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瑞龙: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弘扬企业家精神

杨瑞龙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2023-01-24


杨瑞龙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

以下观点整理自杨瑞龙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8期)的发言



本文字数:2593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讲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也就是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首先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指具有某些特质的人将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谋取收益最大化的特殊才能,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企业家精神一般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和诚信精神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我就国有企业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问题发表以下三个观点:


一、企业家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培育与产生


企业家不可能是人为培养出来的,也不可能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封闭环境中养育出来,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可能锤炼出来,企业家是市场经济下的特殊产物。在计划经济下是不可能产生企业家的,因为企业的管理者由上级任命并听命于上级指令,按照已经确定的一套规划与流程来组织生产活动,他是上级政府手中的一枚棋子。而企业家恰恰相反,他们要面对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凭借敏锐的嗅觉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捕捉市场机会,赢得市场竞争。所以,想要弘扬企业家精神,离开市场经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坚定信念,推进市场化改革。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才有可能产生企业家精神,才有可能把一个人体内的企业家特质激发出来。一个人可能天生就具有企业家特质,但如果没有真刀真枪的市场竞争,也不可能把这种企业家特质激发出来,即使一个人可能不具备天生的企业家特征,但后天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可能培育他的企业家才能。所以,弘扬企业家精神一定包含了对市场经济的正面肯定,要把国有企业的领导人锤炼成具有特殊才能的企业家,就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遵循契约精神的市场化改革,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培育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二、企业家需要具备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企业家精神就是在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用他独具眼光的视角发现市场赢利机会,并具备足够的冒险精神去打破市场均衡,并由足够的自主决策能力去捕捉盈利机会,获取超额利润。这样的机会瞬息万变,不可能等某个人发现了机会打报告向上级汇报,上级经过评估后批准再来实施创新方案,如果是这样,赢利机会早就丧失殆尽。所以,弘扬企业家精神一定要给企业决策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从而保持其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这就意味着当下中国国有企业一定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改革是难以弘扬企业家精神的。


如何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来弘扬企业家精神?首先要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政府不能频繁干预企业,赋予企业自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第二,产权要清晰。明晰产权是稳定收益预期的前提,也是构建有效率动力机制的前提。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让国有企业确立法人财产权,公司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机构,排他性地拥有法人财产权,经营者授权拥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第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外部治理机制,同时要完善市场化的企业经营者的招聘机制与评价机制,不能用行政手段、行政标准,用当官员的基本条件去要求国有企业领导人,这是很难弘扬企业家精神的。


因此,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国有企业一定要改革,要赋予企业经营者充分的经营权利,能够应对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做出灵敏的反应,从而捕捉到市场机会。不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不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面向市场的改革,弘扬企业家精神就是一句空话。


三、弘扬企业家精神既要有容错机制,也要有激励机制


企业家面对不确定性环境,捕捉市场机会获得的超额利润,都是取决于他的冒险精神和执着的理念,敢于第一次吃螃蟹。这样一种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失败的概率比成功的概率还要高。大量的探索和冒险行动很有可能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只有少部分是成功的,但这一次成功就是能获取“熊彼特剩余”了。因此,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来讲,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鼓励企业家有冒险意识,就必须要有容错机制。现在国有企业领导人都有些小心谨慎,担心有关部门对做对了99件事情视而不见,做失败或做错了一件事情就揪住不放,这样就不可能弘扬企业家精神。避免失败的最好办法就是规避风险,但一旦规避风险了,如何取得“熊彼特剩余”呢?只有在冒风险的创新行动中才有可能获得这种剩余,所以一定要有容错机制。既然鼓励国有企业领导人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就要他们具有冒风险的意识,去捕捉这种剩余,就一定要鼓励他们冒险,允许他们犯错。只要这种错误不是人为地违反党纪国法,而是市场竞争中不确定性导致的失败,就应该包容,允许他们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以便在下一次创新活动中能够取得成功。


如果企业家冒风险逮住了市场机会,获得了“熊彼特剩余”,他当然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分享剩余。这种剩余的分享有正式的激励,如奖金、期权、股权等,也有非正式的激励,如表彰、职务晋升等目前这套激励机制显然做得是不够的。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实行一刀切的限薪制度可能并不有助于优化激励机制。如果一方面没有足够激励,另一方面冒险创新出现了失败就要追究他的责任,企业家精神就可能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总结起来说,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首先要承认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所以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第二,必须要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为此要推进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三,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国有企业的经营人员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就必须构建相应的容错机制与激励机制。




延伸阅读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吕冰洋:匹配国家治理结构的转移支付体系构建


丁守海、张鹤:公共部门就业扩张、工资刚性传递及其对私营部门的影响


袁海霞:明年债市信用风险整体可控,需重点关注三类风险


毛振华:警惕疫情冲击下的非金融企业与居民部门缩表风险


吕冰洋:1997-2012年中国税收高速增长之谜的解释


毛振华:多管齐下打通堵点,提高稳增长政策效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