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号称“半个天下”的伊斯法罕,如今是什么模样?
它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它曾多次作为波斯帝国的首都
它是古丝路上的一颗明珠
它被推荐为伊朗旅行的头号目的地
16世纪著名的半韵诗句如此描述它:
“Esfahan nesf-e jahan”
译为:伊斯法罕半天下
这座绚烂多彩的城市可以说是伊朗的“魂”之所在。如果将岁月的时针播回四百年前,在明朝的万历年间,沿着古代丝绸之路一直西行,抵达萨法维帝国时期的伊斯法罕,就一定能见证它空前繁荣的盛世景况。那时,南来北往的商客均汇集于此,精美的清真寺、恢宏的宫殿、气势磅礴的广场和林阴大道,造就了“伊斯法罕半天下”的霸气。
而如今,极盛时期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甚至对很多人来说,伊斯法罕的名气可能还不如仅有200年历史的德黑兰。但是,作为伊朗的历史古都、第三大城市,岁月遗留下的痕迹不会轻易消失。当你站在阿里卡普宫的露台上,远眺伊玛目清真寺蓝色的穹顶时,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颗皇冠上的明珠暗暗流动的光芒,虽然并不夺目,却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文化名城,流连于各种精美的建筑之中,了解它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大巴扎依旧热闹繁荣的商业气息。
历史上的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早在公元前4、5世纪,米底王国时期就已存在,直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统治下才成为一座大城市。公元11世纪,塞尔柱突厥人崛起,逐渐建立起包括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大部及叙利亚(包括巴勒斯坦)等地的大帝国——塞尔柱帝国。在图格鲁克领兵西进攻占伊斯法罕后,塞尔柱帝国便定都于此,伊斯法罕首次作为首都活跃于历史舞台。
然而,好景不长,历史的洪流持续向前,几经王朝更迭,伊斯法罕也难免遭受攻占,被破坏。直到伊斯玛仪一世建立起萨法维帝国,首次实现东波斯与西波斯的完全统一时,伊斯法罕再次被作为首都而进入全盛时期。
据说,萨法维国王酷爱建筑,他宣称每个人都有权利规划自己设计的建筑物,如果得到国王的赏识,马上就可以得到资金进行建设并获得丰厚的奖金。于是,全国的能工巧匠都聚集到首都伊斯法罕,用自己的艺术灵感来建造这座瑰丽的城市,这也成就了它“艺术之都”的美名。
世界之窗的魅力
伊玛目广场是世界第二大广场,仅次于天安门广场,是伊斯法罕的象征。据说,这里曾经是萨法维帝国皇帝阿巴斯大帝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的场所。站在这个大气的古波斯广场上,难免会产生“半个天下尽在脚下”的豪情。
恢弘雄伟的伊玛目广场四周汇集了伊朗,乃至中世纪至近代伊斯兰世界最壮美绚丽的建筑:南端的伊玛目清真寺(伊朗清真寺建筑中的精品)、西侧的阿里卡普王宫(登上门楼可以鸟瞰整个伊玛目广场)、北侧的大巴扎(这里有着精美的当地手工艺品和一间间传统的香料店),还有东侧的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过去皇室的礼拜场所),代表着伊朗最重要的建筑艺术和手工艺文化。
伊玛目清真寺
大巴扎
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
阿里卡普王宫
二十根柱子的倒影
在阿里卡普宫的后面就是有名的四十柱宫,被作为“波斯园林”的代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殿前长方形水池旁竖立的二十根松木巨柱,以及及它们在水池中形成的倒影而得名四十柱宫。
王宫内的墙上四周是精美的壁画,反映的是萨法维皇家狩猎和日常生活等情景,还有伊朗难得一见的女性裸体形象。此外,宫殿东北角回廊里的小型壁画也是萨法维时代的精品,不容错过。
三十三拱桥里的夜宴
扎因达鲁德河将伊斯法罕分割成两岸,河上的三十三孔桥则是这个城市浪漫气质的代表。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桥洞倒映在河面上,俨然一副生动的浮世绘画卷。这里会有年轻人演奏乐器,唱伊朗的歌曲,人来人往,有二三成群的人吸着水烟,有人在树下窃窃私语,你可以漫步桥头,静静在河边看着流水,人生百态尽显于此。
特别的水烟文化
在伊朗,因为伊斯兰教教义规定,所以没有娱乐场所。而当地的水烟茶馆,就是大家选择休闲的地方之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自然放松状态下的伊朗人。水烟起源于印度,主要流行在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传入伊朗以后,这一阿拉伯传统文化也相应融入到伊朗人民的生活中,成为如今伊朗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来到伊朗,即便不抽烟,也可以去看看这一特殊的文化传统,喝上一杯传统的伊朗红茶。
很多人都说,如果在伊朗只能选择去一个地方,那么必然是伊斯法罕。的确,这座城市的魅力远不止如此,只有亲自去走上一遭,亲眼去看上一看,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它独有的气质。就连英国著名旅行家罗伯特·拜伦都不免感叹:它偷走了我的心(来自《穿行内陆亚洲》一书)。
推荐阅读
如果你也想去感受伊斯法罕独特的魅力,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找小悦了解更多细节。或者给小悦打电话:400-8191-700/13240263180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去伊朗行走古波斯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