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行业平稳增长,供给侧多元化发展 2022年全球主要资产类别多数下跌,在逆全球化、通胀高企、利率倒挂、资本回流、金融市场风险事件持续发酵的多重冲击下,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展现出韧性与定力,各类机构在净值化、标准化、数字化等监管趋势的明确指引下高质量发展成果初显。银行理财:自2019年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29家理财子公司,进一步推进理财产品净值化和多元投资转型,有效提升了针对居民财富管理的服务能力,是适应资管新规的战略发展方向。截至2022年底,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支,累计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8800亿元,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信托公司:截至2022年底,我国信托资产总规模为2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87%,1我国家族信托存续规模约为5000亿元,较2021年底增长约43%;2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1184单,慈善信托累计备案规模达51.66亿元。32023年,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发布,进一步厘清了家族信托的服务实质与内涵,释放了家族信托业务的发展活力。券商资管:截至2022年底,券商资管规模达6.28万亿元,较上年减少1.4万亿元。历经转型整改和通道业务压缩,券商资管规模逐步趋于稳定。2022年以来,多家证券公司成立财富管理相关部门,精准发力财富业务经营策略、市场拓展及业务策略。此外,“基金投顾”试点的推出,推动了从“卖方”产品销售向“买方配置服务的转变。随着证券行业财富管理转型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以权益产品见长的证券公司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公基金:截至2022年底,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26.03万亿元,基金数量为10576支.公募基金近十年来管理规模增长近8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基金投资者已超过7.2亿,较10年前增长17倍。公募基金践行普惠金融,已成为居民重要财富管理工具之一。在服务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方面公募基金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2年底,市场共有206支养老目标基金合计规模约950亿元,对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重要作用。基金及子公司专户:截至2022年底,基金及子公司专户产品总规模7.12万亿元,规模继续缩减但降幅有所收敛。中国证监会于2023年2月发布《机构监管情况通报》,对基金专户子公司的分类监管机制正式启动。近年来,监管层持续强化基金专户子公司风险管控与监管执法,行业存量及增量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私募基金:截至2022年底,私募基金存量规模达到20.03万亿元,规模的小幅缩减显示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进入相对规范的理性发展期。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波动,导致私募基金短期业绩受到严峻考验。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私募基金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深度整合。保险公司:截至2022年底,3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2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1%。2022年保险行业探底回升,保费收入实现增长至4.58%。在近几年权益市场持续波动、市场不确定较高的背景下,保险资管所擅长的长期导向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稳健固收的投资能力,成为向客户提供优质财富管理服务的重要保障。私人银行机构作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不断总结发展实践,持续探索新业态、新动能、新布局。截至2022年底,中资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Assets under management,AUM) 达到21.7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11.79%。私人银行客户数增至2022年底的157万人,增长率达10.88%。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和交通银行AUM均超过1万亿元,构成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中资私人银行第一梯队。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资产规模达2.63万亿元,位列国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规模首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以4.66万亿元位列全行业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