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我还要更多准备,我常常在拖延,这次,我的顽固旧有模式被打破了……
点击上方“静仪文化”关注我们
给你更多精彩
学习就是分辨不同,持续反复,去芜存菁。
——林世儒老师
缘 起
2016年有幸参加了林老师和高老师带领的《养生主灵性按摩》工作坊,初步领略到这套按摩的设计之巧妙和效果之神奇。
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对两位老师产生了好感,同时对他们带领的《葛吉夫神圣舞蹈》表示出好奇。
可是这份好奇很快就被压制,因为我听到一位老学员说,这个舞蹈她刚体验过,感觉很崩溃。
“葛吉夫”这个词对我来说很陌生和拗口,奇怪林老师怎么如此地感兴趣。回家通过土豆网看了电影《与奇人相遇》,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葛吉夫早年的部分生活经历。
我被电影的很多情节所打动,也让我认识到,这舞蹈不平常,很可能有我追寻的东西。
心 得
夏日炎炎,我是抱着被惨虐的心理准备走进了《葛吉夫神圣舞蹈》七日营。
第一天感觉还不错,尽管动作生硬,还是勉强摆出大概pose了。
第二天也没出现设想中的虐狗景象,内心稍微安定。第三第四天,就逐渐适应课程了,愿意投入,之前的恐惧也淡忘了。
想起之前的恐惧,原来又是假想情境来吓唬自己。老师多次提到“我们自己也经常做错”,让我感到老师很平实亲切,有安全感。
课程没有太多理论讲解,更多是老师示范,由我们自己观察。即使老师讲理论,也是借助易经和汉字的形象思维,很容易理解。
哪怕讲解宇宙的律则,也是那么的娓娓道来,不烧脑绕弯,轻松理解的同时,还能触类旁通。
每支舞的学习,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甚至完全记不起来,就要起跳了。内在的慌乱、自责、窘迫等等情绪此起彼伏,舞蹈的过程中大脑不断比较和想入非非。
等逐渐跟上节奏,尤其是跟对节拍的瞬间,又感觉轻松自在,很愉悦。
老师把理智、情感和身体各自的功能和作用详细排列出来,帮我明了自己的错位和一厢情愿。不立足于整体,难免会偏颇,所要承担的后果就是把自己整得很疲惫,却收效甚微。
通过简单的调整,效果就有很大不同。有明师指点,真如仙人指路,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回过头来再看,舞蹈动作就那么多,而且有规律。是自己注意力不能持续,经常乱跑,导致既做不到细致地观察,又不能允许身体去行动。
理智上的干扰,情感上的对抗,身体中心的不自由,导致我长久来行动力很差,同时感到挫败和无价值感,而且不断循环。
七天的课程,反复经验做错,内心的懊恼、羞愧和责备很多。可是两位老师一如既往地悉心指导和表达欣赏,课程中甚至穿插着风趣的玩笑,总能恰到好处地调和我的情绪,协助我保持注意力,不至于跑太远。
感受到老师源源不断的关注、接纳和信任,我的心安宁了很多,自责,窘迫不断减少。
很多次听到老师宣布起跳,很慌乱无措,当音乐响起,逐渐就做起来了。看来我的身体表现,没有大脑想的那么差嘛,也不需要大脑过多“帮忙”。
身体能够经验到一股久违的力量,这力量和大脑无关。偶尔动作做得对,而且很合拍的时候,经验到时间短暂性静止,感到很自信,很美好。
比较自己内心的自责和老师对我的接纳、信任、欣赏等等,做人的差距好大呀!
想起《如何爱》老师说的话:一个人如果不接纳自己,也就很难接纳别人。
是的,很多时候我不接纳别人,因为我很多时候不接纳自己。
通过宇宙律则的学习,我理解到身体摆正的必要性,简单的调整,感觉就很不一样。
练习音阶的时候,发音也不同了,感到身体很完整,还有活泼泼的情感流淌。
课后走路也不同,原本紧张的骨盆松了不少,脚掌很结实地抓地,感觉很踏实。胸腔自然挺拔,呼吸也更通畅。
七日营的学习,我还领教到一个技能,就是注意力管理,尽量减少内耗。
用尽量少的注意力和力量,恰到好处地去完成一件事,解放出来的注意力,就可以放松休息,或者去完成另外一件事。
如果完成一件事感到太痛苦,或许是我们投入了太多,有意识地减少不必要的固着注意力和行为,反而更轻松顺利。
长久以来自己一个固定模式:如果一件事情我觉得有压力,比较头大,就习惯性逃避,拖沓。背后的想法是这件事比较困难,我还没准备好,需要等待时机。可是很多次拖沓的经验是,问题没解决,反而麻烦越来越大,身体感到越来越疲惫。
透过七日营的学习,我了解到一些宇宙基本规则,正是帮我穿越这套模式。
大脑觉得舞蹈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和准备,可是老师已经让我跳了,事实上我也勉强跳出来了,照大脑的逻辑来说,这不太可能。
课程结束,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能记起来的东西不多。当我决定要写心得体会,就坐下来写了,也没提前构思。
原本以为像挤牙膏写一小段,却居然写了这么多,忍不住得意下。
整个课程下来感觉大脑和身体放松了很多,注意力也解放了很多。
南老说一份精神,一份事业。我相信神圣舞蹈能够有效提升我的精神。
通过和老师的多次接触,猜测老师的信息量应该很大,只要我真的准备好,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学习送给我。可是目前的我,就这么大的体量,只能侃侃而谈自己的一些收获,好像刘姥姥第一次走进大观园。
我明白七日营工作坊只是给我的生命开了一道小窗口,让我看到需要努力的方向,学习到努力的方法,回到日常生活才是挑战的开始。
牢记林老师的话:学习就是分辨不同,持续反复,去芜存菁。
近期课程:(点击查看)
1.养生主灵性按摩工作坊@上海 10月13~15日
2.悠活《如何爱·前篇》父母成长 工作坊(8月18日@上海)
3.悠活《如何爱~幸福人生》 工作坊 古峰 8月19-20(上海)
静仪文化
○
我们走在致力于探索“自我”和 创造“家庭和谐幸福”的道路上!
○
亲子沟通 | 情商管理 | 家庭关系
个人成长 | 生命探索
你的成长,有我陪伴
长按二维码关注静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