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斌:对影响美元指数走势因素的几点看法
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字数:1978字
阅读时间:5分钟
美欧通胀下行,尽管处于高位,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带来的金融市场动荡使得美欧央行继续加息变得非常谨慎,美欧5月份的货币政策取向不明朗。从IMF近期提供的美国和美元指数中经济体的经济预期来看,美国经济预期没有表现出明显劣势。新地缘经济-货币关系深度演进会减少对美元需求(相对增加对美元指数中其他货币的需求)而推动美元指数下行。乌克兰危机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乌克兰危机在未来如能得到显著缓解将推动美元指数下行。
以收盘价计,2022年4月12日美元指数上100以来,已经一年多时间在100以上运行。美联储从2022年3月中旬开始加息,强美元基本贯穿了本轮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依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中的6种货币兑美元大多出现了升值,带来美元指数下跌了1.85%。其中,欧元、英镑、加元和瑞郎兑美元升值了2.72%、2.64%、1.35%和3.44%,只有日元兑美元贬值了2.04%。
截止4月14日,美元指数101.5775,与去年9月下旬的此轮美元指数高点相比,已经下降了约11%。目前,影响美元指数走势的因素进入复杂期,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美联储对5月份是否继续加息非常谨慎。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证券类资产价格估值大幅度下跌,已经恶化了美国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3月中旬硅谷银行等区域银行接连关闭给金融系统造成压力,金融稳定性要求美联储在继续加息问题上保持谨慎。银行危机带来信贷标准提高,会引发信贷收紧,如果4月份通胀继续下行,甚至不排除5月份不需要加息的可能性。从通胀来看,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创2021年5月以来新低,从2022年6月份高点(同步比8.9%)以来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3月份CPI环比上涨0.1%,大幅度低于预期。3月份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上涨5.6%,环比上涨0.4%。权重超过1/3的住房分项依然是3月份美国通胀的最大贡献项,住房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涨幅为8.2%,超过60%的核心通胀涨幅来自住房。核心通胀及核心服务通胀的黏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租金上涨,但市场普遍预期这部分会在下半年消退。这意味着即使5月份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可能也不需要在2023年下半年始终将利率维持在加息的终端水平。
其次,欧洲央行对5月份的加息变得谨慎。从欧洲央行官员的表态来看,与之前倾向加息50个基点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多倾向于加息25个基点。这种预期的转变不全来自通胀,部分来自3月份以来出现的金融市场动荡。3月份欧元区通胀出现了明显下降,但也处于高位。欧洲央行对3月份通胀率(HICP)预估值为6.9%,其中,核心HICP同比7.5%。欧元区通胀率(HICP)自去年10月份高点(同比10.6%)以来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现阶段的欧元区和美国通胀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表现出核心通胀率比通胀率更高,能源食品价格冲击出现了快速的边际递减,但随着近期OPEC+减少原油产量导致油价上涨,对通胀有正向冲击,但不会太显著。
再次,从日本的货币政策来看,基本处在宽松的底部。日元是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中货币唯一兑美元出现贬值的货币。日本央行认为尽管日本的核心消费者通胀率已经差不多1年超过通胀率目标2%,但并非由国内总需求拉动,而是进口物价上涨所致,并认为可能核心通胀率会在下半年放缓至2%以下,日本央行还是在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四,新地缘经济-货币关系加速演变会对美元指数形成下行推力。今年以来,中东大和解、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东盟推进本币结算动议以及拉美共同货币区设想等新地缘经济-货币关系深度演进。当越来越多的经济体选择本币进行结算时,全球对美元的需求会下降,这相当于相对增加对美元指数中其他货币的需求,这会推动美元走弱。
第五,从美元指数中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期来看,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没有表现出明显劣势。依据IMF(WEO, April, 2023)的预测数据,今年美国经济增速1.6%,明年为1.1%;欧元区今年增速0.8%,明年为1.4%;日本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为1.3%和1.0%;英国今明两年的增速分别为-0.3%和1.0%;加拿大今明两年的增速均为1.5%。从美元指数中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预期来看,未出现明显推动美元指数下行的经济预期。
最后,乌克兰危机未来如何变化存在不确定性。从目前的局势看,乌克兰危机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乌克兰危机在未来如能得到显著缓解将推动美元指数下行,因为这有助于欧元区经济预期向好,有助于降低国际金融市场避险情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