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乌战争启示录(三十三)奇袭莫斯科号,一场战略豪赌

扁舟听雨 泪痕春雨记不住的那天 2022-10-15
4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了一条消息,瞬间引爆全球。
俄黑海舰队首舰,著名的莫斯科号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发生火灾并导致军舰搭载的弹药发生爆炸,该舰遭到严重损毁。
随后莫斯科号已经沉没的小道消息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1天后,俄官方正式承认由于遭遇暴风雨,莫斯科号在被拖回港口的过程中沉没。


俄方声明舰上人员已全部撤离,正在调查起火原因。
乌方总统顾问也正式向全世界通告:两枚海王星导弹就是“起火原因”。
这个消息的爆炸性影响相信无须过多回顾:比如说从此人们对乌军“怎么还没打到莫斯科”有了统一的答案。
即便是对战争没有太多个人情绪的人们也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这是本世纪第一次出现万吨级战舰被击沉,也是二战以来被击沉的最大战舰。


然而现实中莫斯科号沉没的战略意义远比网上的喧闹来得大。
这很可能是一次改变攻防双方战略部署的重大袭击,对俄乌双方的影响都异常深远。

我们看下4月11日的俄乌战争局势图,红色部分代表着目前的俄占区。
如果我们是俄军总指挥,必然要思考一个问题:接下来该往哪里主打呢?
或许大家本能的想法就是:那还用说,我们接下来肯定是解放乌东,解放顿卢二州啊。


我们介绍过,俄军总共有三个大的方向,分别是北线战场、东部战场和南线战场。
北线战场就是基辅及其周边战场,到4月初,该线俄军已经全线败退(见链接:《基辅大反攻)。
基辅败退的根因在于从北侧或东北侧向基辅进攻的道路要么太远、要么太难走,沿路乌民众战斗意志高昂,导致俄军后勤跟不上。
这些问题俄军短时间内根本看不到解决希望,因此继续加码北线的选择可以排除。


接下来增兵东线是最容易想到的选择,俄媒体和全球其他媒体也一致强调乌东是下一阶段主战场。
东线作为主战场确实有他的有利因素:
首先就是政治因素,俄军对乌发动灭国战争的核心诉求是对乌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而这两个诉求都和乌东有关。
解放乌东二州,为乌东人民提供人道主义救援更是战事不利后俄军对外宣传的核心战争目的。
尽快解决乌东二州也能尽快看到结束战争,至少大幅降低战争烈度的希望。


从军事上来说乌北线败兵数万,稍作休整必然重新投入战场,从白俄罗斯和库尔斯克投入到乌东相对也方便。
而且如果乌东战局能够打得比较顺利的话,俄军再重整旗鼓向哈尔科夫、苏梅进攻甚至二入基辅也相对方便。
但是以乌东为主战场同样有着几个眼见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俄在乌东要想迅速进展显然难度极大。


4月正是乌克兰的翻浆期,所谓翻浆期指的气温升高导致3月的大雪逐渐融化渗入泥地使得地面泥泞不堪,装甲部队寸步难行。
一般来说要到5月天气逐渐转热,泥泞地面逐渐被晒干,翻浆期才能结束。
这也就意味着俄军在东线战场至少要到5月才能展开大规模冲击。


乌东战争已经打了八年了,乌军在乌东早就建好了密集的堡垒,战线完善且稳固。
同时我们对照地图就可以看到,乌东离基辅和哈尔科夫都比较近,交通也很发达。
因此乌军在乌东作战后勤非常通畅,能时刻调集大兵力封堵漏洞。
俄军要想在乌东突破就只能利用十倍的装备弹药优势,集中兵力密集冲锋。
这样的战斗必然是速度慢,损失大,消耗大,哪怕一个点的突破也得以月为单位。


战争开始后,欧美对乌军的援助一直以单兵轻武器为主,直到基辅保卫战乌军大捷,重武器才纷至沓来。
然而欧美的先进重武器从审批到运输到人员培训到形成战斗力,需要至少两三个月时间。
基辅保卫战乌军倾尽全力倾泻弹药,物资储备消耗很大,4-5月物资储备严重不足,非常倚赖东欧紧急援助的前苏库存。
这些前苏库存和俄军武器相比质量没有优势,数量远少于对手,所以这段时间对乌军很艰难。
因此乌军需要的是时间,而乌东战场的天时地利能够给乌军带来很多时间。


正因为乌东战场在时间上对俄军不利,当时有不少声音呼吁采取另一种战略:以南线为主战场。
南线战场从政治上与俄军宣传不符,但是从军事和经济上对俄军却有很多有利因素。
南线战场对俄军最大的利好是这里的俄军开战取得了很大突破,士气远远高于北线与东线的俄军。
同样的,由于开战出现了大溃败,南线乌军的士气也远比北线低落。(见链接:《乌克兰出了个韩复榘》)

我们看下地图,南线俄军有非常清楚简明的战略目标:尼古拉耶夫—敖德萨战线。
尼古拉耶夫是敖德萨向北的门户和核心铁路枢纽,距离赫尔松市很近。
而尼古拉耶夫距离乌军北方的军事物资基地和下一个交通枢纽就非常遥远了。
也就是说俄军主力一旦围困尼古拉耶夫,俄军后勤甚至比乌军后勤还要方便。


尼古拉耶夫一旦被拿下,敖德萨就成了一座孤城。
即便尼古拉耶夫如北边的苏梅、切尔尼戈夫一样坚守,俄军也可以少量部队看住尼古拉耶夫,大部队绕城攻向敖德萨。
如果敖德萨像马里乌波尔一样被围困被攻占,对乌克兰的打击将是巨大的。
这意味着乌克兰丢掉了所有的黑海出海口,意味着乌克兰将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当然我们肯定也会有疑惑,越过尼古拉耶夫攻打敖德萨需要穿插150公里以上。
如果从赫尔松算起,则俄军需要穿插200多公里,难度和北线穿插基辅似乎相差也不太大。
俄军以南线为主战场会不会重蹈北线俄军的覆辙呢?
但敖德萨规模远远不能和基辅比,更重要的是基辅背靠的是整个乌克兰,而敖德萨背靠的却是浩瀚的黑海。


俄军的黑海舰队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敖德萨与尼古拉耶夫的乌军。
眼下的黑海舰队主要是做做运输,封锁下黑海,搞搞网络通信。
虽然黑海舰队没有发射对陆巡航导弹的能力,但是黑海舰队毕竟有近20艘千吨以上的战舰,拥有大量舰炮和反舰、防空导弹。
这些舰炮和导弹平时用来对陆地攻击当然是划不来的。
可一旦俄陆军猛攻敖德萨或尼古拉耶夫,舰队就可以提供支援,反舰导弹也完全可以用于攻击地面目标。
何况俄军还可以利用绝对海上优势组织预备队在海上登陆,前后夹击乌军。


乌军即便像在基辅一样可以利用地利和战术集中重炮,获得对俄陆军的火力优势。
但是一旦背后遭遇火力凶猛的黑海舰队饱和攻击甚至登陆作战,乌陆军也会陷入很大被动。
乌军基本没有海军,要对付海上的大型战舰,陆地的火炮基本没有什么用,只能依靠陆基反舰导弹或者空军。
然而贫穷落后的乌军只有少数很老式的前苏亚音速反舰导弹库存,空军则基本被摧毁,可飞架次少得可怜。


简单来说,乌军导弹速度太慢,空军寥寥无几,而莫斯科号拥有完善的防空防导弹攻击的体系。
莫斯科号拥有非常强的防空和防掠海导弹能力,可以护卫大约40-60公里的范围。
因此有莫斯科号在,整个黑海舰队随时可以支援陆军猛烈攻击敖德萨背后。
面对如此险恶的战场环境,想要防守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只能像马里乌波尔一样放弃攻击躲在工事里防守。
可这两座城市的工事建设可远不如马里乌波尔,乌军防守难度特别大。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背靠黑海舰队,俄军如果选择南线作为主战场,攻陷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的机会非常大。
一旦这两座城市失陷,乌军即便能在随后的治安战中赶走俄军,也很难再摆脱成为内陆国家的厄运。
因为有黑海舰队作为后盾,欧美再怎么援助,乌军也很难具备攻陷沿海城市的能力。
现在我们可以体会到基辅战役获胜前夕,乌军总指挥焦虑的心情。


基辅大战时,一切都想着活下去,自然不会纠结南线的问题。
可是基辅大捷后,全乌克兰的胃口都变了,获胜成为更高的诉求。
然而一旦俄军以南线为主战场,乌军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只能追求少输当赢。
看起来乌军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俄军以政治优先,主动放弃南线战场。


应该说俄军指挥部一个多月来确实表现出了很浓的政治优先的味道,比如灾难般的强突基辅战略。
又比如基辅不利后强攻马里乌波尔(见链接:《马里乌波尔保卫战)。
如果不是因为强攻马里乌波尔抽走了至少2万俄军精锐和2万车臣、顿州民兵等后续支援部队,乌军南线早就彻底崩溃了。
但是希望全寄托于俄军犯错太被动。


4月11日,俄军任命南线指挥官德沃尔尼科夫为入乌部队总指挥,透漏出来的信号很危险。
种种情报表明俄军将在4月20日左右停止强攻马里乌波尔,第一批大约8-10个BTG将被抽出来奔赴其他战场。
乌军总指挥部必须要尽快想办法为阻止俄军猛攻南线做点什么。
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严重威胁黑海舰队,使其南线进攻风险大大增加,从而放弃南线主战场的想法。


有了上述背景,我们就能比较完整的理解这次奇袭的博弈过程了:
随着基辅大捷在即,乌指挥部开始把目光转向危机重重的南线战场。
大约3月底,基辅指挥部向南部军区下达寻机重创黑海舰队,尽力阻止俄军主攻南线的重任。
然而乌军积贫积弱,唯一优势就是有北约卫星与预警机的协助,可以得到俄战舰精确坐标。
可是这些情报再好,打不到又有什么用呢?


南部乌军手里唯一可依靠的就是最新列装的海王星反舰导弹。
这款导弹2013年开始研发,2018年开始试射,原计划于2022年4月正式装备乌军。
然而现在刚到4月,据后续报道,此时海王星刚刚到货4枚,乌军只布设了一个海王星反舰导弹排,只有两个发射筒。
海王星是乌军最先进的反舰导弹,具备末端制导功能,也就说发出去后还可以根据北约提供的最新精确坐标微调方向。
然而海王星飞行时速只有900公里,还是只有145公斤重的半穿甲燃烧弹。
飞得慢就给了敌人充分的时间拦截,威力小则意味着即便击中也很难对敌造成致命打击。


就这么点货还要执行这么重大的任务,该怎么办?
乌军南部一线指挥官认为,要打就打莫斯科号,因为只有打击莫斯科号才能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既然手里只有这么点货,就把好钢全部用到刀刃上,尽最大可能接近战略诉求,不要搞形式工程自我安慰。


应该说,一线指挥官显示了优秀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是莫斯科号防卫严密,你就这么点货,拿什么去打呢?
不算水下的反潜雷达,莫斯科号设有30部对海对空雷达。
这些复杂的雷达总体分成三类,对海搜索雷达,对空搜索雷达和用于指引导弹的制导火控雷达。
莫斯科号理论上60公里外就能发现海王星导弹,有四五分钟反应时间拦截它。
因此按纸面参数分析乌军这么几枚导弹根本就不可能袭击到莫斯科号。


然而乌克兰南部一直是前苏军舰的重要建造基地,莫斯科号就是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建造的。
因此南部乌军对莫斯科号的很多不为人知的特点可谓了如指掌!
为此,南部乌军针对莫斯科号设计了一个大胆至极而又丝丝入扣的奇袭计划!


大约在4月初,1架或者2架宝贵的tb2无人机出现在莫斯科号附近空域。
Tb2是著名的攻击无人机,可以携带3枚导弹用于攻击,虽然都是小型导弹,不过一旦击中也会造成不小麻烦。
为此俄军相当重视,立即开启对空搜索雷达并且击落了入侵之敌。
这次防空实战演习非常成功,莫斯科号上的俄军非常满意。


殊不知,高空之上北约预警机监视着莫斯科号的一举一动,南部乌军指挥部也兴奋不已。
果如其所料,莫斯科号的三类雷达不能同时打开!
或许是技术原因导致不兼容,或许是技术不过关耗电太大日常消耗不起,俄军通常不会开启全部雷达,尤其是现在离敌人很远的时候。
乌军默默记录了精确的俄军雷达开闭状态与开闭时间等至关重要的参数。


随后的一周,关于英军要援助先进“鱼叉”反舰导弹的消息传遍全球。
乌军的强烈要求,英国的热情回应,普京的严厉警告,热闹非凡。
全世界都知道,乌军这是狼子野心,打算在5月等鱼叉能用于作战后要在黑海搞事情。


4月13日深夜,乌军再次出动tb2无人机向莫斯科号进发。
与此同时,根据两周前计算出来的精确时间,2枚海王星导弹准时发射升空。
俄军应当及时发现了乌军的tb2无人机并打开“气枪群”对空搜索雷达在黑夜中仔细搜索tb2的踪迹。
我们不清楚当时对海搜索雷达和制导火控雷达是否打开,但即便已打开为了对空搜索他们也会将其关闭。
在海面10米以下高度掠海飞行导致对空搜索雷达无法搜到的反舰导弹?
这帮乌克兰人还在等英国佬的鱼叉呢,何况那玩意也是你们随便就能学会用的?你们就慢慢等着吧。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两枚海王星导弹击中了莫斯科号并引发火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莫斯科号上的制导火控雷达没有开启,意味着被击中时不具备发射拦截导弹的能力。
一代天骄莫斯科号就此沉入黑海海底。
失去莫斯科号的黑海舰队,防空防导弹能力大幅削弱,更重要的是俄军根本不知道乌军还有多少反舰力量。
没有了黑海舰队作为后盾,南线对俄军的风险大大增加了。
政治上意义远不如东线大,军事上风险剧增,可能的南线主攻计划对俄军已不具备可执行性。


4月18日,普京正式宣布乌东顿巴斯决战打响。
422日,俄军正式宣布放弃强攻马里乌波尔,上万精锐被立即调往乌东战场。
乌军终于达到了其战略目的,躲过了沦为内陆国家的灭顶之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