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姆:阅读是为自己筑一个避难所

书影乐言 2020-08-24




为乐趣而读书


文 | 毛姆










首先,我要坚持的就是: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助你谋生糊口;不能教会你驾船,也不能告诉你如何发动一辆故障的汽车。但它们将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圆满而感快乐,如果你们真能享受这些书的话。


许多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今除了给专门研究的学者之外,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去读。


生活在繁忙的现代,很少人有时间博览群书,除非与他们直接有关的书籍。


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误,批评史上许多大错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



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



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会与别人完全相同,最多只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而已。如果认为这些对我具有重大意义的书,也该丝毫不差地对你具有同样的意义,那真毫无道理。


虽然,阅读这些书使我更觉富足,没有读过这些书,我一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但我们请求你:如果你读了之后,觉得它们不合胃口,那么,请就此搁下,除非你真正能享受它们,否则毫无用处。


没有人必须尽义务地去读诗、小说或其他可归入纯文学之类的各种文学作品。他只能为乐趣而读,试问谁能要求那使某人快乐的事物一定也要使别人觉得快乐呢?


读书的乐趣快乐并不需要下流或肉欲。往昔的智者们都认为只有知识的快乐最令人满足而且最能持久。


养成阅读的习惯实在受用无穷,很少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除了独人牌戏、打棋谱、填字谜外,很少有游戏能不需同伴而独个人玩,阅读就没有诸如此类的不便,几乎没有一种工作能像阅读这样——只除了针线活儿,但缝纫编织只用手指,无法约束不安定的精神——随时随地可以开始,一旦有要紧事不得不做时,又能立刻放下。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我说“几乎”,因为我不能强辩说阅读可以缓和饥饿的痛苦与失恋的悲哀。


但是五、六本精彩的侦探故事,再加上一个热水袋,却能使任何人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如果我们被迫去读那些令人觉得厌倦的书,又怎能养成为阅读而阅读的习惯呢?


读书的方法最好,你还是随自己的兴趣来读。


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保有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至于我,当然选取最适合我自己的计划。清晨,在开始工作之前,我总要读一会书,书的内容不是科学就是哲学,因为这类书需要清新而且注意力集中的头脑,这样我的一天开始了。


当一天的工作完毕,心情轻松,又不想再从事激烈的心智活动时,我就读历史、散文、评论与传记;晚间我看小说。


此外,我手边总有一本诗集,预备在有读诗的心情时读之,在床头,我放一本可以随时取看,也能在任何段落停止,心情一点不受影响的书,可惜的是,这种书实在不多。


欣赏趣味的转变,使得许多伟大杰作的某些部分也变得沉闷起来。


今天,我们毋需要再为18世纪最为人喜好的道德论说伤脑筋,也不必再为19世纪流行的冗长的风景描写费神。


懂得如何跳读,也就等于懂得如何阅读才能既有益又愉快。但我可没法告诉诸位学习跳读的方法,因为这种技术,我自己从来没学会。


我是一个很差劲的跳读者,我怕会漏掉一些可能对我有用的部分,因此不得不读进许多只能让我感觉疲倦的部分,而且每次当我一开始跳读,就无法停止,一直到全书终了为止,自己心中非常不满,因为我觉得自己这样作是不公平的。禁不住会想:我似乎像根本没读过这本书一样。


文学上的自以为是,无论出以何种形式,都是最可憎的。


某一类愚人,他们看不起同伴,只是因为他们对某本书的评价意见不一致,这真是不可原谅。


此外,在文学鉴赏方面的自炫也非常可厌,即使所有最好的批评家都对某本书给予极高的评价,而你独不以为然,你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不过对於你自己从未读过的书,最好不要加以恶评。


……











附:毛姆《书与你》中提到的书


英国文学


  笛福《摩尔•弗兰德斯》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菲尔丁《弃婴托姆•琼斯的故事》

  斯特恩《项迪传》《感伤旅行》

  鲍斯韦尔《约翰逊传》

  约翰逊《诗人传》

  吉本《生平与写作回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勃特勒《众生之路》

  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花园》

  查尔斯•兰姆

  哈慈里特《席间闲谈》

  萨克雷《名利场》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乔治•伊利奥特《米罗马区》

  特罗洛普《尤斯达斯的砖石》

  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

  

英国诗选


  帕尔格雷夫《英诗精华》

  《牛津版英国诗选》

  杰拉德•巴莱特《英国短诗精华》

  

欧洲大陆文学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蒙田《蒙田散文集》

  歌德《威廉•迈斯特》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杜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美国文学

  

阿特穆斯•华特《海伦的娃娃》

  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霍桑《红字》

  梭罗《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

  爱默生《英国人的性格》

  爱伦坡《金甲虫》

  亨利•詹姆斯《专使》《一个美国人》

  梅尔维尔《白鲸》

  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帕克曼《俄勒冈小说》

  艾米丽•狄更生《选集》

  惠特曼《草叶集》

  

法国文学


  拉菲德夫人《克莱芙王妃》

  普雷沃《曼侬•莱斯科》

  伏尔泰《老实人或乐观主义》

  卢梭《忏悔录》

  巴尔扎克《高老头》

  斯丹达尔《红与黑》《巴马修道院》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本杰明•贡斯当《阿道尔夫》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安纳托•法朗士《宝石箱》

  马塞•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书与你》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著 刘宸含 译

译林出版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