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I 《戏剧艺术》2021年第1期目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戏剧艺术》2021年第1期目录
本刊特稿
孙惠柱
■ 从演出模式看
梅兰芳、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三大体系
——兼论戏剧如何促进文旅融合
内容摘要:以文促旅是戏剧界的老传统,成功的演出模式能吸引大量观众乃至游客观众。梅兰芳、斯坦尼、布莱希特都是好的例子,他们的三大体系分别代表三种演出模式:梅是多戏频繁轮演,斯是驻院有限长演,布是实验短期展演。各种模式都要想办法多演,戏剧必须现场演出才能让人欣赏,演出场数问题关系到戏剧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精英服务,而不仅是经济效益问题。戏剧的社会效益必须让老百姓看了才能做出判断,演出太少不可能听到人民评价、受到市场检验,更不可能对旅游做出贡献。
关键词:演出模式 轮演 保留剧目 驻院长演 戏剧节
中国话剧研究·纪念曹禺110周年诞辰专题
陆 炜
■ 对原始生命力的崇尚
——曹禺剧作的贯穿主题问题
内容摘要:曹禺在《北京人》中表达了对北京猿人的崇拜,以此为抗战中的中国呼唤原始的强悍力量。而返观《蜕变》,更追溯到《雷雨》《日出》《原野》,可以清晰地发现这种崇拜原始人的思想由来。在清末和民初积贫积弱的中国,崇尚原始的生命力曾经是一种强劲的流行的思想。曹禺是以此为基础理念,站在人类学的层面,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角度来创作他的戏剧的。《雷雨》是野性的情绪喷发,《日出》把人类的希望寄托于原始的健康的人,《原野》是对遭受不公的野性的人的探讨,对原始生命力的崇尚贯穿了从《雷雨》到《家》的曹禺主要剧作。
关键词:曹禺剧作 基础理念 原始生命力
袁联波
■ 论曹禺戏剧序跋的“对话性”及其演变
内容摘要:序跋是作家与批评界间建立有效对话机制的重要载体,是思想与精神的交流,而非简单的自我陈述或事件性记录。序跋写作具有三重自我,即叙述自我、创作自我与批评自我。批评自我体现了作者的主体思想与理性意识,创作自我需重建交织着许多感性元素的创作情境,叙述自我则是对前两者的真实叙述。批评自我超越于创作自我(及作品)与既有评论之上展开理性批评,并由此形成序跋的“对话性”。根据“对话性”的有无与强弱,可将曹禺的序跋等自述文字分为四个阶段。序跋的“对话性”是曹禺创作思想的某种折射。主流戏剧批评对曹禺形成反作用,使其不断地调整对于创作的认识,序跋等自述文字的“对话性”也随之减弱。这也是曹禺创作主体意识渐陷困惑,乃至趋于贫困化的过程。曹禺戏剧序跋的对话性问题,已超出了曹禺戏剧本身,深刻地反映了在戏剧现代化过程中,戏剧界对于中国话剧如何学习西方戏剧,以及话剧的文体意识、剧本创作与舞台演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曹禺 戏剧序跋 对话性
刘家思 刘 璨
■ 色彩斑斓的服饰与稳定的剧场效应
——论曹禺戏剧服饰的色彩配置艺术
内容摘要:服饰色彩既有审美性又有指事性,融再现性和表现性于一体,以视觉感受影响戏剧接受。曹禺十分重视戏剧人物服饰的色彩配置,总是以冷色调为主,以暖色调为辅,精心配置人物服饰的色彩。古铜色和黑蓝灰色是曹禺戏剧服饰配色中用得最多的颜色,是主色调,而红色等暖色以及白色则用得较少,造成了阴冷、沉闷而压抑的气氛,冲击着受众的接受心理。他总是以传统的色彩心理学为依据,又遵循着“视觉冲击”的原则,并着意进行符号化处理,追求意象化、朦胧性和整体性感知效果,使人物服饰承载着生命的隐喻意义和思想的象征意义。这与曹禺戏剧所描写的生活、表现的主题及审美追求有关。曹禺戏剧人物服饰色彩的配置,不仅形成了视觉审美的冲击力,而且传递情节信息,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状态,从而增强了剧场性,激发受众的审美感觉与接受欲望,活化了剧场效应。
关键词:曹禺戏剧 服饰色彩 审美追求 剧场性
戏剧理论与批评
林 婷
■ “变得更大一点”
——赖声川新作《曾经如是》的连接之道
内容摘要:2019年12月首演于上海的赖声川新剧《曾经如是》,以史诗般的恢宏构架在中国与美国、人类与动物、世俗与宗教之间建立起连接。该剧在艺术思维上超越了“是与不是”的二元对立,从而生成价值判断、意义赋予的可兼容与可转换,蕴含着佛教中观思想的精华。其环形舞台形式不仅满足了史诗式剧情的表现需求,同时将静观与浸入两种剧场体验融于一体。《曾经如是》对当代精神问题与心灵困境的深入把握,体现着赖声川既现实又博大的艺术追求与人文情怀。
关键词:连接 转化 中观 环形舞台
孙韵丰
■ 强势之态:田沁鑫戏剧作品身体研究
内容摘要:田沁鑫作为国家话剧院为数不多的女性导演,她的作品具有较强“识别度”。身体,是田沁鑫作品的重要戏剧媒介,从其处女作开始就以强势的姿态登场。她深受西方阿尔托“残酷戏剧”与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影响,并结合中国戏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身体美学风格。在田沁鑫的作品中,身体在权力、生死、欲望之间的对抗中挣扎,体现出现代、残酷的审美特点。身体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成为故事的叙述动力。
关键词:田沁鑫 身体 强势 现代性 残酷性
杨 光
■ 从“剧本中心”到“导演中心”
——论新时期以来话剧导演与剧本关系的转型
内容摘要:导演和剧本关系的变化是新时期以来重要的戏剧现象。当代戏剧是一个导演主宰的时代。过去,导演的创作应尊重剧作家、尊重剧本,舞台呈现以再现美学为主。1980年代以来,导演和剧本的关系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导演的崛起是20世纪戏剧发展的潮流,中国当代“导演-剧本”关系的变化顺应了这一潮流,同时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导演与剧本关系的变化是当代剧坛相当复杂的戏剧现象,戏剧学界应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戏剧现象 导演与剧本的关系 当代戏剧
韦哲宇
■ “沉浸式”的消费与革新:
当代戏剧观演关系批判
内容摘要:随着技术手段的革新和演出形式的发展,当代戏剧逐渐产生了与传统理念、传统习惯有明显差异的新观演关系。通过对近年兴起的“环境戏剧”“沉浸式戏剧”“特定场地戏剧”等新戏剧观演形式进行分析、梳理,检视其中代表性的戏剧作品和演出设计,可以发现在当代戏剧的新观演形态与消费文化的兴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重新审视戏剧活动的商业性和文化消费本质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有助于在全球化文化生产语境下探索戏剧的健康定位,形成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力量。
关键词:观演关系 消费文化 景观 沉浸式体验 在场性
现代戏曲研究
刘 祯
■ 田汉致梅兰芳两封信的发现及交游考述
内容摘要:20世纪文坛,梅兰芳与田汉无疑是两位重量级人物,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都齐聚北京,在新政权下工作,彼此来往和工作交集甚多。《田汉全集》收录有田汉致梅兰芳的一封书信,梅兰芳纪念馆又发现、保存有两封田汉致梅兰芳的信件。考释其时间、内容,无疑可以看到田汉与梅兰芳之间更多的联系和交往,展现两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积极投入戏曲事业的风姿风采,也留下一个时代戏曲人上下求索的精神印迹。
关键词:梅兰芳 田汉 信件 洪深 长沙演出
穆 杨
■ 上海孤岛时期周信芳京剧改革新探
内容摘要:“孤岛”是一个附带时间条件的空间概念,指从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四年间,处于日军包围之中却能暂免战火侵扰的上海租界。此时期,周信芳率重组后的移风社返回上海演出,大获成功。学界认为,周信芳的成功源于他坚持上演爱国主义剧目,但这只是部分原因。稳健的经营策略和不懈的艺术追求,才是乱世中周信芳征服上海剧坛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上海孤岛时期 京剧改革 周信芳
曾 嵘
■ 民间与官方视角的融合、组合与混合
——“十七年”间越剧女性典型形象研究
内容摘要:早期越剧中的女性人物,以男性视点下的天使型和魔鬼型为主,进入上海后,特别是改良文戏和新越剧后,女性对自身的认识集中在苦命型悲剧女性形象上。这是民间视角下现实女性生存状态的艺术反映。“十七年间”在民间与官方的双重视角下,越剧中的女性典型形象发生巨大变化,表现为:民间与官方视角相融合,形成的少女型和花木兰型女性形象,成为新时代女性的新典型;民间与官方视角组合下,苦命型女性加上反抗式情节形成的反抗型女性,成为新社会的主流女性形象;而天使型女性作为贯穿越剧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女性形象,在“十七年间”则是将官方和男性视点深化并内化为女性视点,显示出女性对现有性别秩序的继续顺从。越剧中的女性典型形象是时人对女性群体认识的艺术反映。
关键词:越剧 性别视点 女性典型形象 旦角流派唱腔
白勇华
■ 新文艺的介入和旧传统的新生
——“戏改”过程中梨园戏的抢救
内容摘要:十七年“戏改”过程中,国家、民间、个人,传统与反传统的纠葛远没有像一般性的历史大叙事那样表现得壁垒分明,如在梨园戏的抢救领域,可以看到相对精英化的传统如何与国家话语结盟,共同抗拒舍弃民间力量。已经在民间戏场没落的梨园戏在“戏改”时“重获新生”,极力还原、接续古典精雅的士大夫文人气质并确立为剧种品格,同时,倾力整理改编传统戏,文本、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均十分强调剧种传统与剧种个性。新旧合作,新文艺工作者的强势介入和没落传统的新生,在梨园戏的改造过程中奇迹般地结合在一起。梨园戏坚守剧种传统、以继承为剧种剧团存续主轴在“戏改”时相当独特,对梨园戏及福建戏曲的当代传承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及启示意义。
关键词:戏改 梨园戏 传统 新文艺
名家谈艺
肖 英
■ 古今对照 中西自如——吴兴国访谈录
内容摘要:吴兴国是当代传奇剧场艺术总监,一位横跨电影、电视、传统戏曲、当代戏剧以及舞蹈的表导演艺术家。当代传奇剧场自1986年创立始,频频受到国际邀约,是中国台湾地区唯一进入世界顶级三大艺术节的表演团队。吴兴国一直以旺盛的创作力将传统戏曲与其他艺术进行跨界融合,精通传统戏曲又不受其限制,并用新媒体艺术打开传统戏曲、突破戏曲不擅长表现抽象哲理的局限,形成别具一格的新东方美学。吴兴国对于传承和教育同样不遗余力,曾连续十多年举办“传奇学堂”和“传奇风雅”经典传统剧目的传习、演出,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京剧新生代演员。对吴兴国关于戏曲程式表演议题的采访,一方面是为了挖掘其作为长期探索戏曲表演的艺术家的创新之处,另一方面是为了探讨这些成果能给戏曲的未来形态及教育方式以怎样的启示。
关键词:吴兴国 传统戏曲 程式表演 跨界
学术动态
颜 倩
■ 拓展与深化:熊佛西研究的再发力
——“纪念熊佛西120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综述
内容摘要:2020年是熊佛西120周年诞辰,也是上海戏剧学院建校75周年。在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纪念熊佛西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0年12月4日至6日在江西丰城成功举办。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熊佛西戏剧理论”“熊佛西戏剧创作与演出”“熊佛西戏剧教育”“熊佛西定县戏剧实验”“熊佛西生平、地位与成就”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热烈的探讨,无论在新的资料发掘、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视角的开辟、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更新乃至研究结论上都有创获,实现了通过办会来推动熊佛西研究再发力的宗旨。
关键词:熊佛西 戏剧理论 戏剧教育 定县戏剧实验
扫码关注我们
《戏剧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扫描小程序二维码
在线阅读
《戏剧艺术》电子版
关
于
我
们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以繁荣戏剧研究,推进戏剧教育事业为己任,坚持古今中外兼容、场上案头并重,关注戏剧热点问题、鼓励理论创新,力推新人新作,曾以发起“戏剧观”大讨论为学界所瞩目,又以系统译介国外当代戏剧思潮、及时发表戏剧学最新优质研究成果为学林所推重,是国内最重要的戏剧学学术期刊之一,在戏剧研究界享有盛誉。
投
稿
须
知
《戏剧艺术》是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在戏剧研究界享有盛誉。
本刊奉行“理论与实践互动、传统与现代交辉”的学术理念,设有“戏剧理论与批评”“古典戏曲研究”“现代戏曲研究”“中国话剧研究”“表导演艺术研究”“舞台美术研究”“戏剧教育研究”“跨文化戏剧研究”“国外戏剧思潮”“国别戏剧研究”“学术动态”等栏目。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富有新材料、新观点、新视角的佳作,尤其期盼关注当前戏剧实践、学理性强的力作。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力求杜绝种种学术不端现象,务请作者文责自负。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及教育部有关通知,希望作者来稿时标明和做到以下几点:
1.作者简介:姓名及二级工作单位(如,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
2.基金项目:含来源、名称及批准号或项目编号。
3.内容摘要:直接摘录文章中核心语句写成,具有独立性和自足性,篇幅为200-300字。
4.关键词:选取3-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
5.注释和参考文献:均采用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格式如下(参考2019年以来我刊):
(1)注号:用“①、②、③······”。
(2)注项(下列各类参考文献的所有注项不可缺省,请注意各注项后的标点符号不要用错):
A.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第*期。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论文集主要责任者:论文集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D.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E.外文版著者、期刊、论文集、报纸等采用芝加哥格式:用原文标注各注项,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之间用逗号隔开,首字母大写。书名、刊名用斜体。
F.译文正文中首次出现的新的外来名词和术语、新的作家作品名和人名请附英文原文,并用括号括起。
本刊鼓励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平易晓畅、言简意赅的文风,希望稿件以1万字左右为宜。论述重大学术问题的论文篇幅可不受此限。本刊投稿邮箱:theatrearts@163.com;暂不采用其他公共投稿系统。务请标明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及联系电话。请勿一稿多投,来稿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录用或修改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务必自留底稿。文章一经采用,将通知作者提供定稿电子版以及身份证号码、开户银行(建行或交行优先)支行、银行卡号码、手机号等信息,以便发放稿酬。
特别声明:本刊从未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向作者索取版面费、审稿费等费用,若发现类似信息,可视为诈骗行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等网站或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相关机构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制作:史晶
责编:计敏
编审: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