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三年上册第8课《去年的树》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同步练习

一、巩固书本知识

1.这篇童话是日本作家__________的作品.童话主要通过_________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全文共有______次对话

2.课文中鸟儿和树是_________,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树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文本主要内容的理解。

二、课内语段阅读。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短文中“盯”的意思是__________,“盯着灯火看”,鸟儿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着灯火看”,鸟儿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看”,饱含了鸟儿对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表示“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对于文本鸟儿两看的解读,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说说,表达自己看法。

三、1.课文中讲了去年的树不见了,你认为是谁的错?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爱护树木”的广告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以文引出的人文教育,树的消失反应出的问题,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可以如何做?希望能在设计广告词中能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保护树木的意义。

 

 

附答案:

一、新美南吉   鸟儿和树    4次

好朋友    明天春天回来为树唱歌      树不见了

唱起了去年的歌     要遵守自己的诺言

二、1、目不转睛的看     

树啊,我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你了,而你却已经变成柴火了

我终于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虽然你不在了,可是我们的友谊依然长存

2、思念         

瞧、瞄、瞅、瞪、脁、望、

三、1、是砍伐树木人的错。希望你不要再乱砍乱伐了,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就是保护我们地球啊!

2、(1)不要让小动物因失去家园而伤心的掉眼泪

(2)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这是一个文浅意深的童话故事。文章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鸟儿和树的真挚情谊。童话中,虽然朋友树不在了,但是真挚的友情还在,真诚的约定还在。于是,他们朝夕相处的美好友谊,相约明年再唱歌、听歌的真挚情感时时回想在鸟儿的耳旁。童话虽然语言朴实无华, 但就是在这平淡的语言中充满了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通过多层次对话,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珍爱诚挚的友情。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六、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教师训练的意图和训练的技巧藏起来,以读激情,以情带读,以读传情,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感受课文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在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板书课题:去年的树。

二、交流感受,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心得。

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 为什么小鸟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要用“去年的树”?等等。

B 疑问:破折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落”?

C 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细心品读,倾心对话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不但你的问题能得到解决,而且你还有很多发现呢!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找出这些句子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2.分别时的对话。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听出鸟儿和树分别时的心情了吗?(伤心或乐观、难舍难分。)

自由找朋友练读、指名、男女生读。

小结:分别时是那么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3.小鸟是怎么找大树的语句。

这些语句说明了小鸟为了找到自己朝思夜想的好朋友,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地找,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4.出示课文的三组话。

(1)“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2)“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3)“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学生任选一句自由练。

指名读。

教师适时表扬学生:你着急了、你在为大树担心、你体会得真好、你是那么迫切地要找到你的好朋友大树……

这回,咱们都是正焦急地寻找朋友的小鸟了,让我们一起读。

1)读着读着,谁被小鸟的真情感动了?来,(请一名同学上来)你就是那只小鸟了。你们在教室里边飞边询问着你的好朋友大树,想让谁做你的配角跟你对话,你就可以在谁的跟前停下来。

2)学生做小鸟,找合作伙伴练读。

3)小鸟,你找到朋友大树了吗?找不到朋友,小鸟都急坏了。让我们再一起读这三组话。

4)教师采访“小鸟”。 可怜的小鸟,找不到朋友大树,你心里怎么想?你在心里呼唤大树是吗?怎么呼唤的?(别的同学也可以说说)

5)总结:小鸟在寻找大树的过程中是那样焦急、担心、急切,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四、引导想象,补充对话

1、 看图: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出示并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2 、这回,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了?

(交流:为什么“睁大眼睛,盯”?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为什么用了两个“看”?)

让我们互相之间尽情地交流、对话吧。你可以提问题,也可以解答别人的问题。

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

它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往日朝夕相处的朋友大树。

多么守信的小鸟啊。

小鸟是多么留恋自己的朋友,他舍不得离开。

同学们,这会儿,你就是那只小鸟,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化为灯火的好朋友大树。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引读课文最后一段,把小鸟换成“我”,再指导读第二遍。)你们的朗读,把我的心也深深打动了。你们是这么读的“睁大眼睛、盯、看、又看”,再动情地读一次好吗?

采访:亲爱的小鸟,你现在终于看到朋友了,你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想说什么?(指名说。)你要走了,可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再指名说。)

你们真是守信、重情的小鸟啊。

总结:这对朝夕相处的伙伴分别时是那样的难舍难分,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小鸟力尽千辛、百折不挠地寻找大树,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如今,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多向对话

课文学到这儿,其实已经学完了,但是,作为这篇美丽的文章的读者,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想对谁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交流(大树、伐木人、作者等身份,引导说出多元、个性化的语言,如环保问题,奉献话题等)。

六、回归课题,升华理解

去年的树,今年已不复存在,让我们无限留恋地读──(读题)。

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让我们意味深长地读──(读题)。

教学反思

《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意蕴深长,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带有些许伤感色彩,教学已毕,主人公鸟儿对大树的那种浓浓深情深深地印入脑中,久久挥之不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大树与鸟儿之间的深厚友谊。我抓住这一重点,让学生直接从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中,深刻地体验他们之间情感的波动,感悟小鸟与小树的依依惜别、小鸟对小树的苦苦找寻、小鸟于小树的恋恋不忘。此时,学生的情感已进入小鸟和小树的真挚友情中。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再来精读课文,学生就很容易找到重点词句,老师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文本与学生的对话,串讲课文就理所当然地事半功倍了。

那么,如何引导四年级学生体悟这种执著与信念,感受其间的动人情感呢?

1.以情导读,以读促悟,以悟激情。这篇文章中的对话较多,比较适宜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童话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学生真正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如: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我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小鸟三次问话的焦急与艰辛。渐渐地,学生们走进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步一步地深化情感。看着学生的表情变得着急、担心、难过时,我知道故事已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   

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文章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和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进行了补白。既然是想象,就没有标准答案。我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积极地肯定,鼓励他们。如最后的小练笔,我想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想对谁说),就让他们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并进行了交流。学生们有赞美、安慰小鸟的,有对伐木人提建议的,还有对作者说希望有圆满结局的……我想这是学生对文本最好的解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些许遗憾:

1.我在这节课教学中体现最充分的是读,但在读的评价上做得不够细致。如学生评价学生的朗读,反复只说“很好,很好!”时,我的引导只有单一的“好在哪里?”如果在朗读的评价上更具体细腻,学生的读会更充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会更深入。

2.在教学中,思想教育没有把握适时。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应该适时引导他们感受小鸟此刻的小鸟内心的苦和痛,领悟造成小鸟和小树悲剧的原因:乱砍乱伐,毁坏森林,直接造成了鸟儿失去朋友,直接渗透课文的思想内涵:保护环境、爱护小树。这样,将会实现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完美。



其它三年级资料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精编

小学三年级语文找中心句的方法及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朗读与预习

第一单元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2 花的学校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3 不懂就要问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一:我的暑假生活

习作一:猜猜他是谁

语文园地一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二单元

古诗三首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5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6 秋天的雨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7 听听,秋的声音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习作二:写日记

语文园地二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

8 去年的树

朗读、课件、知识点

同步练习和教学设计



人民日报:小学生练字标准攻略!

规范写字入门练习:第1课到第19课汇总

新版语文教材1~9年级必背142篇古诗文!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知识汇总!太有用了!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快收藏起来

还记得小时候读的音序表吗?音序表字母正确发音

部编人教版1-6年级上册语文、数学教材高清电子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