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频】王轶副校长在人大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2022-2023)上的致辞

王轶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3-01-24


王轶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王轶在CMF年度论坛(2022-2023)的发言



本文字数:2323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媒体界以及线上直播间的新老朋友,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创立于2006年,经过16年的沿革发展,已成长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政府部门、智库、市场机构的知名经济学家及专家,聚焦中国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定期举办季度论坛、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热点问题研讨会、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国际研讨会、闭门研讨会,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专题报告、理论与思想报告、国际专题报告等。论坛成立16年以来,共累计提交及发布研究报告63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学者专家逾500位,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为政府、企业和其它经济部门的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经济主张和政策建议,积极发挥了“国家高端智库”咨政启民的先锋作用。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未来发展提出更高的时代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镇,自建校以来,始终关注人类社会发展前途根本问题,当下正奋力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是学校重点建设的智库平台,依托高校科研力量,更要加强平台建设,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


放眼全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期,俄乌两国之间冲突不断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本就十分脆弱的全球产业链再受冲击,以油气为代表的能源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尽管近期有所回落,但世界仍然面对通胀风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频频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回顾国内,新一轮新冠疫情冲击依然持续,今年二季度部分地区还遭受了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出现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局面。


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对疫情的进一步精准防控、积极有效的政策托底和国内完整的产业链与超大市场的支撑,中国经济展现出自身的韧性和巨大的经济潜能。二季度受疫情影响,经济深度下行后,三季度完成底部回升,四季度延续趋稳态势,完成全年就业和价格目标,三四季度后经济增长回到合理区间。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快速增长,在疫情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同时,我们更要看到世界各国之间团结合作的积极因素,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据联合国统计,新冠疫情过后,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反而更加紧密,2021年世界贸易总额达到28.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世界经济多极化、新型全球化、数字化、绿色化仍是大势所趋,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旋律,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渴望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越和平越发展,回顾历史,人类社会大发展无不是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完成的;越发展越和平,只有通过发展,科技水平、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与人之间才会具备更加了解彼此的物质条件,才能形成更加团结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助于每个人摆脱自然的奴役,成为更好的人。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放作为很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基础,是当代时代的脉搏,也是我们构建合作共赢的基础,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核心基石。人类在过去面临很多困难,走出困难之举无疑是开放。通过对区域开放、对产品合作创新开放、对于治理体系重构的话题,能够帮助我们当下走出全球滞胀的困局,走出保护主义、干预主义、单边主义盛行时期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寻找到新的答案。


2023年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时点,也是国内外经济结构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根据疫情发展不断优化精准防控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就业和收入,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脚步稳健有力。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举办此次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2022-2023),目的是聚焦“大调整中温和复苏的中国宏观经济”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专家,共同把脉中国宏观经济,分享深度洞见,这是一场集众智、谋共识、凝心聚力的重要盛会,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通过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为中国经济“把脉问诊”,指明未来经济走势方向,必将为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力量!


最后,祝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能够蒸蒸日上,越办越好,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刘元春:稳中求进,谋定新一轮稳增长方案


吕冰洋:财政制度的秩序意义——民主法治基础上的社会整合


毛振华:财政体制改革要统筹考虑财政收支、政府部门债务


王晋斌等:美元指数是如何影响其他货币升值和贬值的?


刘元春:精准科学构建一揽子消费刺激方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闫衍应邀出席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参加“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圆桌对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