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珠区走出来的大国工匠!

FM96.2 广州海珠发布 2019-05-20


海珠巾帼情

她,是省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技师,广彩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所刻画的仕女和儿童,细腻传神,秀美典雅。现时,她有四十多件作品在全国、省、市展中获金、银、铜奖。多件作品被省、市级博物馆及政府文化机构所收藏。她,就是,冯瑞华。


这是一个冯瑞华和改革开放的故事,也是她和广彩的故事。正是有像冯瑞华这样的专注的匠人,才让这些属于大家的广府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和发扬,展示着他们的美丽。




广彩

传承300年的美丽


广彩亦称“洋彩”、“广东彩”、“广州彩瓷”、“广州织金彩瓷”,乾隆四十三年(1778),广彩艺人成立了行会组织“灵思堂”,初时会址设在文昌路,后迁往河南海珠区龙田一带,因此广彩又叫“河南彩”。广彩始于清康熙年间,初具风貌于雍正时期,兴盛于乾隆时期,定式于嘉庆、道光时期,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的特点,被世人称赞为“万缕金丝织白玉,春花飞上银瓷面”。


冯瑞华的广彩作品:《仿古人物》(10寸涡盘)


冯瑞华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装饰艺术岭南工艺专业。1986,冯瑞华爸爸在报纸上看到广彩厂要招学徒,他对冯瑞华说:“你要不要去一个单位,既可以经常画画,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工作?”。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冯瑞华一口答应,就这样考进了广彩厂。


冯瑞华,师从广彩工艺美术师黄婉甜、王兆章、区立勤等名师学艺,这为她日后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987年,冯瑞华(左一)与广彩班的学徒合影留念


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广彩瓷器多销往欧洲,因而当时欧洲的洛可可风尚对广彩瓷器的影响较为明显。在绘画技法上除了延续中国传统画法外,也引入西洋绘画的透视技法,尤其是深受西方油画和版画的影响,用彩厚重。纹饰多用“S”形的线条装饰,色彩明艳。欧洲定制的纹章瓷在此期最为大量。人物、花卉、庭院风景等纹饰既有西式的、也有中式的。中式人物中的“满大人”纹饰较受欢迎,成套订制的餐具、茶具、咖啡具也开始大量出现。


那个时候的广彩产品多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但时至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用到这些纯人手制作的广彩日用品了。


原因是,实用型用品的普及,所需数量肯定是很大的,但是广彩的从业人员却越来越少。冯瑞华表示学习广彩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我们做学徒的时候,每天八个小时的练习量,也要学满三年才能出师。”正因如此,越来越少人愿意花这个时间来学习这样的传统技艺,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少:“现在从事这一行的人减少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往高端制作发展,就是去做更精致的东西,通过这样去卖一个好的价钱。”


1987年 冯瑞华完成学徒培训制作的广彩作品


乾隆时期,由于广彩行业逐渐发展成熟,外国订单急剧增加,他们对瓷胎的要求很高。尽管广州毗邻南国陶都佛山,但是陶和瓷的质地是不同的,瓷的质地要比陶的更细致,这就使到国内商人要从景德镇、潮州、山东淄博和唐山等地定造白瓷胎,运来广州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经烘烧成广彩瓷后,再销往国外。


冯瑞华作品:《旧西关风情之和熙锦绣》(300件箭筒)


作为外销瓷,广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有“世界官窑”之称,欧洲许多国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广彩瓷品。比如,17世纪法国皇室定做的“法国甲胄纹样彩瓷”,奥地利皇室定做的“纹章瓷餐盘”等都属于广彩。广彩与青花、粉彩并列为中国三大外销瓷器,在清代三大瓷器的出口数量上,广彩占了63%,远销欧洲、美洲、亚洲、非洲100多个国家。至今,广彩在海外仍有很高的知名度,单是大英博物馆就收藏了1717件广彩精品。


正是因为工艺复杂、工序繁琐、品质上乘、历史悠久,再加上从业人员少,所以广彩的价格一直高高在上,到了现在,已经成了品味和身份的象征。


冯瑞华作品:《旧西关风情之如意门庭》200件梅瓶


改革开放后,1983年到1985年这段时期,从事广彩职业的人员越来越多,但当时广州只有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满足不了欧美及中东市场。可是,到了1989年,因出口量下降,广彩一度陷入低谷,很多在广彩上有造诣的人才都相继离开。那段时期,由于广彩出口价格走低,另外一方面原材料价格成本逐渐升高,故导致广彩越来越难做。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进入21世纪,广彩瓷器逐步转向工艺精品和艺术品的生产,产品类型更加多元化。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半手工制作的广彩制品,广彩的价格也变得更加亲民。一个十寸大小的反口天球瓶,如果全手工需要花费10~18天,价格基本在1500元以上,而半手工制作只需要2天,价格也相对便宜,约450元左右。


冯瑞华作品:《花篮图》(9寸半圆盘)


然而对于广彩工艺大师冯瑞华来说,半手工制作就失去了广彩的精髓,她说:“我是更倾向于做传统的手工设计制作的,做定做那一类的收藏品。手工制作可以体现到作者的思想,就连作者的喜怒都会融入进作品里面去,做到每一件作品都不一样。贴花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没有感情的,纯粹是一件用品,不可以说是艺术品。” 


冯瑞华在广彩厂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深深的爱上了这一行。就算如今专注广彩这门艺术已经30多年了,她依然是初心不改:“广彩作品很特殊,就算你画得很好看,只有在作品烧制完成之后,这个作品表现出艳丽的、和谐的色彩,还有你的图案设计得以完美呈现出来,这件作品才能是属于你的。”她就是喜欢广彩给她带来的未知和不确定。


这就是冯瑞华的匠心,她用一笔一划,赋予冰冷的白瓷器皿新的色彩与生命。


2018年冯瑞华正在专注于制作广彩作品


幸好,30年来的广彩路与冯瑞华并肩前行的还有他的先生,广彩世家“赵兰桂堂”第四代传人赵艺明。


“赵兰桂堂”这一广彩工作坊是由赵艺明的太公、太母创建,堂号“赵兰桂堂”距今已沿用150年,承载着祖辈五代人的广彩“情缘,现已被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分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保护单位。


赵艺明自幼就看着家里人进行广彩创作,因而他喜欢绘画。后来在1979年,他进入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当学徒,所以就认识了后来考进厂的冯瑞华。作为“赵兰桂堂”的第四代传人: 赵艺明与太太冯瑞华致力于广彩艺术的传承,他们因广彩相识,坚守着祖辈的“赵兰桂堂”。现在,夫妻两人的女儿也成为了第五代传人,续写着这个家族对广彩的一往情深与默默坚守。


冯瑞华、赵艺明的徒弟黄宝莹、付文萱制作的广彩作品获得2018广州市青少年工艺美术作品展暨“工美筑梦奖”评比金奖,获奖后合照留念。


2017年冯瑞华在进行粤港两地广彩传承技艺的交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冯瑞华正是这样一位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广彩匠人,她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她认为,广彩,由诞生至今,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如果没有创新,路只会越走越窄。冯瑞华说,“我和我的先生赵老师两个人在五六年前,已经设计了广州塔和海珠湖这两个地标式的景物。广州塔配海珠湖的景,我觉得真的很漂亮。除了这两样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属于岭南画派的发祥地,十香园,也是比较有特色的。”


冯瑞华专门为广州新形象片创作的广彩作品:

《花开广州》16寸圆盘


为了让更多人能了解广彩、喜爱广彩。冯瑞华一家三口也在社会上广收学徒,并积极参与政府举办的各类文化节表演等活动。


2016年《醉阅心壶——赵艺明冯瑞华伉俪广彩茶壶展》

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为期2个月的跨年展


2018年2月《承•传——首届广府传统民族文化广彩师生

作品展》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幕式上,冯瑞华为

广州市启聪学校的15名听障学生和父母现场讲解广彩作品

的制作及寓意等,感受广彩的工艺之美。


为了推广广彩艺术,他们不断地努力,致力于让广彩走进校园。冯瑞华说“想让新新一代去了解广彩这一门技艺,让他们慢慢喜欢这门技艺,从而看看是不是有人会加入我们,以广彩制作作为职业。现在有将近十间学校,我们一家三口轮流去教学。教学形式与我们原来在工厂里面学习的形式是差不多的。不过他的时间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学期只能有十几节课,要在那个课程里面必须完成一个作品。”


2018年9月,在广州市教育路小学的课堂上讲解广彩作品


广州市教育路小学学生作品


尽管世易时移,但一代又一代的广彩匠人仍然执著地传承着广彩这门手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广彩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并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成功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广彩业还是难以一下子重回昔日的辉煌。于是,冯瑞华又想到了另一个让更多人喜爱广彩的办法。她认为,对于用学徒模式让现代人学习广彩技艺,可能行不通,需要转换一种方式让他们去了解和支持这个行业。冯瑞华通过学校和社区宣传,鼓励大家利用节假日、休息日的时候来画画。曾经有学员利用节假日制作广彩,现在已经成功制作出五十多件作品了。


冯瑞华说:“这些学员的新视角也会带给广彩注入很多新的元素。我去上课的这几期课,很多妇女在设计的时候都会将现在的广州的景物画上去。”


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学生作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推行,小时曾经接触过广彩的那部分广州人,生活也开始富足起来。有了闲钱以后,他们又开始把目光重新投放在广彩身上。2003年,广彩慢慢有了一丝复苏的迹象。2005年之后,随着广彩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欢,同时也受相关政策影响,广州艺术品市场开始升温,越来越多人收藏广彩,产量逐渐增加,价格也在慢慢回升。


这一切,冯瑞华认为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春风:“都是依托改革开放的潮流环境,按照以前在工厂的时候,你当然不会想象得到,我有朝一日可以和我的先生去开工作室。一路一路走过来,每一样东西都是推着去做的。你上到一个台阶的时候,一定会有人群去收藏你的作品。收藏的人群多了,他自然会推荐你去从事更高端的制作。”


2017年1月冯瑞华参加第十四届全球财富论坛广州

新形象宣传片的拍摄


看到广彩工艺得以发展,冯瑞华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除了在社会上义务收徒,推广广彩技艺,冯瑞华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016年,冯瑞华和先生的工作室搬到了海珠区沙园街。当时,滨江妇女之家正推行520困境妇女帮扶计划,这个计划是海珠区妇联妇女之家项目的其中一个子项目,通过巾帼志愿者与困境妇女组建“姐妹同行乐助会”,协助困境妇女参与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冯瑞华主动提供了自己的工作室作为活动场地,并亲自授课。就算是义务授课,她也是倾囊相授。


2016滨江街妇女之家广彩技能班学员正在制作广彩作品


2017年滨江街妇女之家组织的广彩技能班部分学员合照


冯瑞华说:“他们这样学,会学得比较系统和全面,我也会教他们一些比较传统的广彩技法。让他们练就一种广府本土的传统技艺。”


2016滨江街妇女之家学员广彩作品 


在广彩传承的路上,冯瑞华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她很幸运地有先生赵艺明的陪伴,携手并肩地过了30年。但冯瑞华认为女人始终应该以家庭为中心的:“事业与家庭,两者之间,我还是会偏重于家庭这一边。”冯瑞华从来都没有为了追求自己在广彩艺术上的成就而忽略了家庭。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太太,才成就了先生勇攀艺术高峰。


    两个孩子对爸妈事业的支持,冯瑞华也感到欣慰:“我的两个小孩都比较支持我们夫妻做的事情,有什么需要他们帮忙的话,他们都二话不说得来帮忙,很认真地去帮我们完成。我的女儿现在也和我们一起去学校上课。两年前已经开始做助教老师,然后去年开始她就已经可以自己单独去上课了”


冯瑞华专注地教徒弟传统广彩技艺


虽然,冯瑞华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是她就并不赞成,女性在成长路上失去自我。她说:“我自己作为一个女性,我认为不能仅仅困在家庭里面。你必须要有更多的认知,看到更多的事物,不能只围绕着家庭转,要有自己的爱好。”她说画画是她心情愉悦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心情不好,也不会画出一个好的作品出来。


冯瑞华参加广州塔举办的“丽人行”活动,

主讲广彩历史及作品鉴赏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股精神吹遍神州大地。正是得到这股春风拂面,中华大地上才会孕育出一个又一个冯瑞华式的工匠,她们,守匠于心,精进于行。她们,千锤百炼,铸就梦想。她们,汇聚起时代的锋芒,挺直了时代的脊梁。



由海珠区妇联与广州新闻电台共同制作的

特别策划系列专题


《海珠巾帼情》

每逢周五

在FM96.2《辣妈当家》节目中播出

敬请关注



还有福利哦~~


说起海珠区,

你头脑里第一时间浮现的会是什么?

你与海珠区又有过怎样

感动的,有趣的,深刻的故事?


现在只要晒出你的照片,说出你的故事!

高达1000元的奖金等着你来拿!

还在等什么?约起来!


现在,只要你在海珠妇联益家易平台微信公众号、海珠妇联3861我的家微信公众号、广州新闻电台微信公众号、以及广州海珠发布微信公众号上传一张有故事的照片,并用语音留言说出这张照片的故事,我们会有专人帮你制作成音频,在上述4个公众号上的《缘起海珠》专栏中推送。


图片及音频一经采用即有100元奖金

本活动设冠、亚、季、军

冠军奖金1000元

亚军奖金800元

季军奖金500元

记得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啊!


1、新增3条过江隧道!海珠创新湾规划再添新章!

2、火爆全国的盒马鲜生将在海珠开第二家店!海珠君为你探店零售新贵

3、小学生也能当河长!海珠首批“民间小河长”上岗啦

4、本周,海珠这个岗位因一条视频上热搜!网友的话戳心了…

5、C位属于他们!这些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星标海珠君


微信订阅号又双叒改版!

想第一时间找到

海珠君了解最新资讯?

办法很简单,

 先找到海珠君,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即可。


来源:广州新闻电台、海珠区妇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