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一期 内容摘要


研究和阐释二十大精神专栏


增强文化自信

坚定艺术为人民的

思想立场

 赵  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导方针和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把它作为指导文化建设实践和具体工作的重要指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需要在四个方面深入研究和用力,充分认识文化和文艺工作的历史地位;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树立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秉持正确的艺术观,把创作作为文艺发展之源;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升文化传播效能。



表演与文化建构


“传承、建构”语境下民族音乐

舞台表演的转型与变革

——以原声音乐在艺术舞台与

文旅展演中的离场与嬗变为例

杨民康


     民族音乐舞台表演作为与非舞台化的民间音乐表演相对的概念,用来表述一种工业化、现代性语境下,传统音乐受“传承、建构”二元要素互渗互融、相生相长过程影响而逐新呈现的变异性结果、整合性方式和文化存在状况。同时,民族音乐舞台表演也是“非遗”音乐通过文化建构,走向审美创新和艺术殿堂的分水岭。

     40年来,有关传统艺术文化的政策和艺术表演体制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革趋向:一是在国内表演文化市场需求回落的过程中,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纷纷改制或转型,以往形成的民族音乐舞台表演分布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重组;二是随着旅游业艺术经济发展项目和“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大量传统民间“非遗”音乐也在“去语境化、再语境化”的趋势下,由非舞台化表演形式向舞台化表演形式转换发展,由此带来了单一化、同质化、非均衡化和“去音乐化”(原生音乐离场)等值得重视和讨论的艺术文化转型现象。




中国人的锣鼓乐意识

——口述材料的双重阐释

张伯瑜


      文章基于两个山西锣鼓乐种的采风材料,其中包含作者自身采风中对锣鼓乐表演的观察、体验和采风中局内人的口述材料,讨论了两个锣鼓乐种在演奏风格上差异的原因,并解读和阐释局内人口述材料中所反射出的文化和社会观念。作者首先对两个田野材料进行了客观描述,之后(第二部分),从学理层面把口述材料看成是局内人的自我阐释。自我阐释虽然不能完全对一个乐种的历史进行立论,却体观了局内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认识,并为学者的学术阐释奠定了理论基础。文章的第三部分转向学者们的学术阐释。作者勾勒了学者们对中国鼓乐和锣鼓乐的认识,提出在两个山西锣鼓乐种中所领悟到的“善良”“孝顺”“土地”“社群”等社会文化内涵。




文本谱系中史诗演述

与音乐的创编策略

——以六位藏蒙格萨(斯)尔

歌手为例

 姚  慧


     在格萨(斯)尔史诗及音乐的文本生产过程中,口头音声文本的生成并非只仰仗现场语境中的临场发挥,对于技艺尚不娴熟的史诗歌手而言,预先的储存与准备至关重要。在口头与书写双重媒介信息交换的互动机制中,通过对蒙藏格萨(斯)尔歌手的研究,我们发现,即兴创编的口头史诗音声文本不仅是人工声音产品,而且包含了多重文本间的引用和交互阐释关系,以及文本生产的动态转换过程。史诗演述的口头创编之所以以套用为应用法则,能在演述场域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口头音声文本的即兴构拟,正是基于在具体语境中音乐部件的模式化调用与文本谱系的类比参照和互文搭建。口头创编基于经验而又不是经验本身,音声文本的“变”不在功能,而在部件组合关系。




音乐表演速度分析的

意义与理论

 周  全


     一直以来,乐谱都是音乐分析的基础,基于乐谱的分析是音乐学者解读作曲家意图和解释作品结构的主要途径。然而,许多近期的研究发现,乐谱中的记号与实际演奏中发出的声音相差甚远,导致传统的音乐分析不能够全面、完整地解释音乐的内容和结构。诸多例子表明,速度在对音乐结构的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分析的过程中,应该纳入更多表演特征的分析,尤其是对于速度的分析。音乐学者需要一套关于速度分析的理论框架,以便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演奏中的速度和速度变化。这套框架可以为音乐分析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更扎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艺术歌曲的乐谱版本

与表演研究
——以黄自《春思曲》《思乡》

与《玫瑰三愿》为例

黄  莺   杨   健   钱仁平


      本文从“净版”(Urtext)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黄自创作于1932年的三首艺术歌曲的亲笔手稿、首版乐谱与早期录音等历史资料,结合原创的Vmus.net系统对乐谱与表演中的连线、踏板、气口等中微观层面的差异做了可视化的定性定量呈现,通过文献与科技的双重手段证明了乐谱版本的流变以及表演风格的变化对我们理解并诠释这些艺术歌曲所带来的影响。在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媒体的后疫情时代,基于特定乐谱版本且风格多样的表演录音(像)资源己成为中国音乐文化传承与构建的实质性载体,值得引起广泛重视。



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音高组织

体系的“革命”
——库恩“范式”理论视阈下

调式到调的演变

 王新华


     从多元调式体系到二元大小调体系的演变构成西方音乐中极为重要的历史脉络,对其追根溯源是一项错综复杂而有价值的研究。文章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库恩的“范式”理论作为方法论,把调式到调的演变视为“范式”交替驱动下,一场发生在西方音乐音高组织体系领域的“革命”,认为中世纪调式常规是一套发端于基督教的先验建构、以单声部圣咏分类为主要目的理论体系,在音乐实践的催化下,不断修补和扩展理论内涵,试图达成理论的自足并容纳持续变化的音乐实践,最终破茧成蝶,建立起一套纯粹基于音乐本体、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大小调体系。




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

世俗单声歌曲的衍变

 黄  键


    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世俗单声歌曲的衍变以《新音乐》发轫,经过佩里的宣叙性风格丰富后,约于1605年到1630年达到高潮。文章以地域和风格为线索,爬梳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世俗单声歌曲的演进脉络,深入历史维度中总结其风格、表演、传承、歌词、作曲家等方面的艺术特征,以观察其在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音乐史中的重要地位。




当代德国历史音乐学中

流亡研究的
走向与反思

 王  刊


     德国历史音乐学界的流亡研究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文章在德国当代文化史的背景下梳理与解析该课题从沉默、兴起到蓬勃发展的研究历程和特点,并结合当下德、法文化学理论“文化迁变”和“交织史”,探讨这两种理论在最新研究成果《音乐家流亡在上海》一书中的实践之道,以期反思其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和中西音乐交流史带来的启示。




瓦格纳“整体艺术品”的

社会隐喻与美学内涵

 郭  淳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品”概念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术语通常被阐释为一种整合了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于一体的美学范式。但是,瓦格纳提出这一美学概念的出发点却并非是纯美学的,而是源于他的社会批判理论。文章以瓦格纳的德文原著为基础,通过梳理其理论思想,对“整体艺术品”的社会隐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美学内涵进行阐释,目的是对瓦格纳的整体艺术品观念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整体艺术品”不仅仅是一个美学概念,更包含了瓦格纳对一个普遍统一的人类社会的期望。



中国音乐史


汉简《反淫》论琴

文字读释

 方建军


     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简《反淫》之中,有一节论琴的文字,内容与西汉枚乘所著《七发》相关,二者所述互有异同。《反淫》有关斫琴前的占卜斋戒仪式,早期琴的雁足名称“橜”,琴轸的名称“榖”,都为《七发》或其他传世文献所无。《反淫》的“榖”和《七发》的“约”,恐不能释为琴徽。“隐”和“约”分别指承弦的岳山和调弦的琴轸。《反淫》和《七发》所言名物,以及琴挚、师堂、伯牙和锺子期等乐人史事,皆与琴有关,而不能与瑟系联。




韶乐的理学式重构:

邵储《古乐义》探赜

杨  逸


     邵储《古乐义》以周颐、张载、程颐乐李理论为依据,提出“古乐即理”的命题,以“和”的理念重构乐律、韶乐、韶舞。以“理”为尺度,邵氏摒弃一切“拘于尺度”之说。以“求诸声”为原则,通过试验得到黄钟“声气之元”;他对三礼的古乐记载、历代大乐之制做清理与批判,构造了“十二乐”体系,三终一成、九成一章的“全乐之式”,堂上、堂下乐仪制度,独创一总谱、三专谱的记谱法;他取《尚书》经文拟制《九德之歌》,以音韵学上的五音学说炮制乐曲,追求人声与乐声相和、堂上与堂下相和的“尽善尽美”境界;他以“理—气一数”为原则,用八风、五行、八卦、八音之说编创韶舞。该书是一部理学色彩浓厚的拟韶之作,是宋代以来乐学理学化的重要成果。




试论两宋京城

官方女性乐人

 赵艺兰


     两宋京城官方女性乐人主要有三类:仙韶女乐、教坊女伎与开封府(临安府)衙前乐营女伎。仙韶女乐求属后宫,所习之乐以较为娴雅的法曲、清乐为主。宋代教坊女伎实际受左右军管辖,又称为“两军妓女”或“左右军女伎“。她们在教坊中接受技艺训练,可以入宫祗应,于大宴之上表演队舞等节目,又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可以在瓦舍中呈艺赚取酬劳。开封府(临安府)衙前乐营中的女伎虽也学习歌舞,但主要负责官员迎送公务宴席。南宋教坊遭裁罢之后,临安府衙前乐营接过一部分原属教坊的职责,只是本为宫延御用乐伎的教坊女伎地位从此下降。



作曲理论


帕蒂门托与音乐分析的

“实践维度”
——18世纪那不勒斯作曲

教学传统带来的启示

艾  力


     帕蒂门托是一种近似通奏低音,暗示完整作品的单行乐谱,用于键盘即兴演奏。近年来,帕蒂门托及其相关的18世纪那不勒斯作曲教学传统受到欧美学界的高度关注。对帕蒂门托的深入研究不仅为历史音乐学领域弥补了不足,也为作曲技术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文章以弗朗西斯科·杜兰特的一首帕蒂门托及在其基础上的创作实现为例,概述18世纪那不勒斯学派的教学特点和实践方法,并以多米尼克·斯卡拉蒂、莫扎特、弗朗克等作曲家的作品片段为例,展示帕蒂门托的“实践维度”为音乐分析带来的启示。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出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9871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83/J

国内发行:北京市邮政局

海外代号:Q 510

邮发代号:82-41

定价:20元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

中央音乐学院办公楼637

邮编:100031

电话:010-66415492/66417541




长按二维码图片关注公众号



投稿指定邮箱:

xbbjb@ccom.edu.cn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举报电话:

010-63098272



责任编辑/设计:胡育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23年第一期 内容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