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I 《戏剧艺术》2020年第6期目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戏 剧 艺 术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戏剧艺术》2020年第6期目录
01.
中国话剧研究
李 涛
■ 熊佛西剧作的传播与接受史初探
——纪念熊佛西诞生120周年
内容摘要:熊佛西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位堪称高产的剧作家。熊佛西剧作的传播与经典化过程中,除了剧作集的出版与剧作的报刊登载,各类选本发挥了重要作用。熊佛西剧作演出史可分为校园戏剧时期、农村戏剧时期、新中国上海时期三个阶段。近一个世纪以来,对熊佛西剧作的阐释有过几次起伏,总体上呈现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从“发表、出版与选本传播”“演出与接受效果”“在不同阶段的阐释”几个方面对熊佛西剧作进行探讨,可重新审视这位中国话剧的拓荒者。
关键词:熊佛西 佛西戏剧 选本 演出史 接受史
张生泉
■ 论陈明正戏剧艺术的特色和戏剧观的理论
建树
内容摘要:陈明正戏剧艺术的特色和戏剧观的理论建树值得深入研究,“讴歌人性美”“倡导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坚持以斯坦尼现实主义体系为主并借鉴其他流派”是其中的三大亮点。陈明正的艺术成果和理论建树,不仅在于他排出了好戏、培育了好苗,还在于他用思考与探索、总结与提升,尽力使理论满足“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关键词:陈明正 戏剧艺术特色 戏剧观 人性美 民族化 方法论
张文心
■ 筚路蓝缕的抗战文艺“轻骑兵”
—— 演剧队经费机制与演剧实践
内容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演剧队的经费直接关系到演员的生计和演出的质量,也体现了演剧队的“官办”属性,并将演剧队从根本上与其他职业剧团区别开来。演剧队的经费早期主要靠募捐和自筹,随后由国民政府拨付,但由于抗战形势严峻,政府经济状况恶化,演剧队的经费时常被拖欠、扣发。经费拮据为演剧队带来了重重考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演剧队充分发挥生存智慧,以多种方式开源节流,在困境中坚持工作,在中国话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演剧队 经费 演出实践
02.
中国戏曲研究
傅 谨
■ 戏曲“功法”论
内容摘要:“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是戏曲演员最重要的基础舞台手段,程砚秋将它们称为“四功五法”,引出无数争论。究其根源,“手眼身法步”的表述与武术同源,如断句为“手眼、身法、步”,似更符合其本意,舍弃有争议的“四功五法”之说,简称“功法”,更为合适。戏曲功法包括声音与形体两方面,“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必须拥有的四项基本功和戏曲表演基本语汇,“手眼、身法、步”是戏曲演员表演时功架和身段之要领。功法亦是表演技术训练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让演员从表现力、创造性、技术难度三方面获得超越身体自然表达的艺术手段。功法只是表演的基础能力,不能替代戏剧内涵的阐释和理解。
关键词:戏曲 表演功法 四功五法 手眼身法步
刘晓明
■ 曲调行腔与明清戏曲表演范式的转移
内容摘要:从明代万历年间一个新的戏曲行为元范畴——“式”——的出现,可透视明代戏曲表演范式的转移。在昆曲这一新的音乐形式的催生下,一种“乐舞式”的新表演范式在明代后期逐渐形成。所谓“乐舞式”即将戏曲的音乐与舞蹈抽象为一种纯粹的形式,也即“乐式”与“舞式”,并以此融合日常性的行走、动作与说话方式,使得元杂剧以来以写实性为基础的表演形式为之一变,从而奠定了日后京剧的基本表演风格。以台步、身段、念白等表演形式的形成为例,能有效探讨一种新的曲调行腔创新表演范式的机能。
关键词:元范畴 式 曲调行腔 作用机能 表演范式
朱云涛
■ 论“捏戏”的内涵、性质及其当代意义
内容摘要:捏戏是对一种戏曲舞台表演创作方法的形象化的说法。昆剧里的捏戏以规范为基础,追求以典雅为底色的雅俗共赏,讲究韵味和趣味。历史上由于昆剧的衰落,导致自然状态的师徒授受中断,传统剧目、表演技艺不断失传,捏戏成为昆剧舞台表演创作的重要手段。在当代,昆剧的保护和传承需要通过捏戏才能实现,昆剧的创新也需要坚持捏戏的原则和方法才能保持纯正、保证品位。
关键词:捏戏 昆剧 遗产保护
饶丹云
■ 中国传统言语训练方法
对演员台词基本功的建构
内容摘要:戏曲、说唱等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积累了丰富的言语训练方法。当前我国演员台词教学体系在气息、发声、吐字等基础环节较好地传承了其精髓,然而,中国传统言语训练方法在速度节奏、语调表现、言语性格化、内心节奏外化、戏剧情感贯穿等相对深入的台词基本功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同时,其“气乃情所至”“以戏带功”的训练理念以及“从心所欲不逾矩”“形式美与传情传神兼得”的审美追求亦能培植演员的整体创作观,帮助演员进入人物言语创造的审美佳境。
关键词:台词 基本功 演员训练 中国传统言语训练方法 建构
03.
音乐剧研究
熊源伟
■ 何妨“六经注我”,安得“我注六经”
—— 中国音乐剧创作之我见
内容摘要:中国音乐剧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从引进国外经典音乐剧,到“描红”搬演,再到创作自己的原创音乐剧,是一个“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过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关键在于确立主体意识:文本创作的主体意识与舞台呈现的主体意识。创造意境,是传统审美的圭臬;人文关怀,是现代思辨的终极目标,循此大力倡导“我注六经”的主体精神,创造有中华底蕴、中国气象的中国音乐剧,是中国音乐剧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六经 音乐剧 原创 主体意识 未来组合 弘一法师
韩 曦
■ 本土化、典范化、国际化
—— 美国音乐剧发展史的分期与特征
内容摘要:美国音乐剧源自欧洲,这一舶来品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成功地将美国文化和美国精神融入其中,成为一种具有浓郁的国别色彩和民族特征的当代美国戏剧形式,在世界艺术之林大放异彩。本土化、典范化、国际化是美国音乐剧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百老汇走向世界的重要特征。美国音乐剧与欧洲音乐剧之间的移植、借鉴、反哺与促进,进一步使它在内容、形式、舞台、表演等方面得到全面升华,对包括中国民族音乐剧在内的全球音乐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美国 音乐剧 历史分期 艺术特征
04.
舞台美术研究
陈 恬 魏钟徽
■ 点亮舞台:
晚清上海戏园的照明与灯光技术
内容摘要:晚清上海租界的公共照明系统建设,为中国传统戏剧在近代都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煤气照明和电力照明被引进戏园,传统戏剧的内容、形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不仅出现了竞演灯彩戏的风潮,而且开启了将灯光作为艺术手段的初步探索。更重要的是,舞台照明和观众席照明的区分强化了舞台支配观众席的新观演关系。尽管晚清上海戏园的灯光运用仍处于粗糙幼稚的起步阶段,往往呈现奇观化和非整体性的特征,但它使中国传统戏剧和近代都市生活发生了联系,也使戏剧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获得了真正的可见性。
关键词:戏园 灯光 上海租界
胡 佐
■ 展演空间设计实验室:
舞台美术教学成果综合展示新途径
内容摘要:展演空间设计实验室是一个以在国内外高规格的展览平台高水准地展现舞台美术教学成果为目标的实验场所,其目的是将展演空间设计与课堂深度融合,将设计教学的终端由教室延伸至高水平展厅,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界融合的高水平艺术人才。展演空间设计实验室是舞台美术教学成果综合展示模式改革的新途径,它试图打通专业方向之间的壁垒,强调跨界、合作,将教学内容同专业发展的最前沿技术及社会现实相结合,注重跨学科的不同艺术门类的交汇融合,使之成为学生们探索艺术与技术、戏剧与视觉艺术、舞台美术与多种学科之间密切联系的理想之地。
关键词:展演空间设计 舞台美术教学成果展示 模式改革 跨界 新途径
沈 倩
■ 新时代探索舞台美术“科艺融合”的新路径
内容摘要:科艺在认知与碰撞中的共情及态度倾向上的协调,是近年来大家非常关注的焦点。中外戏剧史上的很多重大变革,都是源自舞台新理念的革新,而这些变革几乎都来自“艺术”与“技术”革命性的通力合作。作为集“文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身的舞台美术,艺术和科技都有各自独特的语言形式,拥有各自的符号系统。综观当代的舞台美术设计,但凡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无不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要想探索新时代舞台美术“科艺融合”的新路径,要想结合当下并对“科艺融合”视阈下舞台美术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可从“观念”“空间”“时间”几个角度来深入阐释。
关键词:新时代 舞台美术 科艺融合 大舞美
05.
戏剧与社会
王 云
■ “落难公子中状元”之成因
内容摘要:“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是五四以来批评家对表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古代戏曲作品的讥评之一。问题在于,即使像关汉卿等一流剧作家也都在描述“落难公子中状元”。这表明其中很可能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而要阐明“落难公子中状元”之生成原因,必须先阐明“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生成原因,因为阐明后者是阐明前者的必经途径。如果说“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以满足主观意义上的爱的需要来虚拟补偿无法满足客观意义上爱的需要的必然产物,那么,“落难公子中状元”便是这种虚拟补偿性与艺术真实性博弈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曲 落难公子中状元 有情人终成眷属 归属和爱的需要
曹南山
■ 从脚色制到名角制:
近代京剧戏班薪酬分配的困境与转型
内容摘要:脚色制组班方式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戏剧演出市场不发达时期的产物,是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而选择的一种低成本戏班体制。在京剧发展过程中,每一次营业戏薪酬分配方式的变革都体现了戏班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发展与演变。在演出市场尚不发达、营业收入较低的阶段,营业戏薪酬分配主要以公平为原则,注重伶人之间收入的平衡,以保障每位伶人的基本生活。随着演剧商业化的发展,京剧演出市场逐步扩大,通过戏园上座率的对比,名伶已经意识到自身独特的商业价值,此时,脚色制组班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于是一种新的组班方式——名角挑班制呼之欲出。
关键词:京剧 戏班 脚色制 薪酬分配 名角挑班制
扫码关注我们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扫描小程序二维码
在线阅读
《戏剧艺术》电子版
关于我们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以繁荣戏剧研究,推进戏剧教育事业为己任,坚持古今中外兼容、场上案头并重,关注戏剧热点问题、鼓励理论创新,力推新人新作,曾以发起“戏剧观”大讨论为学界所瞩目,又以系统译介国外当代戏剧思潮、及时发表戏剧学最新优质研究成果为学林所推重,是国内最重要的戏剧学学术期刊之一,在戏剧研究界享有盛誉。
投稿须知
《戏剧艺术》是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在戏剧研究界享有盛誉。
本刊设有“戏剧理论与批评”“中国戏曲研究”“中国话剧研究”“表导演艺术研究”“戏剧教育研究”“戏剧与社会研究”“跨文化戏剧研究”“国外戏剧思潮”“国别戏剧研究”等栏目。本刊奉行“理论与实践互动、传统与现代交辉”的学术理念。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富有新材料、新观点、新视角的佳作,尤其期盼关注当前戏剧实践、学理性强的力作。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力求杜绝种种学术不端现象,务请作者文责自负。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及教育部有关通知,希望作者来稿时标明和做到以下几点:
1.作者简介:姓名及二级工作单位(如,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
2.基金项目:含来源、名称及批准号或项目编号。
3.内容摘要:直接摘录文章中核心语句写成,具有独立性和自足性,篇幅为200-300字。
4.关键词:选取3-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
5.注释和参考文献:均采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格式如下(参考2019年以来我刊):
(1)注号:用“①、②、③······”。
(2)注项(下列各类参考文献的所有注项不可缺省,请注意各注项后的标点符号不要用错):
A.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第*期。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外文版著者、期刊、论文集、报纸等采用芝加哥格式:用原文标注各注项,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之间用逗号隔开,首字母大写。书名、刊名用斜体。
F.译文正文中首次出现的新的外来名词和术语、新的作家作品名和人名请附英文原文,并用括号括起。
本刊鼓励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平易晓畅、言简意赅的文风,希望稿件以1万字左右为宜。论述重大学术问题的论文篇幅可不受此限。本刊投稿邮箱:theatrearts@163.com;暂不采用其他公共投稿系统。务请标明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及电话。请勿一稿多投,来稿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或修改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务必自留底稿。文章一经采用,将通知作者提供定稿电子版以及身份证号码、开户银行(建行或工行)支行、银行卡号码等信息,以便发放稿酬。
特别声明:本刊从未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向作者索取版面费、审稿费等费用,若发现类似信息,可视为诈骗行为,向公安机关举报。
制作:史晶
责编:俞建村
编审: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