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四年上册第4课《火烧云》朗读与预习

朗读与预习& 小学语文网 2020-09-21

电子课本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课文知识点

1.作者简介


萧红:我国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1942年2月22日因病在香港逝世。她的著名作品有短篇小说《商街》,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火烧云》摘自《呼兰河传》。


2.词语解释


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云霞。


紫檀:常绿乔木,木质坚硬,带红色,可做贵重的家具或美术品。紫檀色,和紫檀木相似的颜色。


恍恍惚惚:不真切,不清楚。


2、这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写景文章。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全文八个自然段,是按火烧云的变化分三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写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这部分先写火烧云上来时的霞光。霞光是通过地面上在霞光映照下的人和动物的颜色来写的: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的,红公鸡——金的,黑母鸡——紫檀色的,小白猪——小金猪,老头儿的胡子——金胡子,大地上的一切景、物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本来的颜色,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里用了五个“变”字,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时惊喜的心情。从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以及乘凉的人那开心的祝愿“您老人家必定高寿……”中可以体会到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生活的情趣。


然后作者把描写的对象从地上转到了天上,“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个“烧”字用得太妙了:夕阳西下时,原本只是西边天空的云霞是金色的,可是已经从西边烧到了东边,足以看出霞光是如此强烈,火烧云的面积是如此之大。而且“烧”“好像是天空着了火”的联想,形象地写出了天空中云的动态变化,使人恍然大悟:“火烧云”就是因此而得名。课文旁的泡泡框“这个‘烧’字用得真好!”意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用心感悟。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描写火烧云的变化极多。


首先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这里连用了四个“一会儿”,表示颜色交替出现,瞬息万变。课文用了三种方法表现色彩繁多:“红彤彤”“金灿灿”突出了“烧”字,说明色彩又红又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这四个“半”分别把两种颜色融为一体,说明色彩和谐而有层次,十分美丽;“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拟物的方法,更生动形象地说明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足以说明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


接着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马是跪着的”“那狗十分凶猛……跟着好几条小狗”“一头大狮子……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些描写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变模糊了”,忽然“……也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描写反映了“马”“狗”“狮”变化匆匆,来无影去无踪的特点,突出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又快又多。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描写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


火烧云快要下去了,因此“一时恍恍惚惚的”,既“像……”又“不像”。最后一句“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作为全文结尾,与开头“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同时也再一次显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说明了火烧云是一种即出即逝的自然现象。


全文的思路是: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变化着(颜色、形状)——火烧云下去了。


课文图片详解

 



四年级语文上册朗读与预习

第一单元

观潮

朗读、课件、知识点及习题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朗读、课件、知识点及习题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

朗读、课件、知识点及习题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人民日报:小学生练字标准攻略!

规范写字入门练习:第1课到第19课汇总

新版语文教材1~9年级必背142篇古诗文!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知识汇总!太有用了!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快收藏起来

还记得小时候读的音序表吗?音序表字母正确发音

部编人教版1-6年级上册语文、数学教材高清电子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