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建筑行业发展形势的人可能注意到,自从2016年11月30日起,住建部“四库一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住建部已多次对因挂靠证书(以下简称“挂证”)被查出并处分的人员进行通报。今年,国家对“挂证”的查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那么, “挂证”是如何被查出来的?对企业和个人有什么影响?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如下:
你的“挂证”,都是这么被查出来的……
来源 | 土木智库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投稿邮箱:2823659308@qq.com
什么是“四库一平台”?
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涵盖了建设工程企业、从业人员、建设项目和诚信记录四类重要信息,俗称为“四库一平台”。
其网址是:http://jzsc.mohurd.gov.cn/asite/jsbpp/index
打开网址后界面如下:
其中对建筑工程企业、从业人员、建设项目以及诚信记录等相关数据都有详细的记录。
“挂证”是被怎么查出来的?
“挂证”无非两种情况:
一个人有多个证书,分别挂靠在不同的单位;
一个人有多个证书或者一个证书挂靠在同一单位,但是挂靠的单位和现在工作的单位不一致。
➤一人多证,分别挂靠在不同单位
“四库一平台”的信息库已基本完善,核查“一人多证,多单位登记注册”已无技术难度。在实际查处中,只要在后台数据库中检索每个执业注册的身份证号码,然后通过后台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一个身份证号码登记注册在两个不同的单位,则判定为“挂证”。
➤证书挂在同一单位,但与持证人工作单位不一致
这种情况的查处相对要复杂一些,需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系统与社会养老保险系统实现数据对接,以社保交纳单位确定真实工作单位,若存在证书登记注册单位与交纳社保的单位不一致,则判定为“挂证”。
“四库一平台”产生的影响
➤个体人员的“挂证”被截断
现在行业内考证成风,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但是“四库一平台”运行以后,这条路明显就被截断了。
近期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于个人“挂证”查处情况通报越来越多。例如,住建部官网通报李贺楠、杜兆成、于国友、林欣欣等人注册单位与工作单位不一致,撤销其相关证书注册,且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
这种处罚对个人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将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个人在行业继续生存的空间。
➤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企业资质申请难度加大。
建筑业企业资质评审中比较看重对公司的人员和业绩的考核,所以,“四库一平台”的运行可能减少企业明面上有能力的人员人数,从而使得企业资质申请难度增加。
另一方面,企业资质维护成本将大大增加。
企业要想不被“拿掉”资质,只有长年保持符合资质要求的人员,由此必然导致资质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对工程项目投标的影响
有的项目在投标过程中,也会对投标文件中所指定的项目经理进行详细介绍,其中也包括其个人的详细信息。“四库一平台”运行以后,个人信息查询非常容易,如有虚假信息的话,也一目了然。
➤对项目建设过程的影响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会对现场的相关人员进行查核,其中的详细信息也将透明化。
➤对企业资质挂靠的影响
“四库一平台”中,工程项目数据库基本信息库将记录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项目库要求包括注册建造师信息和现场管理信息。这两项信息在库中记录,将导致以下两种情形:
第一,注册建造师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在施项目部,一旦有这一情况,将被立刻发现并被查处。
第二,现场管理信息将被记录,包括项目经理及项目班子是否履职的情况等,若记录信息缺失,将被判定为挂靠项目,将受到相关处罚。
关注是一种学习,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关注
↓↓↓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页面跳转可在线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