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职场:同事间需要一场对话,避免各类撕X



团队中的冲突可以增加价值,也可能损毁价值。良性冲突能够催生不失尊重的辩论,得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往往比一开始的解决办法要好得多。而团队成员若无法消除分歧,则会产生恶性冲突,影响工作效率,扼杀创新。


然而,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意见分歧。


具有破坏性的冲突大多源自更深层次:不同团队成员的行事风格互不相容,而这种不同又是缘于性格、行业、种族、性别和年龄等诸多因素。应对这类冲突的常规做法是,真正发生争执时再行调解,抑或等到真正出现问题时再去解决。但这种做法经常失败,因为采取措施前负面情绪积累太久,积怨已深,难以消除,也很难再重建信任。


一次远远不止于“让别人了解你”的对话


在对话中,第一点似乎不言自明:确保全体团队成员参与,阐明发起讨论的原因。领导者作为讨论的主导人,要保证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舒适的节奏进行分享,并且指导参与者互相提出不含评判意味的追问。


开始时团队成员可能会迟疑,所以主导者要自愿首先分享,以使大家放松下来参与讨论。等到成员们讨论起来,就放手让其他人去引导谈话,但不要让一种声音主导整个讨论。最后,团队成员会从粗浅的自我披露转向更深层次的讨论。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相互倾听和回应,这不仅能更好地相互理解,也能获得进一步的自我认知。


讨论的5个主题没有固定顺序,不过本文提供的顺序是最符合逻辑的,尤其对新组建的团队更有效。接下来,我们依次展开这5种讨论。

外在:排斥异己
提问
“对你来说……
……什么因素会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和糟糕的第一印象?
……你首先会注意到别人的什么(衣着、言谈、态度)?
……这会让你觉得对方怎么样(刻板、莽撞、懒惰)?
……你重视哪种无形的资本(教育、经验、人脉)?
……你如何看待身份差异?”


人们惯于根据短暂的接触对同事的性格、能力或状态作出草率评判(特别是负面评判)。纳里尼·安巴迪(Nalini Ambady)和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在哈佛开展的研究中,这种作为评判依据的短暂接触叫做行为的“薄片”。而作出草率评判这种反应,往往是由人与人展现自己的方式差异引起的。我们下意识地回应他人外表、动作、衣着、声调和自我表述中传达的信息。


讨论这个主题,目的是帮助团队成员思考:自己希望别人怎样看待自己,以及别人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一个很好的起点是,讨论团队成员各自认为“身份”是由何种因素决定。一些人非常重视与工作相关的特征,如经验、人脉和职业背景。另一些人则认为身份与人口统计学信息有关,如年龄、性别、国籍和教育。如果某位团队成员强调不恰当的资质,选择不合适的人格面具,乃至穿着打扮不合文化,都会很快被同事疏远。

举止:行为误判
提问
“对你来说……
……准时赴约和按时完成有多重要?
……迟到或没能按时完成任务,会有什么影响?
……工作场所互动,让你舒服的身体距离是怎样的?
……应该自愿承担任务还是等着被指派?
……你重视哪种团体行为(帮助他人、不抱怨)?”


多样化的团队中,行为习惯相冲突往往会引起麻烦。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动作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加深刻板印象,使人们彼此疏远,并阻碍交流。


身体边界常常是问题多发区。我们遇到过一位性格内向、容易焦虑的管理者,他的一个同事外向合群,使他很不舒服:他们对恰当交际距离的期望相差甚远。“我跟他一起在站桌旁边喝咖啡,”这位内向的管理者回忆道,“我们真的是绕着桌子转起了圈。他要凑近我,而我总要尝试和他保持安全距离。”


时间观念不同也会引发矛盾。即使是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部门,人们对守时的重视和对其他人日程安排的尊重程度也大相径庭。更广泛地讲,保持项目按计划进展,按时完成阶段性目标,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首要的,而另一部分人可能更看重根据环境变化灵活应对的能力。。但若能预先沟通,他们原本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团队成员的自主性程度不同,也可能造成问题。预先在团队中对这些方面设立行为规范,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对立情绪,是很重要的。

言谈:语言区分人
提问
“对你来说……
……承诺是表达期望还是保证?
……直白与和睦,哪个最重要?
……反讽和挖苦可以接受吗?
……打断别人讲话,是表示有兴趣还是无礼?
……沉默是代表在思考还是不参与?
……反对意见应该当中提出还是私下讨论?
……是否接受未经要求的反馈?”


交流方式有多个维度——人们选择用来表达自己的话语,对直白、幽默、停顿和打断的容忍程度,诸如此类——误解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如果团队成员各自母语不同,来自这方面的挑战甚至更为严峻。但即使所有人都熟练掌握同一门语言,各自表达自己的方式也可能相去甚远。


有时候,即使是值得称道的组织目标也可能造成不良沟通。


预先讨论应当直白到何种程度为宜,可以就明确表态或否定别人这些方面制定准则。德国一家投资银行的顶级高管团队,一直由几个主见很强的顾问主导,后来采用了“四句话”原则,限制每个人在会议中的发言,以此鼓励大家轮流发言,并让较为矜持的成员有机会说话。


思考:换用不同的思维方式
提问
“对你来说……
……不确定性是威胁还是机会?
……全局和细节,哪个更重要?
……可靠和可变动,怎样更好?
……如何看待失败?
……对偏离计划的容忍程度如何?”


团队冲突的最主要来源或许是成员对自己手头工作的想法。每个人性格与经历不同,留意的信号也不同,因此解决问题和作决定的方式各自不同,可能导致相互误解。


我们在荷兰某消费品公司发现一个新产品团队里出现了这种状况。团队成员的认知方式大为不同,特别是分析性思维和直觉性思维针锋相对。项目管理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发起了有关轮流领导项目的讨论,让团队需求与领导者思维方式相匹配。在偏重创意的概念设计阶段由思维自由的人担任领导者,注重细节的分析型成员则负责评估、组织和执行阶段。如此一来,全体成员都能明白不同思维方式的价值。


团队还需要就容忍风险和转移重点的程度达成一致。

情感:记录情绪
提问
“对你来说……
……在公司环境中表达哪些情绪(包括正面和负面情绪)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如何表达愤怒或热情?
……如果对一位同伴感到恼火,你会如何表现(沉默、肢体语言、幽默、通过第三方)?”



团队成员各自的情感强度、在团队中表达热情的方式,以及面对不同意见和冲突时控制情绪的方式,都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有时候过度热情会让同事难以禁受,或者引起怀疑。我们遇到过一家物流公司里某位性格外向的CMO,她自认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得越热情,团队给出的反响就会越热烈。但她那种自卖自夸的方式对于性格内向务实的CEO而言太过头了。每次CMO一激动,CEO就批评她的提案。


另一个极端则是强烈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明显地表露愤怒,会让同事感到苦恼或畏惧。


初期讨论不仅要谈及随意发泄情绪带来的风险,还要讨论保持缄默的危害。通过回避、讽刺和私下抱怨来间接表达愤怒或不满的倾向,与突然发脾气、威吓同样具有破坏性。要通过公开的询问和讨论,找到团队成员不愿参与的原因,并探讨可以有效表达反对意见的方式。


一位管理者说:“我们还是各自持有不同意见,但不再彼此敌对,而且能真正感受到其他人贡献的价值。”


金卡·特格尔(Ginka Toegel)让-路易·巴苏(Jean-Louis Barsoux) | 文 金卡·特格尔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组织行为学与领导力教授,让-路易·巴苏是IMD高级研究员。蒋荟蓉 |译 刘铮筝 |校 李全伟 |编辑本文有删节,原文参见《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16年6月《用沟通预防冲突》(How to Preempt Team Conflict)。



猜你喜欢...

一位汽车工程师的10年感悟

一名采购员的职场"进化论"

战略寻源流程与跨职能合作领导力8月25-26日在上海

从“下属”晋升为“领导”,一定要过这3道坎!

机械厂来了个傻员工,改变了所有聪明的老员工

世界500强都会用的11个管理法则!

职场如鱼得水的35个沟通技巧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