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利欣:促进消费需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
关利欣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关利欣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7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4293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一、影响消费的五大因素
消费不仅受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宏观因素的影响,还与居民收入预期、市场供给水平等多重因素紧密相关。同时,新冠疫情这种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经济危机等外生冲击也会从供需两端影响市场。
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会决定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即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占比)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呈现一个慢U型走势。这条慢U型的曲线在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上升区间。消费贡献率基本也呈现这种先降后升的慢U型走势。各国的消费支出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主要的动力。整个社会的消费发展水平与国民收入紧密相关,也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直接相关。特别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到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会逐渐增强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居民收入水平和预期
根据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函数,收入是影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收入水平的上升是消费升级的有力支撑。收入水平是消费能力的绝对表现,不仅影响消费总量,也会影响消费需求的结构以及居民的整体消费倾向。同时居民对收入的预期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居民对未来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事项进行提前估计和预判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消费的把控。因此,良好的社会保障可以降低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整体居民消费倾向,增强居民即期消费的信心。
3、市场供给水平
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供给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的结构,需求最终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供给的状况。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从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到各种服务,生产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还能够创造消费。同时流通也能够从供给端来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为商品和服务提供能够顺畅流通的渠道和平台。总体来看,生产和流通的有效供给水平能够影响需求的顺利实现。
4、社会文化和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对消费倾向和消费模式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居民消费在GDP中占比明显低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占比。这是因为东亚国家受到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相对较低。相对于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而言,中国人更加勤俭节约,推崇量入为出。除了社会文化的影响,消费政策和法律环境也会对消费信心和行为产生影响,比如消费的调控、消费相关的刺激政策,以及消费市场的政策法治环境和消费者权益保障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最终消费的实现。
5、外生冲击影响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历次金融危机、局部战争、自然灾害等外生冲击,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在供给端,外生冲击会直接影响到生产的进度和计划安排;在需求端,外生冲击会导致消费者的行为和倾向更加保守。区别于以往重大外生冲击对供给端产生影响,此次新冠疫情是从消费端开始引发整个市场从需求到供给的全面波动。
二、促进消费发展的举措
从当前中国所处的阶段来看,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2000美元,马上要进入高收入经济体的行列,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整体看消费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将持续发挥基础性作用,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更好地促进消费发展。
1、供给端的相关举措
首先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给,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增加有效供给,鼓励技术创新应用和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丰富多层次、多元化商品和服务供给;需要增强对国际上优质消费资源的集聚能力,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来主动扩大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一些进口商品的消费。比如可以释放新型消费潜力,加快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顺势推动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办公娱乐等新型消费,同时引导绿色健康消费,推动健康的饮食出行公共卫生习惯,带动绿色健康医疗等商品和服务消费。此外,可以加快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比如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型的信息产品,以及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创新的电子产品和智能化产品,更好地用创新来引领消费市场供给。
其次,进一步优化城乡多层次消费载体,从城市和农村不同层级来完善消费载体。比如,宏观层面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分为国际型、全国型、区域型等不同层次,分类配置一些品牌和消费资源,推动城市商圈、区域商圈、社区商圈的载体和设施的完善,将购物、餐饮、文化、休闲娱乐等融为一体,打造一些消费的集聚区,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群消费活跃度。同时在下沉市场方面也要不断完善商业的网点布局,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完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特别是县域商业网络的布局,打造一批优质的商贸小镇,释放低线城市和农村的消费潜力。同时,畅通城乡的双向流通渠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畅通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的的流通渠道,更好地提升农村物流服务网络的覆盖,充分发挥农村电商的作用。
最后,打造更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随着消费升级需求的不断加强,消费者对品质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当从品质提升入手,加快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对接,整治假冒伪劣、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一些现象,引导制造企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对于工业消费品的质量标准的细则,进一步推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产品标准的一致。同时,在服务领域,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家政、养老等事关民生行业的服务标准,健全服务质量的标准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服务业的标准化提升。同时,在家政养老餐饮等领域开展服务认证示范工作,强化标准的执行和推广。从监管层面,进一步来把关产品和服务质量,规范城乡消费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集体诉讼机制来维护消费者权益。
2、需求端的相关举措
首先,增强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二十大报告专门重点提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民生品质,这些都是从需求端更好促进消费的方式。首先可以利用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加强企业对实际需求匠心人才的培训,从而稳定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其次可以鼓励员工结合自身的需要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支持灵活就业、共享用工等新的就业模式,使中低收入群体能够得到有效的收入保障。也可以通过励国有事业单位增加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等方式来促进就业。
其次,完善收入保障,提升消费倾向。在保障方面,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共支出,从而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并提升消费者消费的能力和意愿。比如可以探索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外来农民工统一纳入到工作所在地进行管理,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医保社保待遇。也可以通过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的政府投资,创新政府投资的方式,探索设立一些民办公助的产业引导基金,有效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到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建设文化设施等相关领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也可以通过继续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政策等方式,为广大居民减轻税费负担。同时增强就业援助、失业保障等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儿童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完善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制度,从多种方式来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此外,举办多样化的促消费活动,增加多样化的消费场景,也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从而促进消费市场的恢复。
三、未来消费的增长潜力和特征
短期来看,随着疫情好转,当前受到疫情冲击比较大的服务业将会迎来迅速复苏。近期随着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的出台,前期受冲击较大的餐饮、旅游都会在优化防控措施之后迎来恢复性发展。比如文旅部刚发布的“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跨省的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这个政策一出,旅游平台上跨省旅游订单迅速出现反弹,说明整个市场的韧性和活力仍非常强。
长期来看,首先是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消费市场的潜力依旧非常巨大,有待转化和释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家产业创新升级的引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提高,都为消费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消费升级,整体居民消费结构会发生转变,服务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会持续提升。发达国家基本上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比超过了60%,202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2.3%,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下一步推进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及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服务领域仍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也会迎来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政策引领和现实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会进一步融合发展,也会带动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进一步融合。从制造业来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应用,会使得传统的制造业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发展模式,数字化、敏捷化、定制化、柔性化、服务化的供应链成为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的方向。在这种趋势下,制造业也会呈现出更多的创新供给。从服务业来看,传统电商正在加速渗透着本地生活,线下的商超也走上线上的零售配送模式,目前线下体验、线上购买、即时零售等模式也在加速形成。数字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应用会创造出更多的服务应用场景,数据作为新的一种生产要素,将对服务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同时线下也在积极与线上融合,比如多部门提出打造智慧商圈、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完整社区等,都会给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
最后,理性消费特征会更加明显,品质化、个性化、高性价比、富有创意和文化的消费会受到消费者欢迎。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消费者对消费支出更加理性,很多超前消费转变为量入为出,避险性的消费和投资在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家庭条件的改善,Z世代年轻人已经成为消费主体,他们的消费需求呈现出与以往世代不同的特点。比如更加专注于兴趣型消费,非常重视悦己型消费和消费品质。随着消费者态度的转变,整个消费市场不再是盲目跟风或者奢侈炫耀,更多消费是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主张,因此理性消费也会日渐兴起。
延伸阅读
聚焦“疫情下的中国消费:现状、成因及未来走势”,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刘元春:未来5年欧盟占世界GDP比重可能会降5-8个点,中国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