(见链接:《基辅保卫战之双方部队
那最终结果岂不反倒成了乌军二线部队把俄军王牌部队给牵制了一个月有余?
 
当然最能证明俄军闪电战意图的是基辅之战前三天俄军的战斗方式。
2月24日开战第一天,俄军就派出了数百精锐散兵空降基辅西北的安东诺夫机场。
奇袭机场的行动虽然没能成功,但此后数天,俄军与乌军交战主力一直是空降部队。
这也是为什么河西战场一共出现了5支不同的俄军空降单位。
 
如果我们还有印象的话,会发现前两天乌克兰方面流出来的视频,并不像后来那样以各种袭击、损毁或缴获俄军重装备为主。
那两天基辅方向流出的民间视频除了俄军进兵、导弹与空袭画面和被损坏建筑画面,最多的是乌军与俄“渗透人员”交战或者抓捕的画面。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俄军此时采取的攻击方式就是渗透攻击。
 
乌克兰有很多说俄语的民众甚至俄罗斯族,乌克兰的亲俄派一直很多,14年乌东危机前亲俄派可是能选上总统的(见链接:《谁该为乌克兰今天负责
泽林斯基本人就是俄语为母语的犹太人,也很难说是乌西反俄派代表。
更何况战前泽林斯基政府的支持率不算很高,民调支持率排在他前面的“为了生活”党是著名的亲俄党。
其党首梅德维丘克以和普京的友谊著称,他女儿更是著名的普京崇拜者,认普京为干爹。
 
因此在俄军计划里,乌克兰政府亲俄势力非常庞大,人心惶惶之下大量亲俄人士做内应带着空降兵往市里面突进足以取得很大战果。
我们猜测俄军或许是以当年苏军特别行动队与阿富汗阿明的卫队在阿明官邸决战为蓝图,期待和泽林斯基的卫队也这么来一场。
否则实在无法解释基辅战役前两天俄军对空降兵的使用方式。
 
由于前苏联时期的光辉历史,空降兵一直是前苏联和俄罗斯下大力气建设的精锐王牌部队。
俄军的空降兵一直都是俄军训练最充分,作战意志最强、单兵素质最高的部队。
然而,基辅守军和泽林斯基政府都展现出了坚决的抵抗决心,众多渗入部队和内应被第一时间抓捕和击杀,以至于大量有意亲俄的内应都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这一下就让空降在基辅城郊数以千计的俄军空降部队进退维谷。
 
空降兵强调的是可空中运输和快速突进,不可能装备笨重的坦克或者重装甲运兵车。
俄伞兵战车以BMD战车为主,装甲非常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能载人、能快速前进。
现在基辅城内密不透风,根本没有任何崩溃逃跑的迹象,这些装备轻型战车的空降精锐就成了乌军炮火的活靶子。
 
俄军最近一次公布战损还是三周前,被公布的阵亡人数只有1300多人,伤亡大约5000左右。
我们先不去管这个数字如何被质疑有严重隐瞒,就从俄公布出的伤亡看,空降部队占总伤亡的15%。
俄空降兵第247突击团团长,第108突击团团长、第331突击团团长、以及接替团长职位的331突击团副团长都在基辅河西战场阵亡。
而且俄军唯一公开承认阵亡的少将——第41集团军副司令安德烈·苏霍维茨基就是空降部队出身,一直指挥空降部队。
人们普遍认为他就是前几天俄军空降部队试图突击拿下基辅城的总指挥,他在28日在基辅城外被乌军狙击手击毙。
 
我们现在可以大致得出结论,俄军地面部队从白俄出发赶到基辅城下并形成战斗力需要2-3天时间。
前2-3天俄军让自己最精锐的伞兵部队大量空降在基辅城外。
如此大胆而危险的指挥显示俄军很自信战斗模式极可能是亲俄派带着伞兵一路开进和泽林斯基的总统卫队作战。
之所以敢这么判断是因为空降兵部队太精锐了,是俄军花大价钱维护的王牌,但他们单独面对敌陆军主力又太危险。
 
我们打个比方,空降部队就好比足球场上曼联的基恩、利物浦的杰拉德。
他们技术上确实不算很细腻,但教练往往看到他们表现不好、体力耗尽也不肯换下他们,因为他们最凶狠最有战斗意志,球队需要这样意志坚定的强硬队长带大家冲锋。
俄军空降兵也是同样的角色,如果面临激烈的战斗,需要最不怕死的空降兵带领大家往前冲。
现在却让空降兵毫无保护的任乌军大量杀伤在基辅城外,无疑是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更可怕的是后面谁来督阵带着士气下滑的部队往前冲呢?
 
在24日俄空降部队空降机场的同时,俄河西V集群的装甲部队也在第一时间往基辅赶。
我们前面介绍过基辅河西方向有伊万基夫和伊尔平两个要害。
俄军大约25日就出现在了伊万基夫和伊尔平,大约26号左右就大致控制了这两个战略要地。
而乌军此时贯彻“环形防御”的整体战术,主力收缩在最外圈环城道路以内。
 
接下来,河西俄军进攻部队遇到了一个棘手难题:面对固守在遍布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巨城基辅,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们很容易产生疑问,俄军干嘛不狂轰滥炸呢?很多自媒体砖家据此得出结论,都怪俄军太善良,不肯炮轰平民。
但是这样的结论也实在太自欺欺人了一点,因为整个乌克兰战场俄军能用的炮火都用上了。
至少在战事陷入僵持后,我们也实在没看到俄军有任何所谓顾忌杀伤敌方平民而限制炮火使用的行为。
 
在基辅城下限制俄军轰炸的不是心地是否善良,而是他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
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轰垮的,我们应该已经看到过很多这样的视频:
一座高层建筑被坦克炮击、被火箭弹炮击甚至被导弹击中,里面的住宅已经燃起熊熊大火,整体建筑巍然不动,也就破层皮而已。
所以俄军肯定优先袭击乌方军事目标,哪有那么多弹药盯着民房去打?
要知道当年轰炸格罗兹尼这样一个20多万人口的小城,几个月耗光俄数年生产的弹药。
基辅和乌克兰众多坚固大城,聚集人口数以千万计,以摧毁他们为目标需要的弹药是天文数字。
 
即便是想要重炮轰击乌军的军事目标,对此时的俄军来说也是有心无力。
基辅这么大的城市,不聚集个上千门大口径火炮同时猛烈轰炸根本不会有太大效果。
俄军主力大口径火炮有效射程大约26公里左右,所以我们上节介绍俄军必须要进了伊尔平才能对基辅发起有效攻击。
可是开战才两天左右,俄军占领伊尔平的部队必然是狂飙突进的坦克等装甲部队。
因为需要坦克开道迅速摧毁击溃乌军阻拦的坦克和装甲部队,自行火炮这种比较脆弱的装备肯定要没有危险了才敢上路,数以万吨计的弹药更要等线路完全安全才敢向前线运输。
 
因此俄军前两三天即便快速突进占领了伊尔平,也只能说是为大规模轰炸基辅守军初步扫清道路,连做好准备都算不上。
而此时战场风云突变,因为乌克兰政府漂亮的舆论战,从26号开始,难以计数的单兵反坦克导弹和防空导弹、燃油和弹药迅速涌向基辅(见链接:《一场载入史册的舆论战)。
这些武器弹药很可能28日第一批就运抵基辅,因为星链设备是28号中午赶到的(见链接:《如此重要的信息战
 
当然,理论上这些援助要大规模运到很可能要3月上旬,但问题是不需要它们全部运到。
原理很简单,此时乌军已经很确信单兵武器、燃油和弹药最多一周以后就近乎无限供应,那么他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存货了。
本来可能需要精打细算用上一两个月甚至更久的弹药,现在一周就敢打个差不离。
这就让乌军有底气大量使用单兵导弹打击俄军装甲车辆和后勤车辆,也敢于对确定坐标的目标使用大量大口径炮弹集火攻击。
 
我们前面已经仔细介绍过乌军的战术体系。(见链接:《环形防御》、《乌克兰大军哪去了》、《信息战
民众密集上传坐标、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监视、无人机反复侦察锁定目标加上无处不在的伏击小分队。
当这些通过相当有效的信息化组织起来配合足量的弹药供应,带来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俄军想象。
河西地区遍地沼泽,道路稀少且路况很差,俄军的后勤卡车和自行火炮等相对薄弱的车辆行进速度很慢,被乌军小分队日以继夜的袭击,大量损失在路上。
 
俄军虽然控制了基辅门户伊尔平,把基辅市中心纳入了重炮射程,可这也意味着他自己的部队也进入乌军射程。
于是俄军河西集群空有2万多精兵强将和优良装备,重炮和弹药在后边运不上来,精锐空降兵先锋和装甲部队反倒成了活靶子被乌军集火攻击,自己把自己给分割了。
俄军虽然有空军和远程导弹,但是俄军不是美军,导弹和飞机数量有限,每天导弹只能打四五十发,空军攻击架次只有一百多次(加上侦擦俄空军平均每天也就出动250次左右)。
上面这些还是全乌克兰战场的,分到基辅战场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由于河西与河东被基辅水库隔绝,如果不能挺进基辅城区,河西的俄军V集群就成了一支孤军。(见链接:《基辅保卫战之战场地形
无奈之下俄军第一周大量调集精锐空降兵向基辅城区发动猛攻,指望打进环形防御外围,至少获得和河东部队连成一线的机会。
可惜没有足够火力支援的空降兵虽然非常英勇,但也不过就是轻步兵而已,除了大量损失,没有任何进展。
到这个局面,俄军河西集群现状就是——不会了,都已经不知道要打什么,更遑论该怎么打了。
除了焦急等待河东方向的部队和援军有所进展,河西V集群一时间不知所措。
 
总结基辅战场前十天的战况,俄军闪电战的意图非常明显。
开局轰炸一轮后就以空降兵控制机场复刻布拉格行动,失败后大量空降部队打算和基辅亲俄势力里应外合,继续企图打一场类似阿富汗的特种行动。
前两个计划都失败后,俄军离基辅最近的河西V集群迅速发起大纵深挺进,不到48小时就打到基辅门户伊尔平。
但俄军对乌军环形防御加高信息化小组伏击突袭的力度和强度估计严重不足,更对乌军突然获得大量外援准备不足。
结果战场一度被自我分割成两部分,大量弹药、燃油、自行火炮等后勤物资被卡在烂路上损失惨重;
缺少重火力支援的精锐伞兵和先锋装甲部队反而让乌军获得了局部火力优势,被按着头猛揍了好几天,大量最精锐的战士和高级军官牺牲。
 
俄军基辅方向前几天的实战表现让人们深深怀疑,俄军高层指挥系统虽然雄心勃勃要打闪电战,但他们似乎不会打闪电战!
我们以德军突袭前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为例,先不说德军一共派出了数以百万计的大军,单说具体指挥也能很明显看出德军至少分了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负责高速大纵深穿插,第二梯队负责歼灭或者黏住第一梯队绕开的强大敌军,使其无法做出任何反击,第三梯队负责在前两个梯队经过的广阔区域负责围剿残余敌人和分散游击的敌人。
同时后来梯队执行各自任务时还会根据前线战况提供向前面梯队补充后备兵员和保护整体后勤线路的任务。
 
我们相信这一次俄军的高层在PPT上也许也会有完美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计划。
问题是这样的多梯队快速突进绝不仅仅是几个名词概念,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保障各梯队能同步并发完成各自任务、应对各种突发战况。
实战中俄军的闪电战整体规划显然只能算是PPT级的规划,比他的对手差远了!
 
战争打到四十多天后,网民们开始编排很多段子来解释俄军为什么制定如此令人难以理解的开局规划。
其中最近流行一个段子:在普京和俄军高层的规划里,俄军就是在乌克兰亲俄派内应的拥护下去旅游的。
因为普京14年开始就给俄罗斯的对外情报局提供了几十亿美元的巨款用于收买乌克兰亲俄高层。
到21年普京志得意满,觉得乌克兰这么穷,他们的高层肯定被我们渗透完了,于是告诉情报局领导咱们打算要整点部队拿下乌克兰了。
 
情报局领导们吓得魂不附体,因为他们已经把几十亿美元全部自己私下分了,毕竟这种黑钱有没有送到谁也没法查不是?
现在突然听说要打乌克兰,一下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情报全部告诉美国,想着美国佬向全世界公告俄军要打乌克兰了,俄军总没法打了。
没想到普京觉得美帝就是假老虎,决定照打不误,结果就有了那段著名的情报局长向普京汇报结巴到牙齿都快咬碎了的视频。
于是就有了大家看到的战况。
 
这个段子看上去也只是个段子,多半只是人们对俄高层指挥系统出现严重失误的一个调侃。
俄军这些年来虽然也一直都在打仗,但都是局部小规模战争,其实并不熟悉真正的全面战争该怎么打。
久疏战阵的非军方领导机构很容易出现误判,比如美军也有过类似时刻。
 
美军占领伊拉克后派了个文职干部布雷默去伊拉克担任最高文职长官负责驻伊事务。
这个任命更像是上层政治斗争和政治分果实的结果,因为布雷默虽然级别高,但没有任何军方经验和行政管理经验。
他空降伊拉克后昏招迭出,尤其是解散近70万伊拉克治安部队和总统卫队的决定,直接培养了几十万天天袭击美军的敌人。
结果美军在伊拉克一年要死上千人,重伤致残者倍之,彻底陷入泥潭,颜面扫地。
直到三年多后在伊拉克经营多年的彼得雷乌斯将军上任,局面才得以扭转。
他全面借鉴以色列多年治安战先进经验重新打造美军在伊的作战体系,美军一年阵亡人数骤降到一百上下,这才让美军有了体面撤出伊拉克的机会。
 
无论当年的美军还是今天的俄军都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
和平时期久疏战阵,往往掺杂了大量非军方人员管理和指挥部队和军事相关事务,这些顶层指挥人员往往对于战争是无知的。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因为为他们无知付出代价的不会是他们,从来都是无数基层将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