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健康的 SaaS 公司是怎样的状态?

hidecloud 潜云思绪 2024-04-02

最近和一个在 SaaS 行业寻找新工作机会的朋友聊到一个话题,健康的 SaaS 公司应该是怎样的呢?我打趣他说道,如果一家公司让产品研发团队放半年假,但仍然能用半年前的产品规模化的卖上半年,并成功交付,就说明这个公司状况非常健康。

为何有这样的观点?源自近半年对十几家处于不同阶段的 SaaS 公司的观察。

相信在本行业做产研的朋友,最常从销售侧听到的就是「这个需求不做,这个单子成不了。」「客户商务侧已经谈妥了,就差这个功能。」「竞品有这个,我们必须得有。」

于是销售到产研这条通道上就堆积了大量的需求,产研面对这些分不清优先级的需求也很头疼,按订单金额来?按赢单成功率来?按客户体量来?总之不管按什么来,都消化不了前端涌过来的海量发散需求。

而销售也很委屈,因为其作为公司对外接触的第一道接口,确实在打单过程中遇到了客户直接的挑战,现有产品功能或流程无法支撑客户业务。如果不应承下来这些需求,看起来确实无法成单。

在不少公司,这条通道上的矛盾会显得格外突出,而对应这些矛盾所做出的管理动作却都是放在如何收敛需求,或者优化产研侧的项目管理能力上。但于我看来,真正的问题却不在于此。

SaaS 产品到底在贩卖什么?是一个软件产品?还是一个云端服务?都是,也都不是。

一个成熟的 SaaS 产品在贩卖的应该是一种工作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中包含业务流程、组织角色、重点环节的工作方式,而软件和服务本质上是去支撑这个方法论运行的基础构件。

这就像一家咨询公司,围绕某行业打造了一套先进的工作方法论,但如果每次在企业落地都要靠人工大量介入,那成本势必很高。如果有一套软件或服务能够承载这套方法论,使得在单个企业落地时的成本大大降低,最终使得这套方法论的边际推广成本接近于零,这就是我所认为的 SaaS 商业的本质。

从这个角度出发,会发现对于 SaaS 服务来说,最重要的领先于客户、行业的先进工作方法论,而不是软件开发能力。如果每一个单子都需要靠一个新功能来换回,那动态的来看,这家所谓的「SaaS」公司,和传统定制软件开发又有何区别呢?

回到文初提到的观点,如果一个 SaaS 产品,每一个大版本所交付的都是面向确定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批又一批零散的单点客户需求。那么每一个版本切片,都应该是具备独立销售的价值及交付上的可落地性。


再讲细点,就是单个功能其实不应该成为最小可销售单元,因为单一功能背后所对应的需求也许并不是只靠这个功能就能实现。将大量这样的功能交给销售去市场上贩卖,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在每个功能之上,又带回来一大堆关联需求。使得销售工作与产研不得不紧密绑定,不仅让对外的销售进度受阻,同时也拖累正常的产品研发节奏。



理想的最小可销售单元,应该是以一个具体的场景为需求边界,通过一整套的功能在此边界内完整的解决一项工作任务或流程。从而让销售在贩卖时,有清晰的价值可以传递,并且有明确的边界,从而降低销售难度,避免将成单与某一功能绑在一起。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这家公司已经掌握了领先客户、行业的工作方法论。如果还没有,而是仍然在与客户共创方法论的过程中,自然不适应这里的论述。这时候更应该专注去寻找 PMF(Product Market Fit),快速迭代掉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这个过程是另一个话题,改日再述。最为关键的是在寻找到第一个 PMF 之前,切忌规模化的铺开市场和销售通道,避免团队被散点需求所淹没,错过了形成特定场景闭环解决方案的可能。

读到这里,你可以静下来想一想你所在的公司,如果产研停摆半年,当前版本是否还能卖出去并完成交付?相信这个思考的过程,能给你带来很多启发。


 往期文章▼ 

Product-Led Customer Success 产品驱动的客户成功
聊聊专业服务人士在 SaaS 行业的职业发展
SaaS - Solution as a Service
告别,开始
潜潜静听,在这喧闹世界摘取一个故事给你听(第二季)
 作者介绍▼ 

张涛 - hidecloud
三年媒体运营,八年产品设计&运营,四年企业服务管理经验,最近一段职业经历为神策数据副总裁。
目前 gap year 中,同时也为 4 家 SaaS 公司提供管理顾问服务,帮助其解决产品 PMF、交付体系组织和流程建设、售前体系搭建中出现的问题。
业余时间于北京、重庆两地推广鸡尾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文化,目前已举办四次线下活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