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字的演变过程

一切为了孩子 小学语文网 2020-09-21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1.甲骨文(商)


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2.金文(商)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3.大篆(秦)


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4.小篆(秦)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5.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


6.草书(汉)


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7.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END


语文

标签

01

汉语拼音

字母表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声调与标调 | 拼写规则 |

音变

轻声 | 儿化 | 变调 | 语气词“啊”的音变

02

汉字







人民日报:小学生练字标准攻略

规范写字入门练习:第1课到第19课汇总

新版语文教材1~9年级必背142篇古诗文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知识汇总!太有用了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1-60号作品汇总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快收藏起来

还记得小时候读的音序表吗?音序表字母正确发音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