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院士,我们来看望您,祝您101岁生日快乐!”
8月20日上午,在尹文英院士101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委原主委、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赵雯,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委钱锋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党委书记郭金华一行来到尹院士家中看望,提前送上生日祝福。
“尹老,社中央武维华主席非常敬佩您,也非常牵挂您,他说下次到上海,一定要来拜访您。今天我和钱锋主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和社市委看望您。看到您的状态这么好,我们都非常开心,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赵雯动情地说。
尹文英是昆虫分类学家,鱼病学奠基人之一,现代六足动物(昆虫)系统发生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她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担任四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上海组织常委。她的父亲尹赞勋是九三学社社员,我国古生物学、地层学的奠基人、新中国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从小,尹文英就受到父亲的影响,产生了对科学的憧憬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立志科学救国;作为“九三人”,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底色在这两代人身上始终熠熠生辉,他们为九三学社作出了许多贡献。
“尹老是我们‘九三人’的楷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先生!”赵雯感慨地说,“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的崇高信念和高尚品德,为国为民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钱锋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是我们九三学社上海组织的宝贵财富。若有任何需要请一定和我们联系,我们来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宝贝’!”
尹文英的儿子夏一平说,母亲这一辈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人民有着天然的感情,他们一生都把国家富强作为自身的责任。他非常感谢来自九三学社各级领导的体恤和关心。
郭金华感谢尹文英对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及对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所作出的贡献,“我们将继续学习和传承尹先生严谨治学,提掖后学的精神。”
社市委专职副主委周锋,社市委委员、社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龚继明,社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青工委主任、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支社主委、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鹏,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人事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坤武等陪同拜访。
让我们共同祝福尹老生日快乐、福寿绵长、身体安康!
相关阅读
(来源:《科技日报》8月11日08版 记者:崔爽)
醉心小虫研究 胸怀家国天下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分类学家尹文英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邓小平在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基本观点,吹响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角。
这是中国科学史上空前的盛会。
开幕式结束后,科技工作者们激动地将之称为“第二次解放”,许多满头华发的科学家觉得自己都变年轻了,他们说“解放的不仅是人,还有智慧”。一代学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投入科学研究,“科学的春天”终于到来。
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同样激动难抑的女科学家,她从上海赶赴北京参加大会,手写的两页便笺上细细密密记录着每日行程。
她是尹文英,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分类学家、鱼病学奠基人之一、现代六足动物(昆虫)系统发生研究的开拓者。
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后,她写道:“党把我们当作国家主人,号召我们向现代化进军,邓副主席给我们当后勤部长,我们这些战士还不奋力地战斗吗?新的长征开始了!”
潜心原尾虫研究
尹文英的科学长征始于1947年,25岁的她毕业于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跟随英国寄生虫学家史若兰从事寄生虫研究。31岁,她深入田间鱼塘治疗鱼病,用3年时间,与同事合作,总结出近20种鱼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为我国鱼病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63年,41岁的尹文英在天目山考察时搬起一块石头,意外发现了原尾虫。在尹文英的科研生涯里,原尾虫系统分类的研究是最主要的工作。1965年,她发现了一种形态独特的原尾虫——红华蚖,并据此建立了一个新科——华蚖科,也是原尾目的第四个科。
原尾虫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动物,长度只有1到2毫米,像一个两头尖的香烟。它没有触角,也没有眼睛,只有一对假眼。胸部和腹部各有三对角,腹部有12节,它没有翅膀,生活在土壤里,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尹文英发现,红华蚖与当时已知的原尾虫都不相同,无法纳入既有的原尾目分类系统,于是红华蚖的分类地位成为尹文英及其团队的主要研究课题。为此,她和团队从经典的分类学研究入手,先后用不同的生物学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原尾虫的比较形态学、细胞学、发育生物学以及内部器官的解剖学和亚显微结构研究。其中对于原尾虫的比较精子学研究,有力地支撑了尹文英的分类理论。
此外,她们还对原尾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动物地理学等作了一系列研究。
直到2002年,80岁的尹文英还主持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生六足动物高级阶元系统演化与分类地位的研究”。用她自己的话说,“这类只有1毫米长的细长小虫,过去在我国没有记载过,后来这些微小的虫子竟成了陪伴我后半生的可爱伙伴。”
在研究原尾虫的同时,尹文英发现土壤中还生活着千千万万不同的动物,又从文献资料中了解到这些土壤动物对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环境污染的指示与改善能起到重要作用,且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有密切关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提出科学为生产服务的宏伟目标。从那时起,尹文英在不同场合呼吁、建议并且开始组织在我国开展土壤动物学的研究,得到不少学者的理解和支持。1987年至1996年的十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次重点项目的资助下,先后有近百位动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完成了我国三大气候带(温带、亚热带、热带)、七大地理区(东北、华北、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华南)的基本调查,记录了3000多种各类土壤动物,并进行了生态功能试验和环境毒理试验。除发表多篇论文外,还集体编写出版了包含1400多属、涉及8个动物门的《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等5部专著,供全国普及推广使用。
爱国和创新是底色
从鱼病防治研究到原尾虫研究再到土壤动物学研究,尹文英的选择其实有很多因缘际会,但贯穿她科学长征的无外乎两件事,爱国和创新,这是她生命的底色。少时到北京读小学,目睹侵略者欺压百姓倾销日货,她多次到街头宣传爱我中华、抵制日货,抗战时期读书生涯颠沛流离,她一边奋发用功,一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深深体会到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免受侵略。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在尹文英心里,中国要强盛,首先要发展科学技术。回首往事,她曾写下:“从少年时期,我就渴望做一名科学研究人员,更希望日后在科学道路上作出强国富民的贡献来。数十年来,虽然自己尽力做了一些科研工作,可总觉着微不足道,谈不上作了什么大贡献,一想起来就使我感到内心愧疚,未能实现早年的心愿。”而创新,是她从父亲身上体悟进而执守一生的信念。尹文英的父亲尹赞勋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小时候,父亲常带年幼的尹文英上山采集,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热爱大自然的种子。每个星期父亲总会邀请几位学者在家聊天,虽然听不懂,但浓厚的学术氛围还是深深吸引着她,让她立志成为父亲那样“有学问的人”。在尹文英的回忆里,父亲常说“你吃别人咬过的馍是不香的”“不能打无准备之仗”。父亲的这些话里,要有独立的思想、要做第一手科学研究的志气和雄心熠熠闪光。这种光彩一直映照着尹文英后来半个多世纪的科学人生。2022年10月18日,尹文英迎来了她百岁生日。“很多人觉得不可理喻,昆虫有那么多毛,多可怕,可我就是觉得有趣,乐在其中。”她说。
文字:李轩
摄影:李轩
编辑:郭文绮
校对: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