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虔诚与对巴赫的虔诚丨管风琴作品丨《哥德堡变奏》的全称
巴赫的管风琴与乐队协奏作品
BWV592-596这五组用于管风琴与乐队协奏的作品写于巴赫的“魏玛时期”,这个时期他把主要精力用于管风琴的创作。也正是从此开始,巴赫展现了他在管风琴上的才能:不仅有高超的技术,而且有着强大的创造力,既忠于德国复调传统,又为它带来了新生。而在当时的魏玛,恩斯特大公笃信路德新教,把宫廷搞得肃穆简朴,仪式礼拜和布道无休无止,魏玛境内充满清教气氛。他在雇佣乐团上却毫不吝啬,提供给巴赫奢侈的条件,让他掌管乐团。在高大压抑的教堂空间里,唯有琴声歌声飞扬,音乐吸吮人的全部心潮,引往上帝那没有焦虑和绝望的神圣居所。
巴赫《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48)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148nwot4u&width=500&height=375&auto=0
巴赫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BWV 565)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73bdtp3a&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几首曲子(均为小提琴协奏曲)的原作者是维瓦尔第和他的一个学生——十九岁就死去的恩斯特。维瓦尔第不用说,声音常常甜得满地流糖,而且比较程式化,在精密纤敏之处仍然有迹可寻。虽然管风琴上有“小提琴”音栓,但我们在不同的演奏者那里听到丰润得好象墨在宣纸上扩散的声音,或者轻盈得不留足迹的声音,都不能跟弦乐声等同。通常,管风琴上少有室内乐各声部交融得要融化的感觉,无论音流多么柔顺,我们终将感到风起云涌,因为那脚键盘的声音如同低低的喉音,而尖细簧栓横竖要象碎金属渣一样晃人耳目。
维瓦尔第
BWV592 和595的原作者恩斯特是个小王子,当时大公的侄子,跟瓦尔特学音乐。595非常复杂,遗憾的是并未完成,只存留一个对位密集的乐章。然而为羽管键琴所作的BWV984,是它的另一改编版本,对同一乐章的处理有所不同,羽管键琴版本短得多。也许管风琴由于变化和层次更多,作曲家回旋余地更大吧。BWV592协奏曲带有典型的意大利风格,尤其是充满附点音符的第二乐章,还有各乐章cadence 的结尾。从旋律本身来看,它圆熟醇厚,悦人耳目,象是专为温良的巴洛克小提琴而生。巴赫在这里“微调”了原作的分句,使之更适合于管风琴,而且在脚键盘上加厚声音,为飞来飞去的旋律坠上点“配重”。
这组作品可选择的录音很多,比如卡尔·李希特、汤·库普曼、Peter Van Dijk的录音都很不错。在这五首之中,除了BWV592有些嘈杂,其余几首都是安祥清澈,容易录音的作品,非常之“管风琴”。
听巴赫的管风琴,永远不会觉得厌倦,它在各种情绪,想象和焦虑中安然打坐,使得神思缈缈飞扬不止………
干燥的曲子谁都能写,技术困难也实在不足奇。令人叫绝的是巴赫在其中介入的奇想。比如那转调之际不动声色的情绪切换,那严谨外表下的神思漂浮。所以,一旦熟悉巴赫的语汇,会发觉那声音既中规中矩不逾樊篱,同时又灵动得如同流水落花。这些似乎彼此矛盾的感受蜂拥而至,让巴赫的音乐被重复千遍也不显陈腐。
听巴赫的管风琴曲,除了前面介绍的管风琴协奏曲,还要推荐这组六首的三重奏鸣曲。这组曲子不象他那些浩荡的大曲子以宽广的音流渲泄而来,这里的巴赫神色平静,冷冷地掀起冬日风雪里的火苗。它们玲珑多态而又温和甜蜜,形式整肃然而激情高蹈,好象以一颗平常之心织造的繁锦。其中好听的小句子多如星斗,十分迷人。管风琴家都惊叹它们的艰深,翻遍群书,却鲜见对它们的解说,哪怕是技术分析。录音也少,远不如《帕萨卡里亚》还有《托卡塔与赋格》那么热闹。
这组作品,是可以跟《赋格的艺术》以及《音乐的奉献》放在一起的绝响。说来我们得感谢巴赫的妻子和一大群儿女,很多杰作都是写给他们作练习之用的。这6首曲子(BWV525—BWV530),写于他的所谓“成熟期”,被行家认为是他最杰出的管风琴作品,而且是绝无仅有——再没有人为管风琴写过三重奏鸣曲。写作的初衷,据说是为长子维尔海姆练习技术之用,而他倒也不负父望,真的成为一个出色的管风琴师(尽管如今没有多少人提起他了)。巴赫写这组曲子,一开始纯粹是为了给儿子学习之用,全部完成的时候,巴赫四十岁左右,儿子只有十三岁,恐怕离演奏它还有不短的距离。而巴赫写到最后一首,无意似乎已经变为有意,索性倾泻了全部的个人趣味和野心。学者彼特·威廉姆斯认为,这是巴赫结束传统的重奏奏鸣曲,向以后的独奏加羽管键琴伴奏的形式过渡的时期。除了纯粹用管风琴演奏的版本以外,还有用羽管键琴跟长笛或竖笛演奏的版本,另有一番迷人之处。它褪去了管风琴的金属光泽,多了一些丰润和清幽,象罄香的花中魂魄。
BWV525 之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50og358p&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其中的第一首,BWV525,有着令人难忘的“建筑美感” 。作为开篇的第一乐章,双手齐刷刷的十六分音符,脚上是空疏的八分音符,就象中国人习惯的溪流山石,层峦叠嶂,这谱面上的锦绣和留白让人激动得感叹。这甜蜜的曲子,其实不是为教堂而写的,那巴赫作品中少有的纤巧和艳丽,令这曲子显得绮思缕缕、戛戛独造。这组曲子虽然在小型室内乐组合中演奏非常有趣而且更妙,但专家们公认这是非常“管风琴化” 的作品,还是在管风琴上演奏最为纯正。那种靠细腻呼吸调整分句,造成朴素的对比(而不是象不同乐器之间那么色彩分明) 的效果,正充分体现巴洛克的管风琴艺术,尤其是技术的妙处。在演奏浪漫主义管风琴音乐的时候,脚尖脚踵可以轮换使用,但如演奏巴赫,脚踵被禁止,只靠双脚轮换连接句子,这样一来,连接起来不甚容易——就是要强迫演奏者,多断一点,多输入一些空气。不光脚键盘如此,双手上的休止也至关重要。在针脚细密的BWV525的第二乐章里,一串串十六分音符顺着不同方向“掰开” ,在有些地方,却又密密合缝。音乐进行中,“连”和“断”不断地切换,毫无破碎几乎令人窒息。总的说来,在那连线里,在那么微妙的瞬间,音乐暗藏着希望,等待着呼吸。这首作品要求演奏者付出极其细腻的体贴,听来其冷静的意味直入心髓。
这一组作品,共有的特点之一是左手声音偏高,跟右手争锋,所以左手一定要用另一个键盘,用音栓将正常音高向上调一个八度,这样弹者才可将左手放在低音区,不然,就是两手在同一空间内混战。受音栓配置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最为艰难的BWV530。尤其是协奏曲一般的第一乐章,两手对抗不休,难分难舍,线条极易迷失。我听过大名鼎鼎的卡尔·李希特的现场音乐会录音,句子分得优雅,然而第一乐章中,音栓配得清寒高昂宛如孤鹤之态,美则美矣,可惜两手音色太近,难免唐突了巴赫的精巧构建。第三乐章也有同样的问题。倒是名不见经传的英国人大卫·桑格在第一乐章中左手用四码主音栓(比通常的八码高一个八度) ,右手用八度音栓和笛栓,轻易拨开云雾。在声音的调色板上,那温润的主音栓之声象轻轻流动的乳白色,托起细而浓的深色。配置得稍稍偏差一点,不知道多少声部将黯然淹死了。管风琴的音乐实际上是妙趣和难度都臻极致的一种,它虽然形同巨兽,然而却十分脆弱,粗听那轻缓的空谷足音,但很少有人能猜到它暗中饱含的受伤啜泣。这个第一乐章象极了协奏曲,样式跟羽管键琴协奏曲BWV1052有些异曲同工,中间有双手十六分经过句连接节奏的变化。很多地方,作曲家不再受小节线限制,第四拍常常被作为第一拍使用,跳到下一小节去。这几首奏鸣曲,第一乐章都贯穿比较机械的节奏。那小榔头敲打一样的四分音符,不显单调,倒琅琅上口得有趣。它被重复多次,正向反向进行,谱子看上去象拼贴画,读读上句,下句似乎可以推演出来。当然推演中可以预料巴赫的微笑,因为他用超出我们想象的手段推动音乐,比如突然转调,把声音引到歧路去。第二乐章Lento的开头象一盏孤悬的高灯,徐徐晃动光晕。如果你听多了他的众赞歌,对这种感觉一定不陌生。他的作品中其实有无数这样烟波微茫的高音,为各种焦躁准备好聪明的体贴。那慢慢的进行不会满足于象第一乐章那样单调的节奏,这里到处是烂漫的附点音群,长音后拖出闪烁的小尾巴,象潜水者身后的水痕。脚键盘的声音一开始随风而颤,然后又开始了机械的八分音型。对于这个乐章和第三乐章,最好你能排除双手的声音,专心听一次脚键盘,你会收获“专注” 带来的报偿。很多人迷恋这个乐章,为它搜求不同的录音。而第三乐章的脚键盘,简直是演奏了一首独奏的曲子呢,当然,同时也在应答双手。这个乐章是比较明显的A-B-A-B-A结构。一开始从A接到B,出现了很多小旗子般的装饰音,性情悄变,不露痕迹,使得这个ABA结构毫不显山露水。一切看上去又那么理所当然,这主题,这变法,似乎没有其它可能了?对这样完美的结构,有人说这个乐章完全可以作为作曲系学生这种结构的标准写作范本。
BWV530在六首中演奏得比较少。它的确很难,而且太弥满富丽,听者要全神贯注才能把自己交付给那既汇合又并行的流水。而前五首,个性比较相近,往往有嘹亮的旋律可以抓住。不仅如此,那五首简直有着狐仙之美,在管风琴上,可以算作靡靡之音了。这最复杂的第六首却因为难于记忆,让人觉得它永远有未被窥视的秘密。
这些几乎横空出世,后无来者的大作,如果抽掉这组《三重奏鸣曲》,巴赫便不复是那个神秘宽广的人。对纤敏美感的赏爱,对感官反应的精细考量,是巴赫的基石之一,不可抽去。
《哥德堡变奏曲》的全称
对于伟大的《哥德堡变奏曲》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全称是什么?它最初出版时封面上的标题是《由一首Aria(抒情歌曲)及各色各样的变奏曲所组成的两层键盘的大键琴键盘练习》,属于巴赫创作于1731-1742年间的《四部键盘练习》中的第四部。这里,“键盘练习”( Clavier-Ubung)是属于巴赫创造出来的新的词汇和音乐形式,在以后的肖邦手中逐渐完善成为新的型式——“钢琴练习曲”。在介绍《哥德堡变奏曲》之前,完全有必要先介绍巴赫在此之前创作的另一部伟大的键盘作品——《键盘练习第三部——Choralvorspiele und Duetten (圣咏前奏曲及二重奏曲)》。
这部《键盘练习第三部》有时被称为“管风琴弥撒”,主要是为管风琴而作的众赞歌,在做礼拜时使用,与《十八首众赞歌》相类。它们的结构基本遵照路德宗的弥撒仪式,比如慈悲经、荣耀经、十诫、使徒信经等等。这组音乐出版于巴赫五十三岁那年,已经接近做总结的时候了。这部《键盘练习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六首帕蒂塔》和《意大利协奏曲和法国序曲》)充满魅惑,它的本意却全无浪漫,无非是巴赫配合马丁·路德于1529年出版的《路德小问答》而作的圣咏、赋格、前奏曲等等,充满耶稣具象比喻的教化,主要为路德派家庭教育孩子而写。据说路德时代充满对圣经的“罪恶”和“错误”的解释,路德为此写过《大、小问答》,意在拨乱反正,教人“正确”的信仰。“大”者为训教牧师,“小”就是前面所说的《路德小问答》,包括十诫、每日祷告、圣餐礼等简明问答,供基督徒家庭教育子女之用典型的场合是这样的,一家吃过晚餐,父亲跟孩子们围坐在桌旁,让孩子们轮流逐段朗读,父亲据自己的理解讲给孩子们听,中间有祷告或者律条,大家一起读。这种在教众之外的人看来有些刻板说教的情景,却是他们孩提时代必然的记忆,连接着“家”的影像。巴赫就使用它们为内容谱写了这些众赞歌,每一首都有小标题,总的标题下注明“若干根据赞美诗和基督徒问答而写的前奏曲,为音乐爱好者,尤其是鉴赏家而作——Refresh their spirits”。管风琴弥撒原为法国所专有,多用于以拉丁文演唱的格里高利圣咏,后来被德国作曲家移植进新教,巴赫的前任库瑙(Kunau)等人写过类似的作品。在巴赫的作品中,它们至今不太广为人知。
这一部的结构有些奇怪,似乎本身就传达着一种数字的奥义。第一首BWV552,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是其中最大的作品,前奏曲放在开始,赋格放在全集的最后。它具有协奏曲的结构和规模,中间几度改变音栓设置。间隔以BWV669—689, 802—805(只用双手演奏) ,然后BWV552的三重赋格作为全部作品的结尾。整部作品共27首,前九首前奏曲三个一组。“3” 作为“圣三位一体” 中的数字,是路德会中的关键数字,巴赫特别喜欢用3或3的倍数来做文章,连《哥德堡变奏曲》中也有九个卡农。
听《键盘练习第三部》实际上是一件苦差事,几乎就像禁欲苦修,不像轻松的感官享受,没有烟火和人间气息。但是,巴赫创造的精心的自我掩藏中暗藏他那磐石般的信仰。我们唯其参透巴赫的“数字神学”和“数字音乐”,目不旁视,像巴赫那样投入全部的热忱,方能透过那黑暗到达希望的彼岸。
我们爱巴赫,所以要把那音乐放在心和忘川之间,容它自在地生息,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