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出击:供应商应收账款融资迎来政策契机
近日,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八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由此,应收账款融资在政策的扶持下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与应收账款高度相关的商业保理也或将迎来一波新的井喷行情。应收账款融资或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应收账款证券化等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盘活工业企业存量资产”,“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此次《意见》两处对企业应收账款问题进行明确表态,可见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背景下重要的敏感点,通过政策的扶持不仅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大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供应商,且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这一情况造成了供应链的失衡,让整个链条缺乏活力。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资产60%为应收账款,如何盘活应收账款,对企业意义重大,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转让应收账款获得贸易融资,从而加快资金周转。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成了整个产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供应链金融方式有按供应链流程提供的产品,如订单融资、动产质押、应收款质押等。
一般地说,企业的采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面临不同的货款支付环境,有的企业会要求准时支付供应商货款,而有些会遇到付款不顺或经常拖欠的现象。确定一个双方均能接受的付款期有利于双方业务的顺利进行,准时按付款期规定支付货款,可以让供应商按时回收资金,有预算性地筹集资金购买所需的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也会使供应商对客户的信心增强,从而增加信用。如果经常性地不按时支付货款,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会或多或少的让供应商对客户产生疑虑并导致信心不足,持续下去会丧失起码的信用。
不同领域企业的付款期有着不同的付款期限,有的差距甚至还较大。其中,生产性企业多数采用30天为跨度进行计算,即为30天、60天、90天,等等,贸易型企业中,预付款和货到付款的存在还比较普遍;外资企业多在90天以内,但国有企业及国内采购规模较大的竞争性较激烈行业的企业在90天以上的比例相对较高,甚至6个月的企业也不在少数。
付款期多长才算合适?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生产过程对资金周转的要求。从供应商货物应付货款产生到客户端应收账款的回笼,可分为“一点二段”:应付账款AP起算点,从AP起算点到应收账款AR起算点的中间过程(Pipeline),再加上客户端应收账款期(AR)。“一点二段”可遵循如下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 1)
l X1 < 0,企业处于劣势地位,或对供应商货款提前支付的特别支持;
l X1 = 0,中立原则,完全账期转嫁;
l X1 > 0,企业处于优势地位,要求更长的期限。
举例说明,某国内企业为美国客户生产某种消费电子产品,由于产品交期的弹性要求,工厂需要有一定的材料库存,平均存库约10天。虽然产品的生产周期只有3天,但交付期较长,船运时间15天,另外,在客户端的HUB仓库存库期一般也有10天左右。客户端给定的交货条件是DDP,付款期为30天。
Pipeline(中间过程) = 材料库存天数 + 生产天数 + 交付周期天数 + HUB仓存天数 = 10 + 3 + 15 + 10 = 38 (天)
现实环境中企业的付款期究竟多长呢?罗老师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去年对中国企业采购调查显示以外资(含合资)企业为主(占受调查企业74%)的应付账期较高的是60天(占比37.71%)和90天(占比27.05%),其次为45天和30天的非常接近,分别占比为18.03%和 17.21%,如下图2所示:
(图 2)
对于X1的应用,取决于很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供应商财力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如果超出了供应商财力的承受能力范围,有可能导致供应商的资金链断裂,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如果不能及时到位,继而影响到供应的及时性与连续性,作为客户的生产最终也有可能成受害者。供应商心理承受能力可从供应商感知模型角度进行理解与判断。如果你的位置处于业务量小且缺乏吸引力的边缘象限,供应商会停止和你的业务往来,如果处于有一定的业务量但缺乏吸引力的盘剥位置,供应商可能提高销售价格或不会积极确保供货。其次是要考虑供需双方的优劣势地位,如果处于优势地位,会有利于付款期的谈判,但付款期的长短和价格折让是需要兼顾的;如果客户处于劣势地位,过长的付款期是不现实的。
企业采购应付账款支付方式和流程可能也可以有不同,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规模与采购支出水平、企业经营环境复杂性与信用状况、企业内部管理成熟性与授权程度、监管要求和财税务要求等。
为了确保付款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易监控性,流程的主要步骤和关键控制点应包含:
1) 采购货款支付预算,从计划上预算足够的资金用于货款的支付;
2) 采购订单的审批(关键控制点①),用于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可控范围;
3) 采购订单的发出与供应商确认回复,确保价格的有效性及供应的可获得性;
4) 材料交付通知(如采购模式为固定交付式订单作业,则可能省略),用于控制材料 的实际交付的适时性;
5) 材料收货与良品入库(关键控制点②),确保材料入库的真实性及货款的必要性;
6) 供应商发票确认(关键控制点③),检查发票的真实性,避免可能的法律纠纷及退税损失;
7) 应付货款立账作业(关键控制点④),进行及时立账作业,避免不必要的付款延误;
8) 付款审批(关键控制点⑤),确保付款的合规性;
9) 货款支付;
10) 实际支付确认(关键控制点⑥),及时掌握问题的存在,避免可能的延误。
企业采购付款流程框架可参考下图3: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去年对中国企业采购调查显示:企业支付采购货款准时的比例为71.72%,晚三个月以内的企业比例有25.41%,晚三个月以上的2.87%(如下图四)。此次调查样本中,以外资(含合资)企业为主。(占受调查企业74%)由此可见,大约三成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拖欠货款现象。
与供应商确定的付款条件如果得不到执行,或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又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或有效的引导,将会给企业的供应带来严重的后果。上述案例是否属于个别现象,现阶段企业的付款及时性又如何呢?
(图 4:企业应付账款支付情况)
拖欠供应商货款所引发的后果会因情势的不同而不同,严重程度可能会相去甚远。
对供应商造成的可能影响有:
1 引发供应商对企业的内部运转或财务健康状况的猜疑,进而信心不足
1 影响到原材料的购买,或导致供应商资金周转困难,严重时停止供应
1 影响到供应商服务人员的服务积极性,进而影响服务或产品质量
1 对企业本身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1 直接导致材料交付的延迟、不确定或断供。影响生产的有序进行,继而会提高生产成本,增加材料和成品库存水平
1 导致采购成本的上升,包括供应商的提价、交付管理成本上升、产品不良率上升、采购转换成本的支出、人员培训等
1 供应商不愿意或不能较好地配合新项目对技术和样品的需求,新产品研发质量和进度受影响
1 因交货期无法保障,影响企业客户满意度,严重时会失去重要客户
1 供应商配合意愿降低,消极履行采购订单,增加采购的难度。采购人员的流失,难于进行知识积累和沉淀,频繁地新手接手工作不利于业务的运作
1 供应商可能的法律诉讼,甚至过激行为,影响企业在当地的社会形象
1 行业内的声誉受损,采购人员和企业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企业运转不顺影响士气,不利于企业文化建设。
当前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供应商应收账款是一个关键的枢纽点,任何一个产业价值链的环节中的应收账款如果不能有效盘活并确保资金在价值链内的正常循环,都可能引发“三角债”困局,甚至出现产业价值链上企业的连环破产。“建立应收账款交易机制,解决大企业拖欠中小微企业资金问题。推动大企业和政府采购主体积极确认应收账款,帮助中小企业供应商融资”。中小微企业作为受应收账款拖欠影响最大的群体此次也得到了政策的明确支持,如此也将有助于中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政府采购下的中小供应商,罗老师建议充分借鉴和学习韩国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设立代付款、预付款和公采贷款机制,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如韩国的第三方服务平台KONEPS,KONEPS从采购人处收取服务费,构成代付款基金,大额长期合同供应商可申请获得合同金额70%以下的预付款,另外KONEPS同13家银行达成合作,供应商只需有公采合同,即可申请上限为合同金额80%的贷款,如下图5。
(图 5)
实际上,政策扶持的同时,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相关尝试也已经开始。今年2月3日,中国电子应收账款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证所举行挂牌仪式。中央企业的第一次成功尝试无疑为企业后续开展应收账款证券化、市场资源配置提供了借鉴。罗老师认为:应收账款融资未来有可能是资产证券化的最大市场。
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据了解,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结算比例已下降到20%以下,赊销比例上升到70%以上。业内人士估算,在中国国内市场,应收账款总额度高达20万亿元。因而,通过保理业务实现资金的高效利用对于企业而言无疑十分重要。
保理业务作为一种综合金融服务,不仅可以为银行获得中间业务收入和融资利息,还可以帮助银行拓展结算客户、增加资金沉淀、提高业务的综合收益率。在政策的扶持下,商业银行发展保理业务,不仅是当前市场份额扩大和收入增长的着力点,更是商业银行布局长远、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供应链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资源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金融在次贷危机后,在欧美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中国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这其中不能忽视的是其本身的风险因素,尤其是中国正处在整个经济机构性调整,产业布局的剧烈变动时期,对于金融服务来说,必然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充分把控供应链金融的系统风险的前提下,才可能使这种新型的模式得到有序健康地发展。
文·王栩男先生,王先生现为国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曾任加拿大跨国半导体集团公司供应链方案总监(中国区)、美资跨国集团制造业亚太区运营及供应链管理经理,芬兰跨国电子制造公司北京分公司采购及库存经理,联想集团综合计划部采购主管。 ...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采购专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公共采购专家,
美国注册采购经理(CPM), 美国供应管理专业人士(CPSM)
国务院国资委《政府采购协定》专家组成员
原《全球采购》杂志主编
欢迎您 分享 / 评论 / 推荐
我们欢迎大家推荐有知识价值的供应链相关文章,一旦采用将署上作者及推荐人的名字(注:针对CPSM认证人员可积学分!),推荐和评论方式:1、直接发送消息回复,2、可将需要推荐的文章通过邮箱发送全文或链接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