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推荐—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踽者 书影乐言 2020-08-24




我问今晚推荐什么音乐呢?
Pe.gwka说,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吧。


瓦格纳称此曲是“舞蹈的颂赞”,李斯特则称之为“节奏的神化”,并且也被称为“酒神交响曲”。(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有说音乐是酒神的狂欢,听完今晚的推荐之后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探找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故事和尼采《悲剧的诞生》里面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酒神的狂欢)

可能大家都很熟悉贝多芬带标题的交响曲(比如“英雄”、“命运”、“田园”、“合唱”)。而今晚所介绍的《第七交响曲》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舞蹈的颂赞”。


在《第七交响曲》之前的四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而在这第七交响曲里,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也被成为[舞蹈的音乐]。这首交响曲中贝多芬是在旁观赏田园交响曲之后的与自然有了深入的人性对话,沾满了贝多芬独有的感情。


这部作品中,贝多芬奇迹般地使用常规的乐队和严谨的古典曲式达到了如此热烈奔放的神奇效果。这交响曲反映了贝多芬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作曲技巧和独特的配器手法,我们越听会越喜欢它。

Pegwka说他喜欢它的第二乐章,有一种负重前行的感觉,节奏很强,一步一步,但是没有停止,似乎一个英雄在默然忍受种种痛苦,不是寻常人那种,而是甚至包括寻常人视为平常的东西。那些真正人类都必须承受的苦恼。可是他在往上走,前行。
最后的第四乐章狂风暴雨一样,不管成功或者失败,他终究是超脱了成就自己。

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 悉尼交响乐团(在看下面的作品介绍前,可以先点开边听边看)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k0130gll1o8&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作品的背景

从1800开始直到1809年,这10年之间,可谓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高峰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评价,都是如此。但是从1809年开始,贝多芬逐渐开始走向沉寂,以至于他的第七部交响曲,直到1812年才问世,与《田园》相隔了将近4年之久!大家或许要问,这段日子贝多芬在做些什么呢?

1809年5月,曾经被作曲家所崇拜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命令法军进攻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炮声隆隆,战局紧张。贝多芬早年的先师海顿也在此时去世了。但贝多芬没有被战火所吓退,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创作出了包括《26号“告别”钢琴奏鸣曲》、《致爱丽丝》以及《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在内多部重要作品。当时维也纳的局势非常紧迫,侵略军的不断骚扰,货币的不断贬值让贝多芬的生活非常窘迫。好在1810年战局被平息了,维也纳恢复的往日的平静。但是贝多芬也就此陷入了一生中创作热情最低落的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贝多芬要承受他那比较失败的爱情生活。经历了几年的甜蜜以后,恋人们逐渐远离了他,使贝多芬重新陷入孤独和寂寞当中,这是否是贝多芬失去创作灵感以及动力的一个较大原因。其次,来自于耳朵疾病对他的折磨,其实当时的病情已经发展到几乎让贝多芬完全丧失听力的程度。同时维也纳的经济萧条依然继续着,生活条件日渐艰苦,贝多芬不得不为衣食住行而拖累。不少知心好友也在这段时间相继离开了贝多芬,或是因为去世,或是去往其他地方发展,这让作曲家的生活越加苦闷。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贝多芬在1810到1812年,只写出了几部并不成功的作品,数量寥寥无几。

不过从1812年开始,这头“音乐雄狮”开始复苏了!而复苏的标志则正是他的第七部交响曲!虽然这时候的贝多芬依然生活的不怎么愉快,但是这部《第七交响曲》却拥有非常独特的舞蹈风格,可见作曲家已经可以做到抛弃凡尘俗念对他思想的折磨和困扰,只要一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他就可以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威力!



作品概述

A大调第七交响曲(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品第92号。首次公演于1813年12月8日。当贝多芬创作他的第七交响曲时,人们正注视着欧洲的版图被鲜血重新绘制。那是在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6月间完成,此时拿破仑战事已进入最后的高潮,大举侵犯俄国,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拿破仑帝国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

贝多芬对该作品的构思起于1809年。1811年,在波希米亚温泉小城特普利采疗养时,贝多芬创作了该作品。翌年夏,作品完成,并题献给弗里斯伯爵。该交响曲采用双管制,所需乐队规模较小。约35分钟

1813年12月8日,维也纳举行了资助在哈瑙战役中受伤士兵的慈善音乐会。该作品即在此音乐会上首演,同时还有应景之作《威灵顿的胜利》。乐队包括许多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斯波尔胡梅尔萨列里梅耶比尔,以及低音提琴大师德拉戈奈蒂。据说意大利的吉他大师朱里亚尼在首演时演奏了大提琴。指挥由贝多芬亲自担当,每当有突强时,贝多芬都会“剧烈地摇动胳膊”,甚至在进入强奏部分时“跳到空中”。


卡拉扬指挥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q01441br7xz&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
乐章一开始就令人瞩目:这是一个节奏自由的长引子。由全乐队强有力地奏出一个和弦,之后双簧管从密集的和弦中脱颖而出,孤独地漂浮在一片寂静之中。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和稍带颤抖的演奏,以及旋律本身魔幻般的美,表达出一种深刻的感情和诱人的魅力。
紧接着和弦三次变换了色彩,单簧管、圆号和弦乐也相继加入,将这段神秘而富有张力的音乐带入了全新的境界。
这乐章是稍稍绵延的,活板。引子很长,展开得很充分。一个雄伟而朴素的主题在乐队中至上而下地阔步走来,除了用全乐队的全奏和弦偶尔加以强调外,甚少渲染.这个素材和另一个更优美、娇柔的第二主题结合起来宏伟地展开。接下去才是这一乐章的快速的主要部分,它是根据一个轻松、跳跃的音型写成的,伯辽兹对此极感兴趣,把它称之为农人的轮舞。
  但不久它就逐断增强,超越了任何人间舞蹈的界限。它巨大的能量从未失去控制,但贝多芬的同时代人对它感到迷惑。例如,本章结束前的一段著名音乐使韦柏感到吃惊,他大声喊到:贝多芬“是该进疯人院了”。这段音乐出现在尾声中,在乐队的低音区,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奏着一个强有力的五音乐句,不断地反复(来自那个跳跃的主部主题),上方的乐队增强到宏伟的最后高潮。
这段音乐的浪漫色彩和神秘魅力同木管乐器的使用密切相关。贝多芬一反十八世纪管弦乐配器法则,将主要的地位不是交给弦乐组,而是管乐组,尤其是木管乐组。这里由于木管乐器独特的音色,使音乐充满了奇妙的特色和阳光般的光辉。



第二乐章

小快板,a小调,2/4拍子,复三部曲式。
虽然标记是Allegretto(小快板),但这一乐章绝不是轻快的。贝多芬曾犹疑过,是否把它标为Andante。它开始时,是由木管吹奏的柔和长音和弦.以后是低音弦乐器上安静的节奏搏动—与其说它是一支旋律,倒不如说它是不停跳动着的心脏,它一直伴随着这整个主题和后面的一组变奏。
   围绕在它周围的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交织起来的声部。不久,伤感的a小调转到明朗的大调中去,单簧管和大管在这里用另一种节奏吹了一些更为流动的旋律。即使在这里,如果你留心听的话,以前的节奏搏动仍在乐队的低音区轻声地作响。当高潮平息下来的时候,这主题的片断时而在这个乐器上,时而在那个乐器上低声耳语,最后,这一乐章在小提琴的叹息、回响声中结束。
   即使在这部交响曲的首次演出中.这个Allegretto就被听众要求重演;对慢板乐章来说.这是少有的荣誉。它不久就受到普遍的欢迎。
这个乐章在整部的交响曲中非常独特。它采用了类似葬礼的节奏和情绪,从而在全曲充满舞蹈的特征中,产生了鲜明的明暗对比。
乐章的结构是复三部曲式。第一段是a小调的基本主题及其变奏,中部转入同名A大调,第三段基本是第一段音乐的反复。
乐章的基本主题象一首德国民歌,非常朴实。音乐开头由木管乐器吹出柔和的长音和弦,接着弦乐器迈着沉重平稳的脚步缓缓走来。这个主题概括了音乐中关于死和噩运形象的音调特点,其葬礼进行曲式的节奏在整个乐章起着主导作用,这以后无论音乐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都没有扰乱这固有的节奏进行。
这个基本主题一共反复了四次。当它第二次出现时,在其低音部就滋长了一支独立的曲调。它明显是从基本主题中衍生出来,但其鲜明的形象和感人的力度并不逊于基本主题。这两支旋律交织着向前发展,逐渐聚集了越来越大的能量——从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清净微弱的音响,一直发展到遍及乐队一切音区的浑厚浓密的全奏——仿佛行进的队伍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成员,汇成了巨大的洪流。
贝多芬在这里用了复调和变奏的手法,充分发展了基本主题各个方面的能量和表现力。
由于这个乐章出现了灰暗的色彩和情绪,冷却了第一乐章热烈的气氛,也使后续乐章欢乐的光芒显得更加炽热和强烈。
这个乐章是如此独特,以至于在这部交响曲的首演中,这个乐章就被听众要求重演——对于慢板乐章来说,这是少有的荣誉。它从问世之时就受到普遍的欢迎,甚至有些指挥把它插入人们不太熟悉的贝多芬《第八交响曲》中去借以博得掌声!

第三乐章

诙谐曲,急板,F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不太快的急板。谐谑曲充满着使人惊异的爆发性和动力性的对比,这倒不是由于它轻快的节奏、多变的乐队色彩以及情趣横溢的机智,而是由于各主题的绝妙联系和曲式上的高度完善。开头两小节的坚实笔触用细雨般的顿音加以对比:
  这个突然的对比在开头的小节(这时缩剩前面的四个音符)从弦乐组的低音区跳向高音区时.变得更为强烈。这时,妙趣横生的三声中部中两个音符构成的短小音型在木管的高音区中来回摆动,和主要部分呼应。
  三声中部本身即富有对比,它出其不意地从谐谑曲各主要段落中突现出来.它再一次地从头至尾再现。在本乐章的末端,当它好像还要作第三次反复时,被全乐队演奏的五个尖锐和弦打断,令人感到幽默的不耐烦。
这是一首速度极快的诙谐曲,它预示了浪漫主义作曲家在诙谐曲方面许多神奇美妙的特点:轻快而十分戏谑的旋律进行,辉煌的配器,鲜艳的和声和调性效果,一般诙谐曲少有的交响发展规模。
乐章的基本主题非常活泼有力,节奏富有弹性,真实地体现出热情奔放的欢乐情绪。它开头的两小节是坚实的顿音,然后弦乐组从低音区跳到高音区,紧接着三声中部中两个音符构成的短小音型妙趣横生地在木管的高音区中来回摆动,和主要的部分呼应。这个主题无论在旋律还是节奏上,都是贝多芬作品中的佼佼者。



第四乐章

有活力的快板,A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
有活力的快板—在旋风般的末乐章中,舞曲的冲力以更有力的方式出现。瓦格纳称其为“舞曲的极品。”英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萧伯纳也曾说:“……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象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但不久它就发展成壮丽无比的、令人激动的篇章,使任何舞蹈花式都相形见绌。
   这种不停息的旋动席卷全篇,像是酒神的狂怒;一个高潮接着一个。奇怪的是,这些都发生在传说的奏鸣曲曲式之内,它最后结束在难以描述的宏伟的尾声中。
乐章的基本主题是粗犷的舞蹈旋律,可以理解为一种大型的弗吉尼亚舞。但不久它就发展成壮丽无比、令人激动的篇章,使任何舞蹈花式都相形见绌。基本主题在整个乐章中始终占据着优势,我们可以从中听到群体的跺脚(整个乐队的顿音);摇摆不定的旋转(旋律的抑扬盘旋);雷鸣般的欢呼(定音鼓的滚奏)和发自内心的狂喜(弦乐组在高音区旋风般的飞舞)……


最后推荐富特文格勒和小克莱伯指挥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


富特文格勒


不同贝四和贝五,除了53年柏林爱乐的演出稍微欠缺紧凑,大师的几版贝七录音基本保持了一致————他从一开始就寻求到了完美的处理手法并始终贯彻。综合他的所有贝七录音,这一1943年柏林爱乐现场演出版本尤其出类拔萃:具创造意识。个人认为这是富特文格勒所有贝七录音中最杰出的一个。

尽管富特文格勒的“变速手法”和“起伏的指挥特色”人尽皆知,但事实上富特文格勒的速度和强度变化比人们印象中的要经常化和大范围得多。紧盯着速度和强度的变化的话,音乐的起伏程度和变化速度是惊人的,但它对于听众来说却难于察觉:一来是因为富特文格勒要求团员在即使极快速度的“突强”也要做到“流畅”;二来富特文格勒处理音乐从来不是孤立的————任何一小节要么是对下文的铺垫,要么是对前文的呼应,要么是一个稳健的发展部...

从许多人的评论中可以获悉:富特文格勒的战时录音在人们脑海中留下的印象都是“火爆的”“极端的”。对没有听过这一录音的人们来说,以上的形容词可以引导的想象应该是“这是一场节奏非常快的,异常激烈的演出”。但事实是:客观地综观整场演出,以上的形容词只适合于全曲中占非常小的一部分比例的乐段。在它们之外,大多数的乐段是缓慢和稳健的。它们远远没有人们的印象中那么迅猛————曾经偶然地听到其中的一段而不是完整地领略,它的克制和理性程度令我大吃一惊。以这一版本的第三乐章为例: 对比强烈程度是远远超出常规的,其三声中段的部分贝多芬标明的速度是asaai meno presto(不太快),但富特文格勒采用的速度接近慢板,有些部分甚至接近“广板”;而其第二乐章的allegretto也被修改为接近andante,其氛围是绝不轻快的。
但末乐章的后半部分富特文格勒却卷起一阵旋风!活跃的节奏强烈推进,以逼人气势直冲最后一对尖锐的和弦,使音乐具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姿态,有随时都有天崩地裂可能的危险感觉。
那令人迷醉的高潮构筑了全曲的终极“形象”。

这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一部作品的精神面貌可以完全决定于若干高潮的“顶点”,其他的部分可能会被人们无意识地过滤和淡忘。在一个全面平缓的乐章中,只要出现一个令人信服的强烈的fortissimo呼号,整个章节的精神面貌都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得到彻底的改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一“顶点”的属性一定是“粗厉的重音”,它跟分贝,速度,落差等等数值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它能否最后起作用完全取决与它是否和前后的乐段(甚至是乐章)的速度和强度共同结合后产生崭新的意义。
我对富特文格勒的战时录音持这样一个观点:她们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们“爆”得出,而是因为她们“压”得住,而这两者相互作用下使“压”的部分更肃穆更深沉而“爆”的部分更有冲击力。听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对比,但是单纯的节奏控制和“高潮”并没有人们惯常以为存在的“必然联系”————富特文格勒处理音乐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他如何使这互相对立的两者充分产生化学作用才是爱乐者们真正值得注意的问题。


小克莱伯

卡洛斯·克莱伯对乐谱有深刻的洞察力,对作品的理解极为独到。在这张唱片里,小克莱伯那精确与优美的结合绝对是完美的,气势、力度、情感和节奏恰倒好处的把握,成为当代指挥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我们现在常听到的贝多芬交响曲多半出自卡拉扬的指挥,他把浪漫主义色彩发挥到了极致,在总体上几乎不可能超越他。然而,大家认为克莱伯指挥的贝五、贝七相比于卡拉扬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许多人认为克莱伯的贝五、贝七是这两部交响曲的最佳版本。


小克莱伯与DG的合作到1981年,自此他不再与任何唱片公司有合约性合作。1992年以后他再没有新的录音上市,因此早前录制的少数几张唱片,就成了乐迷们视同珍宝的收藏了。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也就是脍炙人口的“命运交响曲”。全曲分为四个乐章:1、朝气蓬勃的快板,其中的主题是“命运的敲门”。2、行板,双主题连续的变奏是命运在敲门。3、快板,两种对立重新展开,象征着英雄与命运的最后搏斗。4、快板,众多主题呈现辉煌场面,结尾一片光明。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被称为“舞蹈性的交响曲”,萧伯纳曾说第四乐章那狂欢般的节奏和气氛,连黑人最具狂欢性的舞蹈都不能比拟。而感人肺腑的第二乐章则使“贝七”成为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

卡洛斯.克莱伯是一位努力在音乐上追求极至的“完美主义者”。由于其怪异的脾气,所以他录制的唱片少得可怜。1989年和1992年,全世界的乐迷在看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卡洛斯·克莱伯那温文尔雅的翩翩风度之后,抢购他的唱片的热潮随之而起,但人们惊讶地发现,他们也许原来对克莱伯知之甚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的唱片实在太少了。克莱伯认为在录音室中难以完全表达他对艺术的理解,只有现场演出,当他与听众作直接的交流时,才能够找到音乐的激情与生命力。即使是现场录音,他的严格态度,对艺术的苛求,也使经纪人们噤若寒蝉。所以他的录音资料少,也就不奇怪了。卡·克莱伯不愿意担任任何一个乐团的常任指挥,这与他的孤僻性格是很有关系的。甚至除了“必要的”露面以外,他常年躲在家中,有一种传奇的说法:嗜酒的卡·克莱伯每当存酒量不足,就出来活动一下,等到观众还沉浸在音乐的遐想之中时,他早已飘然回到森林别墅中,享受库存得到补充的美酒了。但是,就是这么一位“怪异的”、“难于接近的”指挥家,却受到世界上所有著名乐团的青睐,他是名符其实的“抢手货”,在当时的顶级指挥大师中,他出场次数最少,出场费最高。他也是唯一以分钟收费的指挥家。但是非常遗憾,在92年之后,当时只有63岁的克莱伯突然宣布退休。如今我们只能从非常稀有的影像资料中重温他的指挥魅力.


《先知》Knowing插曲 贝多芬第7交响曲第2乐章

http://v.qq.com/iframe/player.html?vid=x0126n2yq6l&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