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凯:数字人民币助力经济发展



刘凯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  

本文转载自3月7日经济观察报。


本文字数:3606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近年来,不论是网上购物还是线下支付,除了“支付宝”“微信”等常见的支付方式之外,社会公众又多了“数字人民币”这一新的选项。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是网络技术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已开展三年,试点范围涵盖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东北、西北等多个地区。从应用场景来看,数字人民币已覆盖了生活服务、日用零售、交通出行、政务服务、工资发放等多个主流线上及线下应用场景。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积极同国内多个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合作,共同促进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体系的建立,数字人民币体系不断完善。


一、数字人民币是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与第三方支付有本质区别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即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不同于比特币、天秤币等由算法或者企业发行的私人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由中央银行发行,以国家主权为主要信用来源和信用基础,因此具有法偿性与最高层级的安全性,同时也具备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基本功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目前的设计方案,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同属于M0(流通中的现金)范畴,其最显著区别在于物理形态的不同,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数字人民币相较于实物人民币在支付便捷性与支付安全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兼顾了实物人民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的优势。


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有着本质区别。首先,支付宝、微信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的手机APP或数字人民币APP一样,都是一种支付工具或支付方式(亦可理解为数字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货币而非支付平台,因此二者属于不同范畴。其次,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与数字人民币也存在显著区别。不论是存储在余额宝、零钱通等理财产品中用于获得利息收入的电子货币,还是存储在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中用于日常消费的电子货币,其本质都是取得金融业务许可的特定金融机构对公众的直接负债,而数字人民币则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直接负债,因此二者在资产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区别。此外,相较于余额宝、零钱通等可以获得利息收入的这部分电子货币,数字人民币由于是不计付利息的,因此二者在收益性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别。


二、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有其必要性与必然性


货币数字化是货币形态发展和演变的必然趋势,发行数字人民币是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其职责与义务的必然要求。随着数字支付的发展以及零售业向线上的转移,世界范围内现金支付作为支付手段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使得线下交易与现金使用的场景迅速减少。然而,当现金支付的缺陷(如易丢失、存在找零成本、存取不便利等)与线上支付的必要性(如新冠疫情导致无法线下支付)迫使人们必须选择数字化支付方式时,中央银行却无法提供数字化法定货币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公众只能选择风险程度相对更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货币进行支付,这无疑增加了支付体系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是中央银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缺失。因此,发行数字人民币是中央银行作为公共部门的义务所在,即维持公众直接获取法定货币的渠道,并通过现金的数字化来保障数字经济条件下记账单位的统一性。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在未来数字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纸币形态的现金已经不合时宜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当人们在某些特定场合需要现金时(即使这样的场合可能比较少),人们可以获取数字人民币。


发行数字人民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人民币体系建设可谓中国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基建”。从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定位和设计方案(替代M0、不计付利息)来看,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及其与其他数字支付手段的协同发展,有助于降低货币发行与流通成本、促进支付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提高支付结算效率和支付安全性、提升金融普惠性以及打击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率和居民福利。从更长远的视角以及国际货币竞争的视角来看,未来数字人民币的设计方案可以与时俱进、不断优化(比如具备跨境支付和结算功能、可计付利息),届时数字人民币还将在丰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助力宏观调控和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具有多重潜力。实际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央行数字货币在未来将成为大国货币竞争的重要领域。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报告,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已开展了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及试点工作,其中加拿大银行、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等中央银行的研发工作位于世界前列,美国也在2022年公布了关于数字美元的研究计划。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有助于中国参与数字货币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掌握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话语权,进而在未来的国际货币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三、数字人民币影响公众的货币需求,与数字支付协同助力经济发展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与流通将会降低公众的纸币现金需求,推动无现金时代的到来。数字人民币基于可编程的数字化支付平台,具有离线支付且易于分割等功能与特性,其交易便捷性毋庸置疑会远超纸币现金。在安全性方面,数字人民币与纸币现金均为中央银行的直接负债,具有同样等级的安全性,但从个人使用角度而言,数字人民币具有可溯源性且不易丢失和损坏,因此大大提升了交易安全性,减少了欺诈性交易的发生。此外,在收益性方面,尽管持有不计息的数字人民币和现金一样没有利息收入,但支取现金意味着纸币现金的使用包含了“皮鞋成本”,因此公众必须在“频繁支取现金的皮鞋成本”与“持有大量现金的机会成本(存款利息)”之间进行权衡。一般而言,公众选择持有纸币现金更多是由于纸币现金具有更高的交易效率与安全性,而当数字人民币的支付便捷性、安全性乃至收益性均超过纸币现金时,数字人民币势必会对纸币现金形成替代,这也符合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对数字人民币的定位。


数字人民币是对现有支付体系的有益补充而非替代,将协同第三方支付平台共同助力经济发展。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数字人民币的支付便捷性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其收益性要低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计息理财产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会质疑数字人民币发行的必要性。事实上,数字人民币发行的目的并非是替代第三方支付平台,而是满足人们数字化现金的需求,并打破平台之间的壁垒,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协同发展,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和安全的支付系统。例如,在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难以覆盖的地方和场景(如在没有移动网络的地方以及对于北京冬奥会期间没有支付宝、微信账号的外国运动员和观众来说),数字人民币将发挥作用。因此,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与流通一方面会促使人们将部分纸币现金转换为数字人民币,另一方面由于数字人民币与有息存款之间转换更加便捷,人们更倾向于减少货币持有量并增加储蓄,以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则是居民部门的通货存款比不断下降以及货币乘数的增大,进而提升社会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以及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此外,数字人民币如果未来在企业和商业银行层面普遍推广,其技术优势还将有助于降低金融摩擦,提升金融普惠,这些都将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有益影响。


四、数字人民币发行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政策建议


社会公众对数字人民币和新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与数字人民币和数字支付相关的社会科普与宣传工作。数字人民币是面向所有社会主体发行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因此人们对数字人民币的接受和使用程度决定了数字人民币的经济影响能否发挥到最大。由于数字人民币在使用体验上与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电子货币差异不大,公众没有强有力的动机来改变自身的支付行为与储蓄习惯,甚至有少部分人对数字人民币发行的初衷产生误读。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做好数字人民币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一方面向民众科普数字人民币相较于其他支付方式的不同定位与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致力于打破当前支付平台之间存在的壁垒、弥补这些支付手段的不足,让民众体会到切实的支付便利与高效。


数字人民币相关的制度规则尚不完善,应在试点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央行数字货币是一个新生事物,具备了传统货币所不存在的许多特征,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要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完善相关设计和基础设施,其中也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完善、加强隐私保护、提供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等措施,加强数字人民币相关的重大问题的研究与评估,确保数字人民币相对传统纸币在支付效率、使用成本、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打造一个更加快速高效、可靠稳健、开放竞争的数字支付体系。


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公众也应实事求是地看待数字人民币的角色和定位,给予其足够的包容和耐心,对数字人民币相较于第三方支付的相对使用规模不宜过度解读。实际上,数字支付的发展使得居民的通货存款比趋势性下降,而当前定位下的数字人民币作为纸币通货的替代物,终究也是通货,其在社会中的总流通规模也将越来越小。计息的数字人民币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大,在较远的未来也存在发行计息数字人民币的可能性,我们在理论层面及政策设计层面需要加强研究。




延伸阅读

刘凯:论国企利润全民分红的七大战略意义


深度解读2024政府工作报告,CMF专题报告发布


王孝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外资健康发展


刘凯:如何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避免合成谬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