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4岁女生坠楼身亡,曾被同学举报带手机:教育最大的危险,就是和青春期孩子较劲
最近的新闻一条比一条让人心痛。
可以想象活活的一条生命,昨天还在欢声笑语,今天就已无声无息离开世界了吗?
前几周,郑州实验外国语中学发生了一起学生坠亡事件。
一名14岁郑州女孩,因为被同学“匿名检举”带手机,被班主任询问和调查,选择跳楼身亡。
那天早上,学校里书声琅琅、朝气蓬勃,但是班主任却眉头紧锁,因为班里的胡同学已经接连两天被同学举报带手机入校。
学校严禁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于是老师将胡同学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马上同时通知家长处理这件事情。但是胡同学却说:“我没有带手机。”
面对胡同学的不承认,班主任决定去教室搜查手机。与此同时,胡同学的家长已经到了学校门口。班主任说让家长等一下,他去搜查。可是谁也没想到,家长等来的却是孩子的跳楼自杀。
是什么原因压垮了一个14岁的孩子?家长质疑是不是班主任在办公室询问时说了什么;学校则说“经查,班主任没有失当行为”。
其实,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学校有规定不能带手机,班主任询问很正常,而家长质疑孩子自杀背后的真相也情有可原。
但是不可以忽略的是,14岁少女正值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危险期”,自尊心极强,内心非常敏感脆弱。
就如网友说:“看似是孩子违反学校规定私带手机到学校的小事,但过程中无意伤害了叛逆期青少年的自尊心,赔上了一条年轻的生命,带来一个家庭的悲剧。
作家麦家曾说:
深以为然。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就得小心翼翼,如果我们忽略了青春期孩子自尊心极强,行为极易冲动的特点,悲剧也就可能会发生。
前几年在上心理学课程时,刚好上到青春期心理特征这一节,心理学老师特别强调说,青春期的孩子有两大特点,自我意识强,每件事都希望自己做主,而不是父母做主;自尊心极强,很好面子。
如果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不能做两件事:一,不要二话不说就冲过去砸掉孩子的手机、拔掉孩子的电脑线;二,不要辱骂或当众批评孩子。否则孩子可能会做出过激行为,甚至自杀。
当时青榄君还不以为然,认为心理学老师过于夸张。然而却被近年来发生的各类青春期孩子自杀事件打脸了。
2020年9月17日,一天正常上课的日子,课室里几个男孩不想听课,于是一起悄悄搞起了小动作,背着老师打扑克牌。但是没有料到,被老师发现了。
然后班主任请了他们的家长来学校配合管教。
其中一个男孩的母亲一来到,在众目睽睽的走廊里,直接扇了男孩一巴掌。然后继续说教着,激动之处,母亲还用力掐着儿子的脖子,狠心地骂着话。
认识的同学纷纷回头围观,但是母亲没有察觉到,恨铁不成钢,母亲又用力扇了男孩一巴掌。
连续两巴掌的耳光,男孩的内心崩塌了,他一直低着头,仿佛想要把自己埋进地里面。
当母亲被老师拉着离开后,他抬头了,乘人不备,转身爬上阳台,跳了下去。
掐脖子、扇耳光、说教,这一顿激动的批评和打骂,对父母来说,是对孩子管教。
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当众的一举一动,都是在碾碎他的尊严,他的面子。
青春期的孩子尊严有多重要,就像是孩子身上穿的衣服,父母当众脱光他的衣服,孩子又如何能承受。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孩子犯了错误,管教是需要的,但是比起孩子的自尊心,管教孩子没有那么刻不容缓,我们可以事后,没有人的时候再来做。
保护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是每一位父母都要意识到的事情。
青春期,父母应该成为“稳住”孩子的那个人,而不是“击垮”孩子的那个人。
心理学说:青春期的过程,是少年逐渐摆脱父母、走向成人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心理断乳期”。他们渴望获得独立、渴望父母重新审视自己,把自己当成成人看待。
正是因为儿童心理模式被打破,成人心理模式尚未完全建立。青春期的孩子才会变得挣扎混沌,叛逆激进,像一个火药包,易燃易爆炸。
还记得那个从高架桥上跳下来的17岁少年吗?
在灯火通明车来车往的上海卢浦大桥,一辆小车里面,男孩因为今天在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被母亲不停地训斥着。
但是母亲一直的唠叨,以及不知道哪一句话说重了,令17岁少年的心被戳痛……他敲击车门,车辆停下,他马上打开车门,奔向桥边,奋不顾身就跳了下去。
还有扬州一名14岁男孩。
周一的早上,快要上学的时间。妈妈急得冒烟,因为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写完,然而更火大的是,转身一看,孩子悠闲地在玩手机。
一气之下,妈妈开始骂孩子,见孩子不肯认错,还不停还嘴,妈妈火上加火,盛怒之下,把孩子的作业本撕了。
可没想到的是,当妈妈骂完,急着去送另外一个孩子上学时,男孩转身就从31楼跳了下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明明为了孩子好,却因言语或行为刺激到了孩子,让孩子断送了生命,家长悲痛不已,悔不当初。
但是为什么父母的几声责骂就可以让孩子结束生命?
有研究表示,青春期,大脑的多巴胺神经回路会变得异常活跃,这种多巴胺的增加会让孩子冲动,不经周密的思考就采取行动,也就是不过大脑做事。
所以一旦心情过激,孩子不会考虑生命结束的后果,而是满内心想着报复,“我死了你就满意了吧”,他们想要的不过是极端报复后父母后悔的快感。
压死骆驼的不是一根稻草,而是千千万万根。青春期孩子的自杀,也不是一次责骂而成,而是父母次次的不理解,责骂和打击。
如果父母可以给孩子多一些尊重、接纳,就会是另一个故事。
青春期孩子的悲剧,其实就是家长少了点倾听,用暴力语言去激化矛盾,孩子越推越远。
所以,如果想跨过“青春期障碍”这道坎,必须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离不开这两点:
一、遇事不要急着否定、责骂,先倾听;
二、解决问题不可以以暴制暴,需要以柔克刚,让孩子懂得为什么。
“你的纹身是什么时候纹的呀?”
“暑假的时候。”
“为什么想要纹身呀?”
“觉得很好看,妈妈,这是我最喜欢的图案。”
“痛吗?”
“当时有点痛,现在没事了”
“虽然妈妈不理解,但是你的选择我会尊重和支持,只要你快乐就好,但是妈妈不希望你后悔,下次不要纹了好不好?”
妈妈补充道:“妈妈刚刚查了手机,处理不好会感染,而且这个东西纹了可能就跟着你一辈子了,你得想清楚,你现在才十几岁,如果真的喜欢,你也要20岁以后才能去纹好吗?。”
“好,可是妈妈我真的喜欢纹身。”
“好,妈妈理解。”妈妈抱了她一下。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专门研发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跟着青榄,学课本中的成语》音频节目正在热播,每天5分钟,趣讲一个成语故事,帮孩子解读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成语。
▼▼▼
▼▼▼
上百位资深名师推荐
3000多幅高清全彩历史图片
内容匹配中学历史教材
全面涵盖中学历史重要史实与知识点
孩子读完一套书,就爱上文史大学科
《鬼脸课堂:少年历史课》(全12册)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
上百位资深名师推荐
3000多幅高清全彩历史图片
内容匹配中学历史教材
全面涵盖中学历史重要史实与知识点
孩子读完一套书,就爱上文史大学科
《鬼脸课堂:少年历史课》(全12册)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
文章不错,点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