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会暨第九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在邕举行

南方文坛 南方文坛 2023-11-04

1

《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揭晓



颁奖会现场一


颁奖会现场二


张燕玲主编主持颁奖会


颁  奖


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发表获奖感言


青年学者王秀涛发表获奖感言


2018年11月24日,《南方文坛》在南宁举办“2018年度优秀论文颁奖会”。

《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活动,已经坚持18年之久。由于此奖项的公正公开,尤其是注重扶掖青年新锐,被业界称之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奖项”。

本届获奖论文,经评委会独立审读,以邮件投票方式,历经两轮评出以下6篇获奖论文(以得票多少为序):


王彬彬《高晓声的鱼水情》(2018年第1期)

本文是一篇视角独特、精妙深厚的作家论。从高晓声小说常见意象入手,文本细读的过程中现出一种沉潜、专注和灵性飞动的暗喜,论述平缓自然,不仅给了我们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爱感和哀感,更有关于作家以及批评家所能与之知心交互的微妙而博大的情感天地。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与阐释高晓声作品提供了新的可能。


李建军《徙倚乎伟大与庸陋之间——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文学思想》(2018年第3期)

本文对经典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思想的总结和分析,是一篇有真工夫有见地的宏文。有关陀氏的“分裂”,并非新见,但是在连通历史与时代因素考察的方法之下,关于“分裂”的永恒困境及其带来的巨型而正大的精神追索与文学构筑力量的认识,使得本文确实堪称超越一般研究、面向本质性核心性疑难并深究成理的学术硕果,对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颇多借鉴意义。


郜元宝《身份转换与概念变迁——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漫议》(2018年第2期)

论文考察了近30年来“中国作家”身份的多重变化与“中国当代文学”概念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未来的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广大的疆域。文章不长,但曲意密源,信息丰富又理路简明,实学为底且多有诗学之启悟,由此拓展的视野和例证给近30年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


王秀涛《第一次文代会的几则提案》(2018年第1期)

本文的历史叙述,不同于琐碎的报角拾零,而是关乎文学史的背景和实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从文中可见许多重大而又微妙的史事与思路调整的迹象,可见共和国文艺界的设制、规约的最初范型以及后来文人文事的诸多引子式走向的端倪。既见微知著,又从容不迫地展现作者的历史情怀。本文资料爬梳的扎实功夫和良好学风,值得在青年学者中大力提倡。


黄伟林《秦似的成名及其杂文写作》(2018年第1期)

论文系统评述了秦似的杂文创作,也更新了秦似研究。材料扎实,使用谨慎得体,既丝丝入扣、又有较强的说理性。本文把本土名家推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版图,有重新发现秦似的文学史意义,更是对秦似诞辰100周年一份郑重的敬礼,颇具学术价值。


李丹梦《“穷人”的脸面、知识与革命——王实味论》(2018年第1期)

这是一篇独特而有意味的论文。作者从地方人格与脸面交际的角度切入,独辟蹊径地分析王实味的创作心理,阐述了王实味悲剧的性格因素,刷新了以往注重政治历史的套路。论文以材料为基础,与时空相勾连,通过仔细爬梳、比对和分析,使文章深入翔实,见解新颖独到,文字周详通达,入情入理。



2

第九届“今日批评家”论坛



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南方文坛》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于2018年11月24日在南宁举行。

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广西文联书记、主席白志繁,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刘方,著名作家评论家王彬彬、李建军、郜元宝、李洱、东西、黄咏梅、黄伟林、李宏伟、郭冰茹、黄德海等80余人参会并讨论。论坛分别由张燕玲、李洱、黄伟林、郭冰茹、曾攀主持。

本届“今日批评家”论坛以“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为宗旨,以《南方文坛》坚持了20年的品牌栏目“今日批评家”为名,该栏目至今已推介了114名全国新锐批评家,“集结起中国一支有生气的批评力量”。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此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深受文坛关注和好评。本届论题为“作为一种知识类型的叙事文学”,从理论上回应了当代文学叙事的热点问题。


论坛现场

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发言

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白志繁致辞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刘方致辞

著名作家李洱做开题发言

《文学评论》副主编李建军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


花絮

签到一

签到二

欢聚

交谈

与会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合影

李洱与部分广西作家合影

合  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